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141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这几天陛下的身体都很正常,顶多就是因为受了风有些头疼,怎么会突然到了这种地步?”

  胡太医道:“陛下的脉相很古怪,像是突发恶疾,导致心脉枯竭。”

  霍翎蹙眉,想到一个可能:“会不会是中毒?”

  胡太医犹豫了下,慎重道:“确实有这种可能,但老臣不熟悉毒理,无法确定。”

  “崔弘益,你带着人,将陛下今天触碰过的东西都封存起来。”

  霍翎迅速吩咐下去。

  她怀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让守在外面的太医都进来给景元帝看看。就算……就算不能救回景元帝,让景元帝多清醒一些时辰也是好的。

  随后,霍翎没有继续待在这里,而是抱着安儿去了外殿——陛下为何会突然倒下,事后肯定要进行彻查,但这并非眼下最紧要的事情。

  “李满,你去将文盛安、陆杭和詹凌请进来。”

  在李满匆匆前去请人时,霍翎将安儿放到了景元帝以往常坐的位置上。

  脱离温暖的怀抱,安儿扭了扭身子,下意识贴了回去,想要重新钻进霍翎的怀里,却被霍翎一把按住。

  霍翎坐到安儿的身侧,就像平时她坐在景元帝身侧一样。

  她捧着安儿的脸庞,用帕子一点点拭去他脸上的泪水,又为他整理头发,抚平衣襟。

  “安儿,你

  还记得你父皇平时坐在这里时,是什么样子的吗?”

  霍翎尽可能让自己的语调,听起来和平时区别不大。

  “你要跟他一样,好好坐着,不要乱动,也不要哭。你可以做到的,对不对。”

  安儿乖乖不动,只用一双眼睛去看霍翎:“可是母后,我不想坐在这里,我想去陪父皇。”

  霍翎抚了抚他的头:“等一等好吗。你先在这里陪母后,然后我们再一起去陪你父皇。”

  安儿抽了抽鼻子,带着哭腔应好。

  文盛安三人都跪在殿外,一听皇后娘娘传召,立刻起身往殿内走。

  待看清太子和皇后的坐位后,如文盛安、陆杭这样的聪明人,已经猜到了端倪。虽然早在景元帝吐血倒下时,他们心里就有了不好的预感,这会儿,还是忍不住心中伤感。

  从景元帝还是皇子时,文盛安就已经在他身边辅佐。

  陆杭稍晚一些,但在景元帝登基以后,也一直被景元帝重用倚仗。

  经历过先帝那样胡来的君王,大家都觉得在景元帝手底下干活很舒心,根本不用担心自家的顶头上官突然一拍脑袋,就搞得满朝动荡。

  况且,景元帝确实是一位宽厚仁慈的君王。

  他垂御天下二十六载,手中的权势是如此强大而稳固。

  如陆杭这样的人,虽说一直在向皇后示好,但也绝对没想过景元帝会突然出事。

  相比起他们脸上的哀痛,霍翎却是面沉如水,不动声色。

  “你们三人是陛下最信任的臣子,本宫找你们来,是有几件事情要吩咐你们。”

  她的目光最先落在詹凌身上。

  景元帝突然出事,皇宫的安危就是重中之重。

  “宫中守卫情况如何?”

  詹凌的个人能力不算出众,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能坐稳禁卫军统领的位置,除了景元帝信任他以外,还因为他行事向来认真。

  这会儿霍翎问起宫中的守卫情况,他回答得不假思索:“在陛下出事的第一时间,臣就命底下人戒严了。”

  “还不够。”霍翎道,“从现在起,皇宫内外,除了出示本宫手令的人,所有人不得擅自进出,几处宫门也要加派人手。你亲自去盯着。”

  詹凌也知道情况特殊,拱手再行一礼,领命退下。

  看到詹凌退下,霍翎心下稍安,这才看向文盛安和陆杭:“陛下的病情,你们应该都心里有数了,本宫也不瞒你们。”

  “娘娘。”陆杭语气哽咽,反应却极快,“陛下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江山社稷,还请娘娘早做安排。”

  文盛安也开口附和。

  只是看着如此年幼懵懂的太子殿下,两人心下都不禁长叹。

  还好……还好皇后娘娘稳得住。

  想到这儿,两人都悄悄抬眼打量霍翎,却只能从她脸上,看到一种令人心悸的平静,仿佛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

  “那就将其他几部尚书、左都御史和翰林院掌院都请进来。”

  文盛安提醒:“宗室那边,也需要人出面。”

  “让端王和诚郡王也一起进来吧。你们先在此恭候。”

  霍翎抱着安儿重新回到里面。

  几位太医正在低声讨论,胡太医看到霍翎进来,轻轻摇了下头。

  最后一丝希望破灭,霍翎下令:“让陛下醒过来。”

  景元帝睁开眼睛时,看到的先是哭得小脸通红的安儿,然后才是霍翎。

  他从霍翎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

  或许,也不需要从旁人的神情去推测。

  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现在的他到底有多孱弱。

  “太医怎么说?”

