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丁奶昔
果然宋大口也只是愁没有盐,味道该如何挽救,动作迅速翻出食堂里的盐,让那位传令使带走。
“宋姐,你说这咋办?”
“还有一个时辰,就到往常人最多的时候,没时间耽搁了。”
“哎呀,真是急死我了!”
宋大口是他们当中压力最大,却最为镇定的,“不急,花儿,你去把我们之前腌制的那批肉干拿来,潇水你去搅面水,秀秀你去把菜洗了,还有大华,你去鸡圈多买点鸡蛋回来。”
听到宋大口的话,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很快把相应的食材带回来。
宋大口撸起袖子,提着两把厚背大刀,将带回来的肉干剁碎,在当当的剁砍声中,很快肉干就变为肉沫。
其余人望着宋大口鼓起的手臂肌肉,咽了咽唾沫,不说这两把刀很重,就肉干这么硬,想要将它剁碎需要不少力气,更何像宋大口这样不停地剁,感觉宋姐的力气怕是不比护卫队的人小。
“是不是力气又大了?”
“我看像。”
大家一边聊,手上也忙个不停,煎鸡蛋烙薄饼,还有人将宋大口剁下来的肉干拿油炒一炒,在油滋润下来,这样吃起来口感不会太干太硬,而且炒的过程中,还能将肉干的香味激发出来。
很快就有人从门口走进,嘴里还打着招呼,“宋姨,今个吃啥?”
宋大口抓来一张薄饼,铺上一枚带着焦黄边花的鸡蛋,夹起大筷子的炒肉干,又加了生菜,爽利应道,“吃卷饼。”
虽然食堂没有盐,之前晒的肉干本身就是咸口,包着薄饼吃正好,
来人没发现这卷饼和平时有啥不同,也没注意到屏息盯着他的众人,夸了一句好吃便走了。
食堂众人放松下来,甚至有人夸张地大口呼吸,拿着帽子给自己扇风,“幸好幸好,还有咸味重的肉干,不然真完蛋了。”
其他人都是一脸深以为然和后怕。
宋大口却不满意,“要是有肉酱,辣椒或者蒜酱根本不会这么狼狈。”
大家一想确实如此,于是纷纷积极开口,“那我把之前那些虾头炒了,弄点虾油。”
“那我来剁蒜。”
“我搅辣椒。”
“听说大人种了一批豆子,我做点腐乳汁?”
“酱油,果然还是得有酱油。”
只是他们还没说完,就有新的食客进来,就是有再多想法再多点子,都只能等吃饭的人过去再说,心中的疑惑却越来越大,大*人到底是取走盐做什么?
黎默言当然是为了精制,她本来不说是怕引起恐慌,可没想到食堂找来肉干,这也是用盐腌制的,同样被盐污染不能吃,她怕食堂做出其他事,只能把天河国的盐有问题告诉食堂的人。
这么多人知道,这事肯定瞒不住,好在事态发展并没引发恐慌,只引发出对天河国天子的怒火,他们之前可就受过这位好国主的苦,没想到来到黎大人手底下,还能被这暴君坑到。
真是岂有此理!
大家出奇得愤怒了,有事没事都要骂两句那位天子,天天祝福他立刻暴毙。
黎默言真是哭笑不得,这么招人恨的一个家伙也是没谁了。
有多厌恶那天子,对发现这点,并且制作出精盐的黎大人,他们就有多感激,虽然那么多盐不可能短时间就能精制好,要吃一天没味的饭菜,他们也是痛骂那天子,半点不怪黎大人。
没想到吃到口中的饭却有滋有味咸香适中。
镇民们:“!”
