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神笔马良系统 第10章

作者:睡觉能人 标签: 基建 玄幻仙侠

  常思雅和妈妈买完米面以后就回家了,他们现在住在鹤市政府给新来人口安排的安置房,这安置房是在郊区,屋子里有一种刚刷完漆的味道,好在这种漆并不是那种含甲醛的有害漆,否则住在这房子里是真的要中毒了。

  母女俩也没有管今天加班的孩子爸爸,径直在厨房里开始做饭,常思雅慢吞吞地洗着菜,她洗的生菜上贴着标签:希望蔬菜。

  据说只要是比他们还要偏的郊区生产出来的蔬菜都会贴上这个标志,因为那是一座高高的农业塔的名字,收获蔬菜水果的也都是机器人,所以像是未来产物。

  她其实觉得很神奇,他们平时吃的好吃的蔬菜有很多都来自那里,那里的菜怎么就那么多呢?从常思雅家的窗户向外看,可以看到那座孤零零立在郊区的农业塔。

  ——很快就不是孤零零了,因为最近已经有不少集装箱被运了过来,已经突破千万人员大关的鹤市开始建第2个农业塔了。

  像鹤市这样的人口稠密的地区都在想方设法挤出空间来建造农业塔,他们建造农业塔的目的自然是解决已经非常严峻的居民蔬菜供应问题。

  而在距离这里千里之远的地方,熠国姜省,临近沙漠的地方也已经被围了起来作为工地。

  这块占地20000余亩的庞大土地也是用来建造农业塔的。

  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农业塔是专门种水稻小麦的。

  放了两天假期后,钟黛来了这里。

  黄教授拍着她的肩膀:“辛苦了小钟,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了,现在就连最北端的乌龙省夏季温度都已经到40度了。”

  “国家的存粮也是有限的,我们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

第13章 【修文】

  钟黛满头大汗地看着眼前的四层小楼,这里是位于熠国姜省的水稻种植基地的员工宿舍。

  员工宿舍旁边还有一个矮一点,但面积非常大的小楼,楼层有三层,这就是科研人员们培育温室沙漠水稻的实验室,推开门就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已经由绿转黄,马上就可以收割的水稻了。

  这会儿是白天,姜省的气温高达46度,室外根本不能停留的时间过长,因此钟黛只是看了一眼外面的场景就赶紧走进了室内。

  这次来到姜省是需要住一段时间的,最起码是要等这里的农业基地全部建成,而且能够正常产出才会离开。

  负责来接他们的国宝级农业学专家谈芸显然对钟黛很是好奇,走着的时候总是自然又大方地看着她,看得钟黛怪不好意思的。

  好在谈教授并没有让钟黛太过不自在,她表示会和黄教授先行交流,然后再告诉钟黛接下来她需要准备画些什么,在他们确定好新的温室基地具体图纸之前,钟黛可以安心地在这里画全国农业塔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整个熠国乃至第九基地海拔最高的省份之一,从人口上说,这里可比京市要清静多了,钟黛感受着中央空调吹在脸上的冷风,点点头。

  现在全国这么多农业塔都已经在建造中了,钟黛还是想尽量多创造一些价值,毕竟如果让他们自己造的话,一座农业塔的成本在十亿到二十亿亿之间,与之相比,钟黛之前画的那个黄金盆简直是浪费时间。

  钟黛来到了谈教授给他们安排在1楼的小工作间,给张北宁、贺殊他们也都一起画了雪糕,几人吃着雪糕看着外头的烈日。

  沈大姐还煮了酸梅汤给大家喝——是的,为了防止钟黛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身体不舒服,所以现在钟黛无论去哪儿都是要自备伙食,由沈大姐给她开小灶做饭。

  沈大姐是一个性格,非常直爽做事也非常麻利的人,别看外表有些大大咧咧,但非常懂得分寸,钟黛很喜欢她。

  这不沈大姐把东西送来以后就离开工作间了,丝毫没有留下来的意思。

  不一会儿,有两个负责安装设备的工作人员也进来了,他们将从希望基地带来的电脑安装上,钟黛坐下来。

  “嗯,在画能亩产万斤的水稻种子之前,我先来画两火车皮的种植机器人吧。”

  ……

  众所周知,蔬菜的生长是需要时间的,农业塔的建造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在这个时候,其实能够吃上农业塔所种出的蔬菜的还是只有鹤市居民。

  今天,江梦琳带着父亲江海来鹤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江海曾经短暂地得过新型呼吸病,但因为发现得及时,所以很快被控制住了。

