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插柳成荫
“嗯,你说得对。”俞有丽气的没办法,却不得不放开手。
“俞荷,我准备在烤鸭店旁边开家羊肉粉店,你的米粉和洋芋粉,怎么卖?”俞有钱赶紧插话,再不说,机会要被抢了。
“米粉外人买三十文,你是我亲叔叔,给你算成本价十五文一斤,一斤能泡三斤,你可以炒六大碗。
洋芋粉太贵,我准备独供顾家酒楼。以后,大家都种洋芋,粉条的价格下来,你再做酸辣粉。”
去年家里的粉条她和成武哥平均分,所以小吃店才有非常向卖的麻辣粉。
俞荷说贵,俞有钱立刻打消了问价的念头。
“好。那我先做炒米粉,和羊肉汤粉。”
俞荷的决定打了唐大丫一个措手不及,她还想等粉条下来继续卖麻辣粉呢!
成武按住要说话的唐大丫,他也觉得俞荷说贵,那就是真贵。
别伤了和气。
为活跃气氛,成义龙龙带着大家唱歌,小兰花的小奶音超好听。
唱完歌,大家要去休息,俞荷给大家发中秋礼物,一人一个精致的首饰盒。
“阿爷阿奶,二叔,三叔,大姑小姑,成武哥,你们回家再看。”
王有才借口住下,顾大安俞有花带着四个儿子走路回家。
“孩儿他爹,你说俞荷给你的是什么礼物?”俞有花笑着说。
“你的呢?”
“我的,我能猜到。阿娘前儿说俞荷买了珍珠,要给大家做首饰。”俞有花觉得自己猜的八九不离十。
顾大安笑着拍拍妻子,说:“你把灯提高。”
一手拿出首饰盒,当即打开,笑道:“是宝石戒指,张老爷有一枚,说花了五两银子。”
“我这个明显成色比他的好。”顾大安给妻子看,接过灯自己提着。
连生连鱼明辉四兄弟忍不住打开自己的盒子,然后飞快的合上,是样式差不多的一对珍珠银耳坠。
拇指大小的珍珠,散发着莹润的光芒。
看儿子们羞红了脸,俞有花和顾大安相互扶背过身偷着笑,俞荷这礼物送的巧,也实用。
“大安,我们家的房子得重起了。”俞有花忍着笑,说。
“明年开春就起,今年,先把新猪圈修好。”顾大安咳嗽一声,看着儿子们跑走的背影,打趣道。
俞荷今年的六万多斤洋芋,最后晒了八千多斤洋芋淀粉。
第一场雪过后,俞荷又等了几天,气温在零下左右,酱园的辣椒酱和酱油卖空。
俞荷将雇的人分成两队,一队由俞有才看着在酱园,一队由俞有粮看着在后院分别烧锅,放白矾和淀粉团,开始做粉条。
又是全村人的一次大集合,能来的大人都来,大家换着上工。
一批批粉条上架,一批批粉条干透,装进干净的白布袋子。
陆家的船再次停靠在村口码头。
“小掌柜,一斤洋芋粉三百文,我先要五千斤。”张豪存顶着满脸的络腮胡子,笑着说。
“五百文一斤。”
胡子挡着,错愕也看不见,张豪存豪爽的说:“成交。”
五千斤粉条能卖两千五百两银子。
准备倒茶的马三面俞老头连忙走开。
“等价钱放出去,往后种洋芋做粉条的人一多,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对,小掌柜,你说得对。”生意上占俞家便宜这么多年,张豪存还是第一次见小掌柜亮刀,这价格,家主听了只有高兴的份儿。
陆家近年所得,有半数属于小掌柜。
家主天天做梦都想让小掌柜亮出那半块玉佩,好兑现自己当日的承诺。
马
三面飞快的煮了一碗米粉,送走张豪存,和俞老头回屋,相顾无言。
今儿,他们受了大惊吓,得好好缓一缓。
张全知踩着厚厚的雪来俞家村给俞荷报账,马三面俞老头两个人已经见怪不怪。
“张叔,这都快过年了,是生意出了什么事吗?”俞荷把张全知父子让进门。
“小东家,张叔不负所托,今年盈利都在这里了。”进屋,张全知见旁边无人,拿出一叠账本,笑着说。
“张叔,不着急。先吃饭,你们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再聊。”
俞老头闻言,立刻安排他们中院客房休息。
小谭顾嬷嬷帮忙做了一锅臊子饸饹面,张全知张仁和连吃了三碗。
得了信的俞有粮回来,带他们到后院洗澡,换了一身干爽的衣裳,俞荷书房生了火,请他们炕上坐下说。
“没想到,小东家这里还有火炕。”张全知伸伸胳膊,盘着腿,笑着说。
“这是赵家外公请的人做的,炕一烧,屋里都是暖和的。”
小谭搬来炕桌。
张全知打开账本,一项项的给俞荷报账,盈利最多的当数药材生意,有五千两之多,其次就是粮食,薄利多销,也有两千两,定边的客栈一年有一千五百两的净利。
延州城外的客栈,收益在八百两左右。
“小掌柜,这些钱除外,我们陆家粮食店在延州各县都开了分店,并且深受百姓的欢迎。这么多的收益,都离不开您师娘的提携。
今年开年大雪封路,王府出面雇了我们的马帮,动用的也是我们的粮食,所以各县影响不错……”
这是王妃娘娘的意思,还是王爷的指令,明年,这粮食该怎么卖,才对?