黎默言则深藏功与名,酱油,她让人加了酱油,而且还是刚刚制作出来的酱油。
第101章
酱油的事宋大口之前就在准备做,只刚泡好黄豆,还没开始下一步骤。
也幸好没有进行,黎默言记得做酱油的步骤里,就需要加盐,如果加了之前从天河国买来的食盐,恐怕这缸黄豆都要倒掉了。
她对这个印象很深刻,之前两批黄豆种出来,剩下的那点被宋大口要走,她本来是不想给的,剩下的黄豆总共八十斤,即使给食堂,就这点数量也不够镇民吃,可耐不住宋大口再三请求。
原来宋大口是拿来做酱油的,难怪对方说全镇子的人都能吃上。
这些黄豆经过十小时浸泡,黎默言再次看到它们,就发现黄豆吸满水分,每粒都胖上一大圈,表皮也变得柔软许多。
接下来就是把这些豆子蒸熟,黎默言带着两名学徒亦步亦趋跟着看,等他们学会后,她就弄个酱油铺,由他们专门制作酱油,将这些杂事从宋大口这些人身上分走,给食堂减轻压力。
她余光瞄着那两名学徒,她找来的两人年纪不大,都是十六岁,对于她而言还是孩子,可放在古代已经是大姑娘大小伙,要是上头的爹妈没了,他们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黎默言找来的这两人就是这种情况,有着一串弟弟妹妹,镇子上的活这些小孩做不了,一个人要养好几张嘴,日子过得实在辛苦,等酱油铺支起来,小孩们能给哥哥姐姐帮忙,到时自己再发点奖金,这两人的日子就能好过许多。
可能是小小年纪就当家做主的缘故,两个学徒的性子都很沉稳,跟锯嘴葫芦似的不爱说话,黎默言叫他们跟着学,当然不指望他们一次学会,只是先让学徒知道酱油怎么做,等之后上手就能快些,师父教着也容易。
只是看他们如临大敌,眼睛死死盯着宋大口,连眨都不敢眨的样子,嘴里还念念有词,她想说点什么,后来想想能这么用心是好事。
毕竟做酱油需要发酵豆子,如果这一步没做好,掺入杂菌有害菌,做出来的就不是醇香的酱油,还是要命的毒。药了。
食堂这有许多大铁锅,黄豆分开蒸根本花不了多长时间,不过宋大口说,黄豆最好能蒸两个时辰,好将豆子蒸得软烂些,宋大口找出一个竹桶,往里面铺上柔软的纱布。
这纱布也是用玉棉做的,之前镇子上还没有,有个织娘不知怎么就纺出这种质地比棉布更加稀松的纱布,随后她把这个技巧教给其他人,于是黎默言的镇子就能稳定出产纱布,用在厨房和医馆那边。
纱布一铺好,宋大口就将黄豆倒入其中,黎默言见人几下就将黄豆扒出,装满后又将纱布四个头系在一起,变为一个漂亮的四方布包,盖上锅盖开始烧火。
宋大口的动作给黎默言感觉就是利索,无论是扒黄豆,还是系纱布,动作都很快而且有力,是真正做惯事情的人,而不像以前网络上某些作秀的家伙那样,做起来费劲又变扭。
随着熊熊燃烧的木柴,黄豆很快被蒸熟,只要蒸到黄豆轻轻一抿,就能抿开的程度就行,之后食堂利索的大娘们抓起布包,来到食堂后面的院子,摆着很多竹架子,这里面积广,上面没有屋檐遮挡,相当通风。
宋大口从架子边走过,手一伸,随着她走动,一张干草编织的草席随之摊开,宋大口走到尾,草席刚好铺到尾,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和竹架子长度刚刚好,随后她们将煮熟的黄豆倒入草席上,然后用手将豆子摊开摊平,好让黄豆更快晾凉。
黎默言见此,觉得这四位大娘简直是超人,刚从锅里捞出来的黄豆,倒下时还有热气蒸腾而起,她们四人就能直接用手碰,一点都不怕烫,仿佛有超能力。
可她当然知道这不是超能力,不过是在日复一日中练出来。
不知道触手的胶皮耐不耐高温,如果耐的话,也许可以制作防烫手套,这样厨房的大家能舒服许多,虽说已经习惯手掌忍耐高温,可如果有个手套保护,总能舒服许多。
现在天气冷,黄豆没用多久就凉透,之后大娘们将草席一折抱起,找到一间同样摆着架子,且前后都有窗户的房间,只不过大娘进来后,就把窗户全牢牢关死,她们将草席铺在架子上,这时候就要倒入面粉。
黎默言没想到还要加入面粉,难怪之前夏季种出黄豆的时候,宋大口没提过做酱油,因为那时她连小麦都没有,更不要说制作面粉。
随后她发现四位大娘很有技巧翻动黄豆,随着不间断的动作,黄豆跳动间粘上一层面粉,就像是裹上糖霜。
做到这里宋大口面露难色,黎默言发现这点,“是有什么难事?”
宋大口看着颗颗‘白豆’,“上面后就是发酵,等这豆子变绿,才能进桶再一次酿制,光是发酵就需要六日,现在天气冷,时间还要更久,恐怕是赶不上明日做菜调味用。”
“不急。”
这点黎默言之前就想到,所以她找来一个特别的帮手,正巧这时房间外响起一个苍老的女声,“大人。”
来得正好,黎默言提高声音,“请进。”
宋大口好奇看向门口,黎大人刚和她说不急,后脚就来了个人,很容易叫她联想到来人就是‘不急’的原因,宋大口好奇看去,一边想着实打实的六日时间,该如何通过手段缩短,一边压下心底的震动,难道大人真如某些人讲得那样能掐会算?
要不怎这般巧合?
来人拄着拐角,断了一条腿,赫然就是杂货铺的郑十娘。
黎默言对郑十娘说明现在的情况,一边指着铺好的黄豆说,“需要仰仗您老的能力。”
这位郑十娘是她镇子上,第一位从普通人生出特殊力量的镇民,而且能力相当强大,是字面意义上的心想事成。
“不麻烦,不麻烦。”郑十娘连连摆手,自从发现能力到现在,过去快五个月,她已彻底掌握这个能力,能够主动使用,不像以前那样碰运气,只是每日只能使用一次,想要达成的目的也不能太贪心,像是变出一座金山这种,即使把她抽干做无法做到。
“幸好婆子我今日还没用能力,不然只能明日了。”
郑十娘一边笑,一边走到一席黄豆前,伸出手从豆子上面抚过,之后神奇的事情出现了,这些黄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绿,等郑十娘走过后,彻底变为绿色的‘毛豆’。
宋大口难以置信冲到架子面前,捏起一个绿豆子捏了捏,“还真的成了……”
“就是这个味,对,就是这个气味。”
“咋做到的啊,就是拿手在上抚了下?这都没碰到啊!”
