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青长白
何三见此愣了一瞬,但他在李鹤鸣手底下当惯了差,遇事手脚比脑子反应更快。他本能地让开位置,把手里的笔递给了李鹤鸣。
李鹤鸣伸手接过,将木牌放在桌上,微弯着腰,提笔大大方方在牌上写下“林钰”两个字。
他不似何三一般遮遮掩掩,神色坦然得不像是在写姑娘家的名字,而像是在给他已经离世的母亲祈阴福。
这木牌和墨是特制的,墨一沾上去就浸入了木纹,无需风干,日晒雨淋也难掉色。
李鹤鸣写完把笔递还给何三,淋着雨走到树下,将木牌往一抛,木牌上拴好的红绳便稳稳挂在了一根支出的枝头上。
看似随手一抛,但牌子却挂得高。
何三那儿名字还没写完,他这已经求完了姻缘,也不对着树念叨几句,挂完牌子就走,一刻都不多留,拜姻缘拜得随性得很,看得何三震惊不已。
沙弥也觉得新奇,旁人在这求姻缘,没一刻钟是走不出这院子的,好似不扭捏一番都好似对不起这满树的木牌子。
何三见李鹤鸣快走出院子,回过神似的提声唤道:“镇抚使!”
李鹤鸣回过头看他:“何事?”
何三抬手挠了挠了尾毛,不太好意思地道:“那什么,您知道白姑娘的名字怎么写吗。”
李鹤鸣通晓朝堂上下几乎所有官员名姓,知道的姓白的人家没有二十也有十家,他问:“哪位白姑娘?”
何三道:“白蓁!教坊司的那位,您上次见过的。”
李鹤鸣思索了片刻,问:“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的蓁?”
“对!”何三傻笑道:“是这个蓁字。”
“草头,下面一个秦。”李鹤鸣道,他说着看了何三一眼:“秦字会写吗?”
何三咧开嘴角:“会!多谢大人!”
泽兰受林母的意来请李鹤鸣时,恰听见两人这番谈话。她没听见开头,也没看见李鹤鸣往树上抛了她小姐的姻缘牌,就从“教坊司那位,您上次见过”这句叫人误会的话听起。
她心中顿时只一个念头,李大人瞧着正儿八经不苟言笑,怎么也是个喜欢上秦楼楚馆的主?幸亏当初小姐退了他的亲,不然嫁过去不知要受多少委屈。
泽兰年纪和林钰差不多大,却不比林钰藏得住事,那表情落在李鹤鸣眼里,几乎是将心里话摆在了脸上。
泽兰见李鹤鸣看过来,背上寒毛一立,忙垂下脑袋恭敬道:“李大人,我家夫人请您过去,想当面谢谢您救回小姐。”
李鹤鸣知她生了误会,但并没解释,平静道:“带路。”
“是。”
第0014章 (14)动怒
寺里不比家中方便,林母只能找僧人借了一间简朴的小禅房见李鹤鸣。房中不见林钰的身影,想来是梳妆换洗去了。
林母正在案前煮茶,见泽兰领着李鹤铭进门,起身笑道:“李大人,请坐。”
李鹤鸣的官职在这掉片叶子能砸死个二品大官的都城里算不得多厉害,至少比起官至正一品的林郑清而言不算什么,但林母还是尊重地唤了声“李大人”。
不只因他官位特殊,还因为他及时带着锦衣卫救下了林钰。
李鹤鸣看了眼那干净整洁的木椅,出声谢过,但却没落座:“李某衣裳湿透了,这椅凳不似能碰水的料子,就不添麻烦了。”
林母似乎没想到他心细至此,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却也没有勉强。
林家退了李鹤鸣的亲,是以此刻林母与李鹤鸣相见,场面有些说不出的尴尬。但林母身为母亲不得不为林钰考虑,是以有些话必须要说清楚。
她从炉上提起滚烫茶壶,将冒着白雾的热茶倒入茶盏,端起来亲自奉给李鹤鸣:“刚煮的热茶,天冷祛寒,望李大人不嫌弃。”
李鹤鸣没急着接,他看了眼面前两鬓霜白的林母,又望向她手里盛了八分满的茶盏。
茶是上好的岕茶,但寺里清寒,盛茶的茶盏便有些不入眼了,一只普通的青瓷盏,街头摊贩最常见的茶具,连盏托也没有。
茶水滚沸,透过茶盏烫红了林母的手,但她却没放下,也没露出痛色,只是耐心地等李鹤鸣接过,虽说他的身份不容她轻视,但也尊敬得过头了。李鹤鸣见此,隐隐察觉出几分林母请他来的用意。
他道了句“多谢”,将茶从她手里接了过来。手里一松,林母心里亦松了口气。
她扶着桌子坐下,缓缓开口道:“小女已经告诉我山中之事,听之叫人心颤,若李大人没能及时救下小女……”
后面的话她一个做母亲的实在难以平静地说出口,是以顿了片刻才继续道:“总之要多谢李大人相救之恩,此恩情无以为报,待下了山,必定遣人登门致谢。”
她言语真挚,可李鹤鸣却没有应下:“不必,李某也只是奉皇上之命,谈不上恩情。林夫人信佛念经,令媛许是得了神佛庇佑,才躲过此劫。”
他这位置,与官员多一分牵扯,在圣前便多一分猜忌,李鹤鸣能做帝王爪牙,缘由之一便是他这人从不与人私交,今日之事也不能例外。
林母听他拒绝,也想明白过来这一层,便没有坚持。她迟疑了片晌,道:“请李大人来,除了想要当面答谢,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林夫人请讲。”
接下来的话于她而言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她撕破了假面,言语有些激切地道:“小女尚未婚嫁,若失踪一事传出去必然会损害小女名声,还望李大人不将此事计前嫌保密,勿要与任何人提起!”
