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娘子 第8章

作者:月下兰舟 标签: 古代言情

  齐家此举…可谓是坟头上撒花椒,麻鬼。

  话到嘴边,到底怕刺激了温老爹,温婉只好含糊道:“许是如此吧。”

  “既然齐家未答应婚事,为何家中张灯结彩?”

  温婉遮掩不过去,只好如实说道:“父亲,我本想这两日去齐家探个究竟。若是三表兄病得确实厉害,女儿也不能绑了他来成亲。可如今族人们逼得紧,女儿只好先用缓兵之计拖着他们。若齐家还愿意履行婚约,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不能……女儿也得另寻他法。”

  大陈朝的姑娘,本不该张口闭口的谈论自己婚嫁。

  可如今温家这情形,哪里顾得上体面二字?

  温维明心中苦涩难当,“你大姑母是自家人,不至于同旁人一般落井下石。定是贵立也病得厉害,你大姑母分身乏术——”

  温婉瘪瘪嘴,没反驳。

  分身乏术?

  上个月温维明眼瞅着没气,柳姨娘都买好寿衣,家中灵花已经扎好,族人们来了一拨又一拨,唯独不见大姑母。

  两家距离不过两日来回,若是骑马仅半日便到,齐家却不露半个人影。

  说完,温维明也有些心虚,额前淌出冷汗来,“不过,这件事是得抓紧办。”

  最好是趁着他闭眼之前!

  “婉娘,你莫独身前往齐家,没得叫人看笑话。你说得对,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大姐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我得亲自上门去摸摸。不必挂念我身子,今日我感觉好了许多,择日不如撞日,老刘,你去套个马车,我们现在就去——”

  “这……”温婉犹豫。

  她担心温老爹的身体。

  更担心齐家的态度会刺激温老爹。

  若温老爹被齐家气出个好歹,那她才是真正身陷绝境。

  “此事拖不得!若不解决此事,为父闭不上眼睛!”

  温维明虽然还在病中,人却并没有糊涂,他又吩咐老仆:“去,去把严大夫找来,请他扮做便衣跟在我们队伍之中。到了齐家就跟着温婉去探望贵立。”

  温婉不由得高看温老爹一眼。

  温老爹虽然扶姐魔,却没有到不可救药的程度。

  看来大姑母的话,温老爹也未必全信。

  温婉也连忙起身,“爹爹,我去换身衣裳。”

  出了正堂,温婉招来红梅,“快去请屠二爷来!”

  这温家宅子里。

  红梅和绿萍是签了死契的奴仆。

  柳姨娘是纯恋爱脑,对温老爹是一往情深拔不出来。

  陈妈是温婉老娘带来的,在温家已有几十年光阴,忠心不必再说。

  屠二爷更早,多年前就随着温老爹走南闯北,当年遇到山贼时还是屠二爷拼死护送温老爹,否则温老爹早就没命。

  温家如今能依靠的,只有这么几个人。

  这也是温老爹病重时候的托孤人选。

  既是温老爹信得过的,她温婉也信得过。

  很快,屠二爷腰佩大刀走了进来,温婉正在屋内和红梅说话,屠二爷便候在廊下。

  他隐约听到什么“去齐家”的字眼。

  心中暗自揣测,老爷已经醒来,温家和齐家的事情务必要有个说法。

  依他看,不如直接闯入齐家带走齐贵立。

  也不知老爷怎的瞧上了齐贵立?要他说,那齐贵立文不成武不就,长得跟个软脚虾似的,如今出了这样的大事,他却一味躲在老娘身后,根本不堪托付。

  屠二爷自然已经猜到温大小姐的心思。

  今日必然是请他一起去齐家壮声势的!

  “屠二爷,我给你支取五十两银子,你现在就悄悄出发去临近县城,不拘使什么手段,十天之内,务必带回一个身体健康没有婚配的男子。”

  屠二爷鼻孔重重的喘气。

  这…跟他预想的不一样啊。

第10章姑母

  不过屠二爷向来是心有成算不宣于口,他看一眼阶前那少女,曾经软糯可爱的小姑娘已经长到他的肩膀高,身量依然娇小,却隐约透出两分刚毅之色。

  小娘子的目光轻轻瞥来,“屠二爷,有什么问题?”

  屠二缓缓吐出自己的疑惑:“是作何用?”

