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 第48章

作者:插柳成荫 标签: 古代言情

  一双眼睛应接不暇,尤其进了城门,过了护城河,四通八达的马路不知道终点在哪里,让人心里渐渐的生出几分敬畏和害怕来。

  “我赶了好远的路,才到这里。”俞有钱像个诗人,乖乖走在俞有地身边,感叹道。

  “哇,我也赶了,好远的路啊!”俞荷跟着说,伸出两只小手做拥抱状。

  俞有钱失笑,反驳道:“你那是睡了一路。”

  “你说得对!”心情好,你的箭射过来我不接,算你赢。

  三个人和牵着马车的孙富贵,朝贡院附近来。

  “客官,住店吗?我们金榜题名店里住的都是今年的考生,上房一天五百文,提供一日三餐热水,还有一个跑腿的小厮——老哥,一看你们就是一家人,四个人住一天一间房也300文,有热水和一菜一汤包括一日三餐。”

  俞有钱嫌贵,一天300文,他们要住十天就是三两多,没必要花这么多的钱。

  “别,别走啊,我们还有四个人一间的下等房子,什么都不包,一天只要100文。”

  最后俞有地四个被这个黄掌柜,带到距离贡院三里地的西坊。

  这边都是客栈,住的多数是南来北往的客商,互相都不认识,说着自己的方言,相对而言气氛轻松些。

  穿过客栈,后院一间间低矮的黄土房,只有一门一小窗,半间房一张大炕,住十个人都没问题。

  地上炕上一干二净。

  俞有地登记了一间。

  门口斜斜的睡着一个瓦罐,黄掌柜说可以打热水用外面门口的石槽洗漱。

  俞有地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和孙富贵去找和他互相结保的另外四个人,请廪生写把据一次五两,由他找保人互结又花了三两。

  好在赶考的人都知道往贡院附近找,俞有地顺利找到了另外四个人,两个和他一样考了几次没考中的,两个是意气奋发的青年童生。

  见面寒暄几句,老生自带颓势,新生强忍自豪,相互约定明天在贡院门口集合。

  留在客栈的俞荷和俞有钱对着土炕,一声接一声的叹气。

  “我以前不理解大哥,现在感觉自己好像有点生在福中不知福。

  科举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就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当家人。

  ……一家子的压力都有他扛,大哥就是大哥。”

  “同。”

  “考什么试,家里待着种地,也挺好。”这一路累死累活,三百六十五天读书,想想都累死了。

  “同。”

  “一路走到省城都要脱层皮,再别说考试了,我脑子现在嗡嗡做响,记下的都忘光了。”

  “同。”

  “俞荷,我跟你说话呢,再不好好说话,明天不让你穿龙龙的新衣裳。”

  “我说我赞同,你说的对。你说,我小小年纪不学好非要自找苦吃,更是奇了怪了,我吃苦吃的还挺高兴!我愿意来。”

  俞荷做个鬼脸,笑着说,“回去,我逢人就说达州的好。”

  听到这话,俞有钱一下来了精神。

第57章

  对。他回去可以和大伙儿吹牛。

  人是活的。

  俞有钱赶紧去找喂马的小厮打听,三文钱一桶院子里打的井水,三文钱一抱柴,铺炕的干净干草一捆八文,用了三文钱回收……

  俞有钱带着俞荷屋里生火,用自带的罐子烧水,先解了渴,再就着石槽里的冷水洗脸,拿出自己的竹茶杯刷牙。

  “总算舒服一点了。”

  “三叔,我感觉我睡在厚厚的羊毛毡上,羊毛毡太热了,扔过!”

  洗漱好也不知道干什么,俞荷垫着马棚买来的干草,铺上一大块粗布当床单,炕上躺着开始做白日梦。

  “我睡在云朵里,轻飘飘的仙境呢。”俞有钱边说边及拉着鞋反锁上门,不关好门,他马上就要睡着。

  “我睡在棉花被里,软绵绵……”

  “我在王宫里,自由穿行。”

  “叔,你不是妖怪!”

  “我——呼噜噜!”

  俞荷忙捂住耳朵,三叔打呼噜太吵。

  不会儿,俞荷也睡着了。

  直到俞有地孙富贵吃过饭,喂好马,靠在马棚里打盹,屋里两个人呼噜一个比一个响。

  孙富贵把自己的酒给俞有地喝,俞有地摆摆手,不喝。

  “你说你,性子还像十来岁的时候,考试就考试,你带个娃儿来干嘛!”还不带个懂事的男娃,偏偏带个女娃。

  女娃跟出来有啥用?又不能科举,也不能经商,养到十六七岁就是人家的人了。

  “嗯,明天,好好考试。”俞有地胡乱的答应着,手里抱着干净的长衫。

  俞有钱觉得自己再不醒来有点说不过不去了,懵呆呆的打开房门,一阵风吹进来,才发现屋里太严实,他是被热醒的,得开点窗户。

  俞有地听见门响一步八丈远,抱着衣裳进屋,炕上找了个空地躺平。

  明天,六月初八。

  孙富贵把他马车上的被褥拿下来,另一边铺好也跟着睡了。

  房门窗户大开,俞有钱洗把脸,肚子饿了,叫醒俞荷,示意出去说话。

  “俞荷,你想吃什么?”天色尚早,要吃什么也不着急。

  “开水泡馍馍!”