五千两两千两一千五百两八百两一共是——捌仟叁佰两。
要不,明年她去北地开家当铺,听说,陆锡安开当铺动不动就能调动上万两银子。
财帛动人心,诚不我欺。
“张叔,粮食关乎百姓生存,薄利多销是对的,只要不是蠢的都会支持你。至于药材,明年也别都我们做,也让五成给别人,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行!”张全知听得心里一震,这一次,他来对了。
要不然,药材买卖一片大好景象他明年不只在延州,他们可能会跑去幽州甚至东北收药材。
他手下那一帮老鼠精,不得把全国的药材都攥在手里。
而盘踞在盛京的那些王族,世家,权臣,新贵,他们家家户户用什么,岂能坐以待毙,又岂会善罢甘休。
“叔,你回去,尽管做粮食生意。”
“好。我明天就回去。小掌柜可有什么给你师父师娘带的,都交给我。”
俞荷哪里真敢让他一个老人家今天来明天走,舟车劳顿最起码缓个五六天。
俞荷领他们附近转转,去她的桃林看看,又请他们去码头吃饭,划着小船,带他们江上钓鱼。
村里问就说是师父派来给她送东西的,走的时候两个马车装的满满当当,村里人也是她说什么就信什么。
“这些货,都是我花钱买的,让我师父师娘放心享用。”俞荷送张全知父子到白水县和龙威镖局的人汇合,又去买了一车的年货带给丹慧他们。
等张全知父子十个人跟着龙威镖局走了,俞荷骑马和小谭才回来。
“过了腊八就是年。小谭,你猜,我爹今年会不会回家过年?”
“不会。”小谭摇头,衙门里公务繁忙,尤其过年,哪里都需要人手,捕快衙役忙的翻天,知县老爷除夕夜能回家吃顿年夜饭都不错了。
“小姐,我们快回,要下雪了!”
“好!”
万县,李二娘正和俞有地商量今年过年的事。
“你们今年都不要回去,我看俞荷在家能赖到几时?”
放下筷子,成城赶紧去给俞荷写信。
“阿嚏,准是我阿爹骂我呢!”俞荷笑着说。
“小姐,你这是冻着了!”小谭觉得她怕是要生病,连忙将厚厚的羊皮袄再给裹了一件。
“走!”
第145章
“小谭,准备东西,去万县过年!”
“这还差不多。”走走走,出去转转,小谭兴奋的想,西南什么样,她还没去过呢!
俞荷回来和马三面一说要去万县,马三面赶紧帮忙准备了一车年货,辣椒酱酱油腊货必不可少。
“这次去了,好好和你爹说,就是米粉作坊怎么办?”
“停工放年假。等我回来再说吧。”
俞荷去找族长,把邻居宋老太家塌了的院子买下来,准备开春建米粉作坊。
“俞荷,你这么想就对了。那宋老太在南镇日子过得好着呢。这两年张氏夏天都回来娘家走亲戚,成伟也娶妻生了孩子。就你阿奶念旧,不肯买她家的房子。”张杏絮絮叨叨的说。
又跟着俞荷来看,米粉作坊怎么盖好。
俞荷干脆给她一百两银子,让她看着盖,笑着说,以后她回来住。
“好。那我给你盖成一进的院子,暂时做米粉作坊,也不能影响你家的风水。我给你请阴阳先生认真看过。”
俞耿不赞成妻子揽这活,无奈她愿意,已经指挥着长子二子去挖地基了。
马三面俞老头才知道。
俞荷这会儿已经带着顾嬷嬷小谭上了陆家去万县的帆船。
船顺水而下,俞荷船舱里睡了四天四夜,第五天早上就到了万县最大的码头临舟渡。
上一篇: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