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牙牙牙
霍世鸣劝了,也同样没能劝动。
这回方氏来找霍世鸣,是想让方建白跟着他们一起进京。
边境将领回京需要得到天子首肯,但方建白职务不高,只要身为主将的霍世鸣同意,就能以亲卫的身份,一路护送他们进京。
第78章 亲人相见。
方氏心里在想什么,霍世鸣还是比较清楚的。
不过在方建白的婚事上 ,霍世鸣的态度和方氏是一样的。
阿翎进宫三年,如今连孩子都有了……不管怎么样,人总得往前看。
提前安排好手中的事务,又与几位亲信打过招呼,等京师的旨意一到,霍世鸣即刻动身。
这回进京,霍世鸣闹出来的动静可不算小。
为了展示练兵成果,霍世鸣从燕羽军里精挑细选出来一百人,组成他的亲卫队,由方建白统领。
这一百人身下骑着的马,都是顶顶好的战马。
在缺马的大燕,可是极难看到如此多的好马。当这一行人绝尘而去时,不知吸引了多少人艳羡的目光。
沿途有驿站不断往宫里送消息,霍世鸣一行人刚踏入京师城门,就又接到了宫中的圣旨。
听到圣旨内容,霍世鸣简直欣喜若狂。
因为景元帝给霍世鸣赐下了一座将军府。
——而这座将军府,正是三十多年前,霍家在京中居住的府邸。
李满将圣旨递给霍世鸣,笑吟吟道:“将军这回进京述职,再住在郡君府就不合适了。听闻陛下有意给承恩公赐府邸,皇后娘娘就选中了这一套,不知霍将军是否满意。”
霍世鸣紧紧握着圣旨,胸膛里淌过一股热流:“满意。太满意了。”
果然还是阿翎知他啊。
李满道:“承恩公可需要奴才派人领您过去?”
霍世鸣朗声一笑:“不用,不用,我知道该怎么回去,多谢李内侍的好意。”
李满听他这么说,也没有强求:“那奴才就先告辞了。承恩公舟车劳顿,陛下说了,让您在府中好好休整一番,明日再进宫不迟。”
目送李满离去,霍世鸣将圣旨揣进怀里,翻身上马,越众而出,依照着旧时的记忆,亲自在前面领路。
远远地,霍世鸣就看到了记忆里的府邸。
每次回京师时,他都会顺便来这里看一眼。
这里或是暂时闲置,无人居住,或是挂上了“某府”的牌匾。霍世鸣每看一次,就黯然神伤一次。
经手过几任主人后,这一回,府邸上挂着的牌匾,终于重新换回了“霍府”二字。
府邸门前的两头石狮子还如记忆中那般,威风凛凛矗立着。只是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雨洗礼,愈发显露出时光的印痕。
霍世鸣抚了抚石狮子的头,缓步走上台阶,将手按在红色大门上。
五岁那年,霍家被问责,他被父亲霍英绍牵着走出这座府邸,回头看去,只能看到这扇厚重的红色大门,在他眼前缓缓合上。
如今,年近四十的他再次站在这扇厚重的红色大门前,双手用力一推,终于能名正言顺地走回这座府邸。
……
“霍府”二字,是由霍翎亲笔所书,让、命内务府制成牌匾后,再送过去挂上的。
霍世鸣身为燕羽军主将,虽然在京中停留的时候不会太长,但朝廷为了表示对他的重视,还是要给他赐一座府邸的。
要是别的将领,景元帝就自行决定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但霍世鸣是霍翎的亲生父亲,在挑选府邸时,景元帝就征询了下霍翎的意见。
霍翎远比这世间任何一人都要清楚霍世鸣的执念,当即就给景元帝出了主意。
从李满回宫时的禀报,就能知道霍世鸣有多满意这份赏赐。
……
霍世鸣心情激荡了一晚,第二天进宫时,眼底还带着淡淡的青黛。
按照霍世鸣的打算,他原本是想先公后私,先去给景元帝请安,与景元帝聊一聊燕西的军务,再求景元帝让他见一见霍翎。
结果到了御书房一看,霍世鸣险没吓一跳。
阿翎怎么也在?
霍翎在给霍世鸣写家书时,总不好明晃晃写一句“我能进御书房旁听政务”,所以霍世鸣在这方面的见识就远不如京中官员。
京中官员现在看到她出现在御书房里,已经连眼皮都懒得动一下了。
仿佛皇后就应该出现在御书房里一般。
惊诧过后,霍世鸣连忙行礼:“臣霍世鸣,给陛下、娘娘请安。”
景元帝抬手:“霍将军,坐吧。”
等霍世鸣坐下,霍翎主动打了声招呼:“爹爹昨晚睡得不好?”
