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里江风
他翻回了封皮就见其上写着崔寔的名字。
这位早已经在二十年前病逝的清河名士,死前所撰写的农书居然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了士人的面前,枣祗也不免有些啧啧称奇。
乐平侯纸的材料在流传于外的数量增多后,还是有有心人将其所用的材料给破获出来的。
可纸张这种东西,在还未达到材料的最优解之前,要升级配方,不仅需要一次次大规模的生产,还需要足够数量的专业人才。
能和乔琰一样有底气将人力用在其上的,当真是掰着手指都能数出来。
再要是算上能有足够原料的,便只剩她这一家了。
这本精版编修的四民月令是独属于乐平的特产。
当这本书抵达曹操面前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比起这是在辅助于兖州东郡的农事生产,这好像更像是乔琰在展示自己的实力。
但他想到这里又自己先笑了出来,若是年节之礼不精细包装,好像也就不是乔烨舒了。
她明明去年被凉州之战给牵绊住了脚步,到了今年的正月尾声才稍有闲暇回转到并州,补上迟到的各方年礼这件事情上也没含糊。
不过今年她倒是没给刘协送家具,给刘辩送批注书籍了。
早在去年的十二月底,她就着人给刘协送了一批出产自凉州河湟以西之地的暗紫贝母。
这东西若是给刘协准备的好像也说得通,毕竟此物医治脾胃虚寒,言外之意便是——
陛下千万保重身体,我乔琰必定尽快前来救驾。
但长安城里如今掌权的可不是刘协,而是董卓,此物只怕只能落到后者的手里。
可这样一来,这就是一出嘲讽了。
暗紫贝母有清热润肺之效,跟因为凉州局势越来越稳定而着急上火的董卓,其实还挺对症下药的。
就是可能老火还没降下来,新火又起来了。
曹操在乔琰与他往来的信件中得知了这份礼物,一时之间很难评价,这份礼物是不是继承了乔琰促狭的优良传统。
而她在回到并州后,也给她口中的“皇子辩”送上了自己的新年贺礼。
她专门让人往洛阳走了一趟,给安葬在邙山的汉灵帝扫了扫墓,摆上了祭品,而后将其坟茔之上的一抔黄土用锦盒装好送去给了刘辩。
这操作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在埋汰刘辩从洛阳搬迁到了邺城,还是在说他以非正当的途径继任天子是为不孝。
但乔琰在名义上的说法是,此为一解刘辩思念先帝思念家乡之苦。
这么一对比,无论是孙策还是曹操都觉得自己收到的礼物不是一般的靠谱。
有了这对比出来的心理安慰,曹操又朝着枣祗问道:“可有把握今年再多拓展出去一些田地?”
枣祗敏锐地意识到,曹操这个拓展,只怕并不是在问他,能不能在东郡的范围内再增加出一些田地,而是在问他,如果曹操能从东郡将地盘扩张出去,他能不能将屯田的范围也随之扩张出去。
但也不怪曹操会有这种想法,兖州地界上虽不像是荆州扬州一样彼此攻伐,不像是凉州一样羌胡与军阀混战,不像是青州冀州一样有黄巾作乱,但在如今的局面下,当政太守无为,庸庸碌碌,就是最大的问题。
郭嘉在指挥着管亥护送郑玄到并州的路上,能自如地从济阴、陈留穿过,已是个佐证。
既然这些人做不成事,反而让民生多艰,还不如归并到他的管控之下,届时再往朝廷求个兖州牧的职位就是了。
至于他此时看着两头的汉室对峙,官员官职的委任变成一种近乎玩笑的东西,到底还存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枣祗是个合格的屯田校尉,并不是个善于揣度主君心思的谋士,他便并未留意到曹操发问后的沉思里有什么复杂的心绪变化,只是当即给出了个肯定的答复——
能!
他有这个信心跟上曹操的脚步。
同样的,陈宫也有这个为曹操在行动之后应付邺城朝廷的本事。
曹操满意地得到了这两个答案,一边想着今年的扩展计划,一边走回了家中。
他的长子曹昂此刻被他派去了东阿巡视,并不在濮阳,在此地家中的孩子,只有卞氏所生的曹丕和曹彰两个儿子。
在他踏入院中的时候,便见被他戏称为“黄须儿”的曹彰迈着小短腿朝着他扑了过来,后头则跟着慢悠悠走过来的曹丕,不疾不徐地给他行了个礼。
曹操打量了一番两个儿子,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一动一静之间的对比着实是悬殊得很。
再想想他送个儿子去读书,总不能是去将乔琰的乐平书院给砸了的。
他便当即做出了决定。
将曹丕送到乐平去!
也几乎就是在前后脚的时间里,另有一份年礼也送到了收礼者的手中。
不过这不是一份由乔琰送出的年礼,而是由郭嘉送出去的。
收到礼物的是此时还在琅琊郡小住的荀彧。
别看郭嘉在去年的年末前往青州接出郑玄,在回返的途中擦着徐州的边境而过,经过的也正是琅琊郡的地盘,但他将公事和私事分得格外清楚,丝毫没因为荀彧是自己的好友,便在过境的时候知会他一声。
连着人送个口信过去的事情都没做。
此时职责达成,倒是可以给人送个问候去了。
想了想荀彧在去年八月信中所说的事情,他便把九月到元月所出的乐平月报,连带着乐平书院内儿童读物的几份手抄本,打了个包给荀彧寄了出去。
他反正是不会承认,他是看到乔琰给曹操和刘辩送礼才想起来,还应当给远在异乡的荀彧“送温暖”,只美其名曰,是想等到乐平月报的新年刊出来之后再一并送去。
荀彧收到这份年礼的时候,看着信中的文字都能猜出来,郭嘉在给自己找理由的时候到底有多不走心,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大致扫了一眼这五份月报中的内容后,他心中不免为乐平的全方位并进而有些愕然,只是并未表现在面容上,而是将其转送给了一旁的诸葛亮。
以荀彧看来,因去留不定决定在各州转转,当先选择了徐州,或许是他做出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诸葛亮这孩子的天赋远不是他在给好友的信中所称赞的那么简单。
他年纪不大,但对接纳到的知识自有一套自己的评判标准,也极具思辨和统筹能力。
这样的人但凡能够接触到一个适合其吸纳知识的环境里,必定能成长为国之栋梁。
荀彧更是留意到,当他将随信寄来的月报和书籍都转赠给诸葛亮后,这孩子虽在粗略翻看的时候,对其中一本木工机械的书籍格外感兴趣,还是先将其放在了一边,看起了从月报上透露出的并州现状。
对一个孩童来说,能克制住自己的兴趣无疑是一种本事。
他语气温和地问道:“看出了什么?”
