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第80章

作者:笑佳人 标签: 甜文 爽文 轻松 日常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鉴于惊雾、霓光一看就是宝马良驹,今日夫妻俩没再故意穿细布衣裳,骑马来到南城门这边排队等候出城时,附近一些百姓便好奇地张望过来。姚黄戴着防尘的帷帽众人看不清楚,而那位长得神仙模样的男子……

  “是不是惠王啊?前几年惠王出征,我远远看过一次热闹。”

  “啊,惠王不是……骑马真的可以吗,就怕突然掉下来……”

  说话的人声音不高,奈何他们旁边的其他人听见了,这么一波波地往外传,嗡嗡的议论声中,“惠王”二字就变得清晰起来。

  赵璲早有预料,灵山镇没人认得他,京城这边,除了可能会遇见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他两次带兵出征百姓们见过他,他去迎娶王妃百姓们见过他,总有记性好的。

  忽地,王妃靠近了他一些,隔着一层面纱赵璲也能感受到来自王妃的审视。

  赵璲微微攥紧缰绳,就听王妃道:“人俊是非多,要不下次出门,我也给王爷准备一顶帷帽?”

  赵璲:“……”

  看着随着徐徐秋风不断轻抚过王妃脸颊的那层白纱,赵璲无法想象自己也被白纱覆面的样子,更不想去尝试。

  姚黄:“不喜欢白纱啊,那让春燕给你做顶黑纱的。”

  赵璲:“……走了。”

  姚黄回头,发现队伍朝前动了。

  轮到他们接受守城人核查时,姚黄亮出早就被她提前收好的惠王腰牌。

  守城兵脸色大变,立即带着身后的几个守城兵朝骏马上的惠王爷跪了下去:“卑职拜见王爷!”

  赵璲淡然道:“免礼,继续当差吧。”

  说完,他带着王妃出城了。

  姚黄扭头,看到离得近的悄悄猜疑过惠王爷身份的那些百姓商旅全都露出了目瞪口呆的神情。

  姚黄笑了,她就是故意的,故意显摆惠王爷的身份,故意让守城兵或百姓们早日习惯惠王爷会常常出府这件事,习惯了,以后惠王爷再露脸,谁也无需再大惊小怪。

  收回视线,姚黄隔着白纱在手里的腰牌上亲了一口,再将腰牌收进马鞍上的夹袋中。

  天蓝无云,日头也还不高。

  姚黄将帷帽前方的白纱挂在帽沿上,问一直在看她的惠王爷:“王爷要试试慢跑吗?”

  赵璲没有直接回答:“你先。”

  姚黄看看惊雾,驾着霓光先行一步。

  她没有往后看,但身后很快就传来了骏马跑动的脚步声,稍倾,惊雾便如惠王爷笔下的一抹黑雾自她余光掠过,以普通骏马正常奔跑的速度朝前而去,而马背上的惠王爷背影端稳松弛,并无任何勉强。

  姚黄放心地追了上去。

  前面是一条洒满明媚秋阳的笔直官道,远远地望不见尽头。

第87章

  在城外赏了一天的秋景,黄昏时又在望仙楼吃过晚饭,惠王夫妻才回了王府。

  从回城起惠王爷就坐在马车上了,王妃、青霭一上一下推着王爷下车时,总管郭枢安静在旁边候着,一直到王爷王妃进了王府,郭枢才躬身道:“王爷,上午巳时三刻左右康王殿下携小世子来过,说是过来坐坐,得知您与王妃出城了,康王殿下便走了。”

  赵璲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并未多问。

  姚黄想到她嫁惠王爷这么久也没见康王登过门,今日八成有什么事,小世子只是幌子而已,不过惠王爷跟她形影不离的,应该也不知道康王的来意,夫妻俩就都没再提此事。

  翌日是初一,永昌帝必定会上朝的日子。

  大殿之上,文官列队于左,武官列队于右,康王、庆王这两位王爷并排站在了文官前面隔了两步的位置。

  永昌帝觉得自家老大虽然不够聪慧,性情还算正直忠厚,于是让康王在户部当差,这样哪笔银子出了纰漏,康王一定会追究到底,多多少少都能震慑一些官员的贪念。老三文武双全论才干仅次于老二,却远远不如老二稳重,永昌帝就把庆王放在了礼部,准备先磨磨这孩子身上的轻狂浮躁。

  贵妃那边的老四才十二,毛都没长齐,贪玩好动看起来也不像会有太大出息的样子,永昌帝暂时考量的还是眼前这两个,希望在自己六十岁的时候,老大、老三都有进步,让他可以放心地把江山朝政交给其中的一个。

  散朝后,永昌帝去批折子了,康王自去翠微宫给贤妃请安,逢一逢五都是他请安之日。

  这次,康王提到了昨日的惠王府之行。

  贤妃惊讶道:“出城跑马?”