  “出息,走,三叔带你去街上下馆子,吃好的。”俞有钱走回来,把门从外面锁了。

  俞荷小跑着跟上俞有钱的脚步。

  这周围都是大差不离的客栈,大堂开饭馆,楼上楼下房间住人,后院也住人,有关牲口的牲口棚子,也有专门的小厮给马喂草饮水,一天到晚的照看。

  “新鲜的烤羊肉,羊肉泡馍!”

  “好吃的羊杂汤!”

  “羊肉烩面片,客官,我们的羊肉都是绵羊,不膻不柴,香得很呐!”

  叔侄跟在一群大汉身后,听每家都有的店小二叫卖。

  “羊肉臊子面,羊汤烩面,好吃的臊子饸饹面,吃面就送鸡蛋啦!”

  俞荷强拉住要跟着人去前面吃羊肉泡馍的三叔,小声说:“三叔,羊肉辛燥,我们吃碗面,好好休息,明天伺候阿爹考试要紧。”

  “嗯,听你的。”俞有钱心里冷哼,就只记着你爹。

  “两位客官,我们有羊肉臊子面,有……你们吃哪种?”听小二介绍,俞荷有了想吃的。

  “小哥,两参的白面荞面饸饹面,要一大一小,要羊肉臊子,再拿两个酸萝卜小菜,一共多少钱!”

  “大碗十五文,小碗十二文,小菜一文。”

  俞荷兜里掏出二十九文铜板递给他,“先给我们来两碗面汤!”

  “好嘞,二位稍等。”

  俞荷跟着俞有钱,找了个不显眼的两人座位坐下,打量着周围的陈设。

  木头大桌子和大板凳,有八人桌,有四人桌,也有两人桌,桌子上摆着一碟大蒜,筷筒里插着干净的筷子,没有单独加的油辣椒和醋。

  “客官,您要的面汤。”店小二端着两碗淡黄色的面汤过来。

  “多谢,有劳了!”俞有钱给俞荷面前放了一碗,给自己端了一碗。

  俞荷仔细吹了吹,细细的喝了一口面汤,面汤里放了碱,让她想起做拉面的蓬灰。

  “好喝,明天早上请你阿爹也来吃面。”俞有钱看着端上来的两碟萝卜小菜和两个鸡蛋,笑着说。

  俞荷尝了一口辣辣的酸萝卜,很开胃,小声和俞有钱说,“明天给阿爹带两个鸡蛋和小菜。”

  “鸡蛋带不了,检查的时候掰的稀碎,让你爹进考场前多吃点肉,扛饿。”

  两碗滚烫烫的饸饹面端上桌,盖着几片羊肉,放了葱花香菜,飘着红艳艳的一勺羊油辣椒。

  “这面条真不错。”俞有钱拿筷子吃了一口面条劲道爽滑,味道辣中带麻又回甘,满口都是麦香。

  “客官,外地来的吧,我们本地的麦子口感最好,不管做馒头面条都香。来了就多尝尝。明天过早,去南门,那边

  一条街都卖美食。“旁边一个中年人接话道。

  “多谢大哥推荐。一斤小麦多少钱呢?”俞有钱和人聊上了。

  “贵的十文一斤,带少量石头土的八文,最便宜的也有六七文的里面有土和麦芒。”

  “阿叔,胡豆多少钱一斤啊?”俞荷突然开口问道。

  “啊,你说的是大豌豆吧,一斤两三文,那东西压秤。油炸了可以当零嘴,小孩子会喜欢。”中年男人又夸这小孩聪明,还说俞荷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看就是福相,云云。

  “你儿子有六岁吗?就带着出门长见识,兄台一定对这孩子寄予厚望。”

  “对。”俞有钱严肃的看俞荷一眼,道:“希望他长大了能继承我的衣钵,免了走街串巷吆喝叫卖,能开个自己的小杂货店。”

  叔儿,你为啥不说实话!我长大了要当地主。

  俞荷抛给俞有钱一个你自己看着办的白眼。

  “小兄弟,你谦虚了。”羊肉泡馍也上了,大汉低头迅速吸入。

  吃过饭,俞有钱带着俞荷转了一圈,慢慢的走回来。

  “不愧是省城,随便一个馆子做的饭菜都香。”俞有钱扶着吃撑的肚子。

  “家里的饭不香吗?”

  “香,不过我猜,家里人现在都没心情吃饭,哈哈哈。”俞有钱得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