她一说林钰尚未婚嫁,二又不得不请曾与林钰有过亲事的李鹤鸣守密,对于林母而言,心中惭愧难言,已算是放下了面子在恳求他。
但对于李鹤鸣而言,何尝不是另一种折辱。
他拧紧眉心看着林母,显然不敢信她竟敢如此直言。林母见他变了神色,不得已再次出声相求:“李大人……”
“够了!”李鹤鸣面色冷硬地打断她:“林夫人当我李鹤鸣是供人戏耍嘲笑的玩意儿吗?”
他说罢不再多言,将那尚未饮下的茶掷于桌上,沉着脸色径直转身离去。
寺庙乃清修之地,衣食住行,样样都不适合林钰养伤,是以她当日便跟着锦衣卫下了山。但山路湿泞,马车难行,林母年事又高,便只好留在寺中,等过些日天晴了再做打算。
林母与李鹤鸣相谈之事林钰并不知情,她见了李鹤鸣,仍是恭恭敬敬唤一声“李大人”,道一句“有劳”。
她下山时依旧骑的马,但这回没与李鹤鸣同骑,而是由泽兰牵的马。
林钰体弱,做她的贴身侍女,少不了需要使力气的时候,是以泽兰与寻常侍女不同,是习过武的练家子。
拳脚功夫学得半精,勉强能入眼,不过身体结实,便是一般的男人都没她四肢强健。
下山时,最前方何三领着锦衣卫开路,后面泽兰一手撑伞、一手牵着马与林钰并行,李鹤鸣骑马坠在最后,恰将前方正悄声说密话的主仆收入眼底。
林钰披着雪白的薄绒氅,一双浅碧色绣鞋自裙下露出个尖,整个人裹得严严实实,怀里还放着个手炉。
雨声响,主仆二人的声音压得低,饶是耳尖的李鹤鸣也听不太清两人在说什么。
两人说了一会儿,雨声忽然弱下去,李鹤鸣听见林钰小声问了一句:“莫不是听错了?”
泽兰正说及兴起,压根没注意到这低弱的雨声,笃定道:“文竹都说我生了双狗耳朵,我怎会听错,那位锦衣卫大人当时定然在和李大人聊教坊司的姑娘!还说上次见过!”
林钰听罢,蹙着眉心,将信将疑地抬高伞檐,扭过头看了身后的李鹤鸣一眼,她这完全是下意识的举动,却不料恰对上李鹤鸣看向她的视线。
泽兰见此,忙伸手将怔住的她拉了回去,急道:“你别看啊小姐!你这样看李大人都知道我们在说他了!”
林钰的身体被暖炉捂得发热,脑子却昏得厉害,一时没反应过来才犯了错,她抿了下唇,微微弯下腰小声问泽兰:“那怎么办?”
泽兰呆呆摇头:“不知道。”
她有些后怕地道:“李大人如果猜到了我们在说他坏话,会找小姐你的麻烦吗?”
林钰听见这话半分不乐意,她坐直身与泽兰拉开距离,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认真道:“分明是你要拉着我说他坏话,为何是找我麻烦?”
泽兰被林钰梗得说不出话,瞪直了眼看着她:“是小姐你说想听小秘密的!”
