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作家 第132章

作者:大团团 标签: BG同人

  《聊斋志异》的出名,使得他这些年来的大量诗文、戏曲及俚曲也一并出了名,乡人们互相传唱,便有人戏称其为聊斋先生。

  这会儿他手里便拿着共四篇《大秦传奇》,倾城所写话本是出了名的高产,这篇《大秦传奇》又一改他此前给人不拘于伦理的印象,却也同样惊艳世人。

  他与倾城之间时常有交流,传递更多的,是民间的百姓百态,有些事倾城在京城看不见听不见,那么他可以民间的故事写给他看。

  为了方便老百姓们识字学手艺,他编写了一些书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教百姓学会种田养蚕看病的道理。

  其中《日用俗字》、《农桑经》、《药崇书》(1)等吸引不了闻讯而来的商人,他便自己倒贴钱也要印售出去,又定价极低得卖给百姓。

  自从有了皇上为倾城作序后,文人们谈论倾城的尖锐声音逐渐消失了,这是何等的讽刺,这些自诩高尚的读书人本质上也一样是个俗人。

  最近他遇到了一位奇人,那人在各地漫游偶至淄川,听闻聊斋先生在此,遂登门前来拜访。

  作为同样写过私人著作的怪才,此人颇以史才自负,于是到处走访,以写出佳作。

  蒲松龄听他对《大秦传奇》颇有微词,认为话本有“误人子弟”之嫌,遂与他争辩:“先生既然看不起话本,又为何要来见我这个写鬼神话本的人呢?连写史的话本都批判之人,难道还能看上我这种写鬼神异志的?”

  “非也,非也,”那人连番摇头晃脑,大肆批判:“倾城之错,在于重于考据,且招众多文人一同考据,闹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写了一本严谨考据的话本。”

  “考据严谨难道不好?”

  “考据严谨,又润色以成故事,进行添加与删改,全篇以赞美始皇,仿佛那是神仙人物,这能好?”他吹胡子瞪眼:“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倒是让人分不清真假,信以为真,岂不误人子弟,误导后人?”

  要么就彻底写假的,假的里面掺合了真的,引人将假的误认为真,这才是他骂倾城的地方。

  蒲松龄作为倾城“笔友”,自为友人开脱:“那是话本,谁会以话本为史?”

  “天下人都在传唱,倒是《大秦传奇》考据严谨,即使是话本,名声传出去,信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

  “始皇残暴,而百姓生活水深火热,那是事实!若非如此,秦末又岂会生民怨,苛捐杂税、严刑峻法猛于虎!”

  蒲松龄嘲讽他:“看的人都知道这是话本,非史书著作,你说《大秦传奇》有编造故事以假乱真,怎么不说《三国演义》的不是?”

  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流传至今已经成了文人心目中的话本传奇!

  蒲松龄发现,此人批判倾城,不过是为了引出自己所写的著作胜过倾城。

  经历了多年到处考证野史,寻找民间奇闻逸事,他自称写出了一部惊艳天下的大作!

  那部著作一问世便引人争相传抄,在江南等地流传。

  然而他出现的也太晚了,江南那地方的书肆,已经被倾城、端正先生、初见给占去了,他的著作如同石头坠入了大海,掀起一片水花后便淹没于海水之中,名气竟还没有一个无名小卒“美味不用等”大。

  他不甘心,他这是明珠蒙尘,是倾城挡了他的路!

  他所写的史书,他的骄傲,竟还不如倾城的话本流传广泛!以前倾城遭人骂,写话本,没动过史书,那时候他顶多酸一句“不过是一群看话本的俗人,正经文人都骂他”。

  如今倾城写个先秦,惊动世人,文人真相称赞,将他的脸打得啪啪响。他会上门找蒲留仙,也是听闻他与倾城有故交才特意上门。毕竟倾城难找,蒲留仙好找。

  蒲松龄气恼问他:“你持才傲物,也要拿出证明来,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著作能好被你这么自夸自卖。”

  那人便将自己花费大力气去考据印证的著作给了蒲松龄看。

  那著作的书写方式像极了《史记》,所写的竟是罕见的明史!

  半个月后,远在京城的胤禩,收到了来自笔友留仙的书与信,他将自己做整理的许多教民著作如《日用俗字》、《农桑经》、《药崇书》等都为他捎了来,胤禩看看这些书都挺深入浅出的,很值得作为教化百姓的教科书来使。

  随着这些东西附赠而来的,是另一篇“惊动世人”之作,蒲留仙道“请倾城看看,此书流传不广,还有活路否?”

