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牙牙牙
她如此沉得住气,怕是不会主动来找他打听情况。
既然山不来就他,他这个率先沉不住气的人,只能去就山了。
“让厨房那边,把本王的膳食送去西侧别院。”
霍翎正坐在火炉边烤火,顺便烤花生吃。
无墨吃了几颗花生就开始喊口渴,嚷嚷着要去泡蜂蜜水喝,然后就跑出去了。
听到身后大门被人推开的声音,霍翎伸手去捡烤得焦黑的花生,随口道:“这么快就回来了?”
“谁回来了,你那个小丫鬟?”
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霍翎一跳,手指不小心被炭火烫到,她连忙丢开花生,捏住耳朵降温。
端王在霍翎面前半蹲下:“烫到了?把手给我,我看看烫得厉不厉害。”
霍翎摊开自己的手掌,递到他眼前。
“也不用凑这么近。”端王笑着,顺势握住她的手,“还好没起泡,一会儿让你那个小丫鬟去找相太医拿烫伤药。”
霍翎不愿小题大做:“就是烫了一下,过一会儿就好了。”
端王也没坚持,看了眼旁边的火钳:“怎么不用钳子?”
说到这个霍翎就来气:“原本只要小心一些,我是不会被烫到的。”
她斜睨端王这个罪魁祸首,抽回自己的手。
“倒成了我的不是。”
端王拿起钳子,把烤好的花生一一夹出来。
原本虚掩着的大门再次被人推开,无墨边说着话边走进屋:“小姐,我回——额,小姐,孙叔那边好像有事找我,我过去看看哈。”
但没过多久,无墨又悄悄溜了回来,扒着门问:“那个,小姐,王爷,厨房送了一桌菜过来,问我该摆在哪里。”
霍翎看了端王一眼,道:“就摆在我那间屋子吧。”
又问:“殿下没用午膳?”
端王道:“我不像某个没良心的,还有闲心躲在屋子里烤花生吃,才刚忙完公务。”
“听着真可怜。”霍翎用手帕包住那一小堆烤好的花生,大气道,“这些都送给你吃吧。”
端王:“……”
霍翎早已吃过东西,不过端王来了,她也陪着用了小半碗梗米粥。
等屋里的饭菜撤走,霍翎推开窗户通风:“殿下这几日在忙的,应该不只是公务吧?”
冰冷的风扑面而来,端王走到霍翎身后,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暗香。
这股香味极轻极淡,又余韵悠长。仿佛是把梅花与冰雪一同碾碎,漫过鼻尖时,既有梅花的香气,又有冰雪的凉意。
仿佛霍翎这个人。
“我还以为你不关心。”
端王想起来自己曾经在哪里闻到过这个味道了。
是初遇时,她发带上残留的香味。
“我当然关心,只是殿下公务繁忙,我不敢过去叨扰。”
瞧瞧,明明是她自己不想过去,还一副站在他的角度为他考虑的模样。偏偏端王就吃这套。
“我让周嘉慕传出消息,五日后,朝廷会送来一批新的武器和粮食,届时,我会出城亲自接收这批物资。”
霍翎疑惑道:“这批物资……”
端王:“原本就有这批物资。”
如果全都是假的,未免也太不把羌戎放在眼里了。
霍翎恍然:“你是想以自身为饵,引蛇出洞?”
除此之外,端王这两天还清理了下后勤处,砍了后勤处几个官吏的人头,让粮仓的人事调度显得混乱起来。
端王道:“如果做到这种地步,羌戎还是按兵不动,那就只能重新设局。”
霍翎微微侧身,盯着他的眼睛,突然道:“我陪你去。”
端王愣住,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个计划是我提出来的,你若要亲自作饵,我便陪你一道涉险。”
第14章 “我以什么身份随殿下回京师……
“不怕吗?”
“殿下说过,我比你想象中的有勇气。”
况且,也没什么好怕的。
局是大燕布的,人是大燕放进来的,要是大燕还无法掌控局面,那实在是太无能了。
霍翎相信端王的能力,也知道端王不是那种脑子一热就以身犯险的人,他敢亲自露面,一定会做好万全准备。
所以,她也要去。
这种收获远高于风险的事情,她当然要去 。
丝丝缕缕的暗香涌入鼻尖,端王没有饮酒,却疑心自己醉了。他沉默得实在有些久,久到让人觉得,他接下来的话语必是斟酌又斟酌。
“阿翎,等燕西局势一定,你随我回京师吧。”
霍翎抬手,抚过端王颊侧,动作仿佛情人间的亲昵,脸上的表情却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殿下,我以什么身份随你回京师呢?”