  霍翎唇角微颤。

  胡太医告诉她的话,她可以复述给文盛安和陆杭听。面对景元帝,她却做不到无动于衷。

  但最终,霍翎还是开了口:“太医说,陛下只剩一个时辰来交代后事。”

  景元帝疲惫地闭上眼睛:“……太医查出什么问题了吗?”

  “暂时没有。”

  “满朝文武都在外面跪着吗?”

  “在。”

  “那朕的死讯瞒不住。”景元帝重新睁开眼,“让文盛安他们进来吧。”

  几乎在景元帝传召的下一刻,文盛安他们就进来了。

  看到他们来得如此之快,景元帝眼中闪过一抹欣慰。

  这必定是皇后的安排。

  他原以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长大,为孩子铺平登基的道路,可意外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猝不及防。

  主少国疑。

  在太子还如此年幼的情况下,他需要的,大燕需要的,都不是一位只会哭哭啼啼守在他塌边的皇后,而是一位可以迅速抽离情绪冷静下来,把控局面,辅佐太子稳定朝政的皇后。

  景元帝看了看身侧的安儿,心下一叹,吩咐陆杭拟旨。

  他的诏书一共有两道。

  第一道是将行唐关主将周嘉慕调去燕北,行唐关副将霍世鸣接替主将之职。

  第二道是他大行以后,皇太子于柩前即皇帝位;吏部尚书文盛安、礼部尚书陆杭和左都御史陈浩言三人辅政;尊皇后为皇太后,新帝大婚之前,军国大事,兼取皇太后处分。

  等所有人确认过上面的内容,陆杭捧来遗诏,请景元帝用玉玺。

  景元帝对霍翎说:“皇后,替朕用印吧。”

  霍翎握住玉玺,在诏书右下角落印。

  立好遗诏,景元帝仿佛卸下了心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原本就苍白的脸色越发黯淡。他急促喘息了几下,再次开口:“你们都退下吧,朕还有些事情,要单独交代皇后和太子。”

  一时间,屋内只剩下景元帝、霍翎和安儿三人。

  霍翎压低身形,凑得离景元帝极近,方便景元帝与她说话。

  景元帝先说正事。

  他强撑着精神,给霍翎报了几个地点,又给霍翎报了几个人名。

  霍翎没有追问这些地点和人名有什么用,只是点头:“陛下放心,我都记下了。”

  “还有朕私库里的东西,留出两成,分给大公主、二公主和宁信她们……余下的,都留给你和安儿……你们会有很多需要用到钱的地方……”

  “主少国疑,朝臣在朕活着的时候,不敢轻举妄动,等朕不在了,谁也说不好会发生什么。”

  “詹凌是可以信任的,但他能力不足。周嘉慕是端王的人,由他继续担任行唐关主将,朕终究不能放心,只能在仓促间将你爹提拔上去……”

  “在京中有禁卫军可以保护你和安儿。万一出现什么意外,在燕西也有一支大军能够接应你和安儿,作为你们母子的后手。唯有如此,才能保你们母子性命无虞……”

  霍翎听着他在一桩桩一件件交代后事,终于还是没忍住,将头埋在他胸口上。

  该交代的事情,景元帝都交代得差不多了。他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在不断流逝。余下的最后一点时间,景元帝终于还是留给了自己的私心。

  “有几句话,朕从来没对你说过……”

  “朕有时候会想,如果能在十六七岁时就遇到你,那该有多好,我们会有漫长的岁月可以相伴。但有时候又会想,如果朕在十六七岁时就遇到你,朕依旧会对你动心,但在漫长的岁月里,朕无法保证自己能完全不猜忌你。”

  霍翎诧异。

  景元帝笑了一下:“偏偏命运让朕在四十岁时遇到了你。”

  她是如此年轻、鲜活、野心勃勃。

  在她入宫的头两年,他知道她有能力,也需要用她来制衡朝臣,于是就顺手推舟,让她从后宫走向前朝。

  再后来,她怀胎十月,为他生下一个壮实的、聪明的、伶俐的继承人。

  相伴的六年时光里,她陪着他走过人生最后的岁月,他帮她铺好了通往权力的台阶。

  他即将离她而去,她必须要独自一人护住他们刚满两岁的孩子,面对那群狼环伺的朝局。

  这时候,他只怕她不够强大,只怕她护不住自己,护不住他们的孩子,护不住他们的江山。至于余下的事情,他已经没有心力再去考虑了。

  安儿是他们的孩子,是他选定的太子,日后的新君,但比起安儿,她才更像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继承人。在处理朝政时,在日常谈话中,他将自己的政治理念一点点灌输给她。

  她是他的皇后,妻子,爱人,也是他的学生。

  “现在没有外人,要是难受的话,就哭出来吧。等朕不在了以后,你会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