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娘子 第308章

作者:月下兰舟 标签: 古代言情

  温婉跪着往前一步,攥住魏皇后发抖的手,“娘娘,无论民妇和侯爷之间发生过什么,可昭昭和珲哥儿身上流淌着魏家的血液,民妇说句僭越的话,这就意味着无论您喜不喜欢民妇,您我都是血脉相连之人。”

  “更何况国公爷杀了赵映真的一双儿女,两家结下死仇。她曾说过,只要她活着一日,便绝不会叫魏家人安宁片刻!”

  “她敢!”魏魏皇后厌恶温婉是事实。可这深宫之中,若真说感同身受,或许只有温婉一人。

  她是皇后。

  可她也是魏家人。

  “我兄长能杀她一双儿女,我也能杀她!”

  “我倒要叫她看看,魏家人是怎么将她杀得灰飞烟灭!”

  不愧是魏家人。

  这杀伐果断的模样和魏峥如出一辙。

  “娘娘,赵映真犯的罪板上钉钉,可她并不一定会死。”

  魏皇后眉目一凝,“你这话何意?事涉数十万两走私,金额巨大。她又有十五年前的谋逆之罪,你以为陛下容得下她?”

  温婉声音很低。

  眸光犹如濒死的母狼。

  “皇后娘娘,人心易变,更何况是帝王之心。”

  “如今大陈朝承平日久,赵映真又只是一个公主,陛下未必不会生出对她姐弟的怜惜之情。”

  “胡说!”魏皇后冷斥一声,“十五年前逼宫之战血流成河,我兄长为他出生入死,陛下绝不会为了一个贱妇而让我魏家人寒心!”

  “娘娘也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情!”温婉声音压得更低,“之前民妇审问赵映真的时候,她开始还抱着必死之心,可后来就有恃无恐。民妇担心…她或许找到了脱身之法。”

  “娘娘。”小娘子的手不知何时触上了她的手,“福王生死未卜,只有赵映真才知道福王是否还活在这个世上。这…会成为她最大的底牌。”

  皇后脸色一滞,忽然想到什么,脸色一变。

  “若我是赵映真,我就对陛下说,福王没死,我愿帮着陛下找出福王。”

  魏皇后眸色犀利如刀,可一细想,脸色骤变。她急切的站起来,头上珠翠招摇晃动,“阿岚呢?她为何还不回来!”

  外面那嬷嬷连声应着,“娘娘,老奴去催催她。”

  魏皇后坐立难安,心中坠坠,又狠狠剜一眼温婉:“你若是危言耸听,本宫让你知晓厉害!”

  片刻,她双拳攥紧,看见那小娘子发红的眼睛,心中突然一软。

  温婉去父留子,可见此人性格果决狠辣。

  魏皇后只以为她是个精于算计的商人。可眼下看来,商户女亦有两分真心。

  “你既然已经想到此层,定然有破解之法。”

  温婉跪在魏皇后脚下,声音笃定,“娘娘,民妇…想要见两个孩子一面。”

  魏皇后凤眸微眯。“你要挟我?”

  “娘娘,这不是要挟,这是请求。”

  “民妇被莫素芳掳走的时候,以为自己会客死他乡。民妇心中唯一牵挂…便是昭昭和珲哥儿。请皇后娘娘体谅民妇一番慈母之心。”

  一说起昭昭和珲哥儿,魏皇后面色更冷,“此笔帐本宫还没来得及跟你算!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把我魏家的种记到温家族谱之上!将我魏家人玩弄鼓掌之中!”

  “你可知瑾瑜自幼无父无母,他似天地间的一抹幽魂,好不容易有了骨血,你却狠心让他们父子父女相隔。”

  “似你这般铁石心肠狼心狗肺之人,也懂什么叫慈母之心?”

