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雀 第6章

作者:岿白 标签: 情有独钟 成长 正剧 现代言情

  她玩得开心,江既迟渐渐就不管了,抄着兜,站在一旁安静地看风景。

  过了不知多久,倪雀喊了声:“它回来啦!”

  江既迟抬头,见无人机就盘桓在离他们不远的上空。

  倪雀扬起一只手,朝它使劲地挥,大声喊道:“你好呀,我是倪雀!”

  她转过头来看了眼江既迟,然后转回去,又开口了,这回声音小了点:“他是江既迟!是他教我你怎么飞,是他哦!”

  倪雀上下拨弄着摇杆,无人机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像是冲她点了点头。

  江既迟不可抑制地笑起来。

  末了,无人机降落,拍摄画面停止,倪雀把东西还给江既迟,她问:“这个视频,我可以留吗?”

  “可以啊,你有微信吗?”

  “……没有。”

  “Q.Q?”

  “也没有,”倪雀垂下眼,摇了摇头,“我没有手机。”

  “没关系,到时候我拷到u盘里给你。”

  倪雀蓦地抬眼,眼睛亮起来:“可以吗?”

  “想想这话你问多次了,当然可以。”

  倪雀还真想了想,她今天好像确实一直在问“可以吗可以吗”。倪雀不好意思地揪揪眉毛:“哦!”

  她内心还是很高兴的,这样她就又有机会见到江既迟了。

  不过,u盘不便宜吧,起码对她来说不便宜,不管怎么说,她不能再白拿江既迟的东西了,可是给钱江既迟又不会要,到时候她要还个什么礼呢。

  这事一定要好好想想。

  *

  从青螺江离开后,倪雀带江既迟去了她认识的一户毛南族住民家。

  他们这一带散居了一些毛南族住民,据说是六十年代闹饥荒迁移过来的。倪雀之所以和这户人家认识,是因为他们从倪雀这儿买过羊,还不止一次。

  这户毛南族人家的住处和倪雀家一般偏,倪雀带着江既迟翻过两座山头,又走了些山路,路上经过了连绵的稻田、茂密的竹林,这才得以看到前方的半山腰上,零零星星地立着好些栋石砌房。

  江既迟平时健身,自认身体素质不错,可这么一长段路走下来,腿多少有点酸,人也感到有几分累。倪雀却不然,她脚速半分没减,精气神好得不像话,仿佛再走三四个来回也不在话下。

  甚至她还时不时停下来,等等落后她几步的江既迟。

  “小倪雀,”江既迟实在是惊讶于这小姑娘的体力,“你不累啊?”

  倪雀放慢了脚步,和他并肩:“不累,我每天走习惯了。”

  “每天都走路上下学?”

  “其实也不算是走,是跑,我跑步可快了,”脚下踩到一颗石子,倪雀把它踢开,“但也不总是跑,我很会蹭车的,上学放学路上都有来往于村里镇上的人和车,我们这儿虽然偏,但这条路上还算是热闹的。”

  听她说“很会蹭车”,江既迟还有点想笑,可她说的这些放到一个女孩子身上,总归是不大安全,他不由道:“女孩子一个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当心。”

  倪雀不禁想到李清涟的经历,原本眉飞色舞的神情顿时有些黯然。

  “怎么了?”江既迟问。

  “没什么,我知道啦。”

  他们往坐落着石砌房的半山腰走去。

  离得近了,遇见了在玩弹珠、追逐打闹的小孩,还有坐在竹椅上,边晒太阳边唠嗑的老人。

  见他们走来,老人小孩皆投来打量的目光,那目光质朴纯粹不掺任何杂质。对此倪雀还好,那些人看她只是顺带的,真正看的都是江既迟。

  穷乡僻壤的村子里,来了个外形如此打眼的年轻人,别说是活人了,就是摇着尾巴路过的小狗都会忍不住瞧上一瞧。

  又走了一截路,碰上个熟人,是个皮肤黝黑、面相却很和善的中年妇人,那妇人正摇着轱辘从井里取水,见着倪雀,喊了声:“雀丫头。”

  倪雀看过去,笑着用本地的方言回:“林姨。”

  林姨把水桶转了上来,拎到地上放下,问:“啷个过来哩撒?”

  “我来找姜婆婆。”

  “他们都在家塞,你要来我家恰饭不咯?”

  “不用哩,谢谢林姨,你打水小心腰,别扭着哩。”

  “啷个会!”

  “那就好,我走哩。”

  林姨一直看着江既迟,江既迟朝她点头微笑了下。

  “小倪雀。”江既迟叫了声。

  “啊?”倪雀回头。

  “你们这的人很淳朴。”

  “是啊,我们这好人多。”倪雀想,如果不是好人多,她自己可能会吃更多苦头,妈妈逃离前也会过得更艰难。

  江既迟却微皱起眉:“有对你不好的坏人?”

