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今天登基了吗 第74章

作者:布丁奶昔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基建 网游竞技

  至于剩下的蜂怪,黎默言满脸期待,她该享受自己的战利品了。

  ……

  周德旺被什长找到,“黎大人寻我?”

  他心中忐忑,回忆自己最近做了什么,然后面露茫然,“何事啊?”

  什长却急性子拉着他往外走,“走吧,去了不就知道了?”

  周德旺顺着对方的动作,虽然紧张,心中却无抵触,黎大人是位好领主,她不会无缘无故降罪子民,找自己也许是好事?

  这样一想周德旺不由期待起来,步伐反而比什长更快,等到黎大人面前,他看到一个巨大的蜂巢,里面还隐隐传来嗡嗡声,顿时明悟大人找自己是为什么。

  果然黎默言一指那蜂巢,“你认识吗?”

  周德旺用力点头,“认识,这是水碧蜂,喜欢住在水碧树上,蜜性凉味甜,非常受达官贵人喜爱。”

  他一边说,一边朝大人看去,面上满是激动,以前养蜂的时候,他可没养过这样好的蜂子,都是羡慕其他人有能耐,能弄来奇货,没想到最后旱灾来临,他家乃至他们村子的蜂子全死绝,反而有机会接触到传说中的水碧蜂。

  黎默言见周德旺激动得快走两步,她先是诧异,随后感到理解,这大概就是钓鱼的人瞧见大鱼,难免会见猎心喜。

  周德旺从激动中回过神,大声毛遂自荐,免得大人去找周家村的其他人,“我知道怎么取蜜!”

  “那就你来。”

  只是她先让黄晓蝶尝试攻击蜂巢,刀砍在蜂巢发出金属的锐响,即使晓蝶没有用力,刀砍在蜂巢上都没能砍破,这玩意还真够硬的,里面的水碧蜂又在振翅恐吓,却没有飞出,她这才放心让周德旺上前。

  周德旺来到那个巨大蜂巢前,先上左右打量,然后按住蜂巢上一个地方,“麻烦黄大人戳破此处。”

  黄晓蝶看了一眼,收起大刀,转而取出一把匕首,她手上有白光冒出,蔓延到匕首上,而这个霎那,黄晓蝶出手如电,扎在周德旺所说的那点,就像是扎破一个装满水的气球,伴随着噗嗤一声,源源不断的蜜液流出,被早有准备的周德旺接在桶中。

  蜜水流出后,躲着不出的水碧蜂终于有所行动,但它们失去尾针,只能靠嘴巴或细细的爪子攻击,只要人用麻布将自己裹住,水碧蜂就根本咬不开,拿可恶的偷蜜贼毫无办法。

  黎默言接过周德旺递来的蜂蜜,喝了一口,甘甜的蜂蜜入口瞬间化开,滋味就如周德旺所说甜而不腻,是种淡淡清爽的甜味,让人十分喜欢,她忍不住喝下第二口,这时喉咙食道到肺部,漫起一股清凉之意。

  这种感觉非常舒服,随着村子规模扩大,要处理的事情逐渐增多,意外也经常发生,虽然最后都能妥善解决,可很耗费精力,晚上躺到床上,她脑子就会自动思考明日要做的事,以及对星光村的规划。

  说实在话,睡眠质量反而没有前段时间好,这导致她有些上火,喉咙干紧,还透着一股燥意,可是现在喝下蜜蜂,这些感觉全部消失,喉咙很是清爽舒服,凉气直通上颚,就连呼吸都顺畅许多。

  黎默言诧异按住胸口,感受那股还没散去的凉意,又看向蜂蜜,她知道蜂蜜能够润肺止咳,可想不到效果如此显著,难怪达官贵人喜爱,真是好东西,如果村民能够吃上就好了。

  她看向蜂巢,虽然体积这么大,流出来的蜜却连木盆都没装满,产量实在是少了些,村民一人一口都不够分。

  黎默言叹了口气,忽然想到什么,等等,一个蜂巢是少,可蜂山那还有不少呢,她已经找到无伤弄到蜂巢的办法,草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只要把尾针摘下来,就能继续投入使用,慢慢将水碧蜂的蜜全弄来。

  如此一来,蜂山的蜂和自家养的有什么区别?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周*德旺,后者同样满脸振奋,“好!”

