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青姿
杜从宜这样的女人,怎么可能配得上他。
他不光是身上有爵位,那日飞跃进赛马场救了晋王孙,那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连官家都夸了他的情义深重。
汴京城有多少贵女,因为那日他的矫捷身姿而爱慕他。
杜从宜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外的名声,根本不知道他将来的前途有多好,她什么都不知道,可偏偏就是这个小门小户,上不得台面的女人,嫁给了她心目中无可替代的人。
她怎么能不恨呢。
杜从宜可不知道刘婉月心里的意难平,她这会儿已经后悔和陈氏来凑这个热闹了。
平白揽这种累人的差事。
邹氏拍板了,陈氏才说:“这样的话,我就让人定制盒子,到时候必然不比荣宝斋的点心差,味道更是比他们要好*7.7.z.l。花样也多。”
老太太笑着说:“瞧这个好强的劲儿。”
邬嬷嬷也夸赞:“味道确实好。”
刘婉月说的话仿佛没人听见,刘氏也不知道怎么了,也顺着说;“确实不错,到时候记得匀我一些,我也去送礼和人炫耀炫耀咱们府里的月饼方子。”
她心里也是有计较的,她娘家势大,也不是她父兄势大,是人家嫡支最富贵,她兄长常年外在奔波,才开始积攒了一些家产,族弟娶了安平郡主,人家举刘家之财,才得了宫中高看一眼,她也不傻安平郡主是什么人,她可以借娘家的势,自然也能借婆家的势。
端王府,配一个外姓郡主的女儿,足足的了。
她是婆母,刘婉月在她面前拿乔,她心里也不悦。
可见谁也不傻。
第046章 安分守己
杜从宜可不知道二房的人心思这么复杂,见刘氏这么说,老夫人就说:“行了,那今年中秋的礼就用府里出的月饼。这事她们两个办的,到时候只管问她们要月饼,钱从我这里出。你们两个呢,就把这件事负责好,行不行?”
老太太都发话了,杜从宜和陈氏相视一眼,齐声答:“是。”
话是这么说,其实就是变相贴补陈氏和杜氏。
谁也说不出来什么,老夫人又不爱虚名,更不贪财,都是为了小辈。她对邹氏好,是因为邹氏是亲儿媳,自然不一样,谁也比不了。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等回来后,杜从宜感慨:“这下好了,你们全都干苦力去吧,这中秋礼要的月饼可不是咱们私下吃的那点。从今晚开始,所有人都要赶工。”
晚上赵诚回来,见来安等人都不在,还好奇问:“人都哪儿去了?”
房间里只有一个小女婢守着,才十岁,什么都不懂。
“都在后面厨房里。”
赵诚进去一看,好家伙,连夜赶工,成小工厂了。
他一进去,就见杜从宜正在指挥厨娘拌馅料,他看了眼烤出来的,说实话有些时候没吃这种月饼了。他从前是嗤之以鼻,不爱吃甜食,现在看着居然觉得分外亲切。
她现在是肆无忌惮,一点不伪装了,大大方方开始享受生活了。
冰皮月饼都搞出来了。
惠安一回头见他正吃月饼,一惊一乍:“啊!姑爷回来了!”
给赵诚吓一跳,你这是干什么。
厨房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杜从宜回头看了眼,没他,继续给几个人讲。
他凑过去问:“怎么想起烤月饼了?”
杜从宜敷衍:“这不是中秋了么,大嫂和我负责今年府里的中秋走礼,我烤了一点自己尝,大家说都不错,就让送礼的月饼,也都让我做出来。”
赵诚笑了下;“不给钱吗?白干?”
来安笑着说;“老夫人说,她给钱。”
赵诚:“那先给我准备几盒,让我先送人。”
杜从宜见馅料准备好了,不咸不淡说:“再说吧,等最后剩下了给你。”
赵诚:“大娘子这话什么意思?不让我送礼?”
杜从宜:“大嫂定做的装月饼的盒子都没回来,拿什么给你。”
赵诚笑起来:“这有什么难的,我送人才需要多少,让来复去准备。”
杜从宜也就是一说,只要不用麻烦她,他爱怎么折腾。
中秋是个大日子,宴请也多,杜从宜因为拜师学画,已经躲过去几场宴会。她也相信自己的名声不好,上次在都亭侯府闹完,欢迎她的人不多。
她本来是为自己,但也顺手为杜从珍出气了,但事后杜三一个字都没提,和她断交了一样,也挺没意思的。
但这次是杜二打发人来特意给她送中秋礼,杜二这个人算计归算计,每次都是打发身边的女婢亲自来给她送消息。
做事方面是没得挑。
还有赵诚的好兄弟章奎也请他们夫妻赴宴,赵吉在中秋后宴请他们夫妻。
零零总总,两个人要还的人情还不少。
所以送月饼还真不是赵诚一个人的事情。
赵诚比陈氏效率高多了,第二天装了月饼就送人了。
第三天,收到礼的人就都来家里了。
可见好吃的,尝一尝都知道好吃。
章奎自从两人成婚后,再没来赵诚家里,赵吉也是。
还有几个不算很亲密但也算上的朋友,比如那位林副相的儿子,林汝为。另一个是章奎的亲戚。
赵诚中午回来就带着人,杜从宜还在书房里忙自己的事情,赵吉和赵诚同岁,比赵诚小三个月,见了杜从宜叫了声:“嫂子。”
赵诚直接将人带进杜从宜的书房,杜从宜有些诧异但也不拆台,落落大方:“你们先坐,我去催催茶。”
章奎笑说:“师妹,我们今日是恶客,上门讨东西来了。听说你这里的菜是一绝。今日可要好好尝尝。”
入了八月,大家又开始喝茶了,赵诚和杜从宜说:“他们非要尝尝奶茶。”
杜从宜一边笑,一边出门:“这有何难,师兄等着就是。”
她前脚走了,后脚章奎就起哄说:“我说你成亲后,就闭门不出,师妹温柔贤惠,厨艺又好,让你足不出户?”
