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笑佳人
赵璲解释道:“一直在山外捡漏,幸好运气不错。”
鹿是抢手的十分猎物,赵璲怀疑他打到的这头是有人特意为他撵过来的,这份心意赵璲领了,为了不让里面的人继续帮忙,赵璲换了地方,碰到跑出山的一头野猪确实纯属运气。
张岳、王栋卸下猎物,一个接了惠王爷的分数牌,一个去领银子,顺便交待惠王的鹿要活的,让宫人暂且送去珍兽园让园医治疗。
姚黄随着惠王爷走出人群,疑惑问:“我哥哥呢?”
赵璲:“我让他自己去打了。”
他能看出姚麟对这次狩猎的期待,无论是为了赏银还是荣耀,赵璲都不想耽误他,而他确实不需要副手。
姚黄:“那么多人,他连个帮手都没有,能抢到好东西才怪,那王爷先回去,我再等等他?”
赵璲:“……注意安全。”
姚黄笑着点头,重新回到了大公主身边。
康王出来时引起了一番骚动,因为他带回来的猎物实在太多了:一只白狐、两条狼、两头鹿、一只成年大野猪,合计一百一十五分,是目前武官中的最高分。
二公主小声道:“大哥居然没去找赤狐吗?别人见到也不敢猎的好东西,大哥只要找到就一定能猎到啊。”
因为惠王爷无意争先,姚黄根本不在乎谁拿总分前三,也就没想那只赤狐的归属,此时听了二公主的话,姚黄才回过味来,皇上办的狩猎赛,皇上出的赏银,那么武官们当然要识趣地给皇上面子,将最大的风头留给皇室子孙。
大公主想到一个可能:“难道被四弟找到了?”
十四岁的四皇子也参加了这次狩猎。
二公主:“……他射箭的本事可能还不如我打捶丸,除非赤狐一头撞在他附近的树上,躺着不动给他射。”
刚说完,四皇子带着他的两个侍卫与副手出来了,打到一只三分的獐子,比空手强!
距离围猎结束越来越近,武官们几乎都出来了,但因为赤狐还没出现,所以连永昌帝也在期待最后的几个人会不会带来惊喜。
别人没留意姚麟这个声名不显的惠王爷的妻兄在与不在,姚黄知道自家哥哥还没出来啊,便一会儿担心粗枝大叶的哥哥是不是受了伤,一会儿心疼傻哥哥是不是为了多赚几两赏银还在漫山遍野地追逐哪只野鸡野兔,一会儿又……
忽地,姚黄察觉了一道视线,猛地寻过去,捕捉到康王身边镇国公府二公子匆匆偏头的动作。
再看康王明明拿了现今的最高分却谈不上喜悦的侧脸,姚黄的心跳扑通扑通快了起来。
围场里再次传来几道马蹄声。
姚黄扬首,看到四匹快马,其中一匹骏马上坐着她的哥哥,再看他的马背,左侧的网兜里兜了一团不大的猎物,右边的绳子上绑了两只露在外面的野鸡。
稍顷,姚黄看到了哥哥因为笑得太开心而露出来的两排白牙,也终于看清了网兜里的赤毛狐狸。
康王亦感受到了姚麟那份由衷且过于赤诚的喜悦,这时,他终于相信了李观堂的猜测:此人狩猎赤狐纯粹为了赏银,与二弟毫无关系。
“皇上,看!”
一出围场,姚麟才勒停骏马,便迫不及待地扯下网兜高高提起给对面的永昌帝展示他的猎物。
永昌帝看着年轻人酷似老二媳妇的圆亮黑眸,笑道:“不错,跟朕讲讲,你是怎么打到赤狐的。”
姚麟脑袋一转,指着康王身边的李观堂道:“我就在山里随便跑跑,想打狼或鹿的,误打误撞的看到有人撵了赤狐过来,当时我眼里只有赤狐,追上去连射两箭,射中了才发现是李二公子撵过来的。我都想好了,等会儿赏银分李二公子一半,不是他我真撞不上这份好运!”
众人齐齐看向李观堂。
李观堂:“……是我技不如人,你射的便是你射的,无需分我赏银。”
谁稀罕那五十两!
姚麟:“不要就不要,回头我请你喝酒!”
