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金盏 第180章

作者:玖拾陆 标签: HE 女强 爽文 古代言情

  阿薇和陆念交换了一个眼神。

  不算在意料之外,但又有那么点儿突然。

  事关巫蛊案的进程,阿薇了解得其实不算详细,她所有的讯息都来自于闻嬷嬷,而闻嬷嬷知道的,几乎都是姑母打听来的。

  案发之时,先太子深陷泥潭,而祖父为了他辛苦奔走,在这期间,事情越来越大,卷入的人也越来越多。

  祖父便是被卷进去了,就再也没有出来。

  京城风声鹤唳,明面上没有人敢胡乱议论,背地里的各种消息又实在不能确定真假。

  姑母打听了一些,但和冯正彬的说辞一对、又发现不能全对上。

  彼时也不能说冯正彬故意虚报,实在是姑母自己都吃不准外头暗处的流言,好在她足够敏锐,交代了嬷嬷很多,把人送出了京城。

  再后来,巫蛊案落定。

  远离京城的闻嬷嬷更是只能道听途说了。

  可案件演化得一团乱麻,便是在京中待着都不一定能层层分析准确,就别说她们山高水远的了。

  况且,真要论起来,还得是朝堂上、经历了完整巫蛊案的人看得更准些。

  阿薇便道:“您都说说吧。”

  定西侯整理了思路。

  “金太师最大的问题是结党。”

  “先太子敬他为师,且金太师本人桃李天下,多年间往来密切的学生确实很多,那些学生也不乏朝中有份量的臣子。”

  “他们同时也与先太子关系不错,而太师又和很多人有银钱上的交情。”

  阿薇一愣:“银钱上的?”

  “其实起先被查的是肃宁伯他们,几家都在宝源有周转,宝源就配合着拿出了账册,”定西侯叹了一口气,“没想到那几家,问题有一些却不大,反倒是意外发现了金太师大大小小的往来票据,每一张上面,太师的落款都能对得上。”

  阿薇听得惊讶不已,难以置信地问:“这能算是证据?这摆明了是诬陷!

  祖父不是傻子!他要真的结党,真的拿银钱活动,何必用自己的名头?

  连那王庆虎都知道拿不相干的远亲挂个名,我祖父能不知道?

  他老人家的字天下闻名,字帖众多,会写他的字的人又不是找不出第二个来!

  怎么、怎么能用这种东西就……”

  掌心突然一热。

  阿薇低头看,是陆念握住了她的手。

  略显着急气愤的情绪不由地舒缓下来,阿薇回握着陆念,挤出个笑容来:“我明白的,雷霆雨露,皆是皇恩。”

  是证据,还是诬陷,全看拿着它的人如何挥舞大旗,全看那龙椅上的人的心、偏向了哪一方。

  结果就是答案。

  先太子被废,两位皇子身死,一位流放,多少臣子满门抄斩。

  永庆帝信了先太子行巫蛊祸事,那所有向着先太子、帮着先太子的都有罪。

  既然有罪,那就都是证据。

  阿薇说这话时,神色很平静,但话语里的悲痛透露出她对这八个字的刻骨体会。

  定西侯也是多年为官为臣,食君之禄,他自己能明白那些道理,但听到它们从阿薇这样的晚辈口中说出来,还是痛心不已。

  没有经历过圣旨下的家破人亡,又怎么会有如此体会?

  臣不敢言君错。

  哪怕到了今天,定西侯知道巫蛊案是错案,他也不能直直地站在金銮殿里,说什么“错了就改”。

  翻案,有翻案的步骤和章法,不能靠蛮劲。

  “我亲眼看过那个字,”定西侯稳了稳情绪,和阿薇道,“和金太师的字太像太像了,不止是皮,还有骨。”

  阿薇愣怔了下。

  仿字,糊弄简单,要乱真,很难。

  祖父的那一手字,阿薇在蜀地庄子上那两年临过贴,算是得了个形,瞒不过真正的行家,但那些只懂皮毛的人看了,看不出来问题。

  靠着这个形,她仿写了冯正彬的遗书,也仿了姑母的字、一张小纸条吓冯正彬。

  那封遗书是她讨巧。

  手边就是冯正彬抄写的经文,且他多年写台阁体、不写金体,早已生疏,阿薇抓了几个特征,后半截遗书又越来越缭乱,钻了空子。

  姑母自小学的就是祖父的字,又得过祖父指点,饶是如此,她的字也不能算是有了骨。

  阿薇仿了,骗骗当时心神不宁的冯正彬,也够用了。

  但今日,定西侯告诉她,那些伪造的证据上的字迹有皮有骨,这不是轻易能达到的。

  “那个人一定很擅长书道。”