林钰不肯认,她将手背贴上暖炉,轻声道:“你若告诉我是他的小秘密,我就不听了。”
身后的李鹤鸣听见这话,撩起眼皮凉凉看了林钰的背影一眼,不知在想什么。
第0015章 (15)她不喜欢少年人
日色渐晚,等一行人行至山脚,雨也停了下来。
当李鹤鸣远远见到山下来接林钰的人,才明白过来林母为何那般情急地请求他保密林钰失踪之事。
山脚除了面色焦急的林靖,还有一个身姿颀长、容貌俊逸的少年礼部侍郎家的三子,杨今明。
正是此前李鹤鸣在山中质问是否是林钰找好的下家。
杨今明年纪轻,比林钰还小两岁,才十六。当年林父大寿,林钰隔着屏风抚了一首良宵引为林郑清贺寿,身影曼妙绰约,十四岁的少年一见倾心,心头便种下了情根。
可惜少年情窦初开得太晚,那时的林钰已和李鹤鸣定了亲事,杨今明只能将这份情意珍藏于心。
两年过去,不料少年的情根没枯死,反而在听说林家退了李鹤鸣的亲后,枯木逢春般又活了过来。
晚秋天寒,林靖已在这山底站了快两个时辰,他出门出得急,酒囊水袋一律未拿,眼下焦得口干舌燥,看着身边杵着个杨今明就心闷。
尤其这小子还明晃晃地打着他妹妹的注意。
杨今明在大理寺拜了大理寺卿秦老为师,每日除了办案就是办案,许是在大理寺呆久了,性格比同龄人要稳重些,但十六岁的年纪,能稳到哪儿去?
林靖并不喜欢杨今明,不为别的,就只因他太年轻。年轻气浮,沉不住心,不适合林钰。林钰身子骨弱,得找个年长几岁会疼人的来照顾她,杨今明这样的做朋友可以,但若当妹夫,是万般入不了林靖的眼。
可林母喜欢杨今明,有意与杨家结亲。杨家家世不敌林家,杨今明又一心爱慕林钰,林钰若下嫁过去,有娘家和杨今明撑腰,总不会受累。
但在这事儿上,林靖不管林母怎么想,他瞥了眼目不转睛盯着山路的杨今明一眼,道:“天都快黑了,杨公子再不归家,令堂可要着急了。”
这话说得杨今明像是个七八岁的小孩,赶人之意溢于言表,但少年并不生气,他双手抱臂站在马前,信口胡诌:“今日山间雾气浓郁,山上怕是在下雨,难得美景,我多看几眼,等雾散了就走。”
山间白茫茫一片,压得满山绿林抬不起头,怕是等到明早这雾都散不了。他借口倒找得好,连陪着林靖在这儿过夜等人的理由都有了。
林靖心烦地背过身,只恨此前在街上撞见杨今明时,他问自己去哪儿自己怎么就脱口答了他“去山脚接家母与小妹”。
几道若隐若现的人影出现在山脚,杨今明放下手臂眯眼看去,嘴角扬起一抹笑,道:“来了!”
林靖忙回过头,就见一身飞鱼服的何三骑着马带头从雾中行了出来。
山间雾气如烟,道路湿滑,寻常人莫说下山,便是路怕都会走岔。杨今明赞叹道:“听闻锦衣卫追踪觅影之术出神入化,今日倒是长了见识。”
林靖没理会,直接撇下他大步迎了上去。杨今明看见马上披着白绒氅的林钰,脚下动了动,也想跟着上前,但最终还是留在了原地。
“小妹!”林靖见只林钰一人,问道:“怎么就你一人,母亲呢?”
说着还看了林钰身后的李鹤鸣一眼。
林钰回道:“山路难行,母亲又不便骑马,等雨停了,母亲再乘马车下山。”
“如此也好。”林靖说着,伸手去扶林钰:“来,阿兄赶了马车,马颠着难受,乘车回去。”
李鹤鸣见林靖大大咧咧地就要把人从马上薅下来,出声提醒了句:“林大人当心,她伤了腿。”
林靖一愣,林钰见此忙道:“不碍事,只是磕伤了膝盖,没伤到骨头,将养一阵便好了。”
她倒把那日李鹤鸣说的话字字都记在了心,李鹤鸣听罢,抬眸定定看了她一眼。
林靖没注意这一眼,林钰也没注意,只有不远处的杨今明将这一眼看了个清楚。少年皱了下眉,敏锐地察觉到李鹤鸣这眼神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