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姗姗
叶沐眯了眯眼,还对他勾手指:“过来。”
严润有些犹豫,却还是小心翼翼的朝她靠近,嘴里念叨着:“我先说好了,要打就换一边脸,不然不对称……”
叶沐在心里“呵呵”两声,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将人扯到跟前。
严润立刻扶住围栏稳住自己,乍一看还以为在围咚她。
两人的脸也越挨越近。
严润下意识把脸转开,一副宁死不从的模样:“差不多得了,我就是那么一说……”
直到叶沐压低了声音,克制着嘴型说:“小润。”
严润鸡皮疙瘩都出来了:“干嘛?!”
叶沐:“你看着我的眼睛。”
严润看过来,却是斜眼。
叶沐:“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对你……”
严润的瞳孔瞬间放大了,说是惊恐也不为过。
可叶沐却没说出后半句,她只深长地吸了一口气,随即张开嘴巴,对着他的鼻子用力呼出。
“哈!”
“卧槽!”
严润立刻退开,扭曲着五官,还跑到围栏边呕吐:“yue!”
叶沐:“呵呵,小龙虾好闻么。”
第97章
自从和严润交流之后, 严润就在群里沉默了。
两天后,林遇单戳叶沐,问那天谈得怎么样。
叶沐只说:“他犯病了,被我反杀了, 他现在正在修补自尊心, 过几天就好, 甭理他。”
隔日, 严润就发来消息,说了这样一句:“你说得对, 是没必要赌气。”
叶沐回了几个问号,但严润再没下文。
之后的一个星期,叶沐一直在给新招聘的两位助理做培训。
虽说是培训,其实就是带着他们接待客户, 让两人多听少说,先融入到环境里, 恶补一些功课, 再去学习和客户周旋, 话术处理等等。
除了理论知识, 其余的技巧只能靠实践和悟性, 用课堂那一套行不通。
而在短短的接触当中, 叶沐也发现了两位助理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筱薰。
比如,筱薰很喜欢用“我”为开头, 话里经常会带一些“一定”、“必须”这样的用词, 不过都是用来反问的。
她会问, “一定要这样吗”, “必须如此吗”?
叶沐试图让她理解, 没必要非此即彼的看待,观点是多种多样的,她只是教了一些方法,举了一些例子,没有一定,也没有必须,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寻找在“好”和“更好”之间尽善尽美。
但筱薰却很喜欢反驳,她觉得自己的认知更正确。
叶沐有些好奇,筱薰到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长大的,还是说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应试教育,每个人都要统一答案,只有一种是正确的,其他的答案哪怕趋近、相似,也是错的,久而久之才导致一群人产生逆反心理?
后来叶沐和林遇探讨起来,林遇说他在职场上也遇到过,不过不只是新人,有些年逾中年的老板都很喜欢用“非此即彼”这一套,有时候也不知道是真的兼容不了,还是为了反抗而反抗。
就着这个话题,林遇还推荐了几本职场心理学的书给叶沐。
叶沐也曾反思过,她初入职场的时候是否也是筱薰这样,不够“包容”,对于知识和经验的吸收还比较拧巴,为人处世只有对错题和单选题?
再说蒋淮。
相比之下,蒋淮的性格要随和些,没有那么多棱角,在他这个年纪就这样圆滑的人也不多见,他和筱薰可以说是一南一北两个极端。
叶沐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蒋淮很会换位思考,每当筱薰提出反驳的时候,蒋淮都会加以解释,再提供几种不同的理解和角度。
然而那些角度到了筱薰这里,她又要从中摘选出一个绝对正确的,拒绝接受其他的。
叶沐只觉得头疼。
知识可以教,经验可以累计,思维上的自我受限如何打破?一个自愿将耳朵闭起来的人,是永远听不到其他声音的。
林遇劝道:“其实你们是处在不同频道,你没必要跑去她的频道让她明白,她也不会过来你的频道,接受你的科普。她很坚持自己认定的那一套,排斥其他可能性,她可能会碰壁、吃亏,但那是她自己的事,这个过程需要她自己消化。遇到这样的客户,我通常不会去争对错,也不解释,就将此当作是他在认知上的执着,我会尽量去兼容。但如果我实在兼容不了,就只能算了。”
“我也想算了。”叶沐叹气:“可我真怕她也会和客户这样较真儿争论,客户可不会这么包容她。站在画廊的角度,一旦发生类似的事,直接损害的就是利益。”
林遇:“其实你想找的是一个能兼容客户看法的销售助理。”
叶沐:“正解。”
林遇:“就你描述的这个情况,我觉得这要求她很难达到,你要有耐心长时间去磨合。过几年可能会好一点。”
问题就在这里,叶沐自问,她是否愿意在筱薰身上花费几年时间呢?
……
然而,就在叶沐还没考虑清楚这个问题之前,筱薰就“出事”了。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但整个过程也没有跳出叶沐的担忧。
起因是筱薰和一位客户就一副油画的探讨发生分歧开始,筱薰沉迷于争辩,一定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客户开始还让了几分情面,客客气气地交流,到后来就直接提出想要自己看一会儿。
言下之意,就是想清净。
可筱薰没有离开,说给客户讲解,是她的职责。
客户无奈,离开前便找到叶沐,委婉地表示,以后能否给他换个人?
