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72章

作者:孺人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轻松 古代言情

  韩彻这次除了给三娘单独置备的嫁妆,家里其他人也都有准备,只是在数量上没有三娘那么多罢了。

  像大娘和齐五郎那里,韩彻便只置备了两床厚实棉被和两条提花羊毛毯。以及二十斤的棉花,好方便他们自己依照身形去量体裁衣。

  “这便是棉花制出来的重衾啊?摸着可真是柔软。”大娘显然就更为喜欢棉花被一些。

  “二郎寄回来这么多,那得多少银钱啊!”齐五郎想事情便难免会想更多些。

  实在是棉花在柏州的作价今年虽然还是一两六百五十文,可在北地京城这边,作价还要在这基础上再翻数倍。

  在这般昂贵的高价下,还属于有钱也不一定能购置得到的。

  至于那些提花羊毛毯和白羊皮,也一样在京中作价高昂。

  柳氏一边拿出韩彻一块寄来的平安信,一边忙解释道:“二郎在信里说今年柏州棉花是个大丰收,纺织大市场开业后,南来北往的商户都去购置了。便是其他地方也都有在跟着种植,咱们这时候用上,也就不会打眼了。”

  “那便好。”快速把信件看完的齐五郎,这才放下心来。

  接下来便是一家子坐在一起,一边讨论着韩彻在信里说的一些话,一边整理规划他这次寄过来的那一大堆东西。

  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那一堆还需要他们重新找来裁缝,将其制作成棉服的棉花。这里边又属给三娘制作新衣服,最为要紧。

  算起来,三娘已经满了十七周岁。待到两个多月后,她便还要增长一岁,也就不怪柳氏会这么着急她的婚事。

  奈何三娘自小就比较又主见,尤其是在安南的那几年,家里的好些事情,柳氏都是听三娘做的安排。以至于在三娘的婚事上,柳氏急也没用。每次柳氏刚想要来劝道三娘几句,最后反倒成了三娘说服了她。

  当然,这也是因为三娘说的这些话,正好戳中了柳氏。

  在跟杨家相看告吹后,那杨三郎倒是很快便相看成功了。而且他那对象,还正是之前那位陈家二娘。

  这并不是说柳氏在可惜这门婚事。

  对那杨三郎,柳氏其实也不大看得上。他那日能为着第一次见面的陈二娘作可怜哭泣状,便丢失了看待事情的辨别能力,将来难保不会又对着其他可怜的女子去心软,让她家三娘因此受委屈。

  她家三娘又是个强势厉害的性子,也做不来那套装可怜。

  只是随着杨陈两家的婚事落定,在一些公共场合偶然碰面时,三娘便有些被与他们交好的小团体排斥。

  论家世地位,陈家强过韩家,陈二娘身后还有其外家吴家,家世也比韩家强。便是那杨家,在京中的人脉关系也远胜韩家。

  韩家没落太久,家中支撑的只有韩彻。偏韩彻考中状元没多久,便被流放发配至安南。如今韩彻虽是做到刺史官职,他这两年的政绩也做的不错,但奈何人却远在千里之外的柏州。

  放在京中这个本就贵族阶级众多,又很是讲究人脉关系的圈子里,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选择站到杨陈那两家,而非韩家这边。

第88章

  孜然

  虽是放开了售卖,但占据着技术垄断,原料也接近独有,于是自开业后,纺织大市场那边的生意一日还比一日好,各店铺便经常性断货。

  这年头交通又实在是不方便,一些需求量较大的商户便只得跟之前的一样先跟店家交付订金,再在柏州等候取货。

  “这才多久时间,柏州竟变得这般繁华热闹起来。”

  时下在外做生意,为了安全和运输方便,都是组建的一支支商队。

  这些南来北往的商队,还有胡商的商队,都为着等候取货留在柏州后,便使得府城内的客舍生意也跟着暴涨了起来。

  这段时间,不管去往柏州府城内的哪一家客舍饭馆,都能瞧见爆满的客流,和不同口音的说话声。

  “我瞧着都不比那平州差了。”有那商户还这般言道。

  “何止啊!要我来说,平州都不一定能同时有这么多商队……”

  “平州可没有棉被棉服,提花羊毛毯,白羊皮这些好货。”

  “好货是好货,就是这出货的速度也太慢了点。”

  “这事咱们着急也没用!柏州三个县就那么点人,赶货速度就那样!”

