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延年
站在这四四方方的院子中,曲灵下意识地抬头看着天空,今天是个大晴天,从这方天地去看的天,格外的蓝。
几天前,下过一场雪,墙角背阴的地方还有未化干净的雪。
唐卫国不知道怎么就兴奋起来,绕着院子跑了一圈,跑得气喘吁吁。
“这房子也太大了,将来只你们两个人住,怎么住得过来嘛!”
唐卫国的声音在这空旷地方被放大了不少,仿佛还有回声。
“我有好几个同事,住的也是这种四合院,有的还是四进、五进的,不过都被分割成了一家一家的,每家门前都堆了杂物,后来还盖了地震棚,盖好之后就不拆了,当正经的屋子住,院子里头挤挤插插的,只留下一人能走的小道,我还是头一回看见没被分割之前的样子,可真是豁亮。”
院子确实很大,可以跟均州的小院子那样,开垦出一片菜地来,一家人吃菜问题就解决了,到时候可以种一架葡萄,夏天在葡萄架下吃饭、乘凉,说不定七月七的时候还能听见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冬天的时候可以坐在暖乎乎的火炕上,隔着玻璃窗,观看着外面的雪景。
将来有了孩子,那么大的院子,也不愁孩子没地儿玩耍……
曲灵胡思乱想着,直到被唐卫国兴奋的声音提醒:“打开门呗,咱们进里头瞧瞧去。”
第一进院子和第二进院子原先是派出所和街道办公室两个单位合伙租的,派出所占了第一进的全部,还有第二进院子的东西厢房,街道办占了正房,东西两个耳房算是两家单位共用。
东耳房是杂物间,西耳房是厕所,厕所被改造过,虽然是旱厕,但很干净。
站在正房的屋地上,仰头是高高的屋顶。屋里虽然没有生炉子,但很暖和,据说这种屋子住着很舒服,冬暖夏凉的。
相对于会客厅,卧室面积很小,估计是被街道办当成休息室用的,放了一张有些简陋的单人床。曲灵在前一进院子里看过一张雕着很多繁复花纹,还带着宽阔脚踏的床,估计就是原本在这个房间里的了。
古人讲究卧室不宜过大,否则会吸走人气,导致失眠、多愁等,也更利于保暖。
曲灵想着,那么一张大床放过来,估计就把整个房间占满了,应了那句开门就是炕。忽然冒出来的这句话把曲灵给逗笑了。
唐卫国忙问:“你笑什么?”
曲灵就把这句话说了出来,唐卫国立时哈哈大笑,“开门就是炕,哈哈哈,这话说谁发明的?太形象,太有才了!”
他笑着就停不下来,把这也就十多平米的卧室震得一直回荡着“嗡嗡”的声音。
曲灵掏掏耳朵,连忙出来。
正房、东西厢房都看完,见唐卫国坐在太师椅上休息,曲灵也坐到旁边,一坐下去,就马上站起来,“这也太凉了,冬天怎么坐啊。”冰屁股
唐卫国也觉得凉,不过还能坐得住,说:“回头你们住进来,把这些长椅子短椅子的都垫个垫子就好了,不成的话,就换成沙发,该说好说,还是沙发坐着舒服。”
曲灵拎了拎椅子,差点没拎起来,老沉了,不知道是什么木头做的,上了几层的漆,面上挺好的,就是腿部有磕碰过的痕迹。
两人稍微坐了一会儿,就打开正房院落和后罩房相隔的小门,进了最后一重院落。
这重院落就是江吉安想要半卖半送给曲灵的。院子比第一进院子宽敞许多,一溜大概是4间明间的房子,挑高比主人房要矮一些,但也得在四米以上,院子里栽着几颗细细的树,这会儿光秃秃的看不出来是什么,大概就是香椿、花椒之类。
这边以前是知青办,他们又在院子靠着东边院墙的位置开了道门,在门左边盖了砖瓦结构的厕所,右边盖了厨房,还将自来水管道接了进来,在院子中安了水龙头。只要将通向正房的小门锁上,这就是个完全独立的房子。
“江吉安还真是!”唐卫国看着这套房子,便能感觉出江吉安对曲灵的用心。这院子什么都不缺,太适合生活了!