结果就是,客户没了赏画心情,提早离场。
叶沐便叫来筱薰,询问过程。
筱薰的回答是:“我也不是一定要争辩,但他说的不对啊,他的理解全是错的,难道我要装聋作哑吗?那不是害他吗?”
叶沐说:“没必要争辩什么是‘对’的,不如把‘对’替换成‘没错’,降低一点要求,多一点包容,只要没错就行了。”
筱薰却不同意:“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的要求没法降低,我有我的坚持。”
叶沐半晌没言语。
此时此刻,纠结的反而变成了她。
她很想“纠正”筱薰,但也预料到这样做,势必受到反效果,筱薰不但不会认同,还会反弹的更厉害,更加认定自己手握真理。
最主要的是,她不想因为这种永远无法达成和解的事再起冲突,并浪费时间去说服一个沉醉在迷障中的人,请她走出来,切换角度看看这个世界。
叶沐叹了口气,最终只说:“他这次过来是准备入手的,那幅画已经看过两次了,口头上也已经说定了。”
筱薰这才愣:“那也可能是他不想买了呢?”
叶沐:“他很有诚信,从未食言过。他走的时候也很无奈。”
筱薰:“可能他这次就是想食言呢,你也说了,凡事都没有一定。”
这一次,叶沐沉默了许久,她撑着头看了筱薰好一会儿,撂下这么一句:“既然这样就按照规定办吧,事不过三,这是第一次。”
筱薰反应了两秒才明白:“这怎么能怪我呢,我就是实话实说啊,是他自己接受不了,凭什么要算在我头上?”
叶沐没理她,径自起身离开。
转眼,叶沐将这位客户划给蒋淮。
几天后,客户再来画廊,蒋淮陪了全程,直到客户签约,临走时眉开眼笑。
筱薰自然各种不服,当即就去找叶沐讨要说法
叶沐的意思是,签约是比较圆满的结果,但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事实上,就在客户移交给蒋淮的那一刻,这个客户和筱薰已经没关系了,而筱薰要承担的责任也只是客户移交出去之前的部分。
只可惜这层道理筱薰没搞明白,她仍计较着自己损失了一单,如果今天依然是她来接待,她也可以搞定,蒋淮就是捡现成的。
……
当晚,叶沐和林遇聊起后续。
林遇听后笑问:“怎么手腕突然强硬起来了?”
叶沐:“因为我发现,我越讲情面,越耐着性子,她越‘得寸进尺’。尤其是有蒋淮作比较,就更显得她做事全凭个人情绪,不是抬杠就是抱怨,还很容易焦虑、暴躁。既然讲情面不管用,对方也不领情,那我就按规矩办事好了,总不能什么都由着她的小脾气来。”
林遇说:“你这样跟我们部门的领导有点像。”
叶沐:“怎么?”
林遇:“她就是这种风格,开始会给足情面,看对方要不要,要多少,如果对方蹬鼻子上脸,她就把情面、人情都收回来,公事公办,只讲原则、规则。不过也有人看不明白,不懂她为什么突然变脸,又反过来跟她讲情面,但已经没有机会了。”
叶沐琢磨片刻:“其实情面和人情也是一套规则,只不过没有白纸黑字写下来,尺度比较灵活,没有条条框框。中国毕竟是人情社会嘛。但我相信,无论遵守哪一套规则,在社会上都能有一席之地。”
这话落地,叶沐又道:“谢谢你,林遇。因为这件事,我还是很有收获的。”
林遇:“谢什么,加油吧。”
……
时间过得飞快,不到一个月,筱薰拿满流失三次客户成就。
叶沐又一次找筱薰谈话。
筱薰被叫进屋时脸色很不好,不仅发白,而且眼睛里还有着恐惧,大概她也意识到自己闯了祸,预感到了清算的时候,却还想再挣扎一下。
可叶沐没有给筱薰解释的机会,在她看来,此前所有行为就是最好的解释。
她只简单交代几句,并按照规定答应支付试用期的双倍工资。
筱薰也表现的很配合,竟然没有辩解,不会儿就离开了。
本以为这件事到此翻篇,但半个小时后,叶沐却收到了筱薰的几条长微信,几乎可以说是小作文了。
通篇就只有两个重点,一是她很委屈,她觉得自己什么都做到了,却还遭到不公待遇,她认为叶沐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对她职场霸凌,二是控诉叶沐偏心,把什么好资源都划分给蒋淮,对她不够公平,太过苛刻,处处打压,就是看她不顺眼。
叶沐叹了口气,也打了一番说辞,大概是说画廊没有追究过她一次责任,更没有让她承担损失,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而且按照规定,第一次流失大客户,她就应该离开,可画廊还是给了三次机会。
只不过这番话最终没有发出去,叶沐想了下,直接删除,让人事结算。
当晚,筱薰就在微博上黑了画廊一把,又蹦又跳,并在歪曲后的“事实”中将自己描述成小可怜,博得一波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