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流
李相沉吟片刻后开口道:“梁王叛乱罪该万死,但他毕竟是皇族,即便是有天大的罪过,也该押回京城,由皇上亲自发落。秦大人这先斩后奏做的,当真是……”
老狐狸说着故意停住了,像是找不到合适的词可以形容秦琅的行为一般。
皇帝还是没说话。
徐大人继续正面刚李相,“你说的容易!当时梁王都带着数万叛军逃到南谒去了,边境打仗打那么厉害,李相是看不见也听不到是吧?”
李相党纷纷开口争辩,“秦琅都有本事杀梁王了,难道就不能把人活着带回来吗?”
“我看秦琅就是跟梁王有私怨,才故意搞先斩后奏这一套,先把人杀了,先前秦琅让人送回来的奏折,可对他亲手杀了梁王之事,只字未提!”
“明明可以活捉梁王,却将人杀死,这不是藐视国法,这是什么?”
这些人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喊得大声。
“可笑至极!”徐大人的嗓门也不是盖的,颇有一人压倒众声的架势,“活捉梁王带回大齐,那些叛军怎么能下定决心回归大齐?你们一个个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御史台众人纷纷开口:“秦大人当时要是能活捉梁王,怎么可能把人杀了?那是南谒王城,不是你李相的府邸,你们知道挟持一个人有多麻烦吗?搞不好秦大人的性命也得交代在那里!”
“你们不知道当时情况有多危急?不要在这瞎叫唤!”
秦琅是真的挺喜欢御史台这些人的。
就事论事,该怼就怼。
先前徐大人还曾招揽过他,说他日后要是入朝为官,一定要到御史台去。
秦琅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是真的挺心动的。
毕竟在朝为官,难得遇到这么志同道合的同僚。
御书房里吵得不可开交。
“行了。”皇帝元嵩有些头疼地扶额,“梁王造反其罪当诛,秦琅在南谒王城将其诛杀也是无奈之举,更何况此举的确解了南疆之乱。秦琅此次功大于过,尔等不必多说。”
皇帝这样说,就是不跟秦琅计较的意思。
李相及其党羽一听这话风就懂了,不再口口声声讨伐秦琅,纷纷开始夸皇帝。
“皇上英明!”
徐大人也少不得要喊两声。
御史台的人平日就是这样,遇到事了,说话直接得不能再直接,要是皇帝处理得当,他们喊皇帝英明喊得比谁都响亮。
“臣不敢居功。”
秦琅颇为谦虚地说道。
御书房内众人见他不再说那句‘臣有罪’,便知道这人说的差不多了。
元嵩看着秦琅,一副‘朕还不知道你’的表情,“你有什么不敢的?”
秦琅笑了笑,没接话。
他把亲手杀梁王这事瞒到现在才说,就是为了让李相等人觉得能抓住他的错处,好在皇帝面前闹上一番。
梁王再不能杀,也比他在南州弄出了数万匪军好说些。
皇帝都已经下令让霍飞光收编匪军了,那就意味着这事能过去,但李相跟他有仇,定然不回轻易放过这次机会。
秦琅这次去南州,有功也有过,但功过能否相抵,亦或者,功大于过,还是过重于功,都只在皇帝一句话。
现在看来,结果是好的。
“既然有功,自然行赏。”皇帝问秦琅,“秦琅,你想要什么?”
秦琅道:“既然皇上都这么问了,那臣就不同您客气了。”
李相听到这话,额间青筋直跳。
他总觉得秦琅下一刻就要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元嵩道:“但说无妨。”
秦琅道:“臣想去御史台。”
徐大人听到这话,顿时高兴极了,他就知道,秦琅一定回来他们御史台。
原本还以为要费点心思,过些时日,结果秦琅自己跟皇帝提了。
御史台众人纷纷抬头看向秦琅,秦琅要是能加入他们,那铁定是一员大将啊。
“行,那就依你。”
元嵩正好也在想要把秦琅放在什么位置上,既然他自己想去御史台,那是再好不过。
李相党近几年势头太盛,是时候下新的棋子平衡一下了。
秦琅当即行礼道:“谢皇上。”
这边君臣相欢,李相等人的面色却不太好看。
皇帝挥挥手让众人都退下。
众人连忙行礼告退。
只有秦琅站着没动,“皇上,臣在南州受了重伤,至今尚未恢复,想告假一阵子,不知可否?”