唐卫国都能感受到,更别说曲灵了。她心里头是充实的温暖。
她将后罩房的每一个房间都仔细看了,房屋情况比前两进院子都还要强些,打扫一下卫生,就可以直接住进来。
曲灵问唐卫国:“这套房子,两三年内,肯定不会住进来,这么空着,太浪费了,你说,要不要租出去?”
她的房子在均州,没有那么大,每个月尚能收取22元的房租,这么大的三进四合院,能收到的租金岂不是更多?
“合适吗?这房子毕竟不是你的。看这情况,房子自从收回来后,就一直空着,他都不租,你给租出去,行吗?”唐卫国有些迟疑。
曲灵晃晃手中的钥匙板,说:“他不是把这套院子托给我保管了嘛,要是我不能做主,那让我保管有什么意义?怪沉的。”
唐卫国想想,也觉有理。
曲灵说了让江吉安活着回来,把那套四合院送给她,转头江吉安就把钥匙全都送过来了,这不就是把房送给她的意思嘛。既然房子早晚都是曲灵的,那她将房子租出去也是名正言顺的。
于是他点点头,说:“江吉安忙成那样,房子一直空着,肯定是没有时间出租,大不了等你们结婚的时候再把房子收回来,重新收拾一番当新房。”
曲灵大大方方地点头,说:“即便自己住,也住不了这么多的房子。要不然,就把后罩房和倒座房出租,把正院留着,宿舍不方便住的时候,我就过来住。”
唐卫国觉得她这个主意好,说:“租房的事儿就交给我吧。我现在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骑自行车最多十分钟,现在人人家里头住房紧张,跟房管局租房也是得达到条件才行,私人租房的价格虽然比房管局高出去不少,但也有不少人抢着租,我打听打听行情,回头跟你说。”
曲灵道了声谢,说:“不过,这两进院子都太大了,只租给一家人恐怕负担不起,要是分租出去的话,就怕把院子弄得乱七八糟的。”
两人把杂七杂八的事情都商量好了,曲灵才问唐卫国,“江吉安的父母……”
唐卫国和江吉安聊天的时候也会带出些家里的事情,后来因着两人的关系有所改变,唐卫国也专门和她讲了讲江吉安的家庭情况。
江吉安家庭人口简单,父母,一兄一姐。
父亲的在军中的资格和职务都要比唐建江高,母亲在党史研究办公室工作。唐卫国对这两位老人的印象非常好。
江吉安大哥跟他们年纪相差比较大,唐卫国对他的印象不深了,很小的时候就去了苏联留学,学成归国之后就一直在做技术研究工作,他所有的工作都是需要保密的,具体在做什么,没人知道。每年也就过年的时候回来一次,已经在外地结婚成家,最大的孩子都有十来岁了。
江吉安的大姐在燕市,以前也在舞蹈团工作,后来调去了上级单位,也就是市文化教育局,也结婚生子了,跟丈夫、孩子生活在娘家,主要是为了就近照顾父母。
唐卫国对这一家人的评价是,都有知识有文化,讲文明讲礼貌,和和气气的,说话也都好听,素质、涵养极高,都是好相处的人,比自家人强,让曲灵不用担心。
曲灵倒不做无谓的担心,如果他的父母兄姐好相处,那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跟曲家似的,也挺好,但如果相处不了,就各过各的,少些往来就好了,反正江吉安有自己的房子。
但这只是最不得已的情况 。
即便曲灵信奉的是求人不如求己,谁有不如自己有,却也比谁都明白,人不是独立的个体,是需要亲人,需要朋友,需要伙伴的。
所以,她还是希望能有拥有和睦婆媳关系、兄弟关系、妯娌关系。
她有些迟疑地问唐卫国:“江吉安父母那边,如果知道了他把这套房子叫给我管理了,会不会有意见?”
