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8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不过见方氏实在放不下心,霍翎劝道:“母亲一向早睡,不如先回屋歇息,我留在厅堂等阿泽。正好我也有点事情想问他。”

  无墨翻出叶子牌,问霍翎要不要玩。

  两人一边玩着叶子牌,一边等霍泽。

  宴席结束得并不晚,约莫戌时一刻,霍泽就回来了。

  无墨抬起贴满字条的脸,脸上居然露出解脱之色:“少爷,你终于回来啦。”

  霍翎丢下手里最后一张牌,拿起字条啪地一下贴在无墨眉心,把无墨拍得脑袋往后一仰,这才去看霍泽。

  浑身上下都溢满了兴奋,看来不仅没受委屈,还玩得很开心。

  霍泽向来很有说书天赋,他将宴席上发生的事情描述得活灵活现,不时还用双手比划一下。

  大致概括一下,就是以往各家只需要用几十两银子就能打发县太爷,但今年县太爷的眼界被霍家拔高了!各家要是再拿几十两来糊弄人,就是把县太爷当傻子!

  霍泽撇撇嘴,不屑道:“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连皮毛都算不上,但我瞧他们那模样,仿佛被割了肉似的。”

  无墨忍笑,给他递了杯茶:“少爷,你说了这么久,肯定口渴了吧,快来喝点水润润嗓子。”

  霍翎问:“他们没为难你吧?”

  喝下茶水,嗓子好受许多,霍泽放下茶盏:“我才十二岁,他们那些人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当我爹了,为难我也不怕丢了老脸。”

  为难是不敢为难,但阴阳怪气几句也免不了。

  面对那些叽叽歪歪的酸话,霍泽一律装天真可爱听不懂。

  要是还有人不要脸说个不停,他就埋头狂吃。

  邱县令也是个妙人,在霍泽埋头狂吃的时候,他一脸慈爱地看着霍泽,嘴里一个劲说“慢点吃别噎着”、“你年纪轻还在长身体是该多吃点”,又扭头去看那些脸色难看的宾客,热情问“怎么不吃”、“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

  礼数周到,让人挑不出毛病,也把人噎得不轻。

  回想起那一幕,霍泽还是乐得不行。

  霍翎又问起县衙今晚筹集到的钱粮总数。

  毕竟是公开募捐,县衙筹集到的钱粮总数自然也是公开透明的。

  霍泽报了一个确切的数字。

  霍翎这几年一直在打理铺子,每月都要看账本盘账,对数字十分敏感:“不算县衙原有的粮食,也不算我们家捐赠的粮食,光是今晚筹集到的银粮,就能救济两千灾民了。”

  霍泽对这个数字没有太大感触,他小脸严肃,说起另一件事情:“阿姐,爹时常叮嘱我们要与人为善,还说我们不是永安县本地人,要想在永安县扎根,就不能太得罪地方大户。”

  “我看他们今晚那模样,肯定是对我们家有了意见,觉得我们家不合群,没有与他们共进退。”

  “此一时彼一时。”霍翎回神,摇头道,“你不用太把他们的意见放在心上。”

  双方利益一致,自然可以共进退。但霍家与他们所求不同,已经不是一路人了。

  “况且我们这么做,对他们也有好处。”

  霍泽诧异,忙问原因。

  霍翎道:“等着瞧吧。等其它县城有大户人家被抓走抄家时,他们就该认清形势了。”

  霍泽:“……不、不会吧。”

  霍翎唇角微弯,眼中却不带丝毫笑意:“如果死的不是他们,就是你和你的家人,你会作何选择?”

  望着这样的阿姐,霍泽不自觉打了个寒颤。

  他咽了咽口水,见霍翎一直在等他的回答,才仔细思考,终于恍然大悟:“如果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问题,那我肯定选他们死。”

  赈灾一事绝对要尽快落实,县中大户若是只捐一些钱粮打发县衙,还不是什么大罪过。但若是一边打发县衙,一边哄抬粮价、高价卖粮,那就别怪县令大人心狠手辣,把他们私人的粮仓变作公家的粮仓了。

  ***

  燕西,常乐县。

  “常乐”这个名字,和“永安”一样,最早可以追溯到前朝初年。

  可正如永安县难得真正的安宁,常乐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它距离行唐关只有半日路程,自端王抵达前线后,一直住在常乐县衙里。

  名义上,端王是朝廷派来的督军。但他这个督军,并不负责具体的作战事宜,主要还是负责调度粮草器械、稳定燕西局势。

  书房里,端王正在翻看前几次作战报告。

  温暖如春的室内,只有书卷翻动时的沙沙脆响声。

  许久,端王提笔,在行唐关主将何泰、行唐关副将周嘉慕的名字和官印下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盖上了自己的王爷官印。

  “来人。”

  守在门外的侍卫推门而入,正是方建白。

  方建白一身亲卫打扮,精神饱满:“殿下有何吩咐?”

