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58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这么好的羽箭,在军中都不多见,只有一些精锐才能装备上。

  放到樊楼,却是作为投壶嬉戏之用。

  这天下第一楼背后的主子是谁?

  许时渡一听就明白了,投十中十不难,难的是怎么把握住那玄之又玄的手感。反正她自问是没这个本事的:“走吧,我们上楼找个地方坐着,一会儿他们会把酒送过来的。”

  在西楼喝了一壶酒,休息了一会儿,两人又再次闲逛起来。

  期间许时渡还遇到了不少熟人,不过大家也没有刻意凑在一起,只是远远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将隐晦的打量目光投到霍翎身上。

  许时渡也察觉到了这些目光,有些生气:“他们在宴会上还没看够吗。”

  霍翎哄道:“没关系,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样的。”

  许时渡瞬间眉开眼笑:“那倒也是。他们怕被柳国公府迁怒,我可不怕。”

  霍翎趁机询问:“柳国公府在京中,权势显赫到了如此地步吗?”

  许时渡也知道霍翎和柳国公府难以和解,拉着霍翎走到角落,揪着肩上一缕辫子,慢慢为霍翎介绍起来。

  大燕开国时,一共封了八位国公。

  初代柳国公是太祖皇帝的生死兄弟,在战场上屡建功勋,又曾救过太祖的性命,所以太祖赐下恩典,柳国公府与国咸休,世代承袭。

  后来为了削弱柳国公府在军中的威望,柳国公府出身的人渐渐都不在军中任职,开始转为文官。

  许时渡道:“如今的柳国公,是初代柳国公的孙子,在朝中任兵部尚书。”

  霍翎暗道,柳国公府对军队的影响力应该还是根深蒂固。

  不然的话,陛下不会让柳国公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

  “开国时的八家国公府,有的因为子孙不肖,有的因为牵扯进了夺嫡之争,大都有些没落了,只有柳国公府,依旧底蕴十足,堪为勋贵第一。”

  许时渡看了眼霍翎,犹豫了下,还是说了。

  “要是单一个柳国公府,倒也还好。但里面情况比较复杂,大家都不太想蹚这趟浑水。”

  霍翎笑道:“你能跟我说这么多,可见是真拿我当朋友。”

  “那是。”许时渡顿时骄傲上了。

  霍翎坐在窗边欣赏下方的歌舞,心里却在琢磨着柳国公府的事情。

  军队……

  毫无疑问,端王和柳国公府是一伙的。那陛下知道周嘉慕是他们的人吗?

  如果知道的话,陛下会如何看待燕西之事。

  如果不知道的话……

  她要不要把她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告诉陛下。

  这个念头一起,霍翎没有多加犹豫,就做出了决断——

  要说。

  下注最忌首尾两端。她与端王的事情,天子一清二楚。她既然选了天子,就不能给自己留任何摇摆的余地。

  ***

  正如钦天监算的那样,今日是个艳阳天。

  先帝与景元帝的父子关

  系平平,当年景元帝身为嫡长子,却因为先帝宠爱丽妃所生的三皇子,迟迟没有被册立为储君。

  后来好不容易当上太子,先帝也干脆地驾崩了,却又给他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这要不是确实是亲爹,景元帝都懒得过来祭祀。

  不过就算露面了,景元帝也不打算把这场法会办得太盛大,只是让宗亲出席,朝臣一个也没有到场。

  法会分为两场,第一场结束后,景元帝从蒲团上起身,简单活动一下手脚。

  看到一旁的宁信长公主在和许时渡聊天,景元帝道:“你们母女两来的时候就一直在说悄悄话,现在还没说完吗。”

  许时渡不好意思地笑了下。

  宁信长公主为女儿解释了一句:“她最近新认识了个朋友,昨天刚好和朋友去樊楼玩了,今天就抓着我一个劲说。”

  景元帝道:“你当初可比嘉乐还能说道。”

  许时渡险些笑出声来,好在也知道这是什么场合,强忍住了。

  结果就听景元帝问:“朕也许久没去过樊楼了,你们都在那里玩了些什么。”

  皇帝舅舅愿意捧场,许时渡自然也乐得分享:“我新认识的朋友,舅舅也认识,就是襄安郡君。樊楼那里有投壶游戏,她不愧是将门出身,十投十中,赢下了一壶秋月白。”

  景元帝点头:“当初十三在燕西遇袭,她一箭射中刺客首领,立了大功,区区投壶不在话下。”

  许时渡眼睛一亮:“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些事情。”

  景元帝心中微动。

  当初端王是公开上的折子,并未瞒着任何人。这些事情没有流传出去,只能是因为有人刻意压着,不想让霍翎在京中取得太好的名声。

  许时渡像是又想起什么好玩的事情般,语气都激动了几分:“对了,还有最好玩的。昨天就有一个愣头青,在我们欣赏书画的时候,冲到襄安郡君面前大声朗诵《洛神赋》。”