  “嗯?”倪雀被问得濛濛的。

  “你嘴上说着好人多,但表情可不是。”

  “有吗?”倪雀脸上浮过一丝尴尬,她很快往前走去,手指着前方,“快到了,姜婆婆家就在前面了。”

  江既迟朝前看了一眼,也没再深究刚才的话题,跟了上去。

  *

  姜婆婆和她老伴都是毛南族人,不过她老伴在几年前过世了,她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去了另一个村子,儿子娶了儿媳后,她也一直与他们同住,现在连孙子的孩子都会走路了。

  七十来岁的姜婆婆,一家四世同堂,生活虽没有多富足,但温饱有余、儿孙绕膝,一家子总是其乐融融的,很是和睦。

  倪雀到的时候,姜婆婆正坐在厅堂里纳鞋垫,她的儿媳围着火塘在做饭,曾孙女绕着妈妈转圈咿咿呀呀地学语,男儿家则在外头忙活,得到傍晚才归家。

  倪雀对江既迟之前说的要采集特色语言这件事,具体怎么个采集法不是很清楚。她和姜婆婆只简单提了下,江既迟打过招呼后,便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话茬。

  倪雀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听明白了。

  江既迟带了专门的设备过来,他打算收录六百分钟以上的毛南语的样音,回学校后,再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对这些样音进行分析处理,合成一个语音库。

  处理样音过程中得出的种种数据、算法,对他完成手头的一篇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姜婆婆他们听得似懂非懂,只知道这年轻人要录姜婆婆说话,还要给她钱,给的还不少。

  一家子人虽有犹豫,不过很快就答应了。

  这年轻人有礼貌会说话长得好,实在是很博好感,看着也不像会骗人,再说他们家也没什么值得人骗的;而且倪雀这丫头他们熟,她带过来的人,他们也愿意相信。

  谈妥之后,姜婆婆一家子热情地留他们吃午饭,想到下午就有两个小时的录制工作,江既迟没有推却,打算之后把这笔饭钱算进报酬里。

  午饭过后,姜婆婆需要午休一个小时,江既迟和倪雀一人拎了把小椅子坐在屋外,帮忙掰起了玉米粒。江既迟没干过这类活,一颗一颗地抠着,显得有些笨拙。

  倪雀问姜婆婆的儿媳要了两把螺丝刀,她给了江既迟一把,然后非常利落地和江既迟演示了一遍自己剥玉米粒的方法。

  她手上动作特利索,螺丝刀插进玉米粒的根部,然后用力往下一推,一整排玉米粒扑簌簌地落进了篓子里,如此剥了三排玉米后,最后用拇指下方大鱼际的位置发力,轻轻松松地把剩下的玉米粒推了个干净。

  江既迟看她这一波操作看震惊了:“厉害啊小倪雀。”

  倪雀想到上午还是江既迟教她操作无人机呢,现在也轮到有他不会的了,倪雀有些小得意:“我教你吧。”

  江既迟捕捉到她得瑟的小表情,忍住没笑:“好啊,你教我。”

  事实证明,有些人的手天生只适配高精尖工种,做不来这种接地气的糙活,江既迟跟着倪雀一步一学,明明步骤一致、动作相同,但看起来就是笨笨的,费老劲的样子。

  江既迟纳闷地“啧”了声。

  倪雀扔开手里刚搞定的一根光秃秃的玉米棒子,去抓他手里那根:“我来吧,你别弄了。”

  江既迟避过:“瞧不起人啊,熟能生巧懂不懂?”

  “好吧,”倪雀抿抿嘴唇,憋住笑,“那你慢慢熟。”

  结果确实很“慢慢”,可惜没“熟”,四十来分钟过去,玉米棒子秃了一箩筐,黄澄澄的玉米粒装了大半个篓子,里面属于江既迟的战果却寥寥可数。

第7章 采样

  姜婆婆午休结束,江既迟已经架好了设备。

  原本看姜婆婆岁数大了,江既迟是打算等她儿子在家的时候,找她儿子来录的,或者去她女儿住的村子找她女儿录。

  但姜婆婆坚持要自己来。

  她女儿、儿子从出生起,就没生活在毛南族聚居的环境里,长大后嫁娶的又都是汉族人,这搭伙过日子的,语言上互相渗透,现在说话都荒腔走板的,也不知道算哪门子土话了。

  姜婆婆年轻时候可是实打实地说了二十几年地道的毛南语,即便后来迁了地儿,说话用语也早已根深蒂固,轻易变不了,变了也能随意切回去。

  再者,姜婆婆虽然七十多了,身体一直很健朗,午休只是长期以来的习惯,这会儿休息过后,精气神别提多好,说俩小时话对她而言不是多费劲的事。

  倪雀原本想帮帮忙,发现自己没什么可做的,就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托着下巴看江既迟引导姜婆婆说不同的话。

  以日常对话居多,比如一些问候用语,或者聊聊天气、饮食、风俗什么的。

  江既迟偶尔还会让姜婆婆读一两个小故事,他说一句,姜婆婆跟着念一句,不过江既迟说的是普通话,姜婆婆说的则是毛南语。

  除此之外,还有个别疑难字,江既迟说完,姜婆婆要是不懂,他会耐心解释,等姜婆婆明白了意思,再用毛南语念出来。

  倪雀一开始听得还津津有味的,到了后来,江既迟和姜婆婆说话的声音渐渐就成了催眠魔咒,倪雀给听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她的肩膀被人轻轻拍了拍:“倪雀,醒醒。”

  倪雀窝在椅子里本来就睡得不舒服,江既迟一拍她,她立马就醒了。倪雀睁开眼睛,揉揉眼皮:“是录完了吗?”

  “嗯,今天完事了,走吧。”江既迟问,“饿了没?带你去吃东西。”

  倪雀醒过神来,发现自己身上盖着条薄薄的小毯子。她抬眼,发现江既迟居然把设备都已经收进了背包里。

  他是什么时候做的这些?

  她好像也没有睡得很死吧,说话声催眠没有吵醒她就算了,收拾东西的动静也没影响她睡觉,江既迟的动作得有多轻啊。

  就为了让她多睡会儿吗?

上一篇:含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