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插柳成荫
“不好,这香米,要让他们抢光了!”钱老板后知后觉,剩下这几十万斤本应该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胡兄,你们这十几家的香米,怎么卖?”邵武要回去交差,有人等着这米。
“邵哥,我们是兄弟,你不会看着我们亏本吧!”胡地主才不怕他,再大的官也管不到他身上来!
邵武气的一拳头砸过去,十几个地主和粮商互殴起来,打的鼻青眼肿,惊扰了武太尉派衙役来收拾乱摊子。
收粮持续了一月,普通百姓农田里也种上了二茬水稻,这二茬水稻才是他们一年的口粮。
百姓心里高兴,今年,香米和藕粉卖上了高价,他们有钱有粮。
二小姐厉害!
胡地主亏本卖给邵武一万斤香米,气的一个月没下来床。
“我要让我二叔写折子参他!”
“我要和太子妃娘娘告状,俞有地纵女行商,其罪当诛!”
胡地主和坐船回去的邵武想到了一起,气愤难当一想起来就骂俞荷。
俞荷看着村里婶子和嫂子说说笑笑,一起来问米粉作坊还要人吗?
“要的,十月要的人更多,我给你们先登记一下,到时候挨家挨户通知!”
“谢谢二小姐,今年多亏你了!”
“不用谢。你们太客气了。”
一点点好,大家都记着,阿娘说,每天都有人偷偷给家里送菜。
南镇这边也有人给她送自家做的吃食,小孩子都喜欢找她玩,给小旋风送各种肉,还有老鼠。
陆家收的香米,兵分两路,一路走运河到北方,一斤卖一百五十文,一路运到盛京周边一斤卖一百三十文。
本来准备好要参陆家哄抬物价的御史,一打听进价,顿时偃旗息鼓。
去年香米一斤五两银子,今年陆家卖一百三十文,盛京知轻重的粮商谁也不敢越过这个定价。
一时间天价香米,进了寻常百姓的锅里。
俞有地的奏折,永宁知府的奏折,被太子放到了皇帝桌案。
冯公公端着茶进来,就看见圣上眉头舒展,愣了一下,道:“圣上,可有什么喜事发生?”
“你来看看,俞知县上的这请罪折,把自己的小女儿夸成了一朵花。
他说去岁香米卖得高价,今年奸商压价多亏某家粮行仗义疏财,以五十文一斤的价,收购了全县的香米,保住了百姓的钱袋子。”
冯公公哪里敢看奏折,难得见圣上高兴,一面暗自惊讶俞有地才学,一边陪着笑说:“老奴也听说盛京百姓都在抢购香米,一百三十文一斤。”
“胡知府也上了折子说是为俞知县请功!”皇帝把胡知府的折子放到了一边。
“这个俞荷,就是邓郎中的三徒弟,拜师的时候,由我们鲲鹏当的见证人?”
是鲲鹏后来说情的那个姑娘。
冯公公没想到圣上还记得这事,连忙道:“是的,殿下当时正好在,圣上好记性。今年殿试,圣上钦点的探花郎,便是这小徒弟的胞兄,俞家长子俞成文。”
“喔,还有这事。”皇帝笑道:“看来,俞家的家教也很好。”
皇帝拿起胡知府的奏折又看了一遍俞有地施行的教育和惠农重商等各项政策。
思考了一下,道:“传旨下去,万县知县俞有地治县有方,治家严谨,擢升为从六品,敕封其父为文林郎,其母为孺人。”
冯公公跪下接旨,没想到圣上会这样轻易嘉封俞家,连忙道:“老奴这就去传旨。”
“去吧!”
——
俞有地把住在南镇的俞荷叫回来,说:“家里,你二哥要成亲,别天天盯着你那作坊,回去给你阿爷阿奶送年礼,顺便代表我和你娘参加你二哥的婚礼!”
“阿爹,您这就烦我了?我米粉作坊事正多一时半会走不开呀!”
俞荷接过阿爹手里的家信,二哥要娶的是赵德芸,是个老熟人,她愿意回去凑热闹。
“家里说,桃树大了,要你回去看看,明年地里种什么!”
俞荷假装不愿意。
“你阿奶阿爷今年,就围着你的米粉作坊和洋芋地打转,他们年事已高,你回去安排个人专门打理你的作坊和桃园,省的他们劳累。”
“好吧,阿爹!我的南镇作坊,您费些心思。”阿爹这分明是让她回去躲一躲,避避风头。
“好。”俞有地留自己忐忑不安的等着朝廷的旨意。
俞荷当天就打包了行李,晚上包了陆家的船从临舟码头出发。
“哪有说走就走的呢,我看,俞荷早就待腻了,想跑!”李二娘给丈夫宽衣,一边抱怨道。
“这次,俞荷和陆家的关系,暴露。以后不定还有什么麻烦,我们早早的给
她物色一个婆家,到时候悄悄地把她嫁出去!”
知女莫若父,俞有地岂会不知俞荷想什么。
“啊!她不得闹翻天。”李二娘当丈夫开玩笑,俞荷不干就是不干。
“你觉得,杨钊怎么样?”