  周德旺一挥拳,“只是您有所不知,水碧蜂的蜜出口各不相同,如果没有经验恐怕很难找到。”

  黎默言视线落在他身上,周德旺不经意挺起胸,矜持来回踱步,他如此努力展示自己,黎默言自然是看到了,可蜂山里的水碧蜂实在太多,对于没有武艺傍身的周德旺而言,也太过危险。

  可她看到对方目光灼灼,最后只能说,“小心。”

  ……

  孙月牙下工后,陪着阿爷在街上慢慢行走,感觉像是走在以前的县城,不,比县城还要热闹,自从钱被偷过后,阿爷就想开啰,不再只想着攒起来,而是舍得花在自己身上。

  “月牙啊,”阿爷凑过来,悄悄一指斜对面的老者,“你看那人。”

  孙月牙看去,没看出什么,同样悄悄道,“咋啦,阿爷?”

  老人挡住嘴小声道,“他穿玉棉布没有我美。”

  孙月牙这才发现那个老人也穿了一身玉棉服,顿时哭笑不得,甚至觉得阿爷有点可爱的孩子气,她顺着阿爷的话说,“对啊,我阿爷多精神啊,个子高肩膀宽,比城北的老丈更美,穿着玉棉服往那一站,大家都要给你投花呢。”

  老人被夸得高兴,余光瞄到什么,赶紧拦住路过的小贩,买下一盒锅巴,塞到孙女手里,“我记得你喜欢吃这个,有次过年多吃两块,被你娘骂了一顿,我都记着呢。”

  阿爷年纪大了忘性大,他连以前村子的人叫啥都给忘了,却还记得她那小时候的事,而且锅巴也就吃过那么一回,她眼睛酸涩,赶紧拿起一块塞入口中,焦香浓郁的米味漫开,唤醒小时候的味道,与当时相比还是少了蜂蜜,没有那股甜到心底的甜丝味儿。

  孙月牙赶紧拿了块,送到阿爷嘴边,“你也吃。”

  老人刚想说不吃,就被孙女趁机塞入锅巴,这下不吃也得吃。

  他用仅剩的牙慢慢嚼,一脸享受,等锅巴吃完,他又惋惜道,“可惜少了蜜,我记得当时在山里掏到蜂窝,你娘一直留到大年,炒在锅巴上,之后锅都没舍得洗,就着有炒了薯。”

  随着老人的话,当时的记忆一点点复苏,那时她没忍住多吃两块锅巴,这是按人分的,她多吃了,就有人要少吃,还是阿爷不舍她挨骂,把他自己那份让出来,“对啊,要是有蜂蜜就好咯。”

  小时候不懂事,长大后就懊悔得不行。

  蜜是阿爷冒险进山掏的,结果阿爷一口都没吃上,再以后阿爷身体就不行了,从此没进过山,自然也掏不到蜜。

  孙月牙想着老人当时看着她吃,阿爷不是不想吃,只是心疼她才忍下来没说,自己也好意思把最后那块锅巴吃掉,孙月牙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余光瞄到阿爷花白的头发,心中一颤,老人的时间不多了。

  阿爷能把这件事记那么久,可能也是想吃蜜吧。

  那这就是他最后的愿望,孙月牙偷偷拿出钱庄票根看了一眼,确定上面的数字,如果都拿去求官差进山采蜜,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愿意。

  就在这时,前面突然吵闹起来,大家也在往那跑,孙月牙护着阿爷走到路边,防止他被人推搡,其实村子里修的路很宽,大家离得远也推不到他们。

  “大人开新铺子了!”

