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 第49章

作者:顾青姿 标签: 天作之合 正剧 古代言情

  他才让周全将人背上马车,送回去了。

  等他回家,杜从宜已经早早回来了,他还诧异:“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杜从宜:“咱们府里今年送出去的月饼,成了汴京城一景。我二姐今天才托我帮她烤一些,她留着送人。”

  “中秋都过了。”

  杜从宜:“中秋是过了,但是端王府的礼盒又没过时。”

  赵诚确实没注意,没想到今年端王府的中秋礼,这么受欢迎。

  杜从宜今日中午去的,把礼物给了杜从蕊就回来了。

  罗家真是个是非窝,复杂程度远超杜从宜的想象,就那么一会儿功夫,她就见识到了。那位罗夫人说话十分刻薄,杜从宜觉得她不是杜从蕊的对手,因为杜从蕊的能力比她高,起码笑着把事情办了,不像她一边做一边破防,一边诅咒还骂人。

  罗家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庶子庶女还不少,杜从宜代表老夫人出面的长孙媳,管家权的三分之一在她手里。

  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种修罗场,杜从宜一点都不想沾,就算她跑得快,依旧被罗夫人剐蹭了几句:“哟,这位就是当日在都亭侯府大闹的端王府的那位孙媳吧?瞧着就爽利,我们府里今日若是招待不周,可千万担待,闹出什么乱子了,大家都丢脸,你说是不是?”

  惠安没好气:“我家伯爵娘子最见不得狗眼看人低的做派。”

  惠安的气派比她大多了,她笑了下都没说话,罗夫人被气的不轻,杜从宜告辞了两句,赶紧领着杜从蕊的人赶紧走了。

  是非窝,真的不是好地方。

  汴京城今年中秋礼,端王府确实大出风头,邹氏这种完美上司,都没想到陈氏和杜氏两个小年轻,事情办的这么漂亮。

  以至于她走到哪里都备受欢迎。

  当然她今日没有去都亭侯府,她领着儿女回娘家去了,她父亲人在淮南,母亲和哥哥就在京中。

  娘家的嫂嫂和她笑称:“你们府里今年也热闹了。”

  邹氏笑说:“有两个小辈能办事,我也轻松。今年的中秋大都是她们办的,我反倒没做什么。”

  她娘家嫂嫂问:“倒没看出来,小门小户出身,做事情蛮漂亮的。那日都亭侯府的事情我听了一耳朵,有些骨气。”

  邹氏:“我瞧了眼,姐妹几个,就她最有骨气。大约……不是杜家孩子,和那几个不太一样。”

  “不是杜家的?”

  邹氏笑说:“本也不是什么秘密,当初定了亲事杜家就给来了信,和后院公爹说了,公爹就把信给了我们家老夫人。信中解释的清楚,不是家中庶女,是随家中小妾一并到的杜家。老夫人觉得这缘分来的莫名,不一定是坏事。杜家也是守礼本分的人家,而且信物都交换了。这亲事就成了,谁也没有节外生枝。人看着是个聪明的,也少是非,和老五也处得来。”

  娘家嫂嫂笑着说:“可见是桩好姻缘,你们家五郎那可是汴京城有名的好样貌。”

  邹氏却说:“杜氏容貌配五郎,毫不逊色。”

  说的娘家嫂嫂都有点好奇杜从宜了。

  “是吗?”

  两人闲聊着,院子里的孩子们玩闹,赵昭月是个调皮性格,中秋节的兔子灯,月饼,小玩具都是赵诚给她送的,赵诚这人也闲的,好不容易去一次店里,见不得人家木工闲着,就三两句让木工造了一大箱子积木。

  木工也是老实,笑呵呵说,这有什么累的,搭把手的事儿。

  他回来就给小孩子们散礼物,从来不空手。

  邹氏两个孩子都小,中秋礼物这不就有了,赵裕年龄大一点已经十岁,玩的少,赵昭月才八岁正是爱玩的年纪,玩具走哪带哪。

  “这是我五哥给我做的,你们想要等我回家和五哥说,他要是有时间了,肯定会答应我的。”

