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金盏 第213章

作者:玖拾陆 标签: HE 女强 爽文 古代言情

  还真没有错。

  哪怕没有投到嫡母的肚子里,但挑中了个好爹。

  伯父就这么一个儿子,嫡出庶出,还真不是什么问题。

  何况伯母又来了这么一手。

  安国公夫人还在絮絮回忆着:“每年七夕,我亲手给她洗头,我给她染指甲……”

  凤仙花染指甲最是好看了。

  花瓣加一点点盐捣碎,花泥盖在指甲上,拿树叶子裹住缠线,时辰到了取下来,就是橙红如艳阳。

  陆念对着日头,眯着眼认真看自己的手。

  指甲鲜艳,好看极了。

  这是阿薇才给她染好的。

  因着包住手指后不好动弹,所以她这厢得了,才又给阿薇准备。

  母女两人坐在桌边,陆念捏了一团花泥,仔细在阿薇的指甲上盖好,覆上边边角角,又不叫染到甲面外头。

  “染得鲜艳些,叫青茵随你一道去逛庙会。”她道。

  阿薇笑着道:“我看青茵已经染了一回了,只是她指甲不好上色,说今儿再染一层。”

  “小丫头们都爱俏。”陆念打趣着。

  阿薇转头看窗外,见小囡探头探脑的,她不由道:“那儿还有一个小丫头。”

  陆念唤了小囡进来,叫她坐好:“等给阿薇姐姐染好了,再来给小囡染一个。”

  小囡本就乖巧,一听这话,坐得端端正正。

  “明日我们炸巧果,我再刻几个大花瓜,”阿薇也逗她,“我们不玩泥的磨喝乐,我给你雕一对大的,但你要护好了,别被哪个嘴馋的一口咬了去。”

  小囡高兴地“嗯”了声。

  阿薇又道:“后墙西边有好大一只蜘蛛,明儿抓来给小囡作喜蛛。”

  小囡笑得眼睛成缝。

  陆念便问:“你自己的呢?”

  阿薇一愣,复又笑道:“我就不用了吧?”

  陆念一面缠线,一面想了会儿,点了点头,道:“也是。

  我们阿薇这双手,已是够巧的了。

  蜘蛛织的网,许是还没有阿薇煎锅贴的金网漂亮。”

  “那我们明日吃锅贴。”阿薇附和道。

  “好啊,”陆念道,“至于求姻缘,我看你也用不着求,行了,换只手。”

  阿薇被她说得有一瞬晃神,而后才忙换了只手伸过去。

  姻缘吗?

  她原是从未想过那些,但架不住有人毛遂自荐。

  以至于陆念提到,她不由就想了起来。

  看了眼还是什么都听不懂的小囡,阿薇凑过去问陆念:“您知道啊?”

  “我眼不瞎,脑不笨,”陆念指腹上有花汁,怕染到她脸上,只拿指节去推她,“坐好,别挡着光。”

  阿薇坐直了。

  陆念又道:“我看他也不是个眼瞎心盲的,我们阿薇这般好,岂会看不见?”

  “你还有没有做完的事,无暇琢磨那些,那就顺其自然。”

  “能等的自会等,等不了的便是没有那缘分。”

  “真当这可口饭菜是这么好吃的不成?”

  阿薇被她说笑了:“人家付银钱了。”

  “付的那点银钱只够酒肆食材,”陆念小心翼翼与她指甲盖花泥,“阿薇亲手做,哪是简单用银钱算价的?”

