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34章

作者:方瑜 标签: 科举 励志人生 古代言情

  冯先生这家私塾是不错的, 没怎么打骂过学生, 小景适应这里, 冯先生也教出了秀才和好几个童生,要不是这回束脩高了,他会一直送到儿子考上童生在考虑要不要换私塾。

  小景摇头,“没有, 先生没有罚我,我都完成课业了的。”

  先生布置的课业不难,他都能完成的,怎么会被先生罚呢。

  儿子还小,不懂大人的世界,只要先生想,完成不完成课业可不就是他说的算,不过没对儿子如何就好。

  驾车离私塾有一段时日了,小景一直闷闷不乐的。

  在私塾不好跟儿子说,这会离得远了,陈如松才道:“小景,你不是没书念,爹娘商量了要送你去县城私塾念书。”

  “去县城念书?”小景惊喜道,他是去过县城好几次的,县城可太好玩了,爹娘竟然要送他去县城念书吗?

  “是啊,县城私塾,你去了可要好好念书哦。”原本是打算等儿子在镇上私塾念完再告诉的,怕儿子在学堂说出来,到时让冯先生知道不好,只是看着儿子那苦闷的表情,平日里这会子都在说个不停了,今日却不说话,他不忍心了。

  “嗯嗯。”小景笑着应下,这会满脸都是笑容了。

  高兴了,小景开始唠唠叨叨着今日在学堂发生的什么事,先生做了什么,教了什么等等说个不停。

  陈如松不断地附和着,听着儿子这满怀兴奋的声音,他心里也舒坦了。

  但也得叮嘱一下,“小景,爹有个要求,你去县城私塾的事先不要告诉你的同窗和先生,等最后一日再说,你能做到吗?”

  最好还是先别让冯先生知道,免得生出事端。

  小景不明白,不过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答应下来,一脸乖巧道:“好,我不说。”

  小景继续上学,这天气也如那日老人所说,下雨了。

  这雨还不小,连下了好几日,路上都湿漉漉的,走路很不好走,出去一趟能带着厚厚的一层泥土回来,但刚过干旱不久的人们看着却是高兴的。

  “这会子田地没有庄稼,良田要养着,咱们便将旱地都利用起来吧,种些蔬菜在县城摆摊卖,正好过些时日我也是每日要送儿子去县城私塾的,十分便利。”陈如松记得之前媳妇就说要种些什么。

  “到时你每日早上送小景去县城,还能载几个人来回收些车费钱,再摆个摊,家里的进项就源源不断了,兔子这会也能养了。”杨稔应和着。

  “是了,再过些时日有兔子卖了,咱们便先买半大的兔子,一公一母养着,只等他们繁衍开来,家里就又宽裕起来了。”这会离蝗灾过去有大半月了,又下了雨,过些时日山上就会长出嫩草,再过些时日,猎户就又能猎到兔子了。

  夫妻俩商量着都兴奋起来。

  “咱们种三种蔬菜,白菜种一块地,芫荽(香菜)种一块地,白萝卜也种一块地。”都是秋季要种的蔬菜,最好种,杨稔觉得大家都种的,虽然可能没那么好卖,可种这些好种,种别的都不知道能不能种活。

  “很是,种这些咱们熟悉的好种活,咱们还能种蒜,蒜苗也是好卖的。”陈如松也是与杨稔同样的想法。

  雨停后,夫妻俩付诸行动。

  之前烧地已经翻过一次地了,这会只要稍稍挖一下松松土便好。

  只是家里的菜种不够,各家也都只留了一小块田地的种子,也不好去借,只好镇上买。

  这会菜种也贵,四亩八分的菜种也不是个小数目,三种菜种都是一个价格,自家的菜种就种在院子里,是以种在地里的都要买。

  一两种子一钱,一亩白菜要五两菜种,便是五钱;白萝卜也是差不多的量,两种菜种加起来便是一两银钱;芫荽要得多,一亩地得要三斤种子,但好在这个菜能卖上价。

  问了菜种的价钱后,夫妻俩就在商量。

  “咱们要种这样多吗?我有些担心了。”菜种太贵了,要是四亩八分的旱地都种上,菜种五两银钱还不知够不够,若是没种好,这可是五两银钱。

  陈如松知道媳妇在心疼银钱了,因为他心里也觉着菜种的价格高了。

  “这样,咱们种两亩的白菜,两亩的萝卜,菜种二两的银钱,芫荽就种一斤菜种的地,大蒜咱们找人借一些凑凑,自家也有一些,就用三两银钱买菜种。”三两银钱,便是亏了自家也不至于如何。

