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里江风
吴夫人便是孙策的母亲,早前因为孙策和吴郡世家之间的争端,便在乔琰的建议下,仓促从原本所在的长沙郡赶了回来,劝谏孙策莫要在此地制造过多的杀戮。
但孙策是被母亲给劝住了,扬州一些不太听话的世家却显然并没有被劝住。
眼看着孙策在扬州的势力是一日比一日的强盛,他们担心孙策此刻也只是和吴夫人之间说得好听,当年剿灭王晟等人的暴戾行径那是一点没改,只变成了意图秋后算账而已,干脆联合山越来个先下手为强。
吴夫人听了陆议找上门来提出的判断,并未觉得他年纪小就可能只是在说笑,而是立刻让弟弟吴景前去寻找孙策。
所幸报信及时,孙策并未中伏出事,稍稍受了点伤而已。
但为了捉贼拿赃,孙策计上心头,直接对外宣称,自己在孤身狩猎之时遭到了刺客的偷袭险些丧命,处在了生死一线之间。
按说他这操作也没什么问题,这些不安分的吴郡世家一听说孙策这边出现了意外,顿时活跃了起来,其中真正参与到这出刺杀之中,也是跳得最高的那个。
这么一来,孙策就算是要对这其中的罪魁祸首做出清算,也没人能从中说他半句不是。
这又哪里是他不顾吴郡世家的颜面,一点体面都不给他们留,分明就是……
是这些人欺人太甚!
他现在是名正言顺的扬州牧,他们何敢以这等方式试图要了他的命。
可这一串装伤和送信中出现了一个纰漏,孙策忘记提前通知周瑜他没什么大碍了。
周瑜先收到的,便是从一江之隔的吴郡送抵他面前的消息——
孙策遇刺重伤。
他彼时正好因为商谈兵力布置的问题身在徐州,一获知此事,当即朝着扬州折返而回。
孙策若出了事,扬州的局势必然会立刻陷入动乱,那他还有什么必要将注意力放在淮河战线?
他必须尽快确保扬州这边的局势无碍。
问题来了,在徐州地界上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被乔琰派来在海陵屯兵,督战徐州扬州局势的张杨,不止并不通晓水战,也很少涉足到徐州的军事布防,张懿能在此地立足,基本上靠的还是周瑜的努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其实是个好事。
这意味着乔琰对徐州和扬州这些远离长安掌控的地方,给出了足够的自主权,以防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之间发生摩擦。
但在有些时候,这就不是好事了,比如说此时。
周瑜仓促撤走,为扬州可能出现的变动做出准备,把士卒也一道带走了,直接将徐州南部空空荡荡的防御展现在了对面的眼中。
别看因为旱灾的缘故,琅琊屯兵的臧霸等人对刘备这个北部徐州牧发起了敲诈,天灾也分去了刘备陈登等人不少注意力,真到了这种敌方漏洞百出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会做出心慈手软的举动的。
在陈登和鲁肃的建议下,刘备朝着徐州南部发动了进攻。
袁绍听到这里,目光再度明亮了起来。
就算此战被刘备取了胜,在先有曹操进取汝南的情况下,他竟然觉得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要是能让隶属于长安朝廷那边的地盘再遭到一轮削减,也算是个捷报了。
但碍于先前那个猜错的情况,他还是示意那报信人接着往下说。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定显然是对的。
因为那报信人的下一句就是在说——
他们被骗了!都被张懿那家伙给骗了。
他哪里是什么只能依靠着周瑜才能摆脱先前困境,进而坐上徐州牧位置的无能角色,而是个扮猪吃老虎的奇才。
沿淮河南岸设置的防守,看似因为周瑜的撤军而露出了多处破绽,其中还有地方因为淮河水位的变浅,越发成了容易被人突破之处,却早在暗中完成了新一轮的调度。
当关羽和鲁肃带兵分两路入境的时候,却各自钻入了一处陷阱之中。
袁绍:“……结果呢?”
“刘玄德的军队大败而归,关云长要撤,靠着张懿那边的兵卒是拦不住的,鲁子敬就没那么好运了,他现在落到了张懿的手中。”
报信之人又补充了一句,“吴郡那边的情况也是在这一仗后才传到的徐州。因孙策并未出事,在这出刺杀之中出了力气的世家都遭到了一轮清算,周瑜在获知徐州战况后当即回返,重新填补上了防御空当。以至于原本想出兵将鲁子敬救回的陈元龙还是被阻挡在了淮河以北。”
换句话说,孙策没事,张懿也没事,只有效力在刘备麾下的鲁肃被抓去做俘虏了。
这算徐州的突变吗?按照其中的曲折离奇故事,当然是得算的。
可好像其中的事态完全就是朝着对袁绍不利的方向发展的!
这又叫做什么事!
