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第53章

作者:笑佳人 标签: 甜文 爽文 轻松 日常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姚黄将擦过的帕子换了一面,帮惠王爷擦第二遍:“不是幸灾乐祸,我是笑之前我在马车里亲你,你都要训斥我无礼,结果被一个陌生妇人的口水喷到脸,二爷反倒成了好脾气,一声不吭的,真陪我装起了普通百姓。怎么样,还有哪里需要擦吗?”

  赵璲:“……额头。”

  姚黄收起笑,做微恼状,边擦边道:“我好像吃亏了,二爷这里我的口水都还没沾过呢。”

  赵璲:“……”

  姚黄一共洗了三回帕子,前两回都是为了帮惠王爷擦干净,第三回就是为了把帕子洗干净了。

  赵璲就看着她一步步跑上又跑下,最后将拧干的帕子展开搭在他此时没有搭着的左侧轮椅扶手上,笑道:“晾在这边,刚好还能晒到夕阳,我专心推二爷,二爷可得替我看好了,姑娘家的帕子要是弄丢了,容易招惹一些麻烦。”

  赵璲想到了她的那个话本,里面潘絮娘的帕子就被铁匠捡了,半夜拿来行卑劣之事。

  于是,被迫出来赏景的惠王殿下根本没多少心情赏景了,余光一直盯着搭在扶手上的丝帕,每次轮椅微微一晃,那帕子就跟着晃,晃得惠王爷几次准备伸手要按住帕子,帕子又好好地搭在那里。

  终于,赵璲直接取下帕子,折叠几次变成只有掌心大小的方块握于掌中。

  姚黄惊讶道:“这么快就干了?”

  惠王爷没回答。

  河面最东头的石桥近在眼前,更东边是几家房舍以及几块儿零散的庄稼地,跟着就是山了。

  姚黄忽然丢下轮椅,一个人跑向石桥。

  赵璲坐在轮椅上,看着王妃兴高采烈的样子,再看着她停在石桥中间,转过来,一手扶着护栏,一手朝他挥动,笼着火红色的夕阳朝他笑:“二爷,这里的景画成画会不会很好看?”

  桥北有一对儿布衣夫妻上来了,来回打量他们二人,王妃却视若无睹,只等着他回答。

  赵璲只好点点头。

  姚黄再笑着跑回来,推他上桥,轮椅到了桥前,那对儿布衣夫妻距离下桥只剩几步。

  头顶响起王妃熟稔的语气:“您二位刚从地里回来吗?”

  “是啊,你们是?”

  “我们是镇上新搬来的廖郎中家的侄子侄媳,刚吃过饭出来走走。”

  “哦哦哦,廖郎中我见过了,他就够好看的,没想到他侄子俊得跟他都不像一家人!”

  说话的妇人才不管轮椅上的秀才什么脸色呢,低下来狠狠打量了一番,眼里全是惊艳与稀罕。

  赵璲:“……”

  姚黄笑道:“我叔只是上了年纪,年轻时也很俊的,那你们快回家吃饭吧,我们去对岸瞧瞧。”

  “去吧去吧,有空来我们家玩啊,我们就住桥下第三家,门口有两个石墩子那户。”

  “好嘞!”

第54章

  当姚黄推着惠王爷来到河北岸,吃完晚饭出来纳凉的两岸街坊越来越多了,或是自己提着个小板凳坐在河边慢悠悠地摇着蒲扇,或是三五个聚在一块儿闲聊家常,而这些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都落在了那一对儿陌生又极其俊俏的小夫妻身上。

  姚黄小时候去外祖父家里玩,经常应对这样的场景,别人朝她笑,她也笑回去,遇到年长的她会先打招呼,老伯婆婆、叔啊婶的随口就来,年纪差不多的,对方主动攀谈,姚黄也会驻足回应。

  早在南岸的时候,赵璲已经领略了王妃的热情与善谈,次数多了,惠王爷便也从最初的抗拒不适变成了麻木。

  惠王爷虽然长在皇家,身上却少有皇家甚至普通勋贵、高门子弟身上常见的外露或内敛的傲慢,当他以王爷的仪仗出行时,百姓官员敬畏的是他的身份,是他看起来拒人千里的孤冷气度。