  “唉!也是。”

  然而这些商户并不知晓的是,这还是因为早在今年刚入秋时,那时候闫家刚在平州组建织布坊时,韩彻这边便安排人把提花羊毛毯的技艺和滩羊养殖技术传授给柏州各县城。

  这个年代还没有滩羊的叫法,柏州这边的人都是一律唤做的绵羊,白皮的就唤白绵羊。

  滩羊也确实属于绵羊属,但它也是蒙古羊的一个分支。其特点便是在胎儿期和初生期时段,被毛的生长速度比其他的绵羊都要快。

  滩羊在刚出生时,全身上下还都会长有波浪弯曲形的结实毛股,但等到它满月后,花穗又会逐渐开始松散。

  就需得选择在它身上的花穗松散之前对其进行加工,才能达到花穗美观,轻便又结实的上品裘皮。

  养殖技术到位的情况下,滩羊也是可以实现一年两产。

  在这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柏州百姓对韩彻的信任度也可谓特别的高。韩彻在派遣人去教授技艺时,还让人告知各乡镇百姓,言道提花羊毛毯和滩羊之后能给大家带来的经济价值更高。

  哪怕韩彻有特意交代,这两样织物都需得先存起来,待到存量足够后,官府再来组织安排给他们做售卖,大家也都在忙完当时手里的订单后,积极的参与了进来。

  再加上之后也只赶工了一个多月,棉花开始进入采摘期。

  于是采摘棉花,将棉花加工成各类棉织品……在以人和畜力为主要生产力的农业社会里,柏州又仅有这么点人口,这一系列的忙碌下来,可以说把柏州百姓的时间全都占据了去。

  这便也是朝廷将飞梭织布机的技艺传播出去后,柏州各县城的百姓可以说,几乎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对于韩彻来说,这全都是他仔细计划过的。

  闫家的事,也确实有他在背后做一定程度的推动。

  先是斩断了闫家现阶段能走的好几条财路,接着韩彻再明确表露出对放贷人的厌恶和打击。

  当然做这些事情之前,韩彻有做过仔细调查。也是柏州这地方过于贫瘠穷困,正经有门路有关系靠山的,早跑平州等更为繁华的府城去。

  所以闫家虽势大,但终究有限,就更别说直接跟官府对上。

  在柏州,韩彻作为刺史,掌握着整个府城的所有政务。闫家明年上是绝对不敢跟他对上,便只能暗地里想办法。

  飞梭织布机被闫家偷学走,也可以说是韩彻有预谋的在给他们提供机会。

  《老子·道德经》里,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不过韩彻的这一系列算计,最终还是全取决于闫家自己的选择。

  所以落在外人眼中,自然就是闫家自寻死路,自取灭亡。便是闫家落败自今,心中最为怨恨的对象也不是韩彻。

  甚至与其说闫家人对韩彻有怨恨,还不如说他们更多的是对韩彻的这一系列举动的想不明白和不理解。

  这世上没有人不爱财富和权利,韩彻既然懂那么多的技艺,随便拿出来一样都能给自己带来一场泼天的富贵和好政绩,结果他在柏州做免费的大规模推广也就罢了,怎就还有人能大方到上奏朝廷,去做全国推广。

  “韩大人果真是个好官啊!”如今这些在柏州等候取货的商户们,几乎也都是这般的在感叹。

  大家之前便听闻韩彻把棉花种子免费赠予柏州的百姓,教他们种植技艺。却没曾想,他还让官府在职田帮着育苗到能移栽。

  也是他召集的木匠潜心研制,方才造出飞梭织布机和新款的提花机。就连这白羊,也是他从职田养殖场里发现出来的新品种。

  对于售卖问题,更是让官府去组织帮助各乡镇农户。

  柏州这里的商户,只要老实本分做生意的,官府不仅从不剥削欺压,还帮忙去平州做推广引流。

  于是大家在柏州府城待的这段时间里,听到的全都是当地人对韩彻和官府的各种好话称赞。

  当然,这些商户在柏州待的也很舒适。

  就跟当初韩彻在治理安南时一样,柏州这里除了要有商品上的优势和安全的治安外,同样也要有良好又有序的交易市场。这样才能更好的留住外来商贾客流,让纺织大市场长久的繁荣下去。