  “这次是啥铺子?”

  “不知道啊,前面人太多,我挤不进去。”

  “是吃食吧,我嗅到甜味啰。”

  “一定是小食,好甜!”

  孙月牙抬起头,用鼻子努力修了修,还真在空气中嗅到甜味,虽然没能嗅出是什么甜味,但她心重重一跳,如有所感拉着阿爷往前走。

  “月牙,咱去哪?”

  孙月牙挡开人,“阿爷,咱也去新铺子瞧瞧。”

  他们到时,前面的队伍已经排起对折,密密麻麻的人挡住铺子,她根本看不清里面是什么,可孙月牙就是很确定,里面是蜂蜜,一定是蜂蜜。

  而这没由来的笃定,等轮到她时得到确认,真的是蜜!

  大桶大桶粘稠的蜜液被撞在木桶里,铺子伙计在和她介绍蜜的价格,“最大的一筒是二两银子,中间这个一两银子,最小的这个五十文。”

  最大的竹筒差不多有一掌长,中间的则有半掌,最小的竹筒则只有半根手指长,刚才她听前面的人大多买一两银子,孙月牙却直接挑最大的,“来二两银子。”

  阿爷拉拉她的袖子,孙月牙拍拍阿爷的手,“没事,咱有钱。”

  可能是因为这句话,又可能是想到孙女爱吃,老人最终没有阻止。

  伙计麻溜用勺子给她装蜜,浅绿色的蜜水流淌而下,孙月牙还是头次看到这么漂亮的蜜,色泽就如上好的翡翠,她和阿爷咬耳朵,“这个蜜好呢。”

  阿爷也和她咬耳朵,“你喜欢吃,那咱多买一点。”

  孙月牙差点又被这句话说哭了,她都这么大了,阿爷还是想着她呢,等装完蜜,她紧紧攥着竹筒从人堆中走出,等不及回家,就在路边打开木塞,橘红的夕阳打在蜜上,反射着晶亮的亮光。

  她用伙计给的竹片,挖起一勺蜜液,再次送到阿爷嘴边,“您帮我吃吃甜不甜?”

  老人看着孙女的笑脸,张嘴将蜜抿入口中,胸中涌出巨大的甜蜜喜悦,老人笑得合不拢嘴,“甜!”

第66章

  黎默言确认水碧蜂的蜜,很受村民喜欢,就不再关注蜜水铺子,转而去看烧制好的土窑,她可没忘记,自己最初是想制作蔬菜干,只是半路发现水碧蜂这个意外之喜,才先去搞蜂蜜。

  她打开水杯喝了一口,甜丝丝的蜂蜜水里,放上少量的碎薄荷,就能有气泡水一样的口感,提神醒脑,味道非常不错。

  黎默言小口小口喝着蜂蜜薄荷水,边坐着十二号来到土窑,它紧挨着厨房,此刻正值饭后,大部分村民吃完饭,厨房暂时没有什么要紧事,所以宋大口这些掌厨帮厨正围着土窑打量。

  她人还没靠近,就听到宋大口说,“这土窑烤肉不错,你们瞧这么大一个,能挂不少肉,往里面一放记得时间过来翻面,剩下的事都不用管,去做别的菜,要比人一直看着方便多了。”

  “对对,村子里有不少人喜欢吃烤肉,可惜由于数量少价格贵,他们向我抱怨好几回了,如果有土窑帮忙省下时间,烤肉价格就能少上一个铜板。”

  帮厨里面有人迟疑,“一个铜板会不会亏本啊?我看少半个铜板差不多。”

  说话那人耐心解释:“其实是这样的,一个人能同时烤三十串肉,时间差不多是两刻钟,咱们工作四个时辰,也就是一时辰二十铜板,两刻钟便是五铜板,十串肉也才一个半个铜板多,咱一份烤肉有三串烤肉,也就是半个铜板,而之前怕亏本,所以多要半个铜板,现在既然不用人专门举着,这个钱就能都省去了。”