李观堂:“……”
姚麟自去送猎物领牌子与赏银,一百两银子有七斤来重,他提起来轻轻松松。
随着姚麟四人算分结束,这次围猎的前三名也得出来了,康王以一百一十五分夺魁,姚麟以一百零二分排在第二,第三的是一位猎到另一只白狐的勋贵子弟,连着其他猎物共计八十七分。
亲王夺魁重在这份荣耀,永昌帝赏了康王魁首都有的百两黄金,夸句“武艺进步了”便没了。
轮到姚麟,永昌帝笑得格外满意,道:“朕大张旗鼓地办狩猎赛,为的就是选出武勇双嘉的年轻儿郎。能射到赤狐,说明你骑射高超,敢射赤狐,说明你勇气可嘉,朕让你们全力以赴,你也是最听朕话的那个,朕很欣慰,除了给你官升两级,朕还想为你赐门好婚,你可愿意?”
姚麟惊呆了,坐在女眷这边的姚黄也愣愣地望着永昌帝。
永昌帝只管盯着姚麟:“怎么,你不愿?”
姚麟连忙跪下,道:“能得皇上赐婚是我的福气,就是……我不知道皇上要赐谁给我,也怕人家姑娘瞧不上我一个大老粗。”
永昌帝笑笑,看向镇国公李虔,问:“观堂的骑射都逊色姚麟三分,国公觉得此子如何?”
李虔上下打量姚麟一眼,笑道:“虎背熊腰仪表堂堂,是个佳婿之选。”
永昌帝:“那朕送他给你做佳婿,国公可高兴?”
李虔苦笑:“皇上做媒,臣求之不得,只是小女从小就有主意,连臣给她起的名字她都能改,如今选夫君,臣恐怕也做不得她的主,还请皇上明鉴。”
他有二子二女,长女早逝,夫妻俩越发宠爱次女,李虔明白皇上不满今日他的两个儿子都去强捧康王了,失了武官应有的气节,皇上如何罚他们父子他都甘受,唯独女儿的婚事,李虔不愿强迫爱女。
永昌帝亦清楚李虔说的是大实话,他看向女眷那边,笑容和蔼地朝李扶危招招手。
李扶危面容平静地走了过来。
永昌帝笑道:“朕喜欢姚麟,但你是朕看着长大的小姑娘,朕更看重你的心意,你若觉得姚麟不合眼缘,朕绝不会勉强。”
李扶危看向姚麟。
姚麟羞愧得红了脸,皇上这不是乱点鸳鸯吗,他哪里配得上国公府的贵女,还是这么一个又金贵又好看的姑娘。
李扶危打量结束,道:“承蒙皇上厚爱,臣女也很欣赏姚大人的好武艺,愿意嫁他。”
至少这百来个年轻武官、勋贵子弟中,姚麟最有骨气。
第137章
狩猎之后便是赐宴,宴席摆在行宫,帝后妃嫔、亲王王妃、公主等车驾在前,参赛的武官观赛的文官骑马走在后头。
惠王爷早坐上了轮椅,回程时随王妃一起上了马车。
车门一关,姚黄再也无法维持面上的镇定,一边帮惠王爷固定轮椅一边低声问了起来:“父皇这是什么意思啊,怎么突然想到要把镇国公府的二姑娘赐婚给我哥哥?”
让李扶危嫁给哥哥,跟让她嫁给惠王爷一样,都是强行把一对儿八竿子打不着的男女凑到一起。
惠王爷残了腿,别的贵女不想嫁他,惠王爷又不愿强人所难,于是选了她这个主动朝他抛媚眼的,可人家李扶危是镇国公府的千金,几乎可以在京城的高门子弟中任意挑选容貌、家世都相当的文武俊杰做夫君,永昌帝硬按着她下嫁自己的哥哥,哥哥是捡到宝了,李扶危真能甘心?
再有,二公主与永昌帝的话都透露了一件事,赤狐乃是参赛武官们内定让给康王射猎的,哥哥第一次参赛不懂规矩,傻傻地抢了康王的风头,本就可能碍了康王、贤妃的眼,皇上竟然还要把康王的小姨子赐婚给哥哥?
姚黄越想越觉得,永昌帝是在拿哥哥与李扶危的婚事敲打康王,包括镇国公府!