  温婉万没料到魏皇后消息如此灵通,眼瞅魏皇后怒火直冒,温婉狠掐自己一把,泫然欲泣道:“皇后娘娘,民妇着实可恶,可民妇亦有难言苦衷。”

  “皇后娘娘和民妇同为女子,应知女子立于世间的不易。”

  “民妇父亲只得两个女儿,家中族老威逼利诱,当时是迫于无奈才想到招赘的法子。恰逢侯爷被仇敌追杀,命悬一线。我家仆人救他回来,他醒来后又失去记忆,民妇招他上门入赘合情合理。”

  论如何不动声色将一件事情颠倒黑白。

  温婉就不信,魏皇后连她和魏峥之间细枝末节的小事都一清二楚。

  魏皇后一时也挑不出温婉这泥鳅的错误,只冷冷看着她听她狡辩。

  “后来去父留子,也是因为侯爷…确非常人,他能文能武、心思缜密,怎么看都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子弟。民妇家中都是孤寡老幼,只担心他是官府捉拿要犯或江洋大盗,被逼无奈下才去父留子。”

  “既如此,为何你到了播州,却不肯让孩子和瑾瑜相认?”

  “娘娘…”那小娘子敛眉,脸上一抹凄苦之色,“他是侯爷,我是商户女,民妇有何颜面去相认?民妇虽出身商户,却也知道女子贵在自立,何苦要背着‘攀高枝’的罪名上赶着去给人家做妾?”

  魏皇后蹙眉,捂着胸口,这口气提上来又咽下去,“谁说要你为妾?你既为魏家开枝散叶,至少也是平妻之位——”

  “可民妇曾是他的妻!这世间女子哪个能忍受从正妻变成妾室或是平妻,更何况民妇自小跟着父亲打理生意,性格强势,不会伏低做小!”

  魏皇后盯着她。

  温婉俯下身去。

  只觉得头皮发麻。

  进入这宫门前她就再三告诫自己,凡事忍字当头。但还是被魏皇后那句“平妻”撩起了火。

  “从你踏入本宫这宫门中来,这是你说的第一句实话。”

  “抬起头来!”魏皇后声音凛凛在耳,温婉抬头,目光不避不让,旁边立刻有宫婢大喝一声,“大胆!竟敢直视娘娘!”

  “好一个不会伏低做小。”魏皇后眯着眼睛笑,“若本宫命人打断你这根脊梁,‘伏低做小’这四个字大约你也是学得会的。”

  温婉心下骇然,想起魏峥那句“姑母吃软不吃硬”,她俯下身去,头贴地砖,表现得愈发恭顺。

  “罢了。”魏皇后挥挥手,似有些疲累,“你救过瑾瑜一命,又带回本宫兄长尸骨,本宫也不是你的婆母…”

  她又好似闲话家常,“我嫂嫂…是个贞静心软的善人,昭昭生得十分像她。我看见她,就好像嫂嫂和凌风回来了一样。”

  凌风?

  那是魏峥姐姐的名字。

  她没有缘分谋面的大姑姐。

  许是想到了去世的亲人,魏皇后背过脸去,擦了擦眼泪,声音难掩低落情绪,“去把昭昭和珲哥儿抱来。”

  温婉看见魏皇后坐在那里,截然一身,形单影只。

  国公爷莫须有的“罪臣”身份,不止影响魏峥,也让这位深宫唯一的魏姓女子举步维艰。

第479章抄书

  面对枕边人的疑心,娘家兄嫂的身亡,还要面对这虎视眈眈的后宫,魏皇后的日子可谓是如履薄冰。

  可她即使伤痛之下,背脊依然挺直,仿佛大雪也压不垮的青松。

  那是权势的巅峰,却更是无形的枷锁。

  温婉许久不见两个孩子,心疼的将他们依次抱了一会儿,孩子长得快,才两三个月不见,温婉感觉他们长高许多。

  昭昭似乎完全不认得她,一直在她怀里乱蹬挣扎,眼看小嘴一撇就要发洪水,温婉连忙将昭昭塞回奶娘处,还不忘打她屁股两下,“小没良心,这么快就把你的老母亲给忘记了!”

