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 第152章

作者:插柳成荫 标签: 古代言情

  上了船,赵槿自然的坐在俞荷身边,俞荷眼睛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

  今晚的夜景,还挺好看。

  毛永利带头唱起了山歌,婉转嘹亮,一船的人也跟着唱起来。

  “唱山歌嘞!”

  “这边唱来那边合!”

  “……”

  赵槿将俞荷送回石头屋,俞荷看着他的身影渐行渐远,攥紧了拳头!

  “小姐,不知道哪个小子背后偷袭我,顾嬷嬷还不让我说!”小谭终于等到自己小姐回来,愤怒骂道。

  “是,小王爷,赵鲲鹏。”

  小谭骂人的话,戛然而止。

  “小姐?”惊恐万分。

  “他说要和我谈一场买卖。”我觉得他是来要老子的命。

  “回屋睡觉,再耽误,明天早上了。”俞荷扶额,走向自己的房间。

  “是,小姐。”

  小谭连忙回屋叫醒顾嬷嬷,小声嘀咕道:“顾嬷嬷,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你只要知道,这几天有人保护小姐,用不到你。你想干什么给我说一声就行。”顾嬷嬷语重心长的说。

  都说高门嫁女,以小姐的能力,即便未来丈夫位高权重,她也能游刃有余,与其将就,还不如找一个上位者。

  再说,老太爷也不允许自己的徒弟低嫁——难道说,他们早就有意让小姐嫁给小王爷?

  不,看老夫人的态度,不是这样。

  那就是王妃娘娘的意思?

  小王爷亲临,姿态又放的这般低,是求娶的意思吗?

  小谭旁边呼噜呼噜睡了,顾嬷嬷左思右想辗转反侧睡不着了。

  俞荷又累又乏,睡了一早上才起,顾嬷嬷连忙准备早饭,小谭拿着她的擦脸巾帮她洗脸洗手,殷勤备至。

  “小谭,早!”

  “小姐,不早了,已经过了午时。”

  顾嬷嬷将一碗热气腾腾的油泼面端出来,小谭急嗖嗖去端自己的碗。

  顾嬷嬷又端来几样爽口的小菜,三个人坐下吃饭。

  吃了饭,小谭说她要去象郡骑大象,能不能离开几天,俞荷看看顾嬷嬷答应了。

  “你去可以,但真不能将野象牵回来,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别仗着有武功高就逞能。遇到事情要冲动了就想想昨天晚上自己怎么回来的!”

  “是。”小谭安慰自己,小姐揭短都是为了她好,她得忍。

  顾嬷嬷刷碗,俞荷端着茶杯远眺,小谭背着自己的包袱蹦蹦跳跳头也不回的走了。

  “小姐,你准备怎么做?”顾嬷嬷忧心忡忡顶着一双熊猫眼,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俞荷身边。

  “顺其自然。”俞荷回过头看着她,淡淡道:“顾嬷嬷不必为我担心。晚上多准备一份吃食。”

  “是。”顾嬷嬷心惊,又心安。

  顾嬷嬷去准备吃食,俞荷院子里练起了师父教的养生拳。

  半个时辰之后,俞荷换衣服去村里跟着大家一起彩排,今晚南镇的社火要去县里表演,生怕出错丢人,大家练习的很认真。

  俞荷戴上头套,站到大头娃娃最后一排,因为她出了钱,村里专门给她安排了差不多身高的五个人,人家前几排的大头娃娃都是娇小玲珑可爱的矮个儿。

  “二小姐,让这个大个儿站在你左手边。”毛永利拿着竹棍走过来,笑着说。

  这小子,也不知道小王爷给许了多少好处,走后门把这样鹤立鸡群的一个人安排到队伍里来。

  俞荷突然伸腿,毛永利没防备,差点绊倒了。

  “二小姐,你生什么气!”二小姐这么护短,这男人到底是谁?毛永利破防,委屈兮兮的抱着脚躲了。

  “二小姐,威武!”赵槿偏头看着她,笑着说。

  “一般般。”

  俞荷不看他。

  赵槿突然靠近她,低声说:“晚上有好几家社火要来万县,你最喜欢的套圈,也有。”

  “好。”

  练习结束,村长和主持强调了注意事项,才放大家回家。

  顾嬷嬷做了五六样小点心和一匣子粉粉的定胜糕,一锅香米饭,等俞荷回来。

  吃过饭,集合的鼓点响起,俞荷拿个匣子小点心各样装了两个,拿上定胜糕,打包好坚果藕粉,背上水囊。

  “顾嬷嬷,你早点睡,我明天早上回来!”免得老人战战兢兢守一夜。

  “好。”顾嬷嬷自有打算,她准备跟村里人一起去县里看社火,晚上去米粉店住。

  俞荷前脚刚走,顾嬷嬷也去村里坐船,恰好和宋老太张氏坐到一起。

  “二小姐今晚要表演,顾嬷嬷也去看呀!”宋老太笑着说。

  “对。我们小姐自幼活泼好动,这社火她擅长。”