诸葛亮的目光久久停滞在其中的一页上,那上面正是对并州与凉州同期开展的水利工程的记载,回道:“这位乔并州,已远走在其他人前面了。水利不是无用之功,而是抵御天灾手段,可别处却还在为温饱发愁,此间堪称差异悬殊。”
旱灾若至,哪怕是徐州这等地方都难有幸免。
放在凉州和并州这种地方上,这种劳苦用心更显可贵。
“你说的不错,但我更在意的倒是这一条。”荀彧伸手指向了下一页上的一行小字,“在郑玄抵达乐平后的书院扩招,其中图谋甚广。”
偏偏其他的地方,根本防备不了这种文化掠夺。
她能将郑玄接来此地,本身也是一种本事。
各地州牧中独一份的本事!
诸葛亮忽听荀彧叹了口气,说道:“等我离开徐州去往下一处前,我会说服你叔父,带着你们往乐平走一趟。”
“无论将来情形如何,又是否要效力于并州牧……你天资聪颖,不该输在开头。”
第182章 回返凉州……
乐平所表现出的藏书丰富和全面教育,让人哪怕明知其中有诱骗进入之意,也不得不往坑里跳。
事实上,乔琰真正想要通过乐平月报这种传播介质所表现出的文化入侵,在月报的产量还没有进一步扩张开的时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蔡昭姬对月报内容的编纂,也尚处在一个适应的过程之中。
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手抄报已在对能拿到此物的人,强势地展现出了乐平的精神面貌。
稍有些远见卓识的人都会意识到,在这种环境之下栽培出来的学子,其应对整个激荡的社会所表现出的适应性,必然要远高于其他人。
更何况是荀彧这样被何颙称为王佐之才的存在。
他虽自己还要再看一看中原大地上各州的情况,打算再往别处看看,但徐州眼下的情况他已经看清楚了。
陶谦不是个庸才,却不是个能在夹缝高压中长时间生存的人。
徐州迟早要因为天子势弱、诸侯势大而被裹挟进相互吞并的交战中,成为是非之地。
而陶谦手下的种种隐患若接连爆发出来,只能让他吃尽苦头。
那么最适合诸葛亮成长学习的地方就只有并州。
不如到并州去!
他对如何说服诸葛亮的叔父心中有数。
诸葛玄此人能在兄长死后毅然决然地辞掉自己原本的职务,前来徐州照顾孤儿寡母,实为孝义之人。其本身的主见又并不特别强,在局势判断上容易受到他人的干扰。
出于对荀彧给出参考意见的信服和对兄长后嗣的前途考虑,诸葛玄必定会接受建议,带着几人前往乐平。
诸葛亮也相信荀彧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他问的只是:“可先生准备往何处去?”
此时的诸葛亮还并不太能理解为何荀彧不打算也一道往乐平去,明明他有几位好友身在并州,且与他时常会有书信往来。以荀彧的本事和抱负也早不该还在赋闲状态。
但荀彧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摇了摇头,转而将话题转到了今日的授课上。
因他自知自己在徐州不会久留,也只是出于不愿见少年天才被埋没的想法才在此地教导诸葛亮,故而两人之间并不以师徒相称。
可或许对诸葛亮来说,这是一份不是师徒胜似师徒的关系。
而在此时的并州,乔琰一面让人专门留意于自己送出去的几份年礼的后续作用,一面拉拢起了郑玄带来的几位贤才。
送给刘协和刘辩的那两份礼物,看似促狭嘲讽,却都有其背后的实在意义,她必须要确保其能落到实处。
而给曹操、孙策和陶谦的送人送物之礼,也正是要保证在她今年进攻董卓期间,中原局势能在她的掌控之中。
算起来,未来三分天下之中的蜀汉刘备,眼下的处境倒是要比历史上的东奔西跑寄人篱下要好,他坐在济南相的位置上也就等同于是一地太守,有财政与军务两面的权柄在手。
可济南国分属于兖州,一旦曹操意识到各地刺史州牧都已在不断扩张手中的势力,也想要先拿下兖州牧的位置再图以后,他就势必要与刘备起冲突。
曹操麾下的外来武将谋臣姑且不论,其背后的曹家和夏侯家底蕴就比刘备深厚太多。
枣祗这种能协助曹操吸引流民的屯田人才更是为其提早一年打下了根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二者不是能相互包容的关系,刘备只能暂时往北投往袁绍,或者往东投往陶谦,依然处在一个相对被动的环境里,对乔琰来说没有太大的威胁。
非要说的话,乔琰也不是不能对其伸出橄榄枝,以同往长安救出刘协和卢植的名义与其联合在一起。
但起码现在还不是做这件事的好时候,也未免多此一举。
上一篇:我的皇帝堂妹
下一篇:在恋爱游戏玩首领R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