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第145章

作者:笑佳人 标签: 甜文 爽文 轻松 日常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迁居之前,姚黄还分别去大公主府、康王府走了一趟。

  大公主既替二哥二嫂能入住东宫高兴,又很是舍不得二嫂:“之前我住在宫里,总觉得因为二嫂住在宫外走动起来不方便,现在我才出宫三个月,还没跟二嫂逛够京城内外呢,二嫂竟要搬进宫里去了。”

  姚黄:“少跟我装可怜,你当我不知道你这公主府每日要招待多少少夫人与闺秀吗?都是你出宫前就认识的那些名门贵女,随便你想去哪里逛都能一呼百应,我只怕你跟着她们玩得太开心,忘了进宫探望我与母后。”

  大公主笑了:“那些都是凑个热闹解闷用的,二嫂才是我最亲的闺中密友。”

  姚黄:“随你怎么说,不过你认识的少夫人们越多越好,将来哪家有什么新鲜事你千万要记得跟我讲。”

  当了太子妃,姚黄虽然还可以出宫,但肯定不如做王妃的时候想去哪都可以随时出发,所以宫外的趣事就只能靠亲友们帮她留意了。

  大公主自然应下。

  康王府这边,陈萤已有八个月的身孕,产期预估在九月初。

  陈萤没有娘家人在京,在储秀阁就交好的姚黄都算她半个娘家人了。

  屏退下人,陈萤低声跟姚黄说贴己话:“自打皇上定了二殿下做太子,我看大殿下高高兴兴地继续当差,我这心里就更踏实了。”

  早先她也以为储君会从康王与庆王中间挑,所以从她嫁给康王后,便一直承担着各种压力,柔妃、福成长公主会时不时地挑她两句,明着是关心其实全是刺,贤妃端庄温和,并不介意她出身低微,可只要她见到贤妃,人就紧张起来了,总觉得贤妃的每个眼神都蕴含了深意。

  庆王出了事,康王看似有了机会,陈萤的紧张就变成了她究竟能不能胜任未来的太子妃或国母。

  等永昌帝定下惠王做太子,陈萤开始害怕康王、贤妃会不会很失望,心情糟糕到了极点会不会迁怒于她,万幸她的夫君康王是个端正豁达的人,不但真心拥护永昌帝的旨意,还反过来劝她不要羡慕二弟妹做了太子妃……

  陈萤一点都没羡慕,她只替姚黄高兴,也为自己高兴,因为她早就习惯了依赖姚黄,现在姚黄做了太子妃,将来姚黄就是皇后,那么她就可以继续依赖姚黄了,不是要姚黄帮她什么,而是只要姚黄高高地坐在那个位置,陈萤的心就是稳的。

  姚黄抱了抱陈萤,笑道:“等你生了,我再来看你。”

  七月二十八,宜迁居的吉日。

  东宫里什么都是新的,且用料比王府的更高一等,太子一家这次搬家只需要把库藏以及身边用惯了的一些心仪物件搬过去就行,而这座惠王府会变成太子一家的潜邸,依然归太子所有,府里原来用的一些工匠、下人会继续留在这边照料宅子,包括总管郭枢也会继续替太子料理外务。

  曹公公、柳嬷嬷以及青霭、飞泉等原本就是太子从宫里带出来的宫人,这次会跟着迁入东宫,姚黄身边的四个大丫鬟以及四个二等丫鬟也会迁入东宫变成太子妃身边同等级的大宫女、二等官女。

  府里养的宠物,金宝都做公公了,肯定要搬进去的,鹿园里的公鹿继续养在王府,母鹿以及今年四月才出生的小母鹿则会搬进太子殿下亲自为它们勾划出的东宫新鹿园。

  二十七曹公公、柳嬷嬷先带着一批宫人将各种大件、狗啊鹿的送去了东宫,二十八太子一家三口进宫时基本就是轻车简行,真到了东宫,各处宫殿已经收拾得整整齐齐,主子们的内室、厅堂也都摆了新鲜的盆栽花卉。

  门窗廊柱涂着崭新崭新的漆,在阳光下闪烁着动人的光泽,看着就叫人的心里也跟着亮堂。

  逛过屋子,姚黄推着惠王爷先去看了东跨院改成的鹿园。

  拆掉了跨院的各处房屋,园子瞧着就大了很多,鹿园仿着北苑山丘与草原相接地带的景建的,有一片隆起的小小矮丘,上面种了错落有致的梅树、枫树等,矮丘之下便是平整的草地了,中间铺了一条蜿蜒的石板小径。

  整座皇宫都被四面城墙包围,姚黄却在东宫看到了一片令人心情舒畅的草原。

  她在太子耳边亲了一口:“我喜欢这里。”

  看过一大一小两头母鹿,姚黄推着太子去了西边的花园。

  如果说鹿园的景美在开阔,花园的景就胜在曲径通幽,同样大的一片园子,花园竟集假山、池塘、湖石、名花名木、廊亭于一处,几乎一步一景,姚黄都能想到等筠儿再大几岁,跑来这里跟她玩藏猫猫,她找得该得有多费劲!

