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 第84章

作者:插柳成荫 标签: 古代言情

  俞有地耳朵烧了一路,觉得是家里人都想他了,结果大门锁着,父子俩连门都进不了。

  宋老太看上去苍老了十岁,听到俞有地的声音晃晃悠悠过来说:“都去田里干活了,去了不到一个时辰,张家湾的田里掰玉米,水稻田里拔草去了。”

  “多谢宋大娘告知。”俞有地笑着说。

  宋老太看着面前这个,红光满面,憨笑的俞有地,眼泪刷的下来,急忙背过身去。

  “成文,爬进去,先把行礼放好。”俞有地对俞有功的事有所耳闻,不便多聊。

  “是,阿爹。”

  成文爬上篱笆院墙,跳进院子里,俞有地把自己的行礼递给他,就大摇大摆去张家湾。

  成文找到钥匙,开大门,果然不见阿爹的人,宋老太还在,就说:“宋阿奶,进来坐坐?”

  “不了。我锅还煮着呢。”

  成文合上大门,先厨房里生火,烧水洗了个澡,院子里擦干头发。

  人还没回来,就先把米饭蒸上,后院出来拔菜,夏天的菜园,辣椒青菜西红柿包菜葱应有尽有,韭菜都老了也没人吃。

  他们家因为卖饭,阿爷舍得地里施肥,蔬菜各个长得好,比他两文钱买的青菜大一倍多。

  摘菜的时候,成文就随手捡净,回来厨房淘好,一边控水。

  这时候,先听到俞荷的声音,接着就是一家人都回来了。

  成文忙厨房里出来,马三面看到大孙子,立刻怜爱的说:“老大家的,我怎么看着成文都瘦了?”

  “我也觉得。”打量儿子长个子的李二娘赶忙搭话。

  “父子俩在外面能吃上什么好饭,明天给擀面条吃臊子面。”

  成文和二叔三叔打招呼,帮忙从牛车上卸青玉米。

  “怎么现在就收玉米?”

  “卖熟玉米的,一穗五文。”俞有钱看看洗手去的罪魁祸首无知无觉。

  见锅里做好的米饭,马三面把长孙夸的脸都红了。

  俞有地听不得阿娘一句夸人的话,打过招呼,去洗澡换衣服洗头发。

  李二娘忙前忙后给帮忙递东西擦头发,夫妻俩说不尽的话。

  “你别担心岳母,上熟我给买了五十斤米面,成文买了二百斤杂面,往后我们多去看看,多走动走动!”

  “嗯。”李二娘心里五味杂陈。丈夫和孩子连娘家的一顿饭都没吃上吧。

  “别多想,张氏让我不舒服,我也让她不舒服。我可不是软柿子。”

  “你是硬柿子。”

  李二娘被丈夫的话惹笑了。

  “说说吧,你咋给她添堵了?”

  俞有地就一五一十的说起送面的事情来,“……我本来是让两个人给我做个见证……”

  “这么说,白永兴又收到学童了?”

  “应该吧,他名声还不错,今年有望更进一步。我听同窗们说,县学的王教谕很看好他。”

  俞有地抬头见妻子生气,忙道:“你不知道张氏给他吃啥?”

  “吃的啥?”

  “吃的獐子肉,听说此肉香而不柴还大补!哎呀,我哪天也进山放两个夹子去!”

  俞有地说着去倒水了。

第93章

  他大舅母也太狗眼看人低,这么好的菜父子俩肯定一口都没吃上,不是人!

  李二娘气愤的心里骂道,以后再不送米面了,都是一起养大的孩子,李世涛还是长子呢!

  马三面厨房里小声问成文,“你爹,真县学里读书去了?”

  “当然了。孟世伯,李世伯,还有吴世伯他们四个一起去的,阿爹天天早早起来去县学,中午吃了饭又去,晚上阿爹都在背书,抄书,我也跟着抄了一本《大学》呢。

  阿爹还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偶尔会去外面吃饭,探讨学问,做诗。九品官的吴主簿举人出身,管河道,是吴世伯的亲戚,阿爹也说上了话。

  白姨夫也在县学学习,他跟王教谕关系好,是王教谕看好的举人苗子。”

  马三面俞老头点点头,俞有地这是准备今年试一把了吧!

  有这心气,也是好的。

  就算时间仓促,准备不足,到底是让人感觉到了一点希望。至于考的考不上,今年不行,再学三年,万一以后考上呢!

