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娘子 第229章

作者:月下兰舟 标签: 古代言情

  两人见礼后,莫夫人便领着温婉上楼,同她介绍起来这酒楼的情况,“这酒楼是当初我的发家之所,最开始从最下面的一间小铺子做豆腐生意,后来渐渐攒下这栋楼,再挣下万贯家财。”

  “后来地龙翻身,这一片成为废墟。”

  “我便将这地买下建起了这栋楼,只不过…这里原先的邻居们全都搬走了,此处也渐渐荒废,生意反而大不如前。”

  莫夫人走在前头,她虽然已是四十岁的中年妇人,可身形纤细瘦长,皮肤白皙,整个人气质沉稳,说话间不疾不徐,是少见的让温婉一眼就生出好感之人。

  温婉边走边看,莫夫人的声音徐徐传来,“这栋楼共有三层,每一层长约十五丈,宽约七长五尺,每层楼设有屏风、雅间…前头还有独立马厩。”

  温婉推开窗户,看见下面有一空地,大小适中,再往后便是栅栏,用来做文娱之所十分便宜。

  温婉当下心动。

  “敢问温掌柜,盘下这酒楼准备做什么营生?”

  温婉笑着半吐半露,“做酒楼,但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酒楼。”

  “怎么个不一样法?”

  “想做一个妇人们专用的酒楼。细节不方便透露,因为我也还没想好。”

  莫夫人笑道:“我曾经也有和温掌柜同样的想法,只不过当时生意上出了一些意外,没有机会尝试。这地方偏僻了一些,若做寻常酒楼或许不合适,可你既然要做妇人们专用酒楼,那偏僻清幽或许是个好处。”

  莫夫人不亏从商多年,瞬间将这酒楼劣势转为优势,“再者,这妇人生意好做,也不好做。酒楼面对的都是权贵家中的娘子,这些娘子们最重隐私,出入都有马车,城内有独立马厩的酒楼…可不多。温掌柜的选择自然也不多。”

  “莫掌柜说得在理。”温婉拍手一笑,“不过实话实说,您这酒楼确实符合我心意。您诚心的开个价格吧。”

  莫掌柜盯着她的眼睛。

  播州城内不乏白手起家广为流传的优秀女企业家的故事,元老夫人算一个,而其中最成功的却是眼前这位莫夫人。

  且,都是寡妇。

  不得不说,男人只会影响女人拔刀的速度!

  莫老夫人是典型的丹凤眼,不笑时自有威严,笑时如沐春风,谈判间不动声色却能掌握整个节奏,这样的气度温婉从前只在甲方爸爸大领导身上见过。

  莫夫人却笑吟吟的将问题抛回给温婉:“温掌柜觉得这酒楼值多少银子?”

  温婉笑,“我并不清楚播州城内的地价。”

  她当然清楚。

  播州的大小酒楼被她逛了个遍,酒楼规格、环境、改造预算,她只肖瞥一眼就能知晓大概。

  这时候,考验捧哏的默契来了。

  温婉瞥向雷泽信。

第352章示好

  雷泽信收到温婉询问的目光,当真以为温婉不清楚行情,很老实的答道:“莫夫人这酒楼…少说也得四五千两银子。”

  哎。

  温婉收回视线。

  难掩失望之色。

  这一刻,她竟然第一次希望和猪精并肩作战。

  猪精虽然喜欢当墙头草,但关键时候有事他是真上啊。

  猪精走的第一周,想他,想他,好想他。

  “不错。”莫夫人含笑点头,“我这酒楼出售的话至少四五千两银子,就算是出租一个月也得几十两。”

  温婉抿唇。

  这个价格,远远超出她的预算,已经不是她垫垫脚杀杀价就能拿下的。

  “不过……”莫夫人话锋一转,声音铿锵有力,“若是温掌柜想要,我分文不取!我以整间酒楼入股,占股一半。且我只出酒楼,至于酒楼怎么折腾、伙计怎么安排,我一律不管不问。温掌柜,你意下如何?”

  温婉蹙眉,“莫夫人这是何意?”