  康王理解母妃的心情,因为他听完郭枢的话也是一样的吃惊:“是,与二弟妹一起去的,骑的是惊雾。惊雾很通人性,料想不会摔了二弟。”

  贤妃笑道:“姚氏看着就是活泼明媚的性子,倒是把你二弟也带得开朗起来了,这是好事啊。”

  没有别的新鲜事,贤妃交待儿子别对外人提起此事,就让儿子快去户部当差。

  过了两日,贤妃将小世子孙儿叫进宫,牵着小家伙去御花园里玩耍。

  贤妃今年四十六了,年轻时就不是什么万里挑一的惊人之姿,胜在端庄娴雅,而年年宫里都会多几个十六七岁花朵一样的新人,永昌帝渐渐稀疏的兴致都落在了新人身上,每个月基本上只会来贤妃宫里住两晚,还是纯睡觉。

  但永昌帝对康王府里的三个孙辈都很疼爱,尤其是嫡出的小世子,每当贤妃召小世子进宫,只要永昌帝有空,他都会过来逗逗孙子,或是在贤妃宫里陪着孙子吃顿午饭。

  “皇祖父!”

  看到永昌帝,小世子高兴地跑了过来,张开两条小胳膊。

  永昌帝抱起他的皇长孙,在小家伙的脸蛋上亲了一口:“哎,又重了啊,皇祖父都快抱不动了。”

  小世子:“因为我最近都有乖乖吃饭,每次都把碗吃得干干净净。”

  永昌帝捏了捏小家伙的嫩脸蛋,往前一看,发现还没正式过门的大儿媳陈萤也在,估计贤妃是想提前让大儿媳与小世子亲近起来。

  永昌帝抱着小世子走了过去。

  陈萤屈膝行礼,因为跟着贤妃见过几次永昌帝了,她已经没了最初连眼睛都不敢抬的紧张。

  有孩子在,话题便都是围着孩子。

  永昌帝考了考小世子的功课,对贤妃道:“不错,比他爹小时候聪明。”

  贤妃朝儿媳妇那边使个眼色,轻声嗔道:“小萤在呢,皇上给康王留些面子。”

  永昌帝哼了哼。

  等永昌帝过了疼爱孙子的新鲜劲儿,贤妃让陈萤带小世子去看不远处的菊花,然后对永昌帝道:“惠王日益开怀,前两日康王特意带孩子去了惠王府,想着多少陪惠王解解闷,不巧的是,惠王竟然陪他媳妇出门了,皇上猜猜,他们小两口去哪了?”

  永昌帝见贤妃笑得温柔,分明是老二夫妻俩做了什么趣事,配合地猜道:“逛街市?”

  贤妃:“在城外。”

  永昌帝:“出城赏秋?游寺进香?”

  贤妃笑道:“跑马,夫妻俩一人一匹马,惠王骑的是惊雾。”

  惊雾于悬崖底下找到昏迷在崖洞里的惠王殿下,这桩神驹救主的奇闻早在宫里宫外传开了。

  既是惊雾,永昌帝因为担心老二落马而悬起来的心便放下了,随即脑海深处浮起来一幕已经模糊的记忆,还是少年郎的老二刚刚学会骑马后,在跑马场连跑数圈,难得露出了一个少年郎应有的意气风发,可惜一下马背,老二立即又变成了无喜无怒的书呆子模样。

  原来老二还能骑马。

  永昌帝很替儿子高兴,骑马好啊,至少坐在马背上的时候,老二能看到跟以前一样的高景。

  九月重阳,官员们放假一日,这日正轮到惠王夫妻俩休息,不然连着出门也怪折腾的,尤其是对惠王爷来说。

  “我想回趟长寿巷,王爷看书看累了,帮我调教金宝吧?”