  宁信长公主来了兴致:“据说一些好事之徒,将襄安郡君称作洛神在世。为她朗诵《洛神赋》,倒也合适。”

  许时渡在心底偷乐够了,才开口道:“那人才起了个头,就被襄安郡君以书画雅舍之内不得大声喧哗为由,让樊楼的人把他请了出去。”

  “皇兄,皇姐,你们在聊什么呢。”不远处,端王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

  宁信长公主敷衍道:“随便说些闲话。”

  端王走了过来:“我正好也有些事情要找皇兄和皇姐商量。”

  端王要说的,是关于千秋节之事。

  千秋节是天子诞辰。

  去年是景元帝四十整寿,原本应该要大办一场,普天同庆的,但因为去年发生了许多事情,景元帝没有玩乐庆祝的心情,就推掉了礼部准备的庆典。

  今年各地风调雨顺,也没有那么多糟心事,端王就想着要不要搞得盛大热闹一些。

  “皇兄已经有好几年没去过皇家猎场打猎了,不知今年有没有兴致巡狩一番?”

  宁信长公主瞬间来了兴致,这种热闹事素来是她最喜爱的。

  不过……

  宁信长公主撇了撇嘴,她哥会同意吗?

  皇家猎场距离京师足足有两百里,天子出巡一趟,从朝臣到禁卫,加起来有近万人。

  结果这一回,宁信长公主还真预判错了景元帝的反应。

  在思索了几息后,景元帝就点头同意了端王的提议:“既然是十三你提出来的,那到时就由你和礼部一起商量着安排,你看如何。”

  端王脸上露出高兴之色:“当然没问题,只管交给臣弟就是,臣弟保证让皇兄玩得开心。”

  宁信长公主心下却有些纳闷,应得如此爽快,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两场法会的间隔时间并不长,等大相国寺的主持再次出现后,几人也重新坐回蒲团。

  法会彻底结束,已近午时。

  宁信长公主刚想问景元帝要不要一同去用斋饭,就见内侍总管李满走到景元帝身边,附耳说了些什么。

  景元帝微微颔首。

  宁信长公主问:“皇兄有事?”

  “是有些要紧事,你们自便吧。”

  景元帝被李满领到厢房的时候,霍翎正在里面赏画。

  这是大相国寺专门用来招待贵客的厢房,面积宽敞,环境清雅,墙上挂着一幅“禅”字,桌边摆着鲜嫩的柳枝,袅袅香烟弥散在屋中,有种如梦似幻之感。

  入城献俘图在桌上摊开,图上人物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神韵。

  缀满轻纱的轿子位于画卷最中间。与现实不同的是,画上的轿子,是将轻纱垂下的。

  霍翎用手指虚虚抚着轿子,问刚进屋的景元帝:“陛下为什么会这么画?”

  景元帝顺着她的指尖看去:“朕试了几次,都描摹不出你那一刻的感觉,就放弃了。”

  即使景元帝画技超群,也必须承认,那种鲜活到极致的生命力,是无法落于笔端,定格在画卷上的。

  霍翎笑了下:“我那一刻给陛下带来了什么感觉?”

  “想知道?”景元帝指着画卷右上角,那里空白一片,“这幅画还差最后一步才算完成。你替朕在上面题一句诗,朕就告诉你。”

  霍翎伸手去取砚台:“陛下要题什么诗?”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这句诗正是出自《洛神赋》。霍翎磨墨的动作一顿,抬眼看着坐在对面淡定饮茶的景元帝:“好啊,原来陛下是在打趣我。”

  “不。”景元帝放下茶盏,“这是朕的回答。”

  霍翎凝视着他,突然道:“陛下下回可以请我喝秋露白吗?”

  景元帝闻弦歌而知雅意:“樊楼的秋露白?”

  霍翎道:“所以陛下是从樊楼那里,听说了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给我念《洛神赋》?”

  景元帝知她误会了:“朕是听嘉乐那丫头说的。”

  “是听说,还是打听?”

  “好吧,是朕用词不够严谨。”景元帝加重了些语气,“朕是从嘉乐那里打听来的。”

  霍翎却没有就此放过他:“嘉乐郡主在陛下眼中是个小丫头,那我呢?”

  “你这个年纪。”景元帝笑了一下,“自然也是个小姑娘。”

  “真的吗。”

  霍翎放下手里的墨条,隔着桌案,试着去牵景元帝的手。

  感受到他的默许,霍翎将他的手掌贴在自己颊侧,歪着头轻轻蹭了一下:“现在呢?”

  “陛下觉得,这是小姑娘在向长辈撒娇,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