  “温掌柜,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莫夫人示意温婉入座,管家立刻命人捧上热茶来,姚老夫人知道这两人要谈生意,便和雷泽信二人寻了个借口离开。

  “我看好温掌柜,所以我想赌一把。”莫老夫人捧着热茶,语气不紧不慢,“温掌柜自从到了播州,先是翻异别勘,为父洗刷冤屈。后又举办糖酒会,一个子儿都不花便将瑞果浆名气打出去!如今,你的瑞果浆更是突出酒商厮杀重围,当真是硕果累累。”

  “温掌柜。”莫夫人手指敲击桌面,脸上笑意盈盈,“播州城内不止我一个人在关注着你。”

  “我只出这间酒楼做股东,其他经营管理我一概不管,无论温掌柜如何折腾,我绝不插手。”

  “我相信这间酒楼在温掌柜手里能够起死回生。”

  莫夫人看向温婉,“温掌柜…意下如何?”

  这当然是极好的事情。

  想一想,你刚出门准备大干一场,立刻有人免费送上一把精良的武器,还说随便你用,将来记得还就是。

  天上掉馅饼啊!

  温婉笑笑,“兹事体大,莫夫人让我回家同父亲商议一番。您知道的,如今酒坊还不全是我做主呢!”

  莫夫人早就知道温维明现在不过是名义上温家酒坊的东家,实则整个酒坊早已唯温婉马首是瞻。

  只不过谈生意没有一蹴而就的,若是温婉立刻满口答应,莫夫人反而要轻视她。

  莫夫人微微颔首,“这个自然。我的提议一直有效,温掌柜和老爷子商量后有了答复,尽管去南城石头巷莫宅寻我便是。”

  在回去的马车上,温婉越想越觉得不妥。

  她本就是个谨慎的人,如今面对这天降馅饼她更是警惕,于是她问姚老夫人,“义母,你说…我好端端的走在路上,怎么就有人给送一间酒楼?”

  姚老夫人笑着拍她手,语气跟哄小姑娘似的,“证明我儿赚钱本事远近闻名,莫夫人或许觉得跟着你一定能发财呢?”

  “义母莫取笑我!”温婉哭笑不得,暗道自己三十岁的芯子,义母还每次哄她跟两三岁小孩似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做生意有输有赢,谁能保证我这一次做酒楼一定就能挣钱?更何况我和元家的矛盾,整个播州城人尽皆知,他们就不怕与元家树敌?”

  “元家是元家,程家是程家,元家青黄不接,后辈里没个挑事的人儿,这腰杆自然硬挺不起来。”

  温婉不解,“就算如此,莫夫人也不必如此迁就我,我听闻她家家大业大,家中是真有一座黄金屋。我做酒楼的流水一个月怕是还不够她做一件衣裳。就算她想跟我合伙做酒楼,这条件也太优渥了一些。我总觉得…觉得…”

  温婉眉尖轻蹙,姚老夫人笑着接口:“觉得她在向你示好?”

  “你呀,还算警醒,没被这馅饼砸晕脑袋。”

  听义母话里有话,温婉连忙道:“义母,您见多识广,您帮着我分析分析。”

  姚老夫人欲言又止,斟酌片刻,想着怎么才能不伤这丫头的热情,她低咳一声,“政商不分家,你和瑾瑜是师兄妹关系,朝廷大多官员虽不经手任何生意,但家中亲眷、幕僚、家仆等大多在外拥有私产。”

  见温婉一脸懵懂,姚老夫人索性挑破了说,“你如今在播州城内经商…就如今日这酒楼,即使文书契约上签你温婉的名字,可旁人依旧不清楚这酒楼背后真正的东家是你,还是瑾瑜。”

  温婉脸色一滞,“义母的意思是,别人以为我是侯爷的白手套?”

  “白手套?”姚老夫人不理解这个词,但结合上下语境,也立刻猜出白手套的意思,“不错。否则你的瑞果浆在播州城内不会进行得如此顺利。这粮造新酒简单,可流程却复杂。需酒务文书、曲引凭证、缴纳酒税、这一桩桩一件件,官府可曾为难过那雷掌柜?”