  稳定又实惠的物价,各店家热情的招待服务,也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外来商户们在柏州真就只需考虑买卖上的事情。甚至他们在做买卖时也不过是先看货选货,再下单订货,最后等待取货这几个必要的流程。

  “照这个势头下去,待到去往平州的官道修建好,柏州怕是还要变得更为的繁荣热闹起来。”

  “那是!也还是快些修建好吧,咱们运输也能轻省方便许多。”

  要说对柏州哪哪都感觉到满意的这些外来商户,目前唯一不满的地方,便是柏州通往平州的那条官道。

  朝廷对于各地官道的修建,都取决于经济位次。

  柏州过去作为下等州里的下等,哪怕府城的官道在修建时便也被朝廷划分到三等远小行列里面。

  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商户涌入柏州,运输的还都是体积较大的棉纺织品和羊毛纺织品,原来的三等远小道路,这段时间便时常出现拥堵的现象。

  为了加快修建速度,韩彻也是让衙门尽可能的去多雇佣工人来修路。

  等到来年的春二月初,当王七郎带着商队再度来到柏州时,从平州出发一路所行的官道,都变成了一等二级的宽敞又平整的大道。

  韩彻听闻王七郎求见,忙让韩老三去将他迎接进府衙。

  王七郎这次过来,便是要给韩彻送孜然种子的。年前王家派遣商队出发蕃地做生意,按照韩彻告诉他们的,孜然耐寒耐旱,在用心探索过后,王家便果真在紧邻平州不远的一处蕃地得知当地确实有种植孜然,于是便赶紧让人将孜然的种子送回平州王家。

  至于胡椒,韩彻说它喜高温高湿的环境,王家便需得去往气候炎热的蕃地,找寻到它们种植的可能性才会大。

  “这全靠大人您事先仔细告知。”王七郎将孜然种子交给韩彻时,不由得感叹道。

  说实话,当初对于韩彻的那番告知,他心中其实是半信半疑的。

  “我不过是随意讲了两句,此次能这般顺利找寻到,全赖你们王家不辞辛苦,尽力找寻。”瞧着这一小布袋的自然种子,韩彻脸上也满是笑意。

  柏州这里的气候是适合孜然种植的,而且它的种植时间,正好就是农历的二月底到三月上旬。

  孜然的生长周期也不长,若一切顺利的话,今年的农历六月份左右便能有收获。

  “哪里,哪里。”王七郎忙冲韩彻拱手作揖。

  虽然确实是他们王家派人找寻到的,但若无韩彻提前告知,王家又哪知从何处寻起?再者,接下来的种植技艺,王家还需得韩彻做悉心教授。

  “劳烦七郎你在柏州等候一日,明日我便将种植技艺派人给你送去。”韩彻也很是干脆的履行承诺。

  “多谢韩大人!”王七郎闻言,瞬间一脸喜色。

  当初王家能那么痛快的答应下来,也是因为韩彻一贯来的好名声。这次韩彻不仅爽快的履行了承诺,第二日一早便派人将详细的孜然种植技术送来不说,还言道王家后面若是栽种时有问题,可随时来找他。

  这孜然到底是王家第一次种植,购买这批种子时的花费也着实不小。这也不是说王家损失不起,只是既然是为着赚取银钱,便也是一心盼着种植能顺利的。

  于是待回去后,王七郎把这事又告知了王家诸位长辈。

  “我观韩大人对孜然种植当真是颇有研究。”王七郎便还提出自己的看法,言道他这一次想要在柏州府城寻土地种植孜然。

  最好种植的地方,朝韩彻所种植孜然的附近找寻。

  虽然韩彻是有言道,王家种植时若碰到不懂可随时去寻他。但韩彻到底是柏州刺史,对王家这种商户来说,必然也不可能遇到一点小问题,便跑去麻烦他的。

  种植的地相隔不远的话,王家便可以有样学样,想来韩彻也不会为这事去怪罪他们。

  这份提议便也得到了王家长辈们的一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