固定好轮椅,姚黄坐到旁边,期待地等着惠王爷给她分析分析。
生在皇家,赵璲想的远比王妃深,有些是父皇表现得很明显他也很肯定的东西,有些帝心难测,他也猜不准。
那些他都猜不准的,最好瞒着干妃,免得她胡思乱想平添心事。
思索片刻,赵璲对王妃道:“大哥不擅骑射,父皇心知肚明,所以不喜李家两位公子强行助他夺魁,明显损了狩猎赛选才的初衷。”
出于对皇家的敬重,武官们把赤狐让出来情有可原,如果康王只猎赤狐再因其他人分数均衡而夺魁,父皇不会动怒,但康王夺魁倚仗的是那些靠他自己很难猎到的白狐、狼鹿,可想而知武官们看到康王在追猎三样猎物时会继续让着,束手束脚。
赵璲夺魁那次,他进山就去找赤狐容易藏身的窝洞,得手后立即下山,武官们在山中激烈追逐,第二、第三名都是八十多分。
后来庆王夺魁,猎杀赤狐后也只多打了一头鹿确保总分领先。
姚黄:“我能理解父皇的不快,那他私底下训斥大殿下一顿,再把镇国公府的两位公子训斥一顿就好了,为什么非要赐婚我哥哥?这不是让大殿下、镇国公府更怨恨我哥哥吗?”
赵璲:“第一,你哥哥抢了赤狐,算是他自己送上门为父皇所用。第二,父皇赐婚,他们不敢怨。第三,那是你的哥哥我的妻兄,他们再怨也要给我情面,不会仗势欺人。”
姚黄想了想,不担心自家哥哥了,只担心李扶危委屈难受成亲后跟哥哥过成一对儿怨侣,哥哥不懂规矩牵扯进永昌帝与康王、镇国公府中间还算他自找的,李扶危好好地坐在那边观赛,摊上这事真是无妄之灾。
赵璲:“……”
这不是他该分析的,他也无意过问。
李虔父子三个都在外面骑马,镇国公府的马车里只有李扶危母女。
镇国公夫人看着才被塞了一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却神色平静的女儿,忧心忡忡地问:“你当真愿意嫁那姚麟?还是看出皇上不高兴了,怕拒婚会拖累咱们一家?”
李扶危淡然道:“都有,皇上金口已开,我跟父亲何必逆他的意,至于姚麟,既有武进士之才又有一副俊朗容貌,且是惠王妃之兄,我嫁他也不算太低就。”
大公主的驸马是个文进士,二公主的驸马是个武进士,家世也都比不上京城那些显贵。
父亲是一品国公,她找个门当户对的有结党之嫌,与其惹皇上猜疑,不如顺从皇上的心意。
镇国公夫人叹了口气。
归根结底,这事都是贤妃惹出来的,如果贤妃没想让康王出这个风头,她的两个儿子就算不争魁首,也不会触怒皇上。
前面的一辆马车里,贤妃面无表情地坐在车内,没有人与她同车,车里一片死寂。
如姚黄担心自家哥哥、镇国公夫人担心自家女儿,贤妃此时忧虑的也全是自家儿子的前程。
镇国公是康王的岳父,无论他站不站队外面都会将他看成康王一党,镇国公便只能为她与儿子所用。
皇上龙体康健,贤妃没傻到要拉着镇国公图谋不轨,不过是让他们父子为儿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
贤妃只是没料到皇上会不高兴儿子夺魁。
再笨也是皇长子,两个弟弟都夺过魁,如今一个在闭门思过一个废了,皇上不想抬举老大,难道要抬举乳臭未干的老四?
摇摇头,贤妃将好吃懒做的四皇子甩出脑海,紧跟着就想到了废了腿还能猎回十六分的惠王。
皇上将镇国公府另一个姑娘赐给了惠王的妻兄!
是看到惠王能在工部当差了,还能骑马狩猎,又动了抬举惠王之心?
倘若如此,康王、惠王都成了镇国公府的姻亲,一旦二王相争,镇国公府只能保持中立,两边都不偏帮。
可是,惠王是残废啊!
贤妃还是不信永昌帝会放着两个康健的成年皇子不选而去选一个叫皇家威严受损的残废,那么,皇上赐婚之举,会不会是对老大的明贬暗褒?
老大与惠王的关系本就比庆王那边亲厚,皇上又很怜惜心疼惠王,或许,皇上只是想利用这桩婚事让惠王与老大亲上加亲,让惠王安安心心地辅佐大哥,让庆王那边趁早死心,也让文武大臣们看清形势别站错队?
贤妃旁边的马车里坐着的便是柔妃与福成长公主,两人在西宫住得近,又是亲家,出发时坐了一辆车。
她们跟贤妃想到一处去了,无论永昌帝要分康王的妻族势力去抬举惠王,还是永昌帝打算通过亲上加亲的关系将残疾的惠王托付给康王,对庆王都不是个好消息。
柔妃低声问:“你觉得皇上更属意哪个?”
福成长公主面色阴沉:“再看看。”
她唯一确定的,是皇兄心里的那人不是庆王。
到了行宫,贵人们还要各自回宫休整一番再前往设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