端王被她问住了。
霍翎好像也不在意端王的回答。她为他理了理鬓角的发,温柔又体贴地递出了台阶:“殿下,你没有拒绝,我就当你同意了。”
“此次行动需要保密,周将军那边能秘密调动的人应该也不会太多。不知殿下介不介意我举荐两个人?”
端王顺着她给的台阶答道:“将名字报给我,我会跟周嘉慕那边打好招呼。”
“是孙裕成孙都头,和方建白方都头。”
听到方建白的名字,端王微微一顿,却也没说什么,点头应了声好。
许是因为霍翎那句问话,端王心情有些糟糕,没有再多停留。
霍翎倚窗笑了笑,去对门找孙裕成,提前与孙裕成打了招呼。
孙裕成既兴奋又犹豫:“可是校尉这边……”
“我爹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不需要时刻有人盯着。”
霍翎劝了几句,又说会请人来照顾霍世鸣,孙裕成这才高高兴兴应下。
另一头,端王回到自己的院子,就听亲卫说京城来了信件。
“让周嘉慕来见我。”
吩咐完这句话,端王进屋查看信件。
信是端王妃派人送来的,内容不少,前面多是在写端王府的情况,中间又聊到两人的嫡子季渊晚。
今年年初,景元帝顶不住满朝文武的劝说,同意从宗室挑选一个孩子养在宫中。
被选中的,就是年仅六岁的季渊晚。
这是宗室里独一份的殊荣,可以说,只要景元帝熬不住朝臣的劝说,松口将季渊晚过继到自己名下,季渊晚就是板上钉钉的储君了。
在信里,端王妃详细说了季渊晚在宫中的表现。末了,她问端王:如今刚打了一场胜仗,陛下也同意你回来过除夕,你何时动身回京?
端王合上信件,问门口亲卫:“送信的人呢?”
不多时,周嘉慕和端王妃派来的人一起站在端王面前。
端王将自己刚写好的回信交给信使:“你回去告诉王妃,燕西局势不明,陛下同意本王回京过年,是陛下仁德。也正因陛下挂念,本王才更不能擅离职守。”
等信使离开,周嘉慕疑惑道:“王爷,你不回京?”
周嘉慕以为端王是担心燕西局势:“只要我们接下来的行动顺利,就能再次重挫羌戎,你回一趟京师也是无碍的。”
端王看了他一眼:“看来你身上的担子还不够重,连这点小事都关心上了。”
周嘉慕哈哈一笑,连忙告饶:“王爷找我来,是有什么事情要交代吗?”
端王说出孙裕成二人的名字,让周嘉慕安排一下。
周嘉慕想了又想,愣是没想起来前线将领里有这么两号人物:“这两人是什么职务?”
端王蹙眉:“好像是都头。”
周嘉慕:“……”
要他说,明明是端王殿下身上的担子不够重。
瞧瞧,连两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都关心上了,还让他为这点小事专程跑了一趟!
端王弯钩钓鱼的技术很好,羌戎最后还是咬住了他抛出去的带毒鱼饵。某天夜里,藏在榷场里的兵器和燃油全部被转移。
周嘉慕顺藤摸瓜,不仅摸清楚了羌戎在常乐县的所有据点,还甄别出了几个投靠羌戎、为羌戎做事的官吏。
这些官吏品阶不高,位置却十分紧要,羌戎能有几百号人混入城中,都是因为他们在帮忙打掩护。
为了不打草惊蛇,周嘉慕暂时没有动他们。
一晃眼的功夫,就到了行动前一日。
这也是相太医给霍世鸣施展金针探穴之术的第七日。
霍翎站在床边,眼睛一错不错地看着相太医拔出金针。
相太医收好金针,为霍世鸣把脉,笑道:“幸不辱命,霍校尉体内的余毒都清完了。”
霍翎上前一步,床上的霍世鸣依旧紧闭双眼,没有苏醒迹象:“相太医,我爹何时能醒?”
“这一两日。”
听到这个确切的答案,霍翎心中最后一丝担忧烟消云散。她再次向相太医道谢。
上一篇:打掉孩子后这将军夫人谁爱当谁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