  所以,当惠王爷换上一身普普通通的布衣,当他为了配合王妃的游兴或是为了在这些热情的百姓面前维持基本的礼数而尽量放缓神色时,街坊们看到的就只是一个因为废了双腿变得过于文静少言的俊美秀才郎,而非一个死气沉沉看谁都不顺眼并拒绝任何交流的秀才郎。

  “来,秀才娘子也坐过来,我们都坐着,光你站着那叫怎么回事。”

  刚聊起来的一位妇人往旁边挪挪,将她坐着的平滑石头让出一半的位置给姚黄,除了这妇人,周围大大小小的石头上还坐了五个妇人,其中两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剩下几个便是三四旬年纪的婶子辈了。

  姚黄还在考虑惠王爷能否受得了这样的大场面,一位老太太劝上了:“坐吧坐吧,难得搬来一对儿男女神仙,快让我们好好瞧瞧。”

  最开始搭话的妇人就住在这些石头凳正对着的那户人家,直接将姚黄按坐了下去,然后跑去家里端了一大盆炒瓜子出来,先分给姚黄满满一大把。

  “瞧瞧,我们都跟着沾光了是不是,以前坐这里聊天可没有人舍得给我们分瓜子。”

  “我就舍不得了,这么多张嘴,我们家就是开炒货店的也供不起你们,今日能沾秀才娘子的光你们且偷乐吧。”

  笑闹声中,姚黄分了一半瓜子给轮椅上的惠王爷。

  赵璲不吃这个,刚要拒绝,就听对面的妇人发出一阵窃笑,说是窃笑,声音又足够让他听到:“瞧瞧,年轻的小夫妻就是恩爱,甜死个人。”

  赵璲:“……”

  左手还攥着半湿的帕子,赵璲就是接了瓜子也没法剥,努力忽视那些妇人的视线,他低声对王妃道:“你自己吃,我不用。”

  姚黄左手一大把瓜子,右手一大把瓜子,就这还有瓜子时不时的从指缝里往下掉,不腾出一只手怎么吃?

  惠王爷不伸手,姚黄便直接将右手的瓜子放到他平铺于双膝之上的长衫衣摆:“不吃正好,我爱吃,你替我剥。”

  说完,她把左手里的也放上去,只留方便拿的一些随吃随剥。

  赵璲:“……”

  姚黄没功夫探究惠王爷此时的心情,扭头跟妇人们聊起来了。

  “秀才娘子多大了?”

  “十七啦。”

  “我就说你面嫩,那岂不是刚成亲没多久?”

  “是啊,去年冬天办的婚事。”

  “你也是有福气的,自己长得俏,嫁的夫君也神仙一样。”

  姚黄瞅瞅还在对着衣摆上的瓜子堆发呆的惠王爷,甜丝丝地道:“那是,不是我说大话,凡是我走过的地方,就没见过比我夫君更俊的男子。”

  众人齐齐对着轮椅上的俊书生点头。

  一群女人聚在一块儿,便会有聊不完的天,更何况还陆续有其他妇人、小媳妇、大姑娘小姑娘靠过来,人多了之后,从远处看很难发现这处女人堆里还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混在其中,于是其他老少爷们识趣地都没往这边凑。

  赵璲不想加入这场闲聊,可感受着身上几乎没断过的诸多视线,越是一动不动越是难熬。

  僵坐了一盏茶的功夫后,赵璲垂着眼将左手握着的帕子收进右袖,跟着拿起一颗瓜子,双手并用地剥了起来。剥好了,惠王爷将瓜子仁放在挨着王妃的右侧轮椅扶手上,瓜子皮……

  惠王爷才刚刚犯难,坐在王妃另一侧的送瓜子的妇人笑着开口了:“扔地上就行,等会儿我一起扫。”

  赵璲:“……”

  视线扫过其他嗑瓜子的妇人,果然都是随手扔在脚边,包括他的王妃。

  赵璲只能入乡随俗。

  他不说话,剥瓜子就剥得快,右侧扶手椅面很快就攒了长长的一条瓜子仁,姚黄吃完手里的,转身将扶手上的那片瓜子仁收到掌心,再也不用自己剥了。

  她收第二回的时候,妇人们又羡慕起来了:“秀才郎对你可真好,我们家那口子从来不会给我剥瓜子,只有我把饭菜送到他面前的份。”

  “谁说不是呢,所以嫁人就得嫁会读书的,会疼人。”

  “那也分人,对面的何秀才搬过来也快二十年了吧,我就没见过他伺候他媳妇。”

  “你们都说错了,重点是小姚长得美,别说媳妇了,给我这样一个弟媳妇儿媳妇,我都愿意捧着她。”

  换个小媳妇被一群人连番打趣早就红了脸,姚黄却不扭捏,因为她就是长得美啊,惠王爷待她确实也够好,瞧这瓜子剥得多利索!