  然而虽然康复,现在他还是要经常来复查确定情况,否则一旦耽误病情,可不是闹着玩的。

  两人用了一点时间把提前预约好的胸部ct扫描好,又去找医生看了看情况,随后就坐着地铁来到了鹤市最大的超市。

  他们县城里虽然也有超市,但来都来了,还不如逛一下再回去。

  然后他们就发现市区的超市里生菜居然只卖3.99一斤。

  要知道现在全国的菜价都是经过各地统筹的,除了物价极低的一些地区以外,其他人口多一点的地方菜价都差不多,他们村上的生菜是6块5一斤,县里的超市是5.99一斤。

  ——这样的价格已经维持很长时间了,哪怕是在冬天也差不多,当然他们住在村里,很多菜都是自己种的,因此不会花太多钱来买菜。

  但自己不买也要了解菜价,尤其是江梦琳这样偶尔也会摘一筐菜去菜市场外面摆摊卖的人。

  父女俩看着这嫩生生的生菜,显然这生菜是刚摘下不久的没准就是今天一大早摘了的,货架上堆了一堆,有不少人都买了一颗两颗的。

  没有贪便宜的囤很多,说明这个价格在这个超市并不是促销才有的。

  父女俩对视一眼继续往里走,这回可看到促销的东西了——他们眼前出现了一个黄色的促销牌,上头写着:今日采摘希望西红柿特价5元/500g,每人限购3斤,会员限购4斤。

  这促销牌后面摆着一整条货柜的红色番茄,一个个水灵灵的,有很多大爷大妈正挤在前面,往购物袋里挑。

  后面也有不少排队的人正在催促前面的人快点挑,大家还算是比较有素质的,可能是怕番茄滚到地上摔烂了,不过看那样子也非常急,有不少人逮着空就从里面掏出一两个番茄,放进自己的购物袋里。

  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其实在蓝橙星灾变以后并不罕见,毕竟很多时候蔬菜都是限量供应,要买就得靠抢。

  但这会儿江海父女俩却完全不觉得这场面有什么问题,因为这番茄实在太便宜了!

  江梦琳喃喃道:“5块钱一斤,这不会是人造番茄吧?”

  不怪她这么吃惊,番茄的生长周期并不算短,哪怕是在大棚里也最少要70天才能收获,如果是在春、秋、冬三个季节用温室种番茄的话,时间只会更加拉长。

  在土地变得十分珍贵之后,番茄的种植空间也被压缩了所以这种蔬菜无法抑制地开始快速涨价,一斤番茄最便宜的时候也要10元,贵了的话会涨到13~15元——这还是政府控价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农业局物价局控价,这个价格只会更夸张。

  要知道现在猪肉的价格也仅仅是13元一斤而已,番茄比肉可贵。

  江梦琳看着那些红彤彤的番茄,没忍住往前凑了凑:“咱们也买几斤吧?”他们家里并没有种番茄,毕竟今年的天气从4月份起就开始诡异的高温。

  番茄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0~28度,超过这个温度就会非常麻烦,哪怕种了也很可能绝收,所以干脆就不种了,选了一些更耐热的蔬菜来耕种。

  听到女儿的提议后,江海忙不迭点头:“咱俩一人买三斤。”

  他们当然没有市里的超市会员,所以排队排了一段时间后,一人挑了三斤番茄。

  两人之后又排队买了几斤豆橛子(长豆角),还别说,人家超市卖的菜都挺新鲜挺好的,完全没有长途运输带来的那种蔫儿吧。

  而且促销的菜全部取名为希望。

  两人一开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找了卖菜的营业员询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些蔬菜都是无人管理的农业塔种出来的,这些蔬菜从播种到灌溉、施肥、收获都是由农业塔里的机器人负责的。

  营业员感叹道:“这都是国家为了给市民吃上安心菜才花了大价钱建的,今天这番茄是收获的第1波,之前我们也只有油菜、生菜、菠菜这些。”

  希望农业塔产出的蔬菜最大特点就是成本非常低,真正的成本其实只有一些水费以及保养设备的费用,农业塔内一切都是自给自足的,连种子都是从京市那边运过来的,电视上都播了——这些种子专门用于农业塔有奇效。

  江梦琳此时倒真的觉得自己是乡下人进城了,她平时倒是打听着一些县里的消息,但对于市里的消息总觉得对自己太远了,竟然一直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农业塔存在。

  思考了片刻,她试探地问道:“姨,那你知道这农业塔私人能建吗?价格贵点也没事,我觉得这东西可以全面推广呀。”

  江梦琳想了,虽然购买设备需要一笔钱,但只要把这塔建起来以后人家自给自足,一切由机器人来干,他们只要按时保养给农业塔提供化肥种子和水就可以了。

  尤其是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像他们这样按照最原始的办法种地,哪怕是用了好种子其实产量也受了很大影响,如果有一个能够自己调节温度,调节光谱的农业塔,那就根本不存在对于温度的担忧了。

  营业员大妈摇了摇头:“这个我倒是不清楚,不过我猜现在应该是不给私人做的,听说这些农业塔的指标都非常难得,设备都是从首都那边运过来的,需要领导们去申请。”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就城西那边好像也在建农业塔,我感觉之后咱们这个市的蔬菜供应没准农业塔是大头。”

  听到这个结果江梦琳只好暂时放弃,准备回家以后多查一查资料再看看,父女俩拿着手上买的限购蔬菜踏上了归途。

  而跟他们闲聊的营业员大妈也赶紧去整理蔬菜货柜了,政府的农业塔生产出的蔬菜虽然物美价廉,但终究是因为货物比较少,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大部分人还是会在超市买高价蔬菜的。

  ——那么新的农业塔什么时候才能够全面建成并且开始工作呢?