  走着走着,又一座假山后面突然出现了一片一丈来长、六尺多宽的空地,因为掩映在假山与旁边的游廊中间,离得远根本发现不了这里居然是空的。

  姚黄停下轮椅,疑惑问:“殿下,这里为何空着?还没想好种什么花吗?”

  赵璲:“可以做两条菜畦。”

  太子妃不爱做地里的辛苦活,却喜欢偶尔去菜畦浇浇水,再在收获的时候亲手去摘些小菜。

  姚黄既惊喜太子还记着她的这点小癖好,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么漂亮的园子,种了菜会不会变得不伦不类?”

  就好像太子画了一幅好画,她非要在上面题一行普普通通毫无美感的俗字。

  姚黄是个大俗人,但她懂得欣赏,也爱惜那些美的东西,绝不会在太子的画上乱涂乱抹。

  赵璲垂眸:“只要你喜欢,再多开几片菜畦也行。”

  他在宫里住过十几年,皇子们的住处只有一进院,隔了几年再搬回宫里赵璲也能习惯。

  太子妃不一样,她喜欢逛园子,正好东宫有两座多余的跨院,赵璲便替她改成园子。

  既然是太子妃的园子,那么太子妃喜欢种什么就种什么。

  姚黄看着这位夜里敢扮竹妖欺负人白日连说句甜话都要矜持的太子,笑着弯下腰,又在太子的耳边亲了一口:“真好,我也喜欢这里。”

第166章

  太子一家迁进东宫当晚,永昌帝在乾元殿设了一场家宴,周皇后、三妃都在,即将在十月里出嫁的二公主以及十五岁尚未封王的四皇子也都来了。

  皇子所、皇女所就在东宫后面,隔了两排宫殿,前年姚黄装醉去大公主那边歇晌时见过的,据说小皇子、小公主们四岁就要从各自的母妃那里分出来,跟着乳母与宫人单独住在一个院子里,方便他们同去学宫读书启蒙。

  姚黄当王妃时不用在意宫里的小姑子小叔们住在哪里,现在她搬进东宫了,以后要去御花园反倒可能会撞上二公主或四皇子。

  别看四皇子才十五岁,跟他的三个皇兄一样都继承了永昌帝的高个子,站在姚黄身边都比她高一些了,据二公主闲聊时无意中透露的,四皇子身边也安排了通房宫女。

  皇家规矩多避讳也多,姚黄都计划好了,以后要么挑四皇子在学宫读书练武的时候去御花园,要么趁太子休沐时推着太子一起去御花园,且都是永昌帝很少得闲的上午,其他时候除非哪位娘娘约她同游,姚黄就老老实实待在东宫,两座小花园呢,够她舒展筋骨的。

  知道永昌帝喜欢筠儿,夫妻俩把筠儿也带过来了,就放在推车里面,由乳母推着。

  宫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大的小孩子了,筠儿一到,周皇后与三妃都围到了车边。

  周皇后:“瞧筠儿这爱笑的模样,跟他母妃一模一样。”

  贤妃:“是啊,看他这么笑,我的心都要化了。”

  杜贵妃一点都不喜欢太子,自然也不会喜欢太子的儿子,可她已经在永昌帝那里吃过一次教训,再不敢将这份不喜表现出来,只好硬挤出一个笑,说的话也更符合她太子养母的身份:“其实太子一两岁的时候也喜欢笑的,未必是随了太子妃。”

  说完,她带着慈母的柔情看向永昌帝,意思是让永昌帝为她的话作证。

  永昌帝早不记得一两岁的老二爱不爱笑了,他就记得小时候的老二被贵妃养得很不爱笑。

  所以,永昌帝没理会贵妃的眼神。

  杜贵妃顿时变得讪讪的。

  柔妃影子似的站在她身后,只辛苦地维持着笑容,什么话也不敢说。

  掘渠一案,长公主被废为庶人,儿子被降为郡王,父亲沈世彦无罪却为了避嫌自请辞官养老了,可能就是因为顾念着父亲这几十年为朝廷效力颇多,皇上才没有继续罚她。

  可柔妃之前多风光啊,一后三妃之中她最年轻,每个月被永昌帝宠幸的次数也最多,如今儿子的前程毁了,她在后宫的面子没了,连永昌帝一个月几次的宠幸也没了,像今日这样的家宴,她来也是给旁人看笑话用的,还不如待在自己的宫里。

  后妃夸完筠儿后,永昌帝将筠儿抱在怀里,点点脸蛋捏捏小手,笑得可亲了。

  姚黄在一旁瞧着,就觉得永昌帝稀罕孙子的样子跟她稀罕金宝的时候差不多,果然,筠儿一流口水,永昌帝就把小家伙交给了乳母。

  “东宫那边都安顿好了?”逗完孙子,永昌帝关心起儿子来。

  赵璲眉目恭敬:“是,让父皇费心了。”

  永昌帝看向话更多的儿媳妇:“住着可还习惯?”

