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177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阳安长公主兴奋道:“那我可得好好挑挑。”

  乐平长公主也道:“住哪里都不重要,我就希望我的府邸和阳安的府邸能离得近一些。”

  阳安道:“大姐姐,你就放心吧。这京中能用来做长公主府的府邸,都离得不远。”

  长公主制同亲王,但有意思的是,京中几座长公主府的规制大小,都要略逊于几座亲王府。

  霍翎看过图纸后,也很干脆,让人将长公主府的图纸和亲王府的图纸一起拿给两位长公主挑选。挑中哪座就是哪座。

  两位长公主也不知道是猜到了她的心意,还是单纯看上了,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空置的亲王府,来改建成她们的长公主府。

  “我还有一件事情想求母后。”乐平长公主轻声道,“母后,以后长公主府建好了,我们能不能隔三差五接母妃出去住一段时间?”

  阳安眼睛一亮,挽住霍翎的胳膊,讨好地笑了笑:“大姐姐这个主意好。母后,你就应承下来吧。

  “我知道有些亲王去封地居住后,可以接他们的母妃去封地奉养,我和大姐姐也不是想要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情,只是希望偶尔接母妃出宫住住,带她们在宫外逛逛。”

  霍翎心下已是应了,面上仍一副严肃的模样:“你们母妃要帮我打理六宫事务,你们要接她们出去小住,六宫事务出了纰漏,该由谁担责?”

  乐平思索一番,终于想到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母后,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接母妃出宫小住的时候,淑太妃留在宫里;妹妹接淑太妃出宫小住的时候,我母妃留在宫里。保证不会误了母后的正事。”

  霍翎和一旁的无墨、尚岚等人都笑了。

  季衔山左看看右瞧瞧,也跟着笑了。

  阳安道:“大姐姐,母后在跟你开玩笑呢。”

  霍翎对两位长公主很宽容,也很乐意让她们涉足政治。

  因为她们的身份得天独厚。

  身为先帝亲女,今上皇姐,她们更多地涉足政治,走到台前,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很多风气。

  霍翎不会强硬要求她们一定要走某条路,但如果她们能够主动做出一些表率,她会乐见其成,并且予以支持。

  ***

  安家和方家的婚事虽有一些波折,但还是在年前定了下来。

  安鸿羽亲自进宫向霍翎报讯,霍翎笑道:“哀家没见过安三郎,不过观安家的门风,就知道定是个极好的人,与我那表妹是极相配的。”

  命人拟了一道懿旨,给两个年轻人赐婚,让这桩婚事更体面些。

  因为安三郎在燕北有职务,所以一直到两个年轻人成亲,霍翎也没能见到安三郎和方岚芸。

  不过霍翎还是命人给方岚芸准备了一份丰厚的添妆礼。

  大穆北边部落的反抗,终于是慢慢被镇压下去。随着敌烈部和乌古部这两个大部落相继投降,那些闻风而动的小部落也都不敢再闹腾。再加上燕北的战事已经平息,天狩二年三月,宋叙返回京师,第一时间去见霍翎,向霍翎复命。

  霍翎最近并不住在皇宫里。

  过年那段时间季衔山受了些风寒,等季衔山身体好转后,霍翎就带他来西郊别院住了一段时间。

  西郊别院和凤仪宫一样种满了垂丝海棠。一阵春风吹过,满院红白相间的花朵摇曳生姿。

  宋叙在宫人的引领下穿越海棠花海,来到别院西侧的马场。

  远远地,宋叙就听到骏马跑动的声音,以及宫人们欢呼的声音。

  比声音更快的,是那飞驰而过的骏马。

  不知马背上的人是不是扫见了他的身影,右手缠绕,拽紧缰绳,竟是恰好停在了他的身前。

  霍翎穿着一身湖蓝色骑装,身上没有佩戴任何饰品,长发只用一根发带扎成马尾。她在马背上,居高临下俯视着宋叙,阳光从她身后投落,落下大片阴影,将宋叙整个人覆盖了大半。

  宋叙不敢直视霍翎,眼眸垂落,俯身行礼:“许久不见娘娘,娘娘的风姿更胜往昔了。”

  霍翎似是笑了一下:“宋大人倒是清减了不少。不过你低着头,哀家瞧不真切。”

  宋叙微怔,一时间也不知是该抬头好,还是保持现状好。

  霍翎这回终于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你应该会骑马吧。”

  “会。”

  “那让人给你牵一匹马来。你来得有些早,扰了我骑马的兴致,就随我在马场里到处转转吧。”

  马匹很快被人送了过来,宋叙翻身上马,略落后霍翎半个身位。

  霍翎道:“大穆那边的内乱早就平息了,哀家原以为你会在年前就返回京师,没曾想竟耽搁到了年后。”

  宋叙道:“敌烈部和乌古部确实是在年前就投降了,但微臣以前一直无缘踏足羌戎王庭,也没有在燕西游历过,就想着在那里多待一段时间,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还顺便在州学上了几堂课。”

  霍翎眉梢微挑:“你觉得州学办得怎么样?”

  宋叙肯定道:“办得极好。州学才办了三年,羌戎王庭里已经有不少年轻贵族在说汉话,写汉字,仰慕汉人文化了。

  “移风易俗非一时之事,先帝和娘娘对燕西、对羌戎布局之深远,已经可见成效。”

  霍翎问:“那你觉得要过多久,才能到收获的时候?”