  清晨跟着惠王爷一起醒来后,姚黄犹带着几分困倦道。

  赵璲听懂了王妃的言外之意,这趟回娘家不需要他陪。

  “嗯。”

  青霭推走了惠王爷,待熟悉的轮椅声彻底消失,姚黄改成仰面平躺,长长地呼了口气。

  惠王爷很俊,很雅,姚黄也高兴带惠王爷出去玩,让他去见见一个土生土长的京城人竟然没见过的京城风景与热闹。

  但姚黄可以摸着良心说,惠王爷绝不是一个游玩的好搭子,跟他的腿没关系,就算他的腿好好的,让姚黄偶尔陪惠王爷出门还行,时间长了,她会头疼!

  惠王爷只是愿意出门走动,每次的游玩计划都是姚黄做的,这个时候姚黄就要保证惠王爷能够享受她的安排,所以她会暗暗留意惠王爷的神色,生怕她眼里值得一逛的地方他不喜欢,害惠王爷白白忍受坐轮椅出行的种种不便。

  可惠王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去掉了那一身死气,惠王爷的喜怒依然难辨,让姚黄放声大笑的乐子,他大概只会扬扬唇角,让她伸着脖子张望的见闻,他神色淡淡。包括逛铺子,姚黄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而惠王爷的目光落在哪里都是无波无澜,让姚黄想给他买点礼物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姚黄累啊,都忍不住怀念旧时的玩伴了,一群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没有任何忌惮。

  幸好天要冷了,给了她减少出门次数的理由。

  姚黄也有想过,惠王爷会不会更喜欢待在府里看书,只偶尔出出门?

  可是,他能一辈子都这么看下去吗,眼睛看坏了怎么办?

  长寿巷,姚家并不知道女儿会回来,姚麟早早出门会友去了,姚震虎在东大营为越来越近的圣上阅武做准备,就连罗金花也在街坊家唠家常呢,还是吴氏派巧娘将太太叫了回来。

  罗金花步履匆匆,在自家东屋炕上见到了伸手伸脚瘫在那里的女儿。

  罗金花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

  姚黄低声哀嚎:“娘,我好累啊!”

  罗金花:“……做什么累到了?”

  姚黄跟母亲诉说了烦恼:“王爷把自己关在竹院时,其实我很省心的,但我又想让他恢复活气。现在我把他弄活了,那肯定也得继续让他活得有意思起来吧,可他根本不是个爱玩的人,总是想办法硬陪他解闷,我这里累得慌。”

  她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罗金花连忙按住女儿的手,怕女儿把自己敲傻了。

  脱了鞋子,罗金花盘腿坐在女儿脑袋前,先帮女儿按揉额头。

  她的丈夫儿子都是不爱动脑筋的人,父子俩活得够快意恩仇的,全靠她为里里外外的琐事费神。

  女儿原本也能嫁个家世普通的儿郎婚后过普普通通的日子,奈何……

  当然,罗金花对王爷女婿没有任何不满,一个王爷能那么纵容女儿,已经是女儿以及整个老姚家的福气。

  寻思好了,罗金花轻声道:“归根结底,还是王爷太闲了,如果他有个差事,平时早出晚归,只有晚上、休沐日才能陪你,那你就该嫌他能陪你出去逛的日子太少了。”

  远香近臭,父母子女如此,夫妻之间照样如此,不然哪来的小别胜新婚?一整个白天不见,亦是一种小别。

  姚黄看着头顶的母亲,脑袋里咕嘟咕嘟地连冒好几个泡。

  差事,王爷能做什么差事?王爷愿意去做吗?朝廷有适合王爷的差事吗?永昌帝能给吗?

  跟着,姚黄想到了惠王爷在灵山开荒种黄精的妙计,想到了惠王爷几眼看透齐员外之死的种种隐情,想到了他之前立下的几场战功。

  一个进士文官该干的他能干,武差那边,王爷只是不能亲自杀敌了,却能管兵练兵啊,人家孙膑不就是坐着轮椅指挥大军围魏救的赵?

  陪母亲吃顿午饭,姚黄神清气爽地回了惠王府,听阿吉说,惠王爷把金宝带去竹院调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