  他将这麻烦书抛给了胤禩,并附信曰:“此书笔者,欲与倾城比高低。”

  《南山集》。

  胤禩左右要等着收网时间,抱着闲心一瞅,豁!民间还真有人敢写明史?

  我都不敢写明朝话本,不然为什么不写那什么东厂西厂锦衣卫,还不是怕被汗阿玛揍臀穿小鞋!

  大清已经在编写明朝历史了,有汗阿玛指定的文官们共同完成。自明史血案发生以来,竟还又有人有这胆子来私写明朝历史。

  胤禩翻开一看,前文有几篇都还不错,待看到其中几篇,用词犀利,有反意,易煽动民心造成大患。

  他瞪大眼睛:“难怪蒲留仙要问这书还有没有活路,这是比高低吗?这是玩命!”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来自百度百科,也是蒲松龄写的著作

第105章 皇上,您管管您儿子啊!

  《南山集》之中,写了一些不该写的东西,胤禩拿到手,是一定会送去给康熙过目的。

  或许蒲松龄猜到他会这么干,他告诉胤禩:“此人年岁不大,看其谈吐确有几分才华,他极重《南山集》之名气,他明知民间流传倾城身份不凡,仍说出‘要与倾城比高低’。”

  询问倾城“尚能活否?”,看似是询问,实则亦有试探之意,或许在蒲松龄心里,他既希望倾城能将这件事给压下去,又不希望看到有人命大案发生。

  江南部分书肆成了渗透的据点,话本近些年盛行,跟风之人不知有多少,亦有模仿端正先生与倾城的佳作诞生,不断地挤压书肆空间,使得《南山集》并不如那人想象中卖得那么好,影响不大,或许可及时止损?

  蒲松龄认为以此人之狂妄放纵,《南山集》被人发现告发不过早晚,越早发现收拾,日后死的人就越少。而对待神交已经久的笔友倾城,他认为倾城“性善,能辩是非”。

  明史案过去那么多年,他们难道忘了那段时间造成的血雨腥风了吗?

  胤禩入宫一趟请见康熙,这回是以自己的身份,可没有打扮成任何人。

  康熙很是诧异,约见他时仍只留梁九功在侧,将其余人都嘱咐去了外头,问他:“平日里见你都是悄悄打扮成马公公挤进来,怎么今儿转性了?”

  胤禩见君父还有心情笑着打趣他,叹息一声:“汗阿玛,儿臣那到个烫手山芋,还是倾城拿到的,这事‘马公公’来不了,唯有倾城亲自来见您了。”

  他将那册《南山集》交给了康熙,正色道:“汗阿玛,此作为民间文人私人写的明史,笔者自称走访各地,核验事实,以成信史,并议论‘南明’,用‘南明’之年号。”

  当然,其中还有篇章写了先帝杀崇祯太子,这些都让康熙自己看去。

  康熙面上笑容凝固,严肃着脸翻阅,一目十行以快速翻阅至后,已是紧抿着薄唇,眉头拧紧。

  “此作,从何而来?”

  胤禩:“倾城之友得之,知倾城乃皇子阿哥,遂送至倾城,请倾城辨别是非,出手阻止其散布传开。”

  《南山集》是否被认为逆书,此作笔者又是否为大逆不道的反贼,得是汗阿玛来定,有些事情不该隐瞒的,胤禩的行动准则便是第一时间上报给汗阿玛定夺。

  “明遗老王夫之的文章,谋逆犯上远在其上,朕未予追究,”康熙淡淡道:“朕对这些文人之容忍,有几何?”

  明遗王夫之,又是一位大家,据说他从先帝年间至汗阿玛在位,一直到死都一辈子没有剃发,死后还有明遗臣之墓。

  文人不服的情况多着呢,尤其越是受到当年良好教育的高层文人,康熙一直都在以收服、拉拢的态度来对待。

  现在的形势是,朝中党争激烈,满臣站队现象严重,汗阿玛希望拉拢任命更多的汉臣为其所用,越是有治世之才的便越珍惜。《南山集》得去查,是让刑部去查,还是让胤禩去查,这性质就不一样了。

  现在就看汗阿玛是打算息事宁人,还是要将事情闹大了。

  前者可维持表面平和,不至于令文人自危,引起鱼死网破之心。后者则以震慑为主,令人心中惊醒,再不敢犯类似之事。

  任何决定,总是权衡利弊,是要利益最大化,当然也要看汗阿玛的心意,万一他要彰显帝王之危,或笔者真的写了他绝对不能容忍的事呢?