  宋叙斟酌片刻,给了个中规中矩的答案:“再过十来年,等一代新人换旧人,应该就到娘娘收获的时候了。”

  霍翎又挑了几个问题来询问,宋叙都一一认真作答。

  因为不是正式场合的君臣对奏,霍翎也没有表现得太严肃,听着听着,就感慨出声:“文尚书那古板方正的性子,竟也能教出宋大人这样的学生。”

  宋叙苦笑:“……老师性情素来如此。”

  霍翎扫了他一眼,笃定道:“看来他在你面前,没少抱怨我。”

  宋叙表情都木了,不知道该如何接这话。

  霍翎话锋一转:“这倒无妨,我如今也在你面前抱怨他,就算是扯平了吧。”

  宋叙觉得,太后娘娘当真是风趣极了。

  不仅风趣——

  宋叙提着一盒温热的海棠花酥,穿过成片海棠花海离开时,忍不住思忖起来:丁景焕那家伙是不是把自己嗜甜的事情告诉娘娘了,不然娘娘怎么总喜欢给自己赏赐御膳房的点心?

  宋叙回到文府,还没来得及和文盛安说上几句话,太后的赏赐和晋升的旨意就一起来了。

  宋叙原本是一介白身,为了方便他在羌戎和大穆行事,霍翎才将他封为太常丞。

  这个官职只是权宜之计,如今宋叙立下大功回到京师,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出仕。

  而他的官职,也从太常丞变成了礼部郎中。

  除了给宋叙升官外,霍翎还给宋叙赐了一套府邸。

  也是巧了,这套府邸就在梨酒巷子,就在丁景焕对门。

  家具齐全,干净整洁,只要去牙行聘两三个伺候的下人,就能轻轻松松拎行李入住。

  文盛安莫名有种“太后当着自己的面,挖自己墙角”的感觉。

  他摇摇头,挥走这种古怪的感觉,不无遗憾道:“我原本还想将你调来吏部帮忙。没想到太后会将你安排去礼部,在陆杭那老狐狸手底下干活。”

第108章 【武试】

  这天下英才,不敢说多如繁星,也绝不在少数。但能够入霍翎眼,又能为她所用的,不过寥寥。

  对宋叙的安排,只是霍翎闲来一笔。眼下,她还有其它心事。

  霍翎对朝政的认知,有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先帝。

  先帝在位时,一直着手削弱勋贵,打压世家,提拔寒门。

  霍翎任皇后期间,也一直在配合先帝做这些事情。

  等到先帝驾崩后,朝廷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危机,霍翎最先要做的就是稳定朝政,让政权平稳过渡,不要产生更多动荡。

  所以这两年时间里,霍翎基本都是沿用了景元朝的政策,没有做太大改动。

  就连朝臣,除了她提拔起来的一批心腹,其余的都是景元朝就已经崭露头角。

  随着燕北战事告一段落,朝廷也从先帝驾崩的阴影里慢慢走了出来,霍翎自然也有意推行一些新的政策。

  自从端王府和柳国公府倒台后,勋贵的声势就不如以往了。

  世家在朝堂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以她如今的威望,直接和世家冲突并非明智之举。

  想要一点点磨去世家的羽翼,还是得着眼于提拔一批寒门出身的官员。

  就在霍翎琢磨该以什么方式提拔寒门官员时,她收到了安鸿羽的折子。

  安鸿羽是个闲不住的人,在燕北吃了几十年风沙,骤然回到京师这富贵繁华地,他颇不适应。

  等伤势略有好转,他就去了辉武阁和周嘉慕作伴。

  周嘉慕的资历远远不如安鸿羽,但一来,安鸿羽得过霍翎的吩咐;二来,周嘉慕是有真才实学的。

  两人相处颇为融洽,经常在一起讨论兵事,切磋推演。

  安鸿羽也在讨论的过程中,慢慢复盘了自己这些年领兵打仗的经验,最后花了点儿功夫,将他的经验都写进了折子里。

  霍翎收到折子后,反复看了好几遍。

  原本困扰她多时的问题,倒是有了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

  周嘉慕收到霍翎传召时,正在练武场里活动筋骨。

  他不敢耽搁,回屋简单擦洗一番,又换了身干净整洁的衣服,这才急急忙忙随崔弘益进宫。

  霍翎已经从西郊搬回了皇宫。

  寿宁宫里的垂丝海棠也到了花期,红白相间,轻盈飘逸。

  宫人伺候霍翎起身时,特意给霍翎选了一条应景的长裙。她的长发也只是用一根发簪随意挽起,散在耳后。手腕素净,没有佩戴镯子,只在耳际戴了一对粉珍珠。

  反倒是立在她身后的宫人内侍,再到周嘉慕自己,都是一丝不苟,穿戴着符合自己品阶、身份的服饰。

  两人是旧相识,霍翎倒也不急着一上来就说正事:“在辉武阁待得怎么样?”

  说到这个,周嘉慕高兴道:“以前在燕西驻守时,既没有太多时间,也没有太多精力去翻看兵书,整理自己所得。辉武阁里收录有历代兵书,这两年里我翻看了不少,感觉整个人都沉淀了下来。”

  霍翎观其神色,并无太多勉强,可见说的是心里话。

  辉武阁大学生是个闲职,如果让一个骨子里追求安逸的人在那里待两年,说不定人就要废掉了。

  但对于周嘉慕这种心心念念回到战场的人来说,辉武阁的经历,反倒成为了一种锤炼和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