  “你爹去读书,你一天都干点什么?”马三面对孙子更宽容。

  “我一天到晚在家自学,先生布置的功课做完,还有阿爹下学回来当天县学的学习任务有时候也让我做。

  我认识了粮店的小张哥小吴哥,他们给我说哪家是哪家人,有什么亲戚,县学里的学生,教授他们都认识,有时间我跟着他们一起回去附近走走,人家的店铺怎么经营,订货。反正比在学堂更踏

  实。”

  “三顿饭,都是你做的吗?”唐大丫笑问道。她家成武会做饭,成文一个读书人也会做饭?

  “那可不是么。买饭菜贵得很,像我们家卖的炒菜米饭,人家要十二文,味道很一般。”成文说到这里,左右找俞荷。

  阿娘做的饭好吃,连带着他也不喜欢吃买的饭菜。

  “一把青菜一两文,一个鸡蛋两三文。物价贵。布料贵但颜色鲜艳好看。我听说俞荷端阳节卖绒花出名了?”

  大家七嘴八舌和成文说俞荷卖绒花的事,她被阿奶限制了。

  家里不让做绒花,成文就把买的丝线没拿出来,准备晚上拿给阿娘先放着。

  “万一你爹今年考中,我们家的烧鸡就是名副其实的举人烧鸡了。”俞有钱笑着说。

  俞有地门里进来,听到这话,也没说什么,大家默契的各忙各,不会儿,饭熟了。

  转眼二十八,俞荷先收到了二婶给准备的生辰礼物——一双好看的绣花布鞋。

  “谢谢二婶,二叔!”

  唐大丫开了头,俞有地赶紧拿出他准备的厚礼——一本《大周律》,一本《天工开物》,还有一本讲穷书生和富家小姐的章回体小说《白小姐》。

  俞有地趁机摸摸女儿毛绒绒的包包头,笑道:“旦逢良辰,顺颂时宜。”

  “谢谢阿爹,最爱你了!”比心!俞荷高兴的行礼,忙接过书。

  哥哥们送的纸笔,姐姐送她两条手帕。

  赵娟俞有钱给俞荷买了一条粉红色的绸面马面裙。

  马三面俞老头给买的同色外衫,李二娘准备了一套里衣和香色的裤子。

  “俞荷,要不要现在试试你的新衣裳?”赵娟笑着说。

  俞荷忙点头。

  马三面婆媳四个人一起打扮起俞荷。

  俞荷换好里衣,穿上新袜子裤子鞋,就被阿奶抱在怀里穿外衫系裙子。

  俞梅拿着梳子等着给她梳头,李二娘赵娟也等在旁边。

  “像个年画娃娃,穿这身真好看。”

  “俞荷脸圆,留须须头,梳中分,左右编梅花辫,垂在耳朵前,后面的头发披着。”

  被阿奶抱在怀里的俞荷,只觉得六双手在她头上动,头皮还怪舒服。

  “阿娘,辫两根五彩绳,会更好看。”俞梅小跑着去取五彩绳。

  李二娘小心的给她把头发梳开,抹了点点桂花头油。

  等俞梅把五彩绳拿来,赵娟和李二娘一人一边给编辫子。

  “阿娘,妹妹的须须头(刘海)长了,我给剪短。”

  “果然好看。”赵娟比了比长短,用头绳扎好发尾,李二娘也辫好另一边。

  李二娘认真的看着女儿胖乎乎圆嘟嘟的笑脸,头发这样梳更乖,有福相。

  “体面。”

  俞荷等姐姐小心翼翼剪好刘海,要下来,被马三面强抱出来给大家看,“我俞荷好看吗?”

  “好看。”

  “像个小仙童!”

  “小仙女!”

  “等我一下!”成城小跑着书房拿笔,给俞荷眉间点了一个小红痣。

  “还是我孙儿成城,最聪明!”马三面毫不吝啬的笑着夸道。

  “这看着一下就不一样了。”

  龙龙拿来一对自己做的绒花卡子。

  唉!

  俞荷心里叹口气,看着家人,笑着说:“我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感谢大家给我过生辰!”

  说完,俞荷一边大摇大摆走路,一边做鬼脸,一会儿又学猪八戒挺着个肚子,一会儿学大圣东看西看,一会儿又是细碎婉约的女步,一会儿又跳起了秧歌舞。

  惹得全家捧腹大笑。

  “鬼灵精,都哪里学来的!”

  等大家笑够了,俞荷窝在阿娘怀里强烈要求换下新衣服,这衣裳大家看着好看,她穿着热,一点不透气。

  “阿娘,我要我的长衫!”

  “好好好。”

  李二娘笑着帮忙解裙子袜子,只留全腰和短裤,给俞荷换上橘红色细棉布长衫,这色还是她们自己染的,留白成了一朵朵细的小白花,孩子穿着凉快,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