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31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轻松 古代言情

  万一以后不幸遇到这等祸事,他们也好知道该怎么应对,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归来!

  听到是这么有意义一件事,每个人表示摩拳擦掌准备参与。

  可惜一轮筛选下来,很多奶娃娃连话都还说不利索,自然没法参与进来。

  而后萧戡又表示自己看到字就头晕,坚决不乐意写字。

  最终这事儿便只能由三娘、李俨、李泌三个人去落实了。

  三娘和李俨两人单独开了个小会,敲定需要了解的几方面问题,开始分头去找有经验的前辈请教:您去过什么地方?您在地方上有没有遇到什么灾害?灾前有没有什么有效的防御措施?遇灾有没有什么自救措施?灾后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

  为防对方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三娘还贴心地把列好的灾害条目给对方看,只要逐一对应过去肯定不会遗漏。

  最初得知他们几个小娃娃居然要合著一本书,大伙都觉得挺好笑。可后来瞧见三娘条理分明地把他们答复记录下来,他们不由也多了几分认真,逐一解答了她的问题,还给她介绍可以去向谁请教。

  为了此事,三娘数日后还跟着萧戡去见他祖父萧嵩。

  这时候三娘已经累积了许多文稿,上头记录的全是她请教诸人留下的记录。她祖母为了方便她携带,给她缝了个小背包,文稿全部齐齐整整地放在里头,旁人想看她便拿出来给对方看。

  如今小背包已经鼓鼓囊囊的了。

  萧戡在小伙伴面前臭屁得很,在他祖父面前却有点怂,一路上不停地和三娘说:“我祖父很凶的,你真的要去见他吗?”

  三娘坚定地说道:“要见!”

  听贺知章说,萧嵩去过许多地方,尤其还镇守过凉州。

  凉州一带乃是安西都护府的必经之道,她阿耶去安西都护府的时候也是要从凉州走的,她想听萧嵩讲讲那边的情况。

  见三娘这般坚持,萧戡只得硬着头皮把三娘领到他祖父萧嵩的书房外。

  萧嵩今年已经六十五岁,极好养生之道,园中不植名花异草,反而种些药草,罢相后更是没事就爱给自己搓几个药丸子吃。他书房中挂的便是药王孙思邈的画像,手边更是搁着数卷《千金方》,瞧着都快被他翻破了。

  三娘在长辈面前素来乖巧,随萧戡入内后便恭恭敬敬地朝萧嵩行了个叉手礼。

  萧嵩搁下手头的《千金方》,笑望着三娘说道:“晦日那会儿只远远见了一面,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再见一见,没想到这几天竟时常听三郎提起你。”

  萧戡是新昌公主长子,不过他大伯家还有两个堂兄,是以他在萧家的排行便是“三郎”。

  三娘没想到萧戡回家还会说起自己,不由好奇地追问起来:“提起我什么?”

  萧戡赧道:“说这些做什么?你不是有许多事要问我阿翁吗?”

  萧嵩笑睨了自家孙儿一眼。

  萧戡闭了嘴。

  三娘也不是非要追根究底不可,她们目前最要紧的大事当然是编写《灾害自救指南》,旁的都可以先不管。

  三娘积极地掏出纸笔,和萧嵩说起自己的编书构想。

  说起来这书算起来还是萧戡起的头呢!

  要不是萧戡把秦州地震的事讲给她听,她都不知道世上还有地震这种事。而且这灾害条目里很大一部分都是萧戡提供的,他知道的真是太多了,比她们厉害多啦。

  面对别人家祖父,三娘很懂得怎么哄人开心:不用夸他本人,可着劲夸他孙子就好。谁会不希望自家儿孙有出息?

  萧嵩听了果然很开怀,笑呵呵地讨过三娘已经写好的那部分文稿看看别人都是怎么说的。

  唯独旁边的萧戡听得有点恍惚。

  什么?

  我居然起了这么要紧的作用?

  还有,为什么他祖父在三娘面前这么慈眉善目?!

第38章

  三娘和萧嵩交谈得十分愉快, 记录写了满满一纸,条理非常清晰,字也写得端端正正的。

  她最后还把整理好的文稿拿给萧嵩确认, 以免自己不小心曲解了萧嵩的意思。

  萧嵩看两眼记录,便看两眼自己孙子;看两眼记录,再看两眼自己孙子。

  弄得萧戡心里毛毛的。

  怎么回事?您老怎么回事?您老一个劲看我干嘛?

  事实上萧嵩只是在心里感慨:都是差不多大的小娃娃, 怎地别人家小孩这般聪慧,自家孙子却呆头呆脑的?

  好在不管萧戡聪慧与否,作为新昌公主长子日后都有爵位可继承,倒是不需要他们这些长辈太操心, 平日里只需对他多加约束别让他胡闹过头就好。

  思及此, 萧嵩便在孙儿的朋友面前给了他点面子,没有和往常那样板起脸训斥他。

  萧嵩确认记录无误, 笑着把文稿还给了三娘, 又给她介绍了几个可以去请教这方面事宜的人,写了条子让萧戡带三娘去寻人。

  三娘开开心心地朝萧嵩道谢。

  两小孩往外走的时候, 还凑一起嘀嘀咕咕。

  三娘小声和萧戡说道:“你不是说你阿翁很凶吗?我看不凶啊。”

  萧戡道:“我没骗你!他平时可凶了, 刚才一准是想在外人面前装出很慈爱的模样。我跟你讲,这些大人最会骗人了。”

  萧嵩:“……”

  看来还是打得太少了!