  小娘子眯着眼睛笑,不紧不慢的说道:“自然是……抢回来成亲。”

  屠二爷闻言略怔,旋即明白过来此行重要。

  齐家那边若不松口,温家也不能坐以待毙。

  他亮了亮瓦亮的大刀,转身而去,临行前撂下一句豪言壮语。

  “小姐放心,我此去务必给你搞个称心如意的男人回来。”

  温婉盯着屠二爷决绝而去的宽厚背影,半晌后才仰天长啸:王德发,她是不是应该说得更清楚一些啊?

  比如身体康健、八块腹肌、容色皎皎、猿肩蜂腰,最好再父母双亡、身无分文、品行端庄、不争不抢、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这些要求过分吗?

  不过分!

  听说屠二爷是军户出身,早些年也曾上过战场,手里沾着不少人命,在播州黑白两道都有所涉猎。

  若非温老爹会舔,经常一口一个“你我就是异父异母的亲生兄弟”pua屠二爷,屠二爷也不会选择温家作为养老基地。

  这就相当于屠二爷是温家的客卿长老。

  放在修仙门派里,屠二爷的战斗力也至少是个老供奉级别。

  不过现在,别说温家的老供奉,就是温家的大黄狗都得给她出去打工。

  温婉又点兵点将,寻了七八个身体健壮的随从。

  一群人乌泱泱的等候在正门前,温维明被老仆抬上车,瞧见女儿吆喝的这阵仗,略略蹙眉,“寻这么多人做什么?”

  心中又担心大姐看了以为他温家仗势欺人,两家婚事反而没有可谈的余地,“今日不过是去走亲戚,让他们都散了——”

  温婉却掀开车帘上了马车,顺势替温维明拉下青帘,“父亲,前段时间并州闹饥荒,流民往各个州府乱窜,如今这路上已经不太平。”

  呵,今日去齐家理论,不多带一些人手,怎么能讲清楚道理?

  温维明对并州的饥荒略有耳闻。

  听闻朝廷拨下七十万两雪花银前往一线赈灾,开春却有人上京状告官员贪墨,七十万两雪花银变成了二十万两。

  陛下震怒,封淮安候魏峥为天水府总督,前去并州查赈灾银贪墨一案。

  不过并州的事情毕竟隔得太远。

  听过便也罢了。

  “还是你想得周到。”温维明靠在车璧,面色青白,随侍的老仆又给他灌了小半碗参茶,他脸色才略微好转。

  温维明艰难的支起身子,“今日家中好似比从前冷清。柳姨娘呢?”

  温维明是病了,却不是老糊涂。

  方才从屋内挪到马车上,他就察觉温家和往日不同。

  平常若是出门,柳姨娘必定出门相送。

  今日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仆人们忙着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之下,却又夹杂着人走茶凉的潇洒冷清。

  温婉藏无可藏,只好将崔姨娘的事情和盘托出,她又劝慰老爹:“爹,崔姨娘要走,女儿不好拦着。再说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也没必要留下。爹爹不必伤心,当务之急是养好身子。女儿年轻,怕压不住家中族人,许多事情还要爹爹帮衬呢。”

  温维明脸上却不见多少伤心,随后说出一句至理名言。

  “崔姨娘花钱如流水,她走了也好。如今家里捉襟见肘,能省一笔是一笔。”

  得。

  白担心了。

  果然资本家看问题,都是通过现象看本质。

  什么情啊爱啊,那都是功成名就之后的调剂品。

  “柳姨娘的事情你做得好。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柳姨娘那里只是一条退路。眼下最好的破局之法…还是招婿。你且放心,你大姑母虽说喜欢贪些小便宜,但并非是非不分之人。今日此去,无论成与不成,爹一定要他们给个准信儿。”

  温维明只说了这一会儿话,便疲困交加,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温婉不好说自己的盘算。

  温老爹和姑母感情深厚,若非亲眼所见,温老爹不会相信至亲之人背叛。

  她又何必去做这个恶人?

  人心如朔,不可测。

  她如今唯一担心的是温老爹的身体。

  温老爹禁不起颠簸,温婉一行人走得极慢,平日马车半日的行程,愣生生从天亮走到天黑。

  晚间时候,日头落下,田野间风吹麦浪,月色盈盈。

  阡陌之间,残灯点点,狗吠声声。

  总算到了齐家的宅子。

  大姑母家有几十亩良田,早些年收成好的时候,在田坝边起了一座三进的大院子。

  院子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白墙灰瓦,顶上三叠式的马头墙,巍峨庄重。

  这样的院落,在乡野之中已然十分气派。

上一篇:铸金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