唐卫国认真地想了想,说:“江吉安做事一向都靠谱,他跟你之间的关系肯定都跟父母说了,房子的事儿肯定也说了,以我对他的了解,不会让你在他父母那里难做人的。”
曲灵想想也是,两人见面的次数有限,之所以就这样答应了和他的将来,不就是因为这些潜移默化的,能让自己看清他为人的优点吗。自己认可了他的为人,才会几乎没有犹豫就下了决定。
房子看好了,租房的事儿也定下来了,两人就在附近找了家国营饭店吃饭。
一人要一碗炸酱面,再来一份小菜。
周日的中午,饭店人还挺多的,街道上人来人往。这附近居民众多,配套的饭店、菜肉门市等也就比较齐全。步行着可以去医院,去百货,附近还有在建的小公园,在这里生活,相当的便利,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生活气息。
曲灵想着,要是在这里跟心爱的人一起生活,柴米油盐,生儿育女,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第112章
意外的客人12月底,在燕市下了第三……
12月底,在燕市下了第三场雪的时候,曲灵接到了江吉安的来信。
信中,江吉安问候了她的工作生活,说将自己和她的事情和父母说了,让她有了困难务必去找父母帮忙。说自己之后通讯可能越来越不方便,让她一定要好好保重。
信很简短,也没有任何想她,爱她的字眼出现,但却渗透进每一行,每一个字里。
曲灵捧着信,放在胸口,直到信纸都被捂热了,才拿在手中,又重新看了一遍。而后缓缓呼气,调整着自己的呼吸,给他写回信。
“……我去看了那套四合院,准备把第一进和第三进都租出去,我们可以长租,留着正院也足够自己住……
“……我要不要去上门探访你的父母?我自己上门会不会显得冒失突兀?”
“……我很好,你也要保重,时刻记得你已经不是一个人,有人在远方等着你!”
零零杂杂写满了三张信纸,曲灵这才在信的末尾写上自己的名字还有日期,将钢笔盖拧上,又细细看了一遍,这才找出信封,按照江吉安来信中奉上的地址认真地抄写着。
也不知道这封信他什么时候能够收到,又什么时候能收到他的第二封信。
时间进入到1978年的时候,曲灵工作之余就开始琢磨过年休假的事儿。
除夕是阳历的1978年2月6号。她今年的探亲假还没休,如果将假期都休满再加上春节假期,她能休二十多天。不过,按照她的想法,是不可能把这二十天都休完的,而且,还要看潘副局的安排,如果春节有什么重要活动的话,她的休假时间就需要调整,肯定要紧着工作来。
她许久没有回均州去了,确实应该回去一趟,虽然和梁爱勤、曲聪定期通信,家里的大事小情,他们都会跟自己说,但写信毕竟和见面不同。
她想回去看看奶奶,看看二叔二婶,堂哥堂姐,还有已经成为堂嫂的好朋友梁爱勤,还有李奶奶、徐奶奶等曾经帮助过她的人。
更要回去看看爸爸,去给他扫墓,向他汇报自己这一年来的成绩,告诉他自己有了很好的一份工作,是三级办事员了,每个月拿着不低的工资,拥有了燕市户口,也有了一位愿意把房子给自己的对象。
曲灵先和肖鹏商量。肖鹏就是燕市人,岳父母也是燕市的,没有老家可回,便对曲灵说:“你想休几天就休几天,反正有我顶着,不过我建议你别休太长时间,人不在,岗位在,就怕有些变数。”
曲灵自然知道肖鹏说的是肺腑之言,她的职位便是这么来的。
“行,肖哥,我听你的,回头我问问张秘书,看看潘局过年期间的活动安排,还是以工作为主。”