  “他应当蓄意练习了很多年,或者不该说蓄意,那时候读书人练金体的如过江之鲫。”

  “但是,大家会有大家的风骨,最初都是从临摹入手,造诣提高后,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格调。”

  “他练得很好,而且,收起了自己的东西,只写金体,他在笔迹模仿上有很高的天分。”

  阿薇总结着,突然灵光一闪。

  她被字迹带走了思绪,反而忽略掉了其中另一个问题。

  “宝源钱庄?”阿薇喃喃着,“虚假的票子能进宝源钱庄,又被查出来,宝源在其中是个什么角色?是宝源把东西混进去了,还是他们本不知情、按衙门要求提供账册,而查此事的官员把伪证放进去了?”

  定西侯坐得更端正了些,神色亦严肃。

  “说实话,前些年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哪一种猜测都有可能,”他深吸了一口气,坦言道,“后面我要说的,都是我昨夜得来的猜测。

  宝源的背后是安国公府,这事儿你知道吧?”

  见他如此慎重,阿薇也不由紧张了些,闻言点头:“听说过。”

  “只是坊间传言,但我估摸着八九不离十,”定西侯道,“安国公有一位侄子,名叫章振礼,现任大理寺少卿。

  会怀疑安国公,是早年间我与岑太保喝酒,他当时喝多了,提到过一句。

  说章振礼的字写得特别好,别看他平日只用台阁体,但他行书草书楷书都出众,书道上下过很大的功夫。

  还说,他都自愧弗如。”

  岑太保本意应是夸章振礼的字,酒后多言,醒了也就忘了。

  定西侯亦没有把那么句酒话往心里去,也就是昨儿半夜辗转反侧梳理金家案子时,倏地一个激灵,把这两者给牵上了。

  一个爱好书法的人,怎么可能没有苦练过盛行的金体?

  岑太保自己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字,能被他夸赞,能让他佩服、自认不如的,章振礼或许真的能得皮又得骨。

  “巫蛊案是谁弄出来的,这不好说,”定西侯沉声道,“但拖金太师下水,宝源和背后的安国公不可能干干净净。”

第133章 有用的留下,没用的踢开(两更合一)

  胡同里传来几声犬吠。

  阿薇恍然回过神来,长睫颤了颤,脖颈微微后仰着深吸了一口气。

  岑太保倒台、岑氏死了,陆念的大仇得报,阿薇很是高兴。

  可金家牵扯到的巫蛊之案,说实话,她自打回京起,确实感觉到了无从入手。

  那起大案里,冯正彬根本算不上一个人物。

  说句难听点的,永庆帝大开杀戒时,冯正彬压根排不上号!

  他在恐惧、不安中杀害姑母以图自救,但对于巫蛊案真正的状况,他并不知情。

  撑死了,冯正彬也就只能说出个给岑太保当了很多年的“孝顺”学生,再无其他了。

  阿薇想要拨开迷雾,最好用的就是眼前的定西侯。

  半年多下来,定西侯证明了他还是有被利用的价值的。

  他对陆念的遭遇会心痛、愧疚,他希望父女、祖孙能关系融洽。

  他前头三十年有多么误解陆念,对不起陆念,三十年后的这份后悔就会越重、越急切。

  阿薇几次直言点破,是岑氏破坏了定西侯府本该幸福安乐的生活,也几次让他庆幸,苦难之下,陆念起码还有一个贴心的女儿。

  前几日,定西侯懂了。

  他的庆幸是镜花水月,余如薇早已是一小小瓷罐,而陆念靠着偏执和恨意才坚持到了今日。

  这一切,扎穿了定西侯的心。

  而一颗能流血、知道酸痛的心,才能被利用。

  有用的留下,没用的踢开,就是这么直截了当。

  而被“留下”的定西侯,果真还是捧上了些有用的线索。

  安国公府。

  章振礼。

  很好!

  阿薇的眼神明亮,总算是有方向了。

  就和做宴席似的,菜品定下来,才好确定如何采买食材。

  定西侯一看阿薇的神情就知道她的想法了,她定然是想自己去查。

  这种“单打独斗”的性子,定西侯在军中见得多了。

  他们要么自视甚高,要么就是因为各种原由不信任战友,甚至对主帅都心存了几分质疑。

  定西侯想,阿念和阿薇她们两人应是后者。

  两人没有盲目自信,却又只相信彼此、以及被她们认定为“安全”的人,像是闻嬷嬷这样。

上一篇:嫁表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