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丁奶昔
黎默言蹲下。身,抓起一团柔软的棉花,顿时滚烫的热意传来,和手中还没铺好的对比,发现的确是蓬松了,这个发现叫她很惊喜,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所需的玉棉要比她想象的少一些,棉衣棉被也能更快做出来。
她干劲满满将剩下的棉团铺铺平,听到身后搬动大物的动静,扭头一看发现是镇民将桌子搬出。
这应该是特意问木匠铺定做的,可以折叠,但即便如此,为了方便施力,木桌做得很厚实,搬动起来还是有些费劲。
等镇民将木桌展开,又按了按,确定平衡没有问题,没有高低脚或者不平整,就才抱来之前晒好的棉团,按在桌子上慢慢梳理,而地方一空出来,立刻就有新的棉团被铺上去晾晒。
他们梳理也有特别的工具,有一个比手掌大上两圈的竹耙,底下则是个木板,或者说是钉板,不过钉子都是竹子做的,尖端也被磨平不扎人。
竹钉板的间隔是特意计算过,能够让竹耙扒过,此刻镇民就将一团团棉朵放在钉板上,用竹耙一遍又一遍地耙,整团翘起的棉花,慢慢就被勾在竹钉上,变成四四方方扁平的一块棉。
这样梳理的过程就是弹棉花,玉棉的纤维被拉伸,变得愈发蓬松,体积更是感觉变大了一倍。
黎默言忍不住看了又看,居然能变大这么多,她心中愈发安定,既然这样那棉花被制作肯定会更加顺利。
等一块棉团弹好,镇民就把它从竹钉板上取下来,用一根细长的木棍,将这块棉团卷成棉卷,放在一旁备用,等晾晒的镇民晒好棉团,这些棉卷已经积攒一大堆,就有大娘抱着竹筐,挨个路过大家,将他们卷出的棉卷倒入竹筐里。
随后她找了个空地放下筐,进左边这间屋子,从里面搬出个类似于水车的木具,只不过它只有人蹲着那么大,并且有两个车轮,上面也没有装水的竹筒,而是连着一条条棉线。
随后大娘搬来板凳,坐在纺线车旁,取来一卷棉卷,从头搓出一根细棉线,将它绑在纺线车的木杆上,随后转动把手,棉线就被一点点拉出,随后被卷在木杆上,她的手法很娴熟,用不了多久,一个鼓鼓的线团就被卷出来。
黎默言盯着白白胖胖的线团,又去看大娘用来弹棉花的竹钉板,感觉这个钉板太小,效率还是太慢,有没有更快更方便的操作?
突然一样工具闪入她的脑海,那就是用来打谷子的打谷机。
之前谷子是靠人力打下来,即使有木桶作为工具,节约一部分人力,可镇子足足有一万多人,每日就能吃掉两万到三万斤的大米,全靠人自己打谷实在是个大工程。
最后还是她根据现代的脚踏打谷机,和木乾描述后,木匠们根据她的话,做出这种打谷机,大约一米宽一米高,能够让两人一起作业,只要踩下底部的踏板,打谷机带刺的滚筒就会不断转动,将稻谷放进去,谷子就会被钩子从稻穗上扯下来。
而且这个打谷机顶上还有木盖,距离滚轮只有三十五厘米高,一方面保证镇民的安全,另外一方面可以防止谷子跳出来。
有了这种打谷机后,两个人一天就能打上千斤,省下人力不说,还不太费力,可以和同伴轮流替换着踩,得以有休息的时间。
不过现在天气转凉,水稻不再适合种植,打谷机便闲置了,用来弹棉花正好。
负责打谷的镇民最近无事可做,暂时被编入其他班,被大人找来时还有点发懵,随后听到是用打谷机弹棉花,大家第一反应这能行吗,随后又想这有什么不能行的,虽然弹棉花他们不熟悉,可打谷机用得熟啊。
很快这群镇民就上手,只是那个带钩子的滚筒危险,手不能离得太近,钩子稍稍蹭过手掌就能带下一层皮,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镇民找来木棍,夹着大团大团的玉棉凑近滚筒,这样玉棉一下就被卷入滚筒之中,自己的安全也得到保障。
黎默言清楚看到棉纤维被拉伸,这点和用钉板梳理是一样的,她心情振奋,果然可以,只是没高兴多久就发现,棉团很快被卷入滚筒中,不像钉板那样可以一遍遍耙着梳理。
