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 第96章

作者:插柳成荫 标签: 古代言情

  俞荷跟着俞有钱去镇上找杜婆子说往出卖橘子的事,又找了几个认识的小贩,推销橘子。

  “又大又红的橘子一斤六文钱出,你们卖多少钱是你们的本事。”

  “……新鲜采摘,寓意好又好吃的橘子,肯定向卖。”

  几个小贩被俞荷说动,推着小车来看货,见货好,一竹筐半竹筐的买了些,先去试卖。

  附近的商户管事闻讯而来,一斤两斤的买回去打牙祭。

  俞荷带着俞梅唐大丫三个人,忙前忙后帮忙过称,又卖出去了几十斤。

  码头卖饭菜的张氏和几个村里人来的很快,每人要了半竹筐,去码头摆摊。

  下午卖出去的小贩推着车又来进货,说他们卖十二文一斤。

  这次每个人至少要了三四筐,他们要到村里去卖。

  “小掌柜,橘子,冬天能长期供货吗?”镇上卖缸的南湖拉着三筐橘子要走,随口问道。

  有,就是没有也得有。

第103章

  “叔,你先卖着看,我再打听。”俞荷没把话说满,准备晚上回去问问三叔,这次陆家要多少烧鸡烤鸭。

  “那给我再装两筐。我多卖两天。”

  一千八百斤橘子到晚上卖出去多一半,船把头帮忙用桐油布盖好。

  俞荷和来接她的俞有地一起回去。

  “阿爹,吃个橘子,这橘子七分甜,三分酸,果汁饱满,这是红橘,果皮是可以晒陈皮的。”

  俞荷小跑几步放下小背篓挑一个最大的橘子,等阿爹走上来,把橘子递给他。

  “在邓家吃过?”

  俞荷点头,“邓爷爷家还有苹果梨香蕉和甘蔗呢!”

  “要不,我带你去拜邓郎中为师?”俞有地吃一口橘子,酸的脸都皱了。

  “好啊,好啊!”

  俞有地顿时没了下文。

  “拜了师父,我就可以跟着邓爷爷到处去给人瞧病,出去见识一下也好。”这是个好主意。

  “阿爹,我要让大姑父教我武功,一巴掌能扇翻人的那种,我一个人出去就不害怕了。”

  “阿爹!我们快走,我得问问三叔陆家要多少烧鸡。”

  “阿爹,你快点呀……我要让他们给我带橘子来卖,卖到过年。”

  俞有地看着前面跑的点点小人,心情复杂,这孩子想法怎么那么多。

  晚上,俞荷等俞有钱很晚了,没见人,回屋睡了。

  第二天,南湖几个又来进橘子,一船橘子不会儿就卖完了,还剩下三十斤破皮的和小果也有人要,一斤3文卖了。

  实际卖出去一千六百多斤橘子,俞荷得了一两多,等俞有钱中午露面,陆管家也跟着来吃午饭,俞荷和他商量,每隔三天送一船橘子。

  “烧鸡烤鸭,刚出锅最好吃,过了三天,基本味道折一半,陆管家,你们店开的大,每天要出三百只,三天也要九百一千只。再带着卖一船橘子或时令蔬果杂货,雇工的钱也就出来了。”

  俞有钱在旁边敲边鼓,杂货店的货越多越吸引人来,双赢的买卖更能长久。

  “我回去和家主商量。”

  陆管家两顿饭都在码头吃,三天后拉着一船两千多只烧鸡烤鸭回去了。

  “俞荷,走,跟我到吴大哥家给大家发工钱。”俞有钱镇上换了碎银和铜板回来 ,叫俞荷去看热闹。

  “来了来了!”俞荷头上快速裹上一块头巾,背上自己的小背篓飞快从杂货店出来。

  吴大汉夫妻在船上等着,吴家湾在下游,要坐半个时辰的船,才到。

  吴家湾村头聚集了好多人,吴大汉一到,大家高兴的喊道:“老大,今儿就发工钱吗?我有四个工呢!”

  “五婶,发,干了活的都来领钱。”吴桂花笑着说:“婶子们的钱我给发,汉子们的由有钱兄弟发。等会儿回去把人都叫叫。”

  鸡鸭是他们张罗着收的钱已经领了。

  让有钱兄弟发的是散工一天20文,鸡鸭杂归干活的人。

  吴大汉家三间茅草房,院子很大,到处晒的是鸡鸭毛,这毛一斤5文,俞家回收。

  俞有钱领着俞荷坐下喝杯茶的功夫,吴大汉家院子里站满了人。

  “我叫一个名字,上来一个领。”俞有钱拿出自己的记账本,这活儿吴大汉夫妻目前还干不了。

  吴桂花帮着数钱。

  俞荷也跟着看,她主要看人,这些人有一看就精明的,也有老实真高兴的,可能是吴叔的亲房,几个大娘叽叽咕咕的说着小话,又羡慕又嫉妒吴大婶。

  “吴越,八个工,共一百六十文。”俞有钱开始叫第一个名字,这小伙机灵,跟着吴大汉各村收鸡鸭。

  “到。俞掌柜,有活儿您记得喊我一声。”

  “好说。”俞有钱接着叫下一个名字。

  在吴家拉拉杂杂一个时辰,俞有钱才带着俞荷回到码头。

  等送人的吴大汉走了,俞有钱问俞荷,“你觉得烧鸡烤鸭在吴家做怎么样?”