  有贺知章、萧嵩他们的一连串介绍,三娘几人分头把能见上的官吏都见了一圈。

  她整理文稿的时候总觉着少了点什么,想了许久突然眼睛亮了起来,对李泌说:“我们去拜访城中医馆,向那些治病救人的医者请教一二。”

  三娘也是想到萧戡那满园子药草想到这一点。

  遇到意外及时救治也是特别重要的!

  李泌跟着三娘忙活了这么多天, 只觉收集来的文稿早已脱出“自救”范畴。不过见三娘这么有干劲,李泌没有指出这一点, 而是欣然答应带三娘出去。

  郭家祖父自然不放心三娘这么往外跑,前几天造访各大衙署也就罢了, 那到底是官衙,没人敢作乱。到了外头可不一样,坊间鱼龙混杂,谁知道会不会碰上坏人?

  郭家祖父把玩得乐不思蜀的郭幼明拎回来,勒令他履行诺言寸步不离地跟着侄女。

  郭幼明接到这一任务也没有不满,只是很有些警惕地看了眼跟着出来的几个小萝卜头,李泌他知道,李俨他也认得了,这萧戡又是什么时候跑出来的?

  他只是出去浪了几天而已,他宝贝侄女身边怎地又冒出这么个小子来了!

  萧戡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三娘从天而降的新朋友,他和三娘已经认识好多天了,可以算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了。听闻郭家祖父不放心三娘往外跑,他当即自动请缨要来保护三娘。

  虽然他年纪还小,不算特别能打,但他有公主府的侍卫啊,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三娘。

  萧戡骄傲挺胸。

  郭幼明:“……”

  说得好像谁家没侍卫似的,只是他爹不放心把宝贝孙女交托给外人罢了。

  说到底,还得是他这个亲叔父才最可靠。

  三娘可不知晓他们一个两个在较什么劲,对她来说就是许多小伙伴们一起出门,热闹!

  一行人虽不知道哪儿有医馆,不过每到一坊三娘便积极地找人问路,三两下就从本坊居民嘴里知晓医馆往哪儿走。

  东都洛阳的布局和长安城差不多,三娘走起来一点都不虚。

  虽然做买卖的店家大多集中在市里,但各坊还是有满足居民们日常需求的医馆、酒馆、日用杂货等店铺。

  见他们一行人瞧着非富即贵,医馆的学徒们不敢怠慢,笑着领他们去见坐堂的医士。

  三娘正随着学徒往里走,就见一光头和尚从里头走了出来。

  他一身破僧衣,腰间还系着个酒葫芦,看起来很不伦不类。

  学徒们见了他却是恭恭敬敬地喊起了“师父”。

  原来在这医馆坐堂的竟是个入世的僧医,他不爱在佛寺待着,偏爱待在这闹市医馆之中,据说是图隔壁酒肆的酒最好喝。

  有人逮着他吃酒肉的事说他不守清规戒律,他一时说“往前数多少多少代和尚是能吃酒肉的不吃酒肉才是假和尚”,一时又说“我只是秃头不是和尚凭什么我不能吃”。

  反正吧,此人就是这么个说话不太着调的僧医。

  不过三娘问了一路,大伙都说这位名叫张鼎的僧医是本坊最好的医士,治病从不开贵药,且大多时候都能药到病除。

  甭管他性情如何,作为医者能帮患者治好病就成了!

  逢年过节许多人都自发给他送酒肉来着。

  三娘上前向张鼎说明来意。

  张鼎瞧了三娘一眼,又瞧了瞧她身边那群小子们,乐呵呵地笑道:“到我去喝酒的点了,要不我们去隔壁酒肆边喝边聊?”

  像他们这个年纪的小孩儿大多是不会进酒肆的,不过今儿有正事,三娘便点着头应下了。

  一行人转道去了隔壁酒肆。

  负责招待客人的胡姬瞧见几个小娃娃都愣住了:这么小的孩子能喝酒吗?

  三娘第一次进酒肆,看什么都觉得很新鲜。等瞧见那眉眼深邃、美艳不可方物的胡姬,更是眼睛都睁圆了,只觉自己从没见过这类型的美人。

  胡姬长居洛阳,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只愣怔片刻便笑着迎三娘一行人入座,询问他们要什么茶饮。虽然她们开的是酒肆,但茶饮也是极有特色的,比如香浓的马奶茶便挺适合小孩子尝鲜。

  至于张鼎,那当然是要喝酒。

  郭幼明也想喝酒来着,不过他想到自己肩负着把侄女囫囵着带回家的重要责任,便也忍痛要了胡姬推荐的特色茶饮。

  等酒上来了,三娘就在边上对张鼎进行各种各样的提问。

  张鼎本来不甚在意,随手翻看过三娘带来的那些文稿后却顿住了。

  他定定地盯了手中的文稿半晌,才转头打量起旁边小小的女娃儿来。

  才这么大一点的年纪,居然就能写出这么细致又实用的东西来了吗?

  三娘不明所以,仰头问他:“怎么啦?”

  张鼎道:“没什么,只是想到我一个老朋友。他生前也特别喜欢写书,我手头还有他的书稿来着。”

  三娘听后特别感兴趣,积极追问:“他写的什么书?”

  张鼎道:“写了好几本医书,我手头这本叫《食疗本草》,就是告诉乡里哪些食物可以补养身体,说是能让人靠调节日常饮食活到九十九。”他端着胡姬送上的酒饮了一口,朗笑着拆自己泉下老友的台,“当然了,这肯定是骗人的,他自己才活到九十三。”

  三娘惊道:“九十三也好厉害了。”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见活到九十三得多稀罕呐!

上一篇:锦鲤娘子

下一篇:金枝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