嘿,瞧瞧这酸不唧唧的口吻,自古男人一个德行,开玩笑都一样。
赵吉这个傻小子也在笑。
赵诚:“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几个人都笑起来,杜从宜再没回来,把书房让给他们了,赵诚也是欠的,自己的书房不进去,整日混迹在杜从宜的书房里,这会儿一群大男人吃着点心和小吃,喝着奶茶,还一边看着书房里的画,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赵吉看着杜从宜的画,赞道:“嫂夫人的技艺确实出众。”
章奎继续起哄:“未成亲前,我师妹的画就出名了。现在暂且不提我们同门之谊。她的书画我望尘莫及。”
赵诚问:“那你的礼呢?你师妹做的点心,你没吃够,上门来取,还空手来?”
他一下给章奎说的羞愧了,好半天都没想起来说什么。
林汝为;“这不是还不到中秋节,倒时候让师兄的夫人宴请师妹,这不就是美谈吗?”
赵诚已经送了章奎一场富贵,秋后大考后,他就会更进一步。章奎和赵诚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自然不在乎这个。
“等中秋后,些许礼物就看不上了,怎么也要让我满意了才成。我平白辈分比他低了,那不成。”
赵诚说完,书房里的人都笑起来。
惠安来送小零食,温了一壶酒。
林汝为尝了酥肉,夸了句;“鲜香酥脆,真是名不虚传。”
章奎听了不甘示弱,他是个爱吃的性格,几个人一壶酒根本不够,杜从宜让准备的中秋礼盒都装好交给周全了,剩下就没她的事情了,惠安:“今年汴京城的月饼,肯定是咱们府里的最出众。”
来安:“确实。”
杜从宜:“母亲那里送到了吗?”
惠安:“送到了,我让来宝回去送的,咱们家大娘子说是中秋罗家的宴会也会去的。”
杜从宜:“我知道了。”
她在房间里和来安聊着院子里的事,来安和她汇报陈氏那边的安排。
杜从宜看了眼账单,思考着说;“把厨房里干活的人,这段时间的月钱都提上三倍,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钱从我这里出。”
来安:“正院里那边也有赏钱。大夫人那里也有。”
杜从宜:“给她们的就发下去,我提的月钱是我赏的。”
来安犹豫了片刻;“这样的话,反而太多了,一个人超过三贯,下个月反而不好看。外面的赏钱让她们收着就是了。这几日咱们院子里的三餐都没时间做,都忙着考月饼,三餐都从外面定的,她们也跟着吃了,大娘子的赏钱就不必了。”
杜从宜听着也对,就顺着来安:“这些事你做的顺手,就按你的安排。”
来安拿着单子递给杜从宜:“这是咱们三房走礼的单子,大娘子看看还有什么遗漏没有?”
说实话,杜从宜真的不知道赵诚有些什么亲戚,她因为这个中秋节,才慢慢真切感觉到自己真的已经结婚,不是谈恋爱,不是玩一玩,是已经结婚所以有了责任,要维护这些亲戚朋友的关系。
要管一家人的吃喝问题。
她想了会儿问:“舅舅家走礼了吗?”
来安:“都准备好了,明日一起送出去。还有就是,夫人和二房那边都要送的,这个可以迟两天。”
杜从宜笑起来:“二伯娘不是要月饼,到时候一并让二房的人带回去。”
来安:“也好,这些我来安排。剩下的大娘子和五哥再核对核对,有遗漏的我及时补上。”
这就是专业人的素养,杜从宜:“好,这是咱们家第一次走礼,不能失了礼数。”
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已经对这个家有了归属感。
来安是很喜欢她这种性格的,性格好,识大体,能听得进去话,也不会为难人。
府里的下人们走动的多,园子外面看花木的,打扫的人,来来往往。难免能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听说二房的两个少夫人都不好相与,那位六哥媳妇小刘氏,更是十分难缠。
但这也只是下人们之间的传言。
杜从宜院子里的云杏之前爱串门,但自从跟着银屏做缠花后,也不再出门了。杜从宜许了她们前程,将来她们可就是带着手艺的自由身,不再是女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