可这也不是问题,只要停下脚踩的踏板,从滚筒上取下棉块,继续用木棍夹到滚筒继续梳理,就能得到想要的棉团,而打谷机滚筒大,一次就能梳理很多棉团,脚踩也不费力,速度要比镇民用钉板快多了。
自从打谷机被搬过来,棉线班就时不时望这边张望,虽然手上的动作没有停,但不难看出他们心中的好奇,等发现打谷机居然能用来弹棉花,这下是彻底坐不住,凑过来观望。
“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好。”
“还是大人脑子转得快啊。”
“阿英水花你们几个就别弹棉花,去搓棉线吧。”
那几人应了一声,转去左边那间房,从里面找出一个个纺锤,那是一个有着长杆子,顶部是个圆形木片,而木片中央还有个钩子的物件。
王水花找了个地方顺手的地方坐下,用钩子勾住弹好的玉棉团转动纺锤,一条细细的棉线顿时出现。
黎默言感觉自己也没眨眼啊,这条棉线是怎么出现的,王水花的动作又快又好,等棉线拉出一定的长度,对方就将棉线从纺锤上取下,缠在下面的长木棍上,然后搓动纺锤,等棉线拉长,就将它重新穿过钩子拉起。
随后吊在下方的纺锤自己转动,不断拉出棉线,等积累到一定长度,王水花就把棉线缠在木棍上,又再次搓动纺锤,如此循环反复,棉线越来越长,等棉团用完,王水花就从旁边抓来一团,搓一搓两团就能融在一起,纺成一条棉线。
黎默言每次看到这些,都会感慨人类的智慧,居然能想到这么多奇思来改变生活,让自己过得更舒服。
这个纺锤是纺线车出来前,镇民使用过的,后来有更加方便的纺车,纺锤渐渐被搁置,没想到今日还能重新用上。
晾晒的玉棉除去被镇民拿来做棉线,大部分则被运走,这些是拿去做棉被。
黎默言确定棉线班这里没有其他问题,就随着搬运的村民前往棉被班。
由于附近的建筑都已经被利用起来,所以棉被班的位置比较远,搬运工走了半个小时才到,她记下这点,准备之后找个合适的位置,把棉被班挪到棉线班附近,省去路上的时间。
她才靠近地方,就听到有节奏的噌噌声传来,走进去就看到弹棉花的师傅,他口鼻裹着棉布,正背着一张大弓,整个人弯下腰,地下的棉团则被摆出棉被的形状,师傅不断用木锤弹动弓弦,然后弓弦又带动下面的棉花。
这个原理和棉线班的人一样,就是将棉纤维拉出来,这样能让棉花变得更加蓬松暖和,一床棉被需要这样不断弹动,从头到尾细细弹过,然后反复弹个三遍,棉花才够细能做成棉被。
随后又两人抓起一块棉团,将它扯开笼在弹好的棉花上,又用棉线固定住棉纱,这样一来里面的棉花就不会跑棉,造成薄厚不均的情况,让人睡着一边热一边冷。
这个过程差不多需要一个早晨,一天也就做两床棉被,比黎默言想的要花时间。
好在弹棉花不是多困难的事,只要弄懂该怎么做,大家都能上手试试,即使没成功,打不了棉花重新弹,也不会有什么糟糕的后果,而且镇子仓库妖兽的兽筋还有许多,做个几十上百张大弓出来,发动镇民一起弹棉花,这样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做出大量的棉花被。
她正思考着,不远处的镇民忽然爆发出大喊,她抬头看去,就见一床棉被弹制成功,一个少年举着棉被,围着弹棉花的大桌跑圈,其他人被他的动作吸引,看到柔软雪白的棉被,同样发出惊喜的喊声。
那床五斤重的大棉被,随着少年跑过,就像是一条披风,他就像是凯旋而归的将军,其他镇民还很配合地鼓起掌,还有人不断叫好,最后更是一拥而上,将少年抛起接住,大家毫不吝啬表达着自己的喜悦。
他们的笑脸在阳光中闪闪发光,快乐又是如此纯粹,只是因为制作出一床棉被,从此能过一个暖冬,就能乐上半天。
黎默言不由想起自己上辈子的现代生活,物质要比现在丰富太多太多,可她不快乐,做什么都很焦虑,吃饭焦虑喝水焦虑就连睡觉都焦虑,一宿一宿地失眠,因为她做什么都要花钱,钱却不那么好挣。
人们想要独属于自己的房子,就为遮风挡雨,却反而透支自己的未来,生出新的风雨。