  姚黄笑道:“不太习惯,哪里都是崭新崭新的,屋里的大小物件也一样比一样稀奇贵重,离父皇的乾元殿还近,龙威浩荡,儿媳说笑都不敢太大声,怕吵到父皇处理国事。”

  句句都是不习惯,但句句也都是对东宫的夸赞。

  永昌帝身边经常打交道的都是极其正经的人,就算私底下不正经到了他面前也会做足了恭敬的姿态,听多了那些滴水不漏的场面话,他就很爱听老二媳妇这满是家常烟火气的轻快调调,于是也笑着接话道:“近是近,倒也没有你想的那么近,除非你笑得比鼓声还响。”

  姚黄脸热道:“儿媳可没那么大的嗓门。”

  赵璲默默地垂着眼。

  晚宴结束,外面夜幕已经降临,姚黄夫妻、二公主、四皇子都要去走乾元殿东边宫墙的一道内宫门,乳母已经先推着筠儿回东宫了。

  二公主话很多,四皇子则有讨好奉承太子二哥之意,兄妹俩你一嘴我一嘴的,别说太子,连姚黄都不太习惯。

  终于过了宫门,姚黄夫妻要往南走,兄妹俩要往北走,总算分开了。

  回了东宫,姚黄竟然见到了候立在第一进院的廖……御医。

  东宫属于内廷,王府的两位大厨,高娘子可以搬进东宫掌勺东宫的小厨房,孔师傅就不能来了,赵璲也无意动用私权举荐孔师傅去御膳房,永昌帝更想不到儿子的厨子问题,但永昌帝知道儿子有两位常用的郎中,关系到儿子的腿,永昌帝直接将廖郎中、李郎中升为御医,让二人继续全心照料东宫的三位旧主。

  赵璲对太子妃道:“你先去后殿,稍后跟你解释。”

  在王府,他能做到传廖郎中过来为他推拿而不会被王妃发现端倪,搬进东宫后,院子小了,廖郎中一路过来遇到的宫人也多了,与其哪天让太子妃从外面听说廖御医每日都要往返东宫两三趟继而让太子妃担忧他得了什么隐疾,不如今晚他就跟太子妃解释清楚。

  姚黄的心乱了一阵,但这几日太子的身体都好好的,她便没往太坏的事情上猜。

  沐浴更衣,等了三刻来钟,太子过来了。

  姚黄很久都没有特意出来接他了,今晚又早早地迎出来,亲手将太子推进内室。

  坐到东宫的新床上,姚黄上下打量一遍太子,关心道:“说吧,哪里不舒服?”

  赵璲垂眸,右手放到他穿着中裤且盖着被子的右腿上,简单地给太子妃解释何为推拿,以及他为何需要每日坚持推拿。

  姚黄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原来双腿残疾的人如果不坚持推拿,腿会越来越细。

  靠到太子的肩膀上,姚黄指着他藏在被子底下的左腿问:“我可以捏捏吗?”

  赵璲颔首。

  姚黄轻轻地捏了几下,相比太子强壮的手臂,这腿摸起来确实算是瘦弱了,但也只是不够强壮,跟疏于锻炼的普通人应该差不上太多。

  过了一会儿,姚黄埋到太子的肩膀,很小声地问:“推拿的时候,会疼吗?”

  赵璲听得出来,太子妃又想哭了。

  他揉了揉她披散的长发,道:“不疼,甚至可以说得上舒服。”

  太子妃不肯抬头,大概是不信。

  赵璲想了想,道:“躺好,我帮你推一次。”

  久病成医,他每日都要被廖郎中推上三遍,当差后晌午的那次被飞泉代劳了,自然很清楚每一步的手法。

  姚黄毫不犹豫地躺了下去,她想亲自体验太子的所有不便,以后才能更好地照顾他!

  赵璲看着这样的太子妃,先挪到轮椅上,再让太子妃躺到床边来。

  姚黄继续配合!

  赵璲看着太子妃腿上的白绫中裤,丝绸都是滑的,不适合推拿时穿。

  防着太子妃误会,赵璲正色解释了下。

  姚黄脸红了,脑袋里冒出个更荒唐的念头:“你……”

  赵璲:“我会穿一条到这里的短裤。”

  他在太子妃的腿上比了比。

  姚黄明白了,扭捏道:“我没有那样的短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