  姑嫂两个听着赵昭月‘耀武扬威’炫耀她的玩具,邹氏无奈:“她这一辈她最小,哥哥们宠着她,五郎给她做的花灯,都能用到明年,这又惦记上了新玩具。”

  嫂嫂笑说:“女儿外向,你们家五郎倒是好性格。”

  邹氏回想了一下,五郎从前也不是这样的,纯直是纯直,但也鲁莽。

  自从去年冬天开始,就像突然开窍了,人也稳重了,做事说话都十分干练。

  外面小孩子们都玩闹开了,赵昭月开始分发她自己的月饼,和点心,就是不一样。

  罗家热闹,杜从宜虽然提前走了,但是为了给杜从蕊取东西的,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其他宾客来的晚一些,杜从蕊今天出尽风头,凡事来罗家的客人,今日回家都有礼盒,礼盒还是端王府的。杜从蕊指明了,这是她妹妹送她的礼盒,今年端王府里的点心出彩,这就是她的脸面。

  而杜从珍今天来罗家赴宴,是代表她婆母都亭侯夫人。

  母女三人聚在一起,杜从蕊忙的脚不沾地,冯氏看着杜从珍,好似比上次见胖了一点。

  “怎么样?都亭侯府都好吧?”

  杜从珍对冯氏,是很感激的。要不是冯氏成全,她不可能进侯府。

  “都挺好的,婆母对我挺好的。”

  冯氏:“你四妹有事见,刚才送了礼,人就先回去了。你没见着。”

  她没想到杜从珍不以为意,小声道:“她啊?她回去也好,脾气那么大,小心给二姐惹麻烦,上次在我们府里也是,不管不顾,闹得那么难看,也是婆母宽容,不与小辈们计较,硬是打发了身边伺候多年的嬷嬷……”

  冯氏的笑意顿时僵在脸上,静静看着她讥笑讽刺妹妹。

  突然意识到她本心,本就是个自私凉薄的人。

  或者说,她实在是个蠢人。当初执意要进都亭侯府,其实单纯因为虚荣,贪图富贵,所以为了这富贵她愿意委曲求全,愿意伺候都亭侯府的人,愿意被都亭侯府的人笑话看不起,甚至欺辱。因为她自己心里就跪着,始终站不起来。

  所以,也没骨气。更不在乎别人是不是看得起她。

  她根本不知道,也意识不到马氏对她好了很多,是因为她四妹撕了都亭侯府夫人的脸面,为她挣的面子,才让她挺直了腰杆。

  她的妹妹,因为她受欺辱,让都亭侯夫人差点亲自去端王府给小辈赔礼。

  她竟然糊涂到这个地步。

  宜姐出门做客,端王府的当家夫人是万般回护。

  宜姐说话做事直气壮,那才是骨气。

  说明她在端王府里是受人尊敬的。

  冯氏原本想问的也不想问了,意兴阑珊说:“都好就好。”

  杜从珍第一次独自出门,还陷在这种新鲜感中,心情十分雀跃,四处张望。

  冯氏就说:“你们年轻人,自己去看看,别跟着我了。”

  杜从珍当真带着碧月起身去看热闹去了。

  冯氏看着她一身穿金戴银,心里叹气。

  等她和旁边夫人寒暄几句,旁边的夫人还羡慕她好命,她也笑笑不解释。

  杜从蕊等安顿了客人,才有时间来接母亲,扶着冯氏放自己院子里去,一边走一边说:“刚才遇见三妹,看着好像精神了一些。”

  冯氏:“她,抱怨你四妹当日在都亭侯府给她丢脸,说是她婆母大度不计较。”

  杜从蕊;“啊?”

  冯氏拉着惊讶的女儿,不动声色继续走着,一边说:“你和你姐姐两个,性格迥异,你大姐的性格看似糊涂,但其实是个不吃亏的性子。你呢,看似聪明,其实嘴占了便宜,吃亏的性格。你也别以为你三妹进了都亭侯府,是你促成了这桩好姻缘。她心里糊涂,挺不直腰杆的。你四妹看着性格冷淡,可情分最重,逢节人不到礼物必定到,端王府的大娘子对她也是客客气气的。说明她平日在府里的人尊敬。”