黎默言同样也嗅到大娘口中的气味,有点刺鼻,但不严重,最神奇的是没有腐烂腐臭味,她余光瞄见两个学徒还在念叨,仔细一听居然是‘拿手抚过黄豆’……
她赶紧打断两人,这个不能学啊,不是制作酱油的步骤,而且他们就算是把手抚断,也不可能做到郑十娘的效果啊。
那两人清醒,不好意思抓抓头,他们倒不是连这点都不知道,只是之前看得太认真,叮嘱自己不能错过每一步,必须牢牢将所有步骤记下,绝不辜负大人给他们的机会,一时太过入神,才没有反应过来。
郑十娘这边将黄豆加速发酵后,她倒是没多少变化,人瞧着依旧精神,虽然如此黎默言想到现在时间已晚,超过平日镇民的睡觉时间,不好意思继续耽搁老人,更何况明日还要早起,就让官差先送郑十娘回去休息。
宋大口则将草席上的黄豆果然带到外面,找来干净的缸,叫黎默言等人走去上风的地方,然后将绿黄豆装入水缸。
此刻四周漆黑一片,即使只是靠火把照明,也能瞧清随着宋大口的动作,黄豆激起阵阵粉尘,想来是黄豆身上的菌末,这要是被吸入肺部,确实感觉很不舒服,黎默言忍不住揉了揉胸口。
这个时候她新做出的海盐就发挥作用。
宋大口去打来两桶水,之后的手法就非常眼熟,一层发酵好的黄豆,上面盖一层盐巴,还要泼一次水,就如此循环往复,宋大口一边操作,一边教两个学徒,“最后那层一定要是盐巴,不然最上面这层豆子出酱就少,白白费掉,这还算好,更多可能导致整缸酱不能用。”
“酿制需要整整四个月,要是因为这点差错,浪费四个月,太过可惜。”
两个学徒用力点头,牢牢记下这点。
四个月时间他们是等不了的,只能明日一早麻烦郑十娘继续加速。
次日早上四点,外面的天还是黑的,就连鸡圈里的公鸡都没开始打鸣,食堂这里已经来了一群人,都是来处理酱油的。
黎默言也在其中,她其实可以不用来,但让手底下的人加班加点,她却盖着被子睡大觉,也实在有些睡不下去,干脆起来和大家一起来制酱油。
其他人看到黎大人竟也来了,对此大为感动,郑十娘还为此爆发了一把,成功将需要四个月酿制的黄豆,一步拉到终点,施展完能力之后,老人瞧着精神萎靡不少,可脸上的喜悦遮也遮不住,一个劲说以为会失败,没想到却成了。
黎默言去端来一大盆热水,倒入陶碗中,先送去给郑十娘,再给其他人送水,最后自己捧着一碗,凑在宋大口边上看着。
宋大口打开盖子,只见昨日还是深绿色的黄豆,今日早上已经变成酱色,表面光亮,散发着浓郁的酱香,除去不是液体,瞧着和酱油一模一样。
宋大口找来一个大盆,又找来一个大的木架子,横着的木杆中间帮着绳子,下面连接着两根交叉的木头,而木头的四头还系着纱布的四角,这样就做出一个大兜网,之后宋大口就用瓢舀起豆子,倒在纱布上,随着重力,黄豆酿制出的酱油滴入底下的木桶中。
黎默言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精妙的组合,由于是绳子绑着的,纱布晃荡起来,酱油受力能更好地流下,随着宋大口一瓢又一瓢,底下的木桶很快积满酱油。
很快就有大娘过来,将装满的水缸搬走,换了一个新水缸,继续装酱油。
这时一个学徒问,“宋师父,这些黄豆能做出多少酱油?”
宋大口想了想,“原本一斤豆能做两斤酱油,可咱镇子的豆好,我瞧着能做出三斤呢。”
那八十斤黄豆能做出两百四十斤酱油,肯定够镇子的人吃,更何况盐那边经过一个晚上,也精制出来不少。
黎默言想制作酱油,本来是担心盐精制不够快,想要弄个备选方案,结果现在发现盐有了,酱油也有了,结果是双喜临门,倒也非常不错,而且今日不用吃白饭,心里也是高兴的。
宋大口她们更是欢天喜地将酱油迎紧厨房里,随后里面爆发出更大的欢呼声。
黎默言听着不自觉露出笑,随即想到一点,“酱油不用晒吗?”
上一篇:我在欢乐游戏里赚生活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