或许就是物质太丰富了,短暂的满足后,总是有更多的渴望,互联网上总是能看到各种幸运儿,豪车钻表极尽奢华,就连用的厕纸都镶有黄金,顶尖有钱人生活超乎想象。
而这些事情你出生时没有,那么一辈子可能都不会有,这不是靠努力就能做到,越努力想让自己过得更好,就越焦虑越不满足,然后越努力,整个人就掉入某个循环的怪圈,她在里面打转走不出来。
可此时此刻,望着眼前欢呼的人们,她是真感受到强烈的快乐和轻松,这不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但每一次都由衷发自内心。
于是黎默言走过去加入镇民,跟着一起抛那个头位弹出棉花的小将军,震天的欢呼传出去老远,听到人即使看不见发生什么,可声音中的喜悦会传染,他们纷纷会心一笑,低头继续自己的事。
这一床棉被先被送去杂货铺售卖,反正棉被就能盖,只是没有被套容易脏,棉被也容易被踢烂,可短暂盖几天没啥问题,等她把专门的床上用品铺建造出来,再被棉被被套这之类的东西,放到铺子里卖。
至于镇民逛杂货铺时,发现有棉被卖,而且一条只卖一百五十元如此便宜,明明是冬日,星光镇却像是吹着春风,每个人都喜气洋洋。
他们之前就坚信这只是一时的困难,靠着大人以及自己的双手,他们定能度过这次难关,那些住在仓库里睡草垛的人,还绘声绘色与其他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此刻已经不用为寒夜担忧,所以大家听起来只觉得有趣。
“如此有意思的事,我咋没遇上?”
“宽叔宽叔,草垛睡起来是啥感觉啊?”
“没啥感觉,就是身上压得重,你中叔居然还能翻身打滚,差点把我的脚丫子啃了。”
众人轰然大笑,关中脸上挂不住,只是沉了一会脸,自己也跟着笑起来,“你是意思是挺遗憾?那今晚等着。”
其他人闻言眼泪都要笑出来,和他们睡一个草垛的人擦擦眼角,“行行,那今晚我去隔壁老张那挤挤,不耽误你俩啃脚丫,老关记得和大家说说老韩的脚丫子是个啥味。”
而就在这样全镇积极应对寒冬的气氛中,外出跑商的吴崇明终于回来了。
这个有点发福的胖子,出去一趟竟神奇瘦下来,这让黎默言十分讶异,要知道即使参与训练,这家伙依旧是胖胖的,甚至还更胖了,结果出去一趟就瘦了,看来这一趟确实辛苦。
不过吴崇明带回来的物资十分丰厚。
他带回来一车棉花,小半车苹果苗、桃树和五株荔枝,黎默言抓起荔枝苗查看,这苗子真不大,还没她大腿高,枝条也不多,才五六条,不过叶片长得密,颜色瞧着也老练,即使被挖出一段时间,叶片也依旧精神,状态瞧着比其他果苗都好。
这让黎默言又惊又喜,荔枝这种水果本身价值就高,还有个妃子笑的别称,属于本身就难得,加上她私人领主的身份,更是难上加难,能弄到她已是非常惊讶,没想到还能买到品种如此好的。
“这几天好好休息,给你加奖金。”
吴崇明终于露出笑容,“有您这句话也是值了。”
除去果树,吴崇明还弄到一些牲口,可品种要单一许多,都是活鸡,不过羽毛颜色是黑的,面部与鸡冠同样是黑色。
“五黑鸡?”
吴崇明没想到大人竟连这都知晓,面色更加佩服,“是,和我们镇上现养的白羽鸡不同,五黑鸡能喜欢产蛋,而白羽鸡则容易生肉。”
黎默言点头,她对此是知晓的。
白羽鸡的生周期很短,一个月就很成熟,相对于产蛋,更多的是提供鸡肉,加上杂食啥都能吃,饲料转换肉的效率高,已经慢慢替代妖兽,成为镇子的主要肉类提供者,说实在话就算是猪,都没这只小小的鸡会长肉,长得真是忒快。
至于下蛋方面确实弱了点,鸡蛋也是非常美味的食物,炒蛋煎蛋荷包蛋她都很爱吃,现在吴崇明搞来另外下蛋的鸡种,倒是弥补这个缺陷,最有意思的是这两种鸡,一个全黑一个全白,颜色完全相反,辨认起来倒也方便。
游戏里不光是人身体素质强悍,这些家禽家畜也相当彪悍,闷在车里那么久,五百来只五黑鸡依旧活蹦乱跳,从车上下来就开始刨地找食物吃,叫声几乎要把天掀翻。
剩下的一车是棉花,虽然黎默言已经不缺棉花,但有总比没有好,全部送到棉被班,最后一样是最让她高兴的,“小麦?!”