霍世鸣笑道:“臣昨晚将霍府逛了一遍,一个没注意,就耽误了入睡的时间。”
“爹爹满意就好。”霍翎上下打量霍世鸣,又道,“三年不见,爹爹看起来更精神了,就是晒得也更黑了。”
在景元帝面前,霍世鸣还是有些拘谨:“臣这几年一直忙于练兵,在前线风吹日晒,黑了不少。倒是娘娘,愈发神采照人。这京师的水土就是比燕西的水土养人。”
霍翎对景元帝说:“可见这御书房不是个能叙旧闲谈的地方。我爹这般严肃的人,都能面不改色,对我说出这种吹捧之语了。”
景元帝哈哈一笑,问霍世鸣:“霍将军这一路可还顺利?”
霍世鸣尴尬道:“托陛下和娘娘的福,一切顺利。”
不过经霍翎这么一调侃,霍世鸣也放开了一些。
他看得出来,对于霍翎与他在御书房闲谈,景元帝并不介怀。
景元帝道:“那霍将军就先来介绍一下燕羽军的情况吧。”
霍世鸣一边介绍,一边用余光去瞄霍翎,原本压下去的诧异又再次翻腾上来。
不过面对景元帝的垂询,霍世鸣也不敢太分神,迅速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就全身心投入到和景元帝的问答中。
去年年底,霍世鸣被正式任命为燕羽军主将。
他连过年都没心情过了,一心扑到筹建燕羽军的事情上。
等出了年,冰雪消融,从京师到燕西的官道畅通无阻后,兵部派人送来了大量的兵器铠甲,吏部安排的一些重要官员也都陆续抵达前线。
而组建骑兵要用到的战马,也有监牧区的人来和霍世鸣进行交接。
从三月开始,霍世鸣一边在老兵中挑人,一边在燕西招募新兵。
燕羽军满编三万人,但一支军队从无到有,不可能立刻招满三万人。霍世鸣先期只挑出了五千兵卒,一边训练这五千兵卒,一边往里慢慢填补兵源。
如今大半年下来,燕羽军已扩大到八千的规模。
这些事情,在霍世鸣呈给景元帝的折子里都有提及,如今也不过是说得更细致些,方便天子垂询。
景元帝对于这个进展还是比较满意的。
按照霍世鸣的说法,再给他一到两年的时间,燕羽军就能彻底成型。
当然,这种没有经过战争洗礼的军队,能有多精锐不好说。至少架子是搭起来了,以后多想些法子来练兵就是。
霍翎出身将门,也读过不少兵书,但这种从无到有组建一支骑兵的经验,是任何一本兵书上都没有提过的。
因此这会儿也听得津津有味,全当长长见识。
看景元帝和霍世鸣聊得差不多了,霍翎朝李满打了个手势。
李满悄悄退下,不多时,端着三碗秋梨膏走了进来。
霍翎将其中一碗推到景元帝面前:“陛下,你们聊了这么久,先休息一下,喝些东西润润嗓子吧。”
京师的冬天又干又冷,景元帝前几天在外面待得久了点,嗓子总有些不舒服,但也没严重到要让太医开方子的地步。
霍翎就命底下伺候的人常备着养肺润燥的饮品,时不时给景元帝喝上一些。
景元帝要问的都问得差不多了,顺势停下话音。
等下首的霍世鸣喝了几口水,重新放下碗后,霍翎出声道:“本宫有三四年没回过燕西了,爹爹能否说一说,这几年燕西有什么变化。”
霍世鸣不敢将这话当做是父女之间的闲聊,一边绞尽脑汁思索燕西的变化,一边回答霍翎。
没有朝廷投入大量资源,别说只过去了三四年,就算是过去了十三四年,燕西各城镇的变化都不会太大。
霍世鸣很快就说不下去了。
霍翎给他提了个醒:“这一年多时间来,燕西的马政情况如何?”
霍世鸣恍然,连忙道:“燕羽军与燕西监牧区接触颇多,依臣之见,燕西那位监牧使是个有才干的,将上上下下打理得井
井有条,送到军中的每一匹战马都养得很好。”
“不过除了燕羽军外,燕西各军中还是普遍缺马。”
这回不用霍翎再提醒,霍世鸣将情况细细道来。
景元帝放下手里的汤匙,突然问道:“霍将军与那位羌戎首领李宜春接触得多吗?”
霍世鸣谨慎:“是有过一些接触。”
景元帝:“说一说你对他的了解。”
霍世鸣忍住没去瞧霍翎,将自己的看法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景元帝心中一动:“你说他颇为仰慕大燕文化?”
霍世鸣点头应是:“他身边有一位汉文老师,颇受他器重。”
景元帝微微颔首,侧头对霍翎道:“这个时辰,安儿该醒了吧。”
“是该醒了。”霍翎说,“爹爹还没见过安儿,不如随陛下和本宫一同去凤仪宫瞧瞧安儿,等用过午膳再出宫不迟。”
霍翎不在凤仪宫的时候,无墨都会亲自守在大皇子身边。
这会儿大皇子刚喝过奶,正躺在小床里,右手抓着一个小布团,在无墨的逗弄下啊啊叫了两声。
似乎是察觉到了霍翎的到来,他突然望着无墨身后,咧嘴笑了一下。
上一篇:打掉孩子后这将军夫人谁爱当谁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