  农业部的崔部长看着手上的报表,全国上下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已经确定了3000多座蔬菜农业塔的建设地点,已经开始建设的有70座,预计于7月份之内开始建造的有320座,几乎每一个市都已经在有限的土地中划分出一部分建设农业塔了。

  今年的极端天气实在是影响了太多地方的蔬菜种植了,虽然现在还没到8月份,但初步的影响已经出现。

  崔部长想了想,拿出私人电话打给了任部长——崔部长也是少数几个知道农业塔真相的领导。

  “飞舟同志啊,你那边的农业塔设备还能支撑多久?”

  电话对面响起任部长冷静的声音:“暂时够现在这个阶段的建造需求,可3000座农业塔绝对不能只靠我们小钟一个人。”

  任部长道:“想办法开源吧老崔,咱们实验室已经可以复制出大部分的设备了,就是成本比较高。你想法子挣点钱,咱们就能轻松地在全国铺开农业塔。”

  崔部长愣了一下:“挣钱?”

  任部长道:“农业塔这么好,我们完全可以出口嘛,人类共赢,我们可以赠送安装服务。”

  西方国家还是有点钱的。

第14章

  钟黛在沙漠里画出了一条公路。

  他们现在所在的这片沙漠处于边缘的部分,但接下来预备要建的水稻种植基地却是要深入大漠的,运输想要快一点,方便一点的话是一定要有路的。

  当然,因为他们选定的这一片沙漠的土地异常松散,如果贴着地面建公路的话,以现在的状况没几天就会被沙子给吞没了,所以钟黛画的公路是地下打桩的高架桥式样的。

  此时一条在地下打桩100余米,距离地面有9米高的公路已经凭空出现在了沙漠中,这条公路的总长度是100公里,不过这条公路可以说是环绕整个种植基地,有许多从高架桥上下去的分岔路口,如果单纯是绕了一个大圈回来,其实只要30公里就能走完.

  钟黛认真地把高速公路的图形保存在了自己的模板文件包里,毕竟这么长的打桩地基,地底下复杂的支撑桩也是很不容易画的,她在外面只站了二十几秒就受不了,赶紧回到一旁的中巴车里了,坐在车里看着外头这高高耸立的公路,她之前还真没想过,自己这能力用来修路真是一绝。

  谈教授和附近拉尔市的市长买买提明在现场见证了这一令人吃惊的奇迹,一直以来如果要在沙漠里建公路,都要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探索,耗费的人力和物力远远超过普通土地。

  买买提明之前接到来自中央的任务,说是要全力配合水稻种植基地的建设,但有些事不是他们想支持马上就能做成的,2万亩的种植基地其实不是最大的,可要深入沙漠那么远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沙漠地区高温、干燥、风大,这些极端气候条件对建筑材料和施工过程都是很大的挑战,再加上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有限,这对生活供水和施工用水都构成了难题。更何况沙漠里的土质疏松,承载力低,不适合直接建房。沙漠中的沙子由于颗粒细、含碱量高,作为建筑材料根本不合格……

  这种种的难题并不是说一句有决心的保证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而这其中最困难的莫过于交通问题了,建房修路都是同等难题,修路更甚。

  因此买买提明市长相当为此发愁,他想的是可能这事儿还是得花大价钱才能够做成。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国家现在居然有这种人才了!

  不,这不仅仅是人才了,买买提明顶着沙漠的大风看着这崭新的公路,这完全已经超过他的想象。

  买买提明市长不由得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得一个哆嗦——这次他过来连秘书都没带,中央特管部完完全全是因为要他配合这边的工作,所以才把这么重大的机密透露给他。

  谈教授的震惊并不比他少,之前钟黛在员工宿舍那边也接连不断地画出一车又一车的农业塔材料,但那些东西终究比不上这条公路更有冲击感。

  这可是一条在沙漠里的公路啊……

  想起自己之前签过的那些保密协议,两人现在完全不觉得钟黛一个人享有这种级别的安保有什么夸张的了,给一个人配十几个特种兵外围暗哨保护,4个在周围10米保护,一个同性别警卫员同吃同住,如果不这样保护,哪里能够安心呢?

  两人一直在外面待到满头大汗才依依不舍地回到车里,这会儿再看钟黛,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钟黛:“……”

  说真的,无论重来多少次钟黛都很不适应这样的目光。

  买买提明市长还是很会看人的神情的,他很快就收回了目光,神态自如地赞叹:“这简直就是奇迹,我回头得给任部长打个电话,看看之后小钟空下来的时候,能不能再帮我们在沙漠里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