  “好吧,咱们先都逛一逛,瞧瞧有没有更便宜的菜种。”杨稔还是不大舍得。

  只是注定要失望了,几个摊子卖菜种的都是一个价,也就有一家便宜几文,可那种子看着就不好,买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发芽。

  最后还是挑了一个瞧着面善的摊子,这个摊子的菜种也是最多的,说将白菜、白萝卜和芫荽的种子都包圆了,总共也就每种一斤多的种子,问价。

  摊主一听要这样多,连忙说道:“你们要是这三样种子全部买下,就按一斤的价。”

  夫妻俩觉得划算,驻足下来。

  “也是你们买的多,我这芫荽种子能多出二两呢,白菜和白萝卜的种子也是只多不少。”摊主赶紧拿起称将菜种一一称过给夫妻俩过目。

  都是一斤多的菜种,多一两就是一百文呢,这样看好似亏了,可并不是,摊主反而高兴得很,买种子的人少,要菜种的都是农户,自家都有种子的,只偶尔不够来买,也是这几年干旱,买种子的人才多了起来。

  摊主因此也就多备了不少种子,哪料今年不干了,便是有了蝗灾,可明年就好了,今年买了种子明年就不用买了,都少少的买一些菜种,只等明年留种。

  偏偏他冒了大险,收了外地未干旱的商户不少菜种,就这样每日卖出一小把种子怕是明年都卖不完,幸而这会子有大客户要买,他怎样也得稳住,多给一些菜种都没事,这菜种买来并不太贵,三两银钱至少能挣一半呢。

第52章 挣大钱

  看了几个摊子, 这家摊主最大气,至于菜种也都仔细看过了,他们夫妻俩也是有经验的, 能看出菜种都是好的, 很快就决定买下了。

  三两银钱拿出来,三大吊钱,摊主看得眼睛都直了,杨稔却很心疼, 她的表情也显露出来了。

  看出女主人的心思, 摊主瞧着这当丈夫的是个听媳妇的,这银钱拿的也缓慢, 有些担心失去这大客户, 赶紧抓了把大蒜,送进杨稔拿着的竹篓, 然后一副心痛的样子道:“再送你们些大蒜,我可真的亏了。”

  说完,看着陈如松拿着银钱要往前递,他快速伸手接过。

  看着竹篓里的大蒜,杨稔心里确实好受些。

  况且这会也已经买了,心疼的同时杨稔只得安慰自己菜种花的银钱很快就能赚回来了。

  菜种贵,也是因着蔬菜贵, 总不会亏的。

  回到家, 夫妻俩就忙活起来, 家里的地都种上,院子的菜地也都要种上,光是这个,就得费不少时候。

  种完菜种, 小景已经在县城私塾上了几日学了。

  家里的鸡如今一日能下两三个鸡蛋,杨稔每日都煮两个,小景一个,她跟丈夫合着吃一个,如今买不起新鲜猪肉,总是吃熏制的肉,好歹吃个新鲜的鸡蛋。

  多出的都存着,等满了三十个就卖掉,能换几百文呢。

  这会只要是吃食价格都高,居高不下的,况且鸡蛋又经不起放,卖了刚好,家里一日吃掉两个已是奢侈了。

  一个半月后,蒜苗和芫荽可以卖了。

  白菜还差一些时日,白萝卜还要更长一些时日。

  这日陈如松起了个大早,媳妇准备早饭,他去拔芫荽和蒜苗,今日是第一日卖,不用太多,先各备上一大把试试水。

  吃过早饭,杨稔好奇,加上很久没去县城,也跟着一块去了。

  送了儿子去私塾后,夫妻俩租了摊子开始叫卖。

  这会菜价高,卖的人不少,可买的人更多,夫妻俩了解了两样蔬菜的卖价后就摆出来。

  不用多喊,看到这有新鲜菜卖,不少人都会来瞧瞧。

  一个时辰不到,两样菜都卖完了。

  两种菜,芫荽五斤多,蒜苗六斤多,合起来卖了三百八十二文的银钱,夫妻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想过卖蔬菜挣钱,可没想到这么能挣,这还只是少少的一些。

  “看来县城的人也不容易啊。”杨稔感叹道,县城那些没有院子的人家,没地方种菜,就只能买,这会子菜价这样高,也毫无办法,只能咬着牙买。

  “他们住在县城的人,都是有本事的,这买菜的银钱还是不缺的。”陈如松瞧着买菜的许多人可干脆了。

  “这倒也是,咱们自己才是不容易,连日来忙活,为了蔬菜新鲜,日后还得每日起得更早准备卖的菜。”杨稔想想日后,自家男人还得起得更早去收菜,心疼起他来。

  “明日准备今日的两倍,一日卖上一两银钱,一月就能挣到三十两了。”陈如松规划着明日。

  “这两样菜就能挣四五十两了,白菜和白萝卜有更多呢,虽买价比这这样菜便宜一些,但量大。”杨稔一脸恍惚,这样一来,卖完蔬菜,家里存银至少得有一百五十两了,太突然了。

  这个陈如松之前有想到过,只是他估计的是最差的结果,如今地里几样菜都种的好,全部卖完家里就富裕了,在村里不说最富,但是绝对名列前茅。

  接下来的日子,夫妻俩都干劲十足,一想到家里的存银会慢慢达到一百五十两的高度,两人就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