肖鹏点点头,很欣赏曲灵,像她这样的年轻女同志,相当一部分人想进好单位就是为了好找对象,等找到了对象,就想着结婚,一旦结婚了,生活重心就都放在了家庭上,就丧失了进取心,在单位里按部就班,得过且过了。
曲灵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真不多见。他的前同事,曲灵的前任刘华算一个,但她这人太霸道,能力却不足,抢功抢得厉害,只想赚表现,却要把别人踩到坑里去,最终的结果是自己被踹进了后勤去。
听说去了后勤也是不消停,前两天还有后勤同志请他去家里喝酒,一直跟他抱怨刘华,诉说她的种种不是,跟他请教对付刘华的手段,她快要把这位同志架空了。
肖鹏也没什么好主意,要不是天上掉下个曲灵,这会儿被架空的就是他了。他心里头十分庆幸,自然希望跟曲灵长长久久的做同事。
很快,曲灵就从张秘书那里得知潘副局过年期间的工作安排。
“潘局今年也准备休个长假。家里老人知道了他和毛毛妈妈的事情,需得回去,给家人一个交待。再说,他已经两三年没有回国老家了,爷爷奶奶想念孙子了。”张秘书说着,看了看日历,说:“你可以随着潘局的休假时间休息。办公室的事情就交给我和肖鹏就好。”
张抗美家是燕市的,妻子是赵北省的,距离燕市坐火车也就三四个小时,每年正月,他陪着妻子回去一次,待个一两天就回来,什么事儿都不耽误。
曲灵忙答应着,将自家的地址和曲聪办公室电话留下来,让有着急的事情给自己发电报或者打电话。
假期定了下来,曲灵就托人帮自己买火车票。如今的曲灵,跟着潘副局参加了不少会议和活动,也跟很多单位有所往来,交际面扩大了不少,也认识了火车站的人。
人际关系就是这样,你用了我,我用了你,彼此有所需求,互相帮助,交情也就深了。
等拿到了票,曲灵又赶紧往家里写了挂号信。自己的那套房子租住去了,再回去均州,就得先到梁爱勤家里落脚了。
临近年关,各个单位都清闲起来,能推到明年做的事儿,一律推到年后。会议、活动少了,整个管理局都呈现出一种轻松的,就等着过年的气氛。
也就在这个时候,曲灵在自己宿舍楼的楼下,遇见了两个“不速之客”。
彼时,正和柳玉计划着明天去逛百货商店,买些燕市特产带回去,就看见不远处站着一老一少,两名女同志,他们的身形很像,都是偏瘦的,个子都在一米六五到一米六八之间,这样的身高,在女同志里,也算是个子高的,站在那里非常显眼。
柳玉嘀咕了,“这两位来找谁的,气质真好,穿得挺不错的。”
确实挺不错的,两个人穿的都是长款的防寒服,年纪大些的穿的是灰色的,年轻些的是蓝色的,只围了围巾,将脸都露了出来,能看见他们的长相都很出色。身上透出骨子文质彬彬的书卷气,看起来就是生活条件优渥的那种。
曲灵一下子就想到刘琳和她的大女儿唐卫革,那两人看起来也是人模狗样的,所以,人的性子和外表不相关。
见他们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出于礼貌,曲灵微笑着跟他们点点头,便想要从他们身边走过去。
却被人叫住了,“请问,你是曲灵同志吗?”
曲灵露出疑惑的表情,回答:“我是曲灵,你们是?”
年纪大些,大概四十岁朝上的女同志朝着她露出友好的微笑,年轻些,大概二三十岁左右的女同志开口:“曲灵你好,我叫楚瑞金,这位是我的妈妈,叫楚人秀。”
这两个名字好陌生,曲灵确认自己从来
没有听说过,楚这个姓氏也不多见,自己的交际圈里就没有姓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