  珲哥儿有良心,看见她就露出乳牙咯咯笑,还很暖男的给了老妈一个爱的拥抱。

  温婉感动得不行,连连啄了珲哥儿脸蛋好几下,珲哥儿登时面露嫌弃,双手双腿挣扎,旁边那宫婢就笑了,“小公子记得您呢,即使您不在身边,开口第一个句话也是喊娘。”

  温婉震惊,“珲哥儿会说话了?”

  “只会说几个字。比如吃、娘、不要、水,奴婢还从未见过如此聪慧的孩子。”

  一说起孩子,魏皇后面色稍霁,她擦干眼泪,脸上难掩笑容,“珲哥儿就跟瑾瑜小时候一样。性子沉闷,但聪明。”

  魏皇后语气柔和,温婉立刻接住这抛来的橄榄枝,“那昭昭呢?”

  皇后身边那老嬷嬷笑得满脸褶子,“昭昭小姐说话迟,许是听娘娘念叨,如今只会喊姑母。只要饿了渴了,就姑母姑母的乱叫。皇后娘娘纠正她好几次喊姑奶奶,她还是姑母姑母。”

  那老婢余光觑着魏皇后的脸色,笑得愈发讨好,“每次昭昭小姐一喊姑母,皇后娘娘便会衣不解带的照料她。”

  温婉心里一暖。

  虽然魏皇后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她正儿八经的婆母,可是到底养育魏峥多年,想必早已将魏峥视作自己孩子。

  亲人之间,血脉相连,无法割舍。

  尤其温婉听说…昭昭很像魏峥死去的大姐。

  皇后捏捏昭昭肉嘟嘟的脸颊,一脸慈爱和宠溺,“你这黑心肠的小丫头,打小就晓得使唤你姑奶奶!我真是欠了你的孽债!”

  屋内气氛好转,此刻魏峥已从政和殿归来,魏皇后一看见魏峥那轮椅后登时变脸,当下眼神如刀,刀刀要将温婉凌迟处死。

  温婉心虚的抱着珲哥儿,让珲哥儿挡住魏皇后的视线。

  心中默念:养儿千日用儿一时。

  魏皇后好不容易看温婉顺眼了两分,眼下心里又是一团火烧,“本宫已经请了太医院院正,又召集了整个京都最好的外伤大夫,眼下应该已经到了国公府。你放心,本宫一定让你像从前一般骑马打猎驰骋沙场。”

  “多谢姑母!”魏峥坐在轮椅上,他刚从小朝会出来,经历了一场两个时辰的述职,甚至携带国公爷的尸骨以及赵映真入内,可想而知朝会上机锋交错。

  魏皇后见魏峥一直往温婉脸上瞧,冷哼一声,“没冷着饿着她!”

  她拂袖入座,“你为人父亲,一点责任心也没有,丢下孩子就往那贼匪窝里钻!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本宫还得去地底下给魏家列祖列宗请罪!”

  魏峥和温婉齐齐认怂。

  温婉更怂。

  那脑瓜子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下颚快要贴到锁骨。

  恍惚间,手心里痒痒,魏峥的手指从衣袖里探过来抠她手心。

  温婉瞪他一眼,再掐他一把。

  都火烧眉毛了,还敢当着皇后的面调情?

  魏皇后心急,不等魏峥看过孩子就让奶娘们抱了孩子退下,“陛下可有说如何处置赵映真?”

  魏峥面色稍暗,“赵映真对走私一事供认不讳,但是此刻正单独面见陛下。不知谈话内容。”

  话音刚落,那位阿岚回来,在魏皇后身边耳语两句,魏皇后便道:“一刻钟前,陛下派人去天章阁调阅二十年前先皇的起居注。”

  这个莫素芳到底要做什么?!

  “陛下最忌有人打探行踪,娘娘莫再派人去打探消息。此刻水浑起来,一动不如一静。就算要处置赵映真,陛下也不会今日当堂决断。”

  魏皇后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她咬牙切齿道:“决不能让赵映真活着走出京都大门!兄长的尸骨既已迎回家中,挑个日子,让他早些入土为安。剩下的事情,自有我们这些活人去办。”

上一篇:铸金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