  十只手指都缠上了树叶,这下是不好做活了。

  陆念在阿薇白皙的手背上敲了两下:“做你高兴的事,旁的都别管。”

  说完,陆念笑盈盈去哄小囡:“我们洗手去,洗干净了来染凤仙。”

  小囡从杌子上蹦起来。

  陆念领着她出去,转头又与阿薇道:“你看她娘,能过过,不能过就走,现在多开心。”

  阿薇莞尔。

第155章 你还真有进步了(求月票)

  为了染色浓些,到了晚饭时候,陆念都没让阿薇把树叶解开。

  灶上倒是有像馒头这样不用筷子就能方便进食的,但陆念兴致勃勃地要喂她,阿薇也就由着“摆布”,只要陆念高兴就好。

  陆念喂阿薇一口,自己吃一口。

  吃到最后,眼睛也有些晶莹了。

  阿薇看在眼中,灵机一动装起了挑嘴、不肯好好吃饭的孩子,这嫌弃那不要的,把陆念逗得啼笑皆非。

  翌日,阿薇起得很早。

  指甲染得很好,橙中透红,衬得手格外得白。

  她坐在后院,拿着刻刀雕花瓜。

  七夕热闹,西街的商家临门都会摆放花瓜和巧果,悬花灯挂彩绸的。

  即便时辰还早,各家都已布置起来了。

  等陆念在闻嬷嬷和青茵的陪伴下逛了一圈回来,就见广客来的门口也摆上了贡案。

  一对侍女提灯而立,半臂高,萝卜雕得和白玉似的。

  巧果盘子摆在中间,层层叠起来,比侍女都高。

  陆念凑进去仔细看了会儿,点头道:“我就说阿薇的手最巧。”

  后院里,阿薇并没有停下来,依言用剩下的料给小囡雕磨喝乐。

  小囡心心念念着,连随陆念出去转转都拒绝了,耐心等到了这会儿。

  除了举着荷叶的胖娃娃,阿薇还顺手雕了些小猪小牛,乐得小囡连连鼓掌。

  临近中午,街上喧闹。

  元敬在一片热闹里赶回了京城,风尘仆仆穿过街头,急急往镇抚司衙门去。

  离京有些时日了,一来急带回来的消息,二来急七夕,他们爷可别昏天暗地钻在案卷堆里,把这等要紧日子忘了。

  这事情上,元慎那小子就不及他细致。

  还好,总算在七夕当天进城了。

  镇抚司中,沈临毓对明显瘦了些、也黑了些的元敬道了声“辛苦”。

  大热的天,先去高老大人家中,再转道中州,时间紧、路途也远,要不是元敬也习得一身武艺,怕是吃不消这般赶。

  元敬先说了高邈的状况。

  “老大人身体还不错,得知舞弊内情,颇为感慨。”

  “他说岑家那位是‘人心不足,太过强求’,又说世人多如此,也不止那位。”

  沈临毓抿了口茶。

  元敬说到了中州。

  沈临毓听完,叹了口气。

  回禀完了,元敬才取出一匣子来。

  “小的从中州带回来的。”他道。

  沈临毓接过来,打开一看,眉梢微挑:“这是泥偶?磨喝乐?”

  “是,”元敬道,“您仔细看,中州那儿的和别处的略有不同。”

  沈临毓拿在手中看,左看右看,说实话,看不太出来。

  他一个男子,除了记事不太清楚的那点年月里玩过些泥偶陶猪一类的,后来尽捣鼓刀枪棍棒去了,对磨喝乐实在没有研究。

  “民间常见的都是穿着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若是有钱人家请匠人另作,就是什么金贵的都有,”元敬给他解释,“但中州那里,老百姓喜好手持莲花。”

  沈临毓定睛一看,果然那偶人手上是一朵盛开的莲花。

  “小的想,若她当真就是,她在中州过了三个七夕,肯定玩过这种,”元敬挠了挠鼻尖,没有把话说死,“您拿给她看看。”

  沈临毓一面收起来,一面噗嗤直笑:“从一只鸡换成了一个磨喝乐,你还真有进步了。”

  元敬:……

  鸡又没送出去!

  再说,那还不是王爷自说自话的?

  真要说起他的提议,那肯定还得算上元时的那只花灯!

  说来,七夕时的花灯也不错,虽没有上元盛大,但京中放河灯的众多。

  夜色微垂。

  沈临毓站在广客来外,看那贡案。

  街上灯笼次第,便是这贡案两旁也点了花灯,映得那萝卜侍女越发莹润。

  娘子夫人们看过走过,围着依依不舍的是几个孩子。

上一篇:嫁表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