俞有地真的说出个人来,李二娘停下手里的活,“你是说我们的知县杨钊。”
“是他。他今年二十二岁,比我们俞荷大九岁,是杨恒山的嫡幼子,杨恒山自小跟着圣上打天下,深得信任,达州巡抚的位子稳得很。能护住俞荷。”
这是他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结亲人选,也不怕俞荷将来吃亏。
“我看不行。这亲事,我们要先和邓家商量,也要和俞荷说好。我可不想结亲结仇。”李二娘不太愿意,说亲哪有女方起头的。
俞有地觉得妻子说的对,还是要先和邓家商量,听听她师父的意思。
胡宗明气的摔了朝廷邸报,“老夫分明是告状,还真给俞有地请来册封圣旨!”
胡地主赶紧捡起来,俞有地升官,皇帝嘉封了他的父母,自家老祖宗都没这尊荣。
“二叔,这俞有地到底是什么人?难道他是哪家大户暗中培养的子弟。”胡地主还想给俞荷找茬,好控制明年香米买卖,他就不信自己干不过一个女娃。
“我哪里知道,他的身份文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就白水镇一农家子,侥幸鱼跃龙门罢了。”
说是这么说,但胡宗明明白,俞有地这人行事果断,一心为民,还真抓不住一点把柄。
他那折子也确实是俞有地这两年干出来的实事,在百姓中的声誉很好。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万一俞二小姐明年八十文收香米呢?
“你先回去,等我写信问问恩师,再做定夺。”
“是。”
——
“小姐这次为什么愿意冒险?”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的碧海蓝天,小谭不禁要问。
“我想让万县的香米成为贡米。也是搏一搏,希望圣上能看到我爹一心为民的决心。全国几百个县,人才济济,不能让我爹形单影只。”
“小姐真厉害!老爷不贪不腐,为官清廉,不怕查,出了名,反而可以保护他。”让胡地主的二叔没有用武之地,看他以后再怎么诬陷。
俞荷点头,“因为我,敢堵县衙,他们哪里是和我作对,他们欺的是我爹的官威!”
……
第148章
不久,擢升俞有地的圣旨到了万县,一同来的还有朝廷官员,他们将万县三百亩官田划成贡米种植基地,指派专门的农户种植香米。
俞有地领着县衙一众官吏,摆香案,虔诚的接了圣旨,心中畅快淋漓。
“恭喜俞大人!敕封贵府老太君的圣旨,不日也就到白水镇了。”
“童大人一路辛苦,还请屋里吃茶!”俞有地面上波澜不惊,心里感激涕零。俞荷保住了。
“俞兄,治理有方,是我等楷模。”童贵生看着俞有地挺拔的身姿,笑道。这位算是在圣上面前留了名以后前途无量。
“童大人,过奖。”
得了消息,知道尘埃落定的胡地主,气的咬牙切齿毫无办法,闹得最凶的钱老板等更是不知所踪,一段时间,万县治安出奇的好。
童贵生安排好香米进贡的事,又考察了万县的水利农田民生,确认事实,半个月后才回去复命。
俞荷到了白水镇,先给大姑送年礼,拿了五十斤莲藕四样点心茶叶烧酒十几种鱼虾干货和几匹细棉布等。
“俞荷,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俞有花看见长高的俞荷止不住的笑挂在脸上,问道。
“大姑,我爹娘让我回来管我的桃园和米粉作坊。”
“那应该的。你爷奶今年操碎了心。”俞有花让顾大安驾车,陪俞荷街上买了新鲜的豆腐烧饼蔬菜一起回家。
小谭和顾嬷嬷坐船直接到村头的码头,河边漂衣服的几个人认出了她们,放下手里的活来帮忙,都知道俞荷这次回来是因为成武十月二十二成亲。
超超听大人们说赶紧村里报信,他阿奶天天念叨俞荷姐,这下终于是回来了。
“阿奶,俞荷姐回来了!”
张杏忙从屋里出来,问道:“真的,你看见人了?”
“村口秀华婶子几个帮忙搬东西呢,小谭和顾嬷嬷也在。”
“啊,那就是真回来了!”张杏脱了身上的罩衣,让小孙子看看衣服上没占东西,笑道:“你爷回来,你就说我去俞荷家了。”
“好的,阿奶!”
“不对呀,你这会不是应该在学堂吗?”张杏立刻拿起栓门的棍,撵着小孙子去大场。
“小子,你给我跑慢点!”
“跑慢让你打我呀!”超超屁股扭的溜溜圆,往学堂跑,阿奶真是把他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张杏眼看着他进了学堂,才把竹棍藏在旁边的草垛里,手帕擦了擦手,慢悠悠敲响了俞荷家的门。
开门的是唐大丫。
“成武娘,你这肚子怕怀的是双胎吧!”说完就哈哈大笑。
唐大丫臊的满脸通红,她也不想老蚌怀珠,可有就是有了,不可能不要。
上一篇: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