  “看着二小姐就是个机敏活泼的性子,不知道许人家了吗?”宋老太想起五岁的俞荷,眼里带着笑,问道。

  “小姐年纪尚小,夫人和老爷又疼孩子,尚未许人家。”顾嬷嬷笑着说。

  “是呢是呢,一家好女百家求,不急不急。”俞有地确实是个难得的好父亲,俞荷七八岁都能背着女儿走路,银钱上也给的足。

  想起俞荷小时候的糗事,宋老太满脸笑容,那可比今晚的社火要好看的多呀。

  小娃娃又可爱,又活泼,浑身上下充满了无穷的活力,劲劲儿的聪明伶俐。

  张氏也跟着宋老太想起从前,笑着请顾嬷嬷往自己身边坐坐。

  顾嬷嬷只觉得这两个人亲近的很。

  “晚上太晚,你们跟我去住吧。明儿一早我们一起再坐船回来。”下了船,顾嬷嬷和她们走在一起,看着街道两边灯火通明的花灯,笑着说。

  “谢谢妹子,我们在县里有个小铺子,孙儿照看着,我们准备去找他们。”

  “那好,那很好。”顾嬷嬷觉得自己有些唐突,又为宋老太家另有营生而高兴。

  “妹子也是一片好心,我们都懂。”

  “今年的人,怎么这么多?”人也太多了,张氏一手一个扶着两个老人往前走。

  顾嬷嬷笑问道:“往年人少吗?”

  “少,这边不流行社火,只有我们南镇的人才办社火——咦,那边广场居然有杂耍,高脚和花灯,还有套圈的摊子?这比我们原来县里的上元节都热闹。”

  宋老太惊讶的快步往前走,果然真的是那些熟悉的摊子。

  尤其看见半个广场都是套圈,地上摆着大小不一各种各样的彩陶生肖,精彩的小花灯,还有一圈圈很实用的活的野鸡,鸭,大鹅,猫,狗,米面粮油和非常罕见的五色小金鱼。

  “套圈了,九个圈只要十文钱,套中什么我们给你送什么,大家过来看,过来瞧!”

  “有些隐藏的奖品,都在这张红纸上,大家套中数字,可以拿着凭条来我这里领礼物!”

  “更有优惠活动等着你,多买多送多多益善!”大胡子摊主这一通吆喝,套圈圈的摊位不会儿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香凝,快点,听说俞荷参加了南镇的社火,我们去看。”

  武灵儿领着一众丫鬟,丁香凝身边也簇拥着十几个丫鬟家丁,大摇大摆在人群中穿寻。

  “社火从南门进,绕城一圈后,都回来这个广场汇演,我们在这里等。”丁香凝实在跑不动了,杵着膝盖大口换气。

  “好,我听你的。”

  武灵儿看到人群发出一阵阵叫好,连忙带着贴身丫鬟强挤了进去。

  “套圈,九个圈十文钱。小姐,要不要试试你今天的手气!”卖圈圈的姑娘见到武灵儿眼睛一亮,小跑着过来,手腕上的圈圈快叠到肩膀上了。

  武灵儿还是第一次见这个游戏,连忙问道:“快,圈圈怎么套,快教教我!”

  武灵儿一口气买了三十个圈,丁香凝由丫鬟护着才挤进来,就看她围着地上的圈圈四处跑。

  “套圈,套圈,多买多送!”又发现一个小姐,卖圈圈的姑娘吆喝的更大声了。果然没错,这万县的生意能做,他们明年还要来。

  社火队游街演出结束,俞荷在旁边看,她们的大头娃娃是第三个节目,等表演完就可以自由活动,最后大家一起坐船回去。

  附近的居民提着热水拿着馒头来送饭,赵槿端了两杯温开水回来。

  “累吗?”

  “还行。”俞荷视线飞快掠过他的俊脸,接过水杯。怎么办呢?

  “等会儿,我带你换身衣服,我们去套圈。”赵槿自然接过俞荷递过来的点心匣子,选了粉嫩的定胜糕,小口吃着。

  旁边毛永利也伸过手来,抓了四块小点心,喊道:“二小姐,喊号子真是累死人,明年我要换个活。有没有藕粉,也给小人一包充充饥。”

  赵槿给他一大包。

  “谢谢,谢谢!”毛永利高兴的跑去倒水。

  “你认识他吗?”俞荷也拿了定胜糕,轻问。

  赵槿坚定的摇摇头,拿出两个银杯,放了一点点坚果和藕粉,去旁边要开水。

  “快吃,要到我们的节目了。”赵槿回来,杯子里放好银勺,催促道。

  演出结束俞荷要走,毛永利小跑着说他去给村长说,要她记得回来倒灯。

  赵槿领着俞荷进了一家成衣店,店主拿出一套正红短衫配纱裙拖着大红的长飘带,俞荷一看就喜欢,买了。

  赵槿换了一套青竹云锦常服,头戴羽冠,耳后的头发披散着一直垂到腰间。

  “好看吗?”

  好看。

  赵槿一笑,走过来,拿出一对蝴蝶面具,将一只温柔的戴在俞荷脸上,绑好飘带,又略微屈膝,将另一只金色的蝴蝶递给俞荷。

  想摸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