她抓起一把褐黄的小麦,感受手中满满的感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冬天的粮食有了。
本来她是打算种红薯的,现在白天温度够,红薯还能再长一段时间,即使到最冷几度的时候不长了,她也存够足够的食物,能吃到来年天气转暖,可有小麦后还种什么红薯啊,直接种小麦就行。
各种面点面条蛋糕,她早就嘴馋想吃了。
而且红薯应应急还行,真当一日三餐的主食吃,她总感觉吃得胃里难受,这玩意就没法连续吃。
黎默言查看吴崇明带回来的小麦数量,不太多,但足够种一亩,等这些种上长出小麦,就能慢慢将地里的红薯替代掉,到时候就以小麦为主食,红薯田种着的红薯就用来长藤喂猪。
和吴崇明一起跑商的账房,将这些日的账目交给她查阅,黎默言见吴崇明十分疲倦,累得眼睛都睁不开,就让人先去休息,自己翻开账本慢慢看。
毫不意外天河国人给她开了高价,这次带出去的铜钱,加上一路卖粮换到的钱,全部花光了。
她对此倒是没有心疼,反正现在领地内,用的不是铜板,这些钱放着也没作用,万一哪里天河国爆发起义,就会迅速贬值,如果天河国战败,那就会变成破铜烂铁一文不值,不像是白银和黄金,本身就是贵物,融了还能继续使用。
所以这点溢价她完全能接受,只要快点把铜钱花出去就好,要是天河国的钱庄愿意给她兑银子,那事情就简单了。
可惜估计是被下过死令,就连雷安虎这些偏向她的朝廷中人,都无法大规模给她换银子黄金,前几次交易时还见过碎银金元宝,之后用的都是铜板。
算了,等吴崇明休息两天,就让他继续带着铜钱去跑商,快点把铜钱换成实实在在的物资。
地里的众人见到小麦也是精神一阵,她挑了种植冠军,让对方种小麦,应该能种出更多,不单是她相信对方的技术,还有系统的依据。
原本谁作物种得更好,只是她私下里搞,给镇民一点激励的奖金,没想到有镇民两次拿到头衔后,居然多出一个buff,名字就叫种植冠军,由她种下的作物,可以增产百分之二十,还能让作物变得更加茁壮,抗病性耐寒耐热,各种抗性都有所提升,是非常厉害的buff,也很有作用,这简直是她的宝贝五星镇民。
第一次种植,主要是实验小麦的特性,以及生长周期。
它和水稻一样,是五天为一个生长周期,不过麦子和水稻不同,它不需要去壳,反而要倒入水里,饱满实沉的麦子会沉入水底,干瘪的则会浮起,飘起的这些就要舀掉,这样洗个三次,就能得到好麦子。
星光村有河,用竹篮装麦子放水里就行,不需要特意换水打水,这样能轻松许多,舀走的麦皮也不会浪费,是*同样是很好的饲料,鸡非常喜欢吃,吃了也爱下蛋长肉。
水洗出来的麦子之后就是晒干,为此还要注意天象,如果接下来几天连续下雨,麦子就不好洗以免发霉,不过倒是可以拿去土窑烤干,等彻底干燥后磨粉就能吃了。
可这里有个问题,镇子的人一天要吃的面粉肯定过万,靠磨盘来磨费力不说,效率也不够好。
黎默言望着穿过镇子哗哗流淌的河水,心中冒出一个念头,不如建造水车来磨面粉?
第85章
水车要选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样才好带动水车转动。
星光镇内有两条小河,绵延几千米,想从中选取一段河道用来制作水车可太容易了,她准备找距离晾晒场近的,这样方便将麦子运送过去。
黎默言先在地图上寻找地方,随后亲自过去看了看。
这一片附近都是农田,地里的东西经常需要晾晒,她就在附近铺了很多石砖建的晾晒场,每一个面积都很大,四周没有遮挡,加上这种山石和之前带云纹的不同,生有孔洞,吸水又透气,晒什么都方便,自然也合适晒小麦。
而她选的地址,就距离晾晒场不到三百米,而且附近就是二十多米宽的主路,可以并排让八只蜥黑同行,这样拉小麦就很舒服了,可以一次拉来,磨好后也可以一次全拉走,不用担心交通堵塞问题。
黎默言坐在蜥黑背上环顾四周,哗哗的水声不断传来,这段河面还算宽阔,大约有十多米,河水流动撞上河底的大石,会激荡出泛白的水线,但河水并不算太湍急,波涛的起伏很小。
上一篇:我在欢乐游戏里赚生活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