  两样蔬菜卖到一半,白菜也长好了,能卖了。

  白菜加入后,每日的收入又上升不少,加之白菜相比来说便宜一些,是最先卖完的。

  芫荽和蒜苗不如白菜好卖,之后还时有剩下,陈如松便减少两样菜的数量,多准备一些白菜,反正种的最多的就是白菜。

  三样菜卖了一些时日,白萝卜也加入其中。

  白萝卜后来居上,比白菜更好卖,因为白萝卜水分多,重称,向来是卖的最便宜的蔬菜,如今也是,蔬菜准备的数量就又经过一番调整,白萝卜最多,白菜次之,芫荽和蒜苗最少。

  不过也不是每日都能卖完,只是最开始卖的几日容易卖,之后便时常剩下,基本是每日挣七八百文的银钱。

  这样下去,存银突破一百两还要不少时日,夫妻俩火热的情绪暂时压下。

  地里一下子种了如此多蔬菜,即便村里向来没有什么偷鸡摸狗的事情,夫妻俩也得担忧着,是以白日陈如松去卖菜,杨稔在家守着,时不时去几块地里看看。

  一直不温不火卖到十一月底,进入十二月,几样菜卖得比之前多一些了。

  而到了十二月中旬,买蔬菜的人更是多了许多,并且每人买的数量也多,白菜和白萝卜都是十斤十斤的买,芫荽和蒜苗则是几斤几斤的买。

  每日都是拖着一大车蔬菜去的,小景都得坐到前面去。

  这样的量,每日是能挣二三两的,没几日,家里的存银就到了一百两了。

  十二月下旬,菜价降了些,但这样一来就更是好卖,来回拖几车来卖都能卖掉,到了月尾,蔬菜刚好卖得差不多。

  “剩下的就不卖了,咱们给两边的爹娘和二哥那送一些,还有咱们几个邻居,也送一些,咱们卖菜的,邻居和家里的亲戚总是要送一些的。”陈如松打着商量。

  “好啊,不过这几样菜各家都种了有,送去怕是没什么好稀罕的。”杨稔主要说的是大房。

  “没事,送是咱们的心意,爹娘和二哥他们领情就好,咱们种了那么多菜,不送点给亲戚邻里说不过去的。”这人情世故的事,也是要讲究的。

  因为自家院子里种了菜,各样都有,是以地里的是不需要给自家留的,他们卖菜时吃的也大多是地里的菜,这会是半点不想留,所以全部收了之后就将之分好,邻居少一些,朋友多一些,亲人再多一些,全部分好就开始送,先送近的,再送远的。

  这会蔬菜降了些,但还是贵的,有人送,就算是家里有的菜,大家也都高兴。

  看着收到蔬菜的人发自内心的高兴,夫妻俩心里也是高兴的,这菜就送的不亏。

  送完蔬菜,夫妻俩才暂时闲下来,立马就关紧大门来数钱了。

  家里的存银如今有一百六十多两银钱,大多是铜钱,放在一块像做小山。

  “不如咱们将那一百两存银票?”铜钱太多了,杨稔想精简一下。

  “会不会不大安全?”陈如松从没将银钱去存过,他觉得银钱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一张纸就把银钱交过去了,万一人不承认了呢。

  “我也担心,可这铜钱太多了,都不好藏。”一吊钱就不小了,足足一百多吊钱呢,银子只占少数,县城虽富人多,可出来买小菜的都是一般人家,大户人家都是叫人直接送去的,自家也就碰到两次是给银锭的,都是五两的。

  “我来想办法,先存着,换成银票不如换银子,五十两的换两个,再换一个二十两的一个十两的银子。”陈如松觉得银子更踏实。

  “那要多给多少铜钱啊,可亏了。”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杨稔舍不得这样亏。

  “没事,咱们慢慢来,瞧瞧怎么换好,如今先存着,不急。”没想到铜钱太多成了他们如今的烦恼。

  这些铜钱,杨稔也不想换成一张薄薄的银票,只是铜钱太多,真不好放置,换银子,要补不少铜钱,有些舍不得,越富越吝啬是不是她这样。

  家里有不少银钱了,富裕了,这个年自然要好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