  “挺好的。就先这样吧。”

  “我们和吴家利钱对半分。明天还收鸡鸭吗?”俞有钱觉得自己是大方的,他出秘方,吴家帮忙做,利润五五分,收鸡鸭也有利。

  “收。我们自己也收。王大爷家,还有阿爷介绍的董家和青山爷家,我们自己做。与大姑父相熟的那些卖主,我们也自己收。到时候送到吴家做,一只给他们五文的加工费。”

  要是吴家靠得住,将来把烧鸡烤鸭这一块交给他们也无妨。

  “那我明天跟你大姑父去收货。把你的头花卡子给我进一些。”

  “没问题。”俞荷说着去理货,俞有钱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晒太阳,发呆。

  清晨,吴大汉一起床,就发现院子里满地的鸡毛不翼而飞了!

  吴桂花气的站在院子里骂了一早上,也没抓出来凶手,下午就去娘家牵来了两条猎狗,还带着五个小二狗子。

  安城,陆家的酒楼开的比俞家想象的大,码头半条街都是陆家酒楼的地盘,近处五艘画舫,远处八条张灯结彩的游船,是陆家也是陆锡安重出江湖给大家的第一份见面礼。

  “没想到,这小子把门户顶住了!”几个经年的漕帮老把头一起喝酒,看着对面陆家酒楼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感叹道。

  想当年,他们年轻的时候也天不怕,地不怕……

  “毛头小子,不懂规矩,漕运的水深着呢。”

  “他爹当年怎么倒下的,他也一样。”

  “王老二,你小心说话,隔墙有耳!”马管事想起身上的伤,赶忙道。

  第二天,马管事就见王老二横躺在他的地盘上,连船带人一夜之间化为灰烬,换上了一个陌生的信把头,吓得他回去连做几天的噩梦。

  陆锡安,寻仇来了!

  “主子,船上各处都是我们的人,这两天生意很好,也有永州来的巨富公子来尝鲜。”

  柳丽娘是船娘,被人追杀,得了陆锡安庇护,原先经营着一条夜游的花船,现在都管。

  “烧鸡烤鸭一只500文,每桌必点。”

  不一会儿,张豪存也到了,他管着陆家岸上酒楼的生意,卖最便宜的船工饭菜。

  麻辣豆腐一碟三文,红烧鱼块一文四块,还有便宜的素炒青菜,清炒白菜,搭配一碗杂粮饭。

  要吃的好点,也有零售的烧鸡烤鸭和卤肉,荤菜一份不超过三十文。

  “主子,大家都说,少爷跟总舵主一样仁慈大方。”

  陆锡安一笑,讽刺道:“他们现在怕是巴不得我和我爹当年一样惨死,家破人亡!”

  十月初五,今年挖河道的劳役终于结束,俞老头背着手看俞荷旁边地里给果树穿稻草衣裳。

  “阿爷,你别看它小,明年三年了,它必须给我结桃。”俞荷一边给桃树从根往上裹稻草,一边笑着说。

  “要是不结呢?”俞老头帮着下一棵树根上挖土,施肥。

  “不结,它敢!”俞荷使劲儿拍了拍桃树枝,“不结——我就把你砍了重栽新苗。”

  “它害怕了!”俞老头看着晃悠的枝条,笑着说。

  “害怕就好。”俞荷继续给树缠稻草,“等明年桃树结果就知道品种了,要是好吃,我们可以挖野桃树嫁接。”

  “阿爷,我外公来了!”小兰花跑着来喊人,后面跟着赵娟。

  “好。”俞老头笑着说,“我马上回去。”

  “有地贤侄去码头了,我这个月都跟着挖河道,今天特意来感谢。他大伯就是大方,给我十亩免税田,一年省我二千多斤粮食。”赵芳元见了俞重,笑着说。

  “亲家太客气了。有地能有今天,多亏亲家张罗,应该的。”俞重给他倒上酒,笑着说。

  赵芳元心里更高兴,实诚道:“我是真没想到,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亲家人品好,这是有地,也是孩子们的福气。”

  赵娟看着小兰花,给俞荷帮忙绑稻草,小兰花来来回回给她们抱稻草,一个人乐呵呵的笑。

  “俞荷,还有两棵树,等你三叔回来弄。”

  “好。”俞荷把稻草往旁边合了合,牵着小兰花往回走。

  等赵娟带着小兰花厨房帮忙做饭,俞荷又去地里把剩下的两棵树捆好稻草。

  看着三亩地的棉花辣椒杆,是时候请人整地买肥料了。

  “俞荷,快,陆家的船到了,快跟我去码头算账,你爹被县太爷请去巡查河道帮忙了。”俞有钱风风火火地里来喊俞荷。

  “好。”

  俞荷跟着俞有钱到码头,小吃店门口已经卸了半船的橘子和甘蔗,还有些柚子和小橘子。

  走街串巷的小贩和码头摆摊的人家都来进货,马三面成武俞有粮唐大丫四个人看着摊。

  “小掌柜,橘子甘蔗还是五文,柚子和小橘子量少,是我们家主送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