  温婉听明白了,不免沮丧,“我还以为我天赋异禀…出手就能网条大鱼…”

  姚老夫人“嗤嗤”笑,“你沾了瑾瑜的光才能如此顺利,但你天赋异禀也是真。不必烦恼,这天时地利人和,多少人求也求不来。”

  温婉叹气,“我只是担心给侯爷带来麻烦。”

  “你不了解瑾瑜为人。”姚老夫人拍拍她的手,“瑾瑜这个人…向来是帮亲不帮理,他也不会介意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

  “说起来…”温婉顺坡下驴,“虽然上次因为查案的事情和侯爷有过来往,但我其实并不了解侯爷为人。只觉得他性子冷淡,看着…不似程师兄好相处。”

  温婉试探着问:“侯爷总是自嘲他是孤家寡人,国公爷呢?国公夫人呢?”

  “这孩子…命苦。”说起魏峥的事,显然姚老夫人有了两分谨慎,不过她知温婉是个嘴严的人,又想着以后温婉常留播州,少不得要和魏峥打交道。

  让温婉知晓魏峥为人,也是方便以后两师兄妹来往。

  姚老夫人叹口气,“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告诉你也没什么。”

第353章身世

  “先帝有两子,分封瑞王和福王。当年先帝迟迟不立太子,朝堂血雨腥风,不少人家为了保全富贵,自然免不了两边下注。老国公爷亦是如此。”

  “老国公爷家的姑娘嫁给瑞王做了王妃,也就是如今的魏皇后。公子则被安排到福王身边。按理说,这是最稳妥的法子。”

  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可是,皇权之争,或许……两头下注并非能得到一个好字。

  要么一荣俱荣,要么一损俱损。

  显然姚老夫人也是如此想。

  “后来京都事变,皇后娘娘说服国公爷投靠瑞王,但我们这位陛下并不十分信任国公爷,可国公爷当时手握京畿重兵,陛下又不得不用。”

  “宫变那一日,陛下命国公爷暗中带兵打开宫城大门,国公爷或许为了表现忠心,不止大开宫门,还一路将福王兵马逼至墙角。”

  “陛下的援兵未至,国公爷就在城墙内大杀四方,甚至单枪匹马追着福王出了京都。”

  姚老夫人一身重重的叹息,“自此,国公爷人间蒸发,再也不见踪影。”

  “派去寻找的人回来说,只在路上发现国公爷的一条手臂。”

  “陛下登基后,渐有传言,说国公爷忠心福王,宫变那天假意追杀福王,实则跟着福王和长公主一行人逃到了海外。”

  温婉蹙眉,“可国公爷若是忠心福王,又怎会带兵杀敌?”

  “说是国公爷人在曹营心在汉,虽投靠圣上,但一直忠心福王。福王掌管一万兵马,半日就被国公爷打得溃不成军,故作逃跑假象,国公爷发出凯旋军报后,诱使陛下入宫,将其击杀。”

  温婉呼吸一滞,仿佛从姚老夫人三言两语之间就亲眼见证宫变那一日的血雨腥风。

  “朝廷上下风言风语,说魏峥是罪臣之后,应该处置魏峥。但当时魏家只剩魏峥一个幼童,而国公爷生死未卜,陛下恐让功臣寒心,自然不好冒然处置魏家。”

  温婉心里突然被针扎似的疼痛,她原以为上一世她已经算是命苦,不曾想霸总魏峥才是真正的美强惨。

  温婉声音微微发颤,“魏家上下只剩侯爷一人?”

  “京都事变那一夜,数万士兵冲入京城,平民百姓死伤过半。更不必提身处风暴中心的魏家。”

  “不知是哪路人马闯入魏国公府烧杀劫掠,瑾瑜的姐姐死在流寇刀下,国公夫人带着他躲进密室之中。”

  “宫变持续了半个月,国公府的人几乎被杀了个精光,国公夫人和瑾瑜藏在密室之中不敢出来。”

  “等人们找到他们母子的时候…只有瑾瑜还活着。…”姚老夫人面色一红,声音哽咽,“国公夫人大腿手臂全是窟窿和驱虫,就死在瑾瑜身边。

  “她是被活生生饿死的。”

  温婉脑子一懵。

上一篇:铸金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