  杜从薇:“您当我糊涂了不成,那日在都亭侯府之后,我就知道三妹是个没用的。四妹敢那么闹,不也是为她自己,闹一次以后都没人敢拿她出身说事了。闷不作声的,性格倒是挺烈。”

  冯氏:“你少拿人比量,你的性子就这样,三句话离不开攀比,这样吃亏的是你自己。做事情行的端走得正。什么时候,都不怕别人挑。”

  冯氏说是那么说,可二女儿的路太难走了,当初这门亲事,是女儿自己促成的。她心里还是为女儿焦急,蕊姐是个嘴巴不饶人的人,冯氏最担心的就是她。

  婆母难缠,罗府二房三房虎视眈眈,她性格又爱出风头。

  说来好笑,这居然是她第一次来罗家,因为四个女儿都出嫁了,她也完成了任务,才坦坦荡荡出来做客了。也是今日来了,她才察觉罗家和女儿说的并不一样。

  她已经意识到了,罗家的家业落到女婿头上的可能不大,她从前是很相信二女儿的,但是这两年她也想开了,贪图不是自己的东西,命里没有,强求不来。

  尤其是老三老四成亲,想要进富贵门第,还需自己有本事,按说老三是要比老四过得好,谁能想到呢。

  杜从蕊不知道母亲为何这样说。

  “我知道母亲担心我,今日到场的客人,都是祖母下帖子请的,大娘子前几日因为自己置私产,被祖母训斥,今日的宴会都是二婶和三婶招待。我呢,就是协助,出了问题也不关我的事。”

  她话语中不乏有幸灾乐祸。

  冯氏却听得皱眉看着她,冯氏站在院子里,甚至不肯进屋子了。

  怪不得,宜姐上次说,罗家的老夫人,一点都不简单。

  “你为何觉得,她失了势,你就会得了便宜?我从前觉得你争一争,可能有个好前程,自己也能过得好一些。可我没想到最重要的,不是你争不争,是一个家族,长辈是否慈爱,能否教导家里人,你以为你婆母的名声不好,你就得了好吗?”

  冯氏是今日才突然醒悟的。

  尤其是杜从蕊方才说的,祖母找由训斥了婆母,同时扶持了二儿媳、三儿媳妇,用三个人互相攻陷,偏偏又用蕊姐这个孙媳妇掺合进去。

  罗家当家的至今都是那位老夫人,一瞬间让她悚然,老太婆,一直都把蕊姐当成靶子,她和媳妇不对付,自有二儿媳妇,小儿媳妇,偏偏就爱扶持她的蕊姐当这个靶子,意识到这个,她气的浑身发抖。

  杜从蕊也发觉母亲握着的拳头微微发抖。

  “母亲,你别生气,我不说就是了。”

第050章 康渤

  杜从蕊见母亲脸色不好,就扶着母亲进了房间,冯氏进了屋子才开始和她讲道:“女婿这半年读书怎么样?”

  “很用功,只是……”

  只是,未必能高中。

  “不要紧,我回去让你爹爹想办法,若是不能高中,也想办法为他谋个差事,哪怕是找你四妹,求到端王府里去。”

  杜从蕊不解问:“母亲何苦这样。”

  冯氏知道她解不了,她自从进罗家门开始,那位老太太待她就亲近,她的体面都是那位老夫人给的。

  但是,一个家族内乱不宁是从根子上开始的。

  那位老夫人拿捏小辈,将来等她没了, 第一个遭殃的必定就是蕊姐。

  冯氏摸着她的手嘱咐:“你记住了,你们府里的事情,你以后少掺合,也别让女婿沾。他是孙辈,他二伯也是在军中有职务的,将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老太太待你婆母和二婶三婶可不一样,可待夫君和他兄弟,堂兄弟们却是一样的,都是她的亲孙子。她能用你压住你婆母,也能用你二婶压住你,你们这算什么?家里成了斗鸡窝,没完没了了?”

  杜从蕊从没这么想过,毕竟她大姑姐都嫁到都亭侯府了。她进门至今几年,老太太一直都偏爱着她。

  “可夫君的姐姐……”

  “那是外嫁女,有什么关系?也是在都亭侯夫人手底下。”

  杜从蕊下意识握着冯氏的手,好久都没说话。

上一篇:误落尘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