  吃完瓜子,姚黄已经把廖家的情况能说的都说了,见惠王爷没事干了,姚黄站起来道:“我们还想去主街逛逛多认认路,你们继续聊,明晚再聚的话,我请大家吃瓜子。”

  众人热情地欢送。

  此时这里聚集的妇人几乎已经囊括了新宅两岸附近的所有街坊家的女眷,姚黄推着惠王爷再往前走时,就只剩一些最多简单招呼一声的年长男性,以及跑闹玩耍的孩子们。

  到了离新宅最近的那座石桥,也是姚黄决定拐去主街的地方,旁边那户人家走出来两个孩子,模样七八岁的哥哥带着四五岁的妹妹,孩子们脚边还跟着一黑一黄两只小狗崽儿。

  见到陌生人,小黑狗汪汪直叫,小黄狗长得瘦胆子也小,躲到了兄妹俩身后。

  赵璲微微皱眉。

  哥哥懂事地喝住小黑狗。

  妹妹跑到轮椅前,煞有介事地安慰脸都被吓白了的俊哥哥:“你别怕,我们不会让小黑咬你的,而且小黑还小,咬人也不疼的。”

  赵璲:“……”

  姚黄忍笑,低头问小女孩:“你怎么看出他害怕了?”

  小女孩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望着惠王爷的脸:“他的脸很白,我哥哥害怕的时候就是这样。”

  姚黄摇摇头:“我夫君才不怕你家的狗,他可勇敢了,脸白是因为他最近很少晒日头。”

  赵璲:“……”

  小女孩似信非信,望着美人姐姐问:“你的脸也很白,也是因为少晒日头吗?”

  姚黄:“当然不是,我是天生的白,而且我这样的白叫白里透红,躲着日头纯捂出来的白可没有我好看。”

  赵璲怎么也没想到,他的王妃跟一个女娃娃也能聊起来。

  得知美人姐姐是对面新搬来的街坊,小女孩眼睛一亮,跑过去抓起瘦弱的小黄狗,期待地问:“姐姐,你能养小黄吗?我们家的大狗一共生了五只小狗,小黑我们自己留着,还有三只都送人了,只有小黄瘦巴巴的没人要,我爹说不能浪费粮食,要把小黄丢掉。”

  姚黄:“……”

  见木了半晌的惠王爷偏头朝她看来,姚黄收起郁色,恢复笑容道:“这个我说了不算,你得问他要不要养。”

  小女孩立即看向轮椅上的俊哥哥,小狗崽老老实实地卧在她怀里,水汪汪的黑眼睛警惕地打量着对面的陌生人。

  赵璲看看这狗,问:“为何叫它小黄?”

  姚黄:“……”

  小女孩:“因为它的毛是黄的啊,黑毛的叫小黑,黄毛的就叫小黄。”

  知道惠王爷在故意拿她寻乐的姚黄一手扶着轮椅,一手去拧他的肩头肉:“先说你到底要不要养,养的话再给它改个名字。”

  赵璲让她决定:“看你喜不喜欢,我都可以。”

  姚黄看着小女孩亮起来的眼睛,再瞅瞅对岸过于清静的新宅,道:“那就养了吧,改名叫金宝,瞧这皮毛,明明更像金元宝的颜色。”

  小女孩哇了一声:“姐姐见过金元宝?”

  姚黄拍拍惠王爷的肩膀:“就见过一个,他送我的。”

  小女孩羡慕完了,马上就要把狗崽儿递给姚黄。

  姚黄指指自家新宅,对兄妹俩道:“先跟你们爹娘说一下,他们同意的话,你们把金宝送去那家,就说我们花一百文钱买了,他们会给钱的。”

  兄妹俩一听还有钱拿,都很高兴,立即跑进去找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