  迟疑的人一脸原来如此,其他人发出噢的一声,倒是宋大口说,“还是得有人来挂肉翻面,保险起见还是少半个铜板吧。”

  她是这里的主厨,既然宋大口这样说,其他人自然不会有意见。

  黎默言听着不由望了那个算数的人一眼,这脑子挺好使啊,被她看的那个人十分敏锐,顺着她的目光看来,发现居然是黎大人吓了一跳,匆匆行礼。

  而她的声音举动提醒其他人,厨房众人见到黎默言赶紧行拜礼。

  黎默言摆摆手,她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个,要不是说了不用拜村民不听,而且拜礼有助于村民保持对领主的敬畏之心,所以她才随村民去的。

  “我有一件事需要交予你们,”宋大口等人听黎大人这样说,纷纷抖擞精神,努力聆听下面的话,“制作一些能久放的红薯叶干。”

  宋大口等了等,没等到大人的其他话,她忍不住确定:“是薯叶,不是薯干?”

  黎默言颔首。

  宋大口则面露紧张,红薯干她倒是做过不少,还是头次听说薯叶也能做成干。

  黎默言看出宋大口对此有点畏手畏脚,转而拍拍土窑,“我也是突发奇想,并未做过,做不成也正常,不如咱们一起试试?”

  宋大口面上细微的紧张散去,又变回原本胸有成竹的样子,“听您的。”

  剩下的帮厨听到他们的话,很机敏地从厨房中抱出木柴,填上土窑烧火的洞。

  这个土灶是半球形,面积在三个半平,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面扁平的大洞是烧火之地,上面绝大部分地方则是烘烤的场所,而这部分只有正面的小门连通外面,其余地方都被厚厚的窑壁封死。

  这门呈圆弧形,比人脑袋大上两圈,如果人狠下心,那倒是可以钻进去,只是动作会非常困难,所以想要将肉挂在土窑上,需要通过长杆,而窑壁上还有一排捏出的挂钩,操作起来并不难,加上底下与烧火洞隔开的底壁,也能用来放置烘烤的食物,一次能烘烤的分量不少。

  宋大口瞧了眼土窑的样式,就找来一块块竹餐盘,本来是用来装吃饭的竹筒,现在用来装红薯叶正好。

  她小心将薯叶摆好,再推入土窑中,正要点火就听到有人说,“反正都是烧,不如先把早上要吃的肉挂上?”

  黎默言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只是村子没有铁钩,只能先拿麻绳代替,搓出一个绳环穿过肉,就方便挂在土窑里。

  挂肉的时候她在数数,一圈能挂四十五串肉,比人能烤的更多,要不是下面放了红薯叶,也许一次就能把村民要吃的肉烤齐全了。

  宋大口将底下的柴火点燃,望着逐渐燃烧的火焰,她的心渐渐安定下来,这不就是果干果脯嘛,只不过把果肉换薯叶,她又不是没做过,自己经验丰富,只要控制好火候,慢慢将薯叶烤干即可。

  黎默言见宋大口恢复自信,便不再留在这里给对方增信心,路过蜜水铺子时,发现人已经少了很多,里面的伙计累得腰酸背痛,却很高兴地点起银子铜钱。

  她到的时候,伙计正好数到最后,原本并没有在意,只想这两个伙计胆子真大,敢不闭店就这样直接数铜钱,随机听到他们那边大喊一声。

  “怎么少了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那就是一千文啊,”另外那个伙计顿时紧张起来,“你是不是数错了?”

  哪怕他们现在每日有八十文,也要工作十三日才能凑到一千,两人面色发白,皆从对方那样看到绝望,其中一人更是身体发软站不稳,朝地面倒去,然后被一只手撑住。

  “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