  端王指着作战报告:“派人快马送去京师。”

  方建白领命退下。

  端王忽然又想起一事:“已过五日,各地可有呈上折子汇报赈灾事宜?”

  方建白恭声回禀:“是有三道折子,今早刚送到,属下这就去给殿下取来。”

  听到只有三道折子,端王不含喜怒地说了一句:“天下承平多年,燕西久无战事,官员行事是愈发懈怠了。”

  方建白不敢对此发表看法,只好垂头。

  一时无事,端王起身走到博古架前,原是想品鉴地方官员送来的红珊瑚树,余光却瞥见了那支被他丢进花瓶里的白色箭羽,还有那根缠绕在白色箭羽上的红色发带。

  白雪纷纷,群山摧枯,荒无人烟的官道上,惊现一抹艳色。

  出现得让人意外,离去时更是毫不拖泥带水,仿佛一场绮丽而神秘的幻境。

  屋外传来敲门声,方建白捧着折子走进书房,将折子递给端王后,就要抱拳退下,却在低头垂眸间,捕捉到了那根熟悉发带的踪迹。他不由一愣。

  三道折子一入手,端王就察觉出了端倪。

  下面两道折子都是正常厚度,最上面这份怎么这么厚?

  正要翻开仔细查看,却发现方建白还傻愣愣杵在他面前,端王蹙眉:“还不退下?”

  方建白不敢再耽搁,待大门在他眼前合上,他脑中思绪愈发纷乱。

  那根发带……

  不,不可能。

  方建白立刻驳掉那种荒唐的念头。

  王爷抵达前线后,从未离开过常乐县,怎么可能会认识阿翎。

  屋内,端王翻开折子,一目十行,反复看了两遍才合上:“难怪永安县令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官,能第一个完成赈灾任务。”

  又将下面两道折子过了一遍,端王指尖轻敲折子。

  燕西各县城的赈灾速度,实在让他失望。看来,有必要抽出几天,亲自到各县城看看了。

第6章 她想看看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

  县衙有了充足的银粮,就有了充足的底气,可以放心施为。

  只花了极短时间,永安县的赈灾工作就进入了正轨。

  霍翎也办完了自己答应的事情。

  除了将粮食送去县衙,她还亲自去了趟回春堂,请回春堂的陈大夫给流民看病。

  陈大夫家中世代行医,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永安县医术最好的大夫。

  上回方氏生病,也是请他上门医治。霍翎与他打过几次交道,一想到要找大夫,第一个就想到他。

  陈大夫得知霍翎的来意,一口应下,却坚决不收诊金。

  “霍姑娘大义,我也并非小气之人。回春堂开门做生意,药材费用不能免,我的诊金就不必了。”

  在大方向上达成共识,霍翎又与陈大夫敲定细节。

  她设置问诊棚,是为了不让灾民区出现传染性疾病,所以她不管陈大夫怎么给病人诊治,她只会结算治疗风寒发热,还有预防传染性疾病的药材费用。

  陈大夫态度温和,也很坦荡。

  他主动提出让霍家的人和回春堂的人一起按方抓药,方便双方进行对账。

  这与信任无关,而是监督的存在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有过这样一番交谈,陈大夫对霍翎印象极佳,霍翎也很敬重这位年轻大夫。

  连着下了数日的雪终于消停,霍翎坐在窗边,结算昨日的药材费用。

  确定账目无误,她将银票和几块碎银子塞进荷包里。

  无墨抱着一支

  红梅走进来:“小姐,你今日又要去城门口?”

  霍翎绕到屏风后面,换出门的衣物:“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城门口,既能添个热闹,又能及时掌握赈灾进度。”

  红梅插入窗边花瓶,无墨往瓶子里倒了点儿水:“也对,家里也没什么消遣。就是这天愈发冷了,我怕小姐冻着。”

  “多带个汤婆子吧。”

  霍翎换好衣物,走到铜镜前,打开装满发带的妆匣,从中挑出与衣服同款的发带。

  一根用来编发,一根缠绕几圈绑在腕间。

  “今天学堂放假,阿泽在家吗?”

  霍府不算大,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住人。

  无墨一边往汤婆子里灌热水,一边应道:“我听少爷身边伺候的人说,少爷最近和县令家公子玩得很好。今儿一大早上,县令家公子就上门来找他,两人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既然霍泽不在家,霍翎也没说什么,先去了趟霍世鸣的书房。

  霍世鸣书房里的存书很丰富,即使霍家祖上多出武将,但只要是传承多年的家族,都会有意识收藏各种书籍。

  在霍家败落后,这些藏书也没有丢弃,大多保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