“你受了重伤?伤到哪了?”
元嵩很是诧异。
因为看秦琅的气色,压根看不出来他身上有伤。
这人写折子的时候也只字未提。
秦琅抬手捂着胸口,“一剑穿胸,差点没命。”
元嵩派了两个太医到镇北王府,又允了秦琅的假。
秦琅高高兴兴地回府去了。
御史台几位大人都嘱咐他好生养伤,尤其是徐大人。
徐大人跟秦琅说,虽然御史台很缺你这样的人才,希望你即刻上任,但身体更重要,别看言官是文官,但是每天需要花费的气力一点都不比武将少。
秦琅表示了解,然后在众人的目送下,乘马车回了镇北王府。
正值午后。
沈若锦在庭前陪着王妃修剪花枝,秦琅回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她们站在花丛之中,阳光和煦,婆媳俩有说有笑的。
“母亲。”秦琅上前跟王妃见了个礼,就凑到沈若锦身边喊“夫人”。
王妃把剪子递给一旁的侍女,看了秦琅一眼,“怎么出去一趟,瘦了这么多?”
秦琅笑道:“吃不惯外边的东西,就想着赶紧回来,吃母亲给我准备的。”
“午饭还没吃吧?”王妃当即让人把饭菜端过来。
直接就摆在一旁的亭子里。
秦琅坐下用饭,王妃和沈若锦都陪着吃一点。
不多时,奉旨而来的两位太医到了。
王妃得知秦琅在外头受了伤,心疼得不得了,嘴上却不饶他,“你接着瞒啊,怎么不瞒了?”
第306章 拉着我夫人做什么
王妃的手都还没碰到秦琅,他就装伤口疼,吓得王妃不敢碰他,赶紧让两位太医给他瞧瞧。
太医给他诊治完之后,跟王妃说:“秦小王爷的伤已无大碍,伤口就结痂了,接下来只需再好生修养一段时日便好。”
王妃这才放下心来,又忍不住去拧他胳膊,“你刚才装什么?”
秦琅被拧疼了,退开两步,绕到沈若锦另一边,“我要是说没事,您也不信,还得让太医瞧了才放心,不是吗?”
王妃闻言顿时:“……”
沈若锦看着这对母子俩,唇边不自觉就带了笑。
“这儿子不要也罢。”王妃拉着沈若锦走了。
“母亲。”秦琅快步追上前去,“你要走就走,拉着我夫人做什么去?”
王妃头也不回地说:“就不告诉你。”
沈若锦回头道:“你好生歇息。”
秦琅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看着两人穿廊而去,才转身回屋去歇息。
在宫里唱了一出戏,还真有些累了。
沈若锦在镇北王府住了一夜,第二天准备回沈家的时候,秦琅要跟她一起。
王妃难得地拦了秦琅一次,让他好好在府里养伤,既然在御前告假了就不要到处乱跑,徒惹麻烦。
沈若锦也让秦琅消停些,伤还没痊愈,就不要跟她跑来跑去了。
母亲和夫人都这样说。
秦琅只能照办。
沈若锦刚到安西王府,外头小厮来报,说:“大夫人回来了。”
长兄还活着的消息送到了大舅母柳氏那里,柳氏马不蹄停地赶了回来。
沈若锦和梅映雪等人连忙迎了出去。
柳氏一手握着梅映雪,一手握着沈若锦,赶路赶得风尘仆仆,眼里全是红血丝,“知洲……知洲真的还活着?”
梅映雪哑声回答:“知洲还活着,母亲。”
沈若锦想跟大舅妈说长兄的现状,可还没来得及说出口,柳氏已经大步进府,朝沈知洲的院子走去。
沈若锦和梅映雪对视了一眼,立马快步追了上去。
“知洲……知洲!”柳氏进了院子,便高声呼喊,她一看到沈知洲就将人紧紧抱住,“我的儿啊!你还活着……母亲这四年来每日诵经念佛,就想着你若是还活在这世上就好了……”
沈若锦和梅映雪进屋时,柳氏已经抱着沈知洲说了许多话。
但沈知洲一直没有开口,他甚至动都没有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