  胤禩:“儿臣不知道,您就不能直接告诉儿臣该怎么做吗?”

  康熙想了想,下决定道:“让老四,再去一次江南,此案你别插手,朕转交予老四来办。”

  胤禩一听不用他亲自去一趟,也知道汗阿玛是想让倾城避嫌了。

  就是已经忙碌不行的四哥又多个任务,恐怕真的要像骡子一样哼哧哼哧得干活去了。

  胤禛是连夜被人从四贝勒府请来的紫禁成,一路上还在猜测发生了什么事,宫门锁上了汗阿玛命人连夜召见他,一定是重大的事,心里不安,眉头直跳啊!

  待来到汗阿玛御前,就见老八也在这儿。

  大半夜在汗阿玛这儿看见老八那张脸,心里顿时就踏实了起来。

  老八在这儿,代表着不是什么天塌的事。要只是汗阿玛独自一个人召见人,才叫人心中一沉。

  康熙将《南山集》交给了老四,命他以钦差身份,前往江南查抄《南山集》,并命他安排人去济南将在淄川云游笔者抓了审问。

  次日朝会,康熙便下令命四贝勒胤禛去视察各地河道与堤坝修建情况,为第五次南巡做准备。

  人们只当是胤禛又领了差事,毕竟他此前就在办治河要务,现在派遣他去视察倒也情有可原。

  胤禩在戏文里没瞧见有关于《南山集》的消息,他想了想,便问起了胤禟。

  胤禟陷入回忆的时候,养成了咬拇指指甲的习惯,以前胤禩见了,拍拍他胳膊他就能回神,就是至今这个习惯还没改过来。

  咬拇指的深思会让他沉浸在回忆里,也会让他回忆起更多当年的细节。

  胤禟想起来了,一拍脑袋:“汗阿玛怎么就派了老四去呢?”

  胤禩:“派他去有什么不对吗?”

  “《南山集》案,写了前明太子被害,《南山集》案发前汗阿玛才将朱三太子案给判了,这不是在指桑骂槐吗?别的大儒写文章触及避讳,汗阿玛或惜才而宽容以待,为成案件,戴名世却仍难逃死罪,即使他是个人才,且已入朝为官,又是会试第一名,有是殿试的榜眼,要不是当时的状元被人指认舞弊,他恐怕就是个三元夺魁了,能人确实是个能人,就是据闻其年轻时桀骜不驯,于国子监进学时也时常口出狂言。”

  要问胤禟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只要有关于老四的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恨!

  他深沉道:“但是老四继位后没多久,就为戴名世翻案了。真就半点不把汗阿玛当回事,他就是个冷心冷情的,你还老和他好,说不定转头他就要在背后暗算八哥了,八哥你可一定要小心他。”

  “可能是另有隐情?”胤禩无奈道。

  胤禟不满道:“哪有,他屁股就是歪的!”

  胤禩:“……”

  做皇帝的,哪有不维护自己统治的,老四继位后不维护大清统治这说不过去,还真不至于歪屁股。

  胤禟:“八哥别被老四骗了,你现在越来越向着他,还为他说话!”

  “你也猜到了我这一世在做什么,既然决定了以后不去争,总要为我们都留下最好的后路才是,”胤禩笑道:“对待其他兄弟我是既交好又保持距离,四哥也是交好的兄弟之一,我不仅和四哥好,和二哥、大哥他们关系也好,但是唯独与你关系最好。”

  胤禟给他哄顺了,兄弟两个相视而笑。

  胤禩摸着下巴低头思索起来:“戴名世吗,得去查一查这个人,他既然这么厉害,总不至于在民间没有名气。”

  胤禟道:“戴名世高中榜眼时都五十六岁了,那一年……”

  他沉默低头:“那一年,汗阿玛重审拥立八哥为太子的群臣。”还给八哥判了个谋储之罪。

  胤禩:“不对劲,五十六岁高中,可蒲留仙说那个人年岁不大。”

  胤禟心慌慌:“还剩四年,还剩四年就要到上一世的那时候了。”

  “然后汗阿玛又反悔立回了皇次子胤礽为太子,那时候大哥,哦对已经关进去了。”

  九子夺嫡最激烈碰撞的时候。太子被废,大哥被圈禁,八哥被判罪……

  越是接近这个时间点,胤禟越是有心乱如麻的感觉。

  奇妙的是,索额图竟然缓解了他的焦虑。

  胤禩安抚他:“这些事,已经不会发生了。”

  “但是,老四那就是个刻薄寡恩,不记恩情但记仇的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八哥你有没有听我说话呀,你听我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