但袁绍在现在并不会知道的是,扬州和徐州的这一连串事件中,还有一些他没获知,暂时也不会被外人知晓的情况。
比如说,陆议前去吴郡可以说是故意的。
因海陵和吴郡的距离不远,张杨又为了锻炼自己的水性,时常让船只往来于两岸之间,就在吴郡听到了不少风言风语。
但只是风言风语还不足以让他们制定计划,于是在贾诩的介入下,他们成功地从乔琰麾下的情报组织手里拿到了更准确的消息。
于是一出意图打破徐州平衡的计划就在诸葛亮等人的安排下展开了。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徐州这边的人力调配,让大部分民众还可以继续进行水渠开凿的工作,他们决定将孙策遇刺作为这出计划的开端,通过周瑜回返扬州的情况,先将己方的弱点展现在淮河以北的对手面前。
至于说,倘若周瑜不离开怎么办?
“幸好没有让我们还得去劝周公瑾,说什么只有他撤回去,扬州那边的捉内鬼才能进行得更顺利,得算是省了点事。”接连几日的忙碌,让吕令雎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被她一戟拍下马的鲁肃在一旁被捆了个严严实实,看着这伙年轻人商量得格外认真,不由在心中叹了口气。
虽说刚见到设伏之人不是张懿而是这群孩子的时候,鲁肃还有一点说不出的幻灭,更觉得他们北边这些人当真是太过大意了,若不然也不至于遭此一败。
可越是听着这些少年人之间的交谈,他越是觉得,这些孩子绝不像是他所想象的简单。
这些人必然是乔琰麾下的栋梁之材。
也就是在有些时候,还能从他们的表现中看出一点孩子气来,比如说吕令雎将鲁肃看做了她头一次参与实际战斗的战利品,将他很是认真地看守着,再比如说,他们现在讨论的话题。
鲁肃不太确定他们接下来到底要做出何种举动,只隐约能听得出来,他们将要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的执行需要运气好一点,而运气差的,就要被留在这里。
评判运气的标准,就是之前负责协防的地点有没有遇到从徐州北面而来的敌人。
顺着淮河布置的疏漏之处一共有三个地方,对应着三个布置陷阱的人。
按理来说这三处都有可能会遇到敌人,但这一次从北面来袭的只有两路人。
所以理所当然的是,没有遭到袭击的这一处,就是运气差的。
“你们靠这个来决定运气,是不是太武断了一点?”庞统郁闷地窝在一边,出声问道。
他们具体的配合组合是——
太史慈、郭淮和司马懿。
吕令雎、甘宁和诸葛亮。
张杨、张懿和庞统。
毫无疑问,在诸葛亮、庞统和司马懿三人之中,唯独没有遇上敌人的就是他。
“我们这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啊,”作为书院的大姐头,也是这趟出行的书院学子中武力值最高的一员,吕令雎很有领导风范地拍了拍庞统的肩膀,以示安慰。
“你想想,虽然我们有了坚实的航船,有了给航船指示方向的罗盘和君侯又让人送来的导航车,但是既然是海航,总还是要面对风险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让你参与此事还是对你的负责。”
“你甚至还能继续协助徐州战局。”司马懿在旁接话道。
要不是有了个选人标准,按照司马懿在前来徐州之前的想法,他其实是想担负起这个责任的,可惜现在还是要按照规则做事。
诸葛亮随即接了一句,“士元因前两日这一出,也算是和张州牧与张将军都有些配合经验了。”
庞统没忍住翻了个白眼,“孔明啊,你管没遇上敌人的蹲守,叫做有配合经验?”
也不对,如果非要说的话,可能确实是有一点的。
在确定他们这边赶巧成了轮空之后,张杨直接提议,让他们也别白来,用火光来吸引一批蝗虫到访,而后将它们都给烧了,这么做也算是剿灭了一点敌人。
只能说,唯一让人觉得庆幸的是,张懿和张杨都算是好相处的人,也没觉得他年轻就会有太多考虑不周之处,甚至因为乔琰当年对他的凤雏评价,对他寄予了极高的期待。
等到周瑜回返之后,他的同盟中也还能多了个聪明人。
要面对徐州这出南北争锋的局面,大概能少掉不少压力。
庞统回话之间朝着鲁肃扫了一眼,不出意外地看到在鲁肃的脸上出现了几分迷茫之色。
也不怪鲁肃会有这种表现。
他们这些从乐平书院来的学生参与到了徐州的战局之中,可以理解。
但在方才吕令雎用来劝说他接受现实的话中,却透露出来了一个不该出现在此时的词——海航。
跨越淮河或者长江可都不能被称作海航,他们的目标只有可能是出海!
可问题来了,他们要出海到何处去?
鲁肃的心中充满了疑惑。
庞统决定先不计较自己留守的问题,而是朝着吕令雎问道:“你不给你的俘虏解惑?”
吕令雎摇了摇头,“你错了,接下来他就是你的俘虏。能被我们所捕获,这家伙的运气可能也不太好,万一跟着我们上船结果引来了风浪怎么办?保险起见,还是让他留在这里算了。”
她郑重其事地朝着庞统交代道:“你记得看好这个人质,如果有必要的话将他放了或者杀了都行,要是能将他策反到我们这边最好,就是千万别出现两个情况——被他假投降了或者是让他投了江东。”
“知道,我又不是董卓。”庞统答应得很爽快。
但他刚一回头就看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作为老师的贾诩出现在了他们的后头。
贾诩听没听见他们说的其他话不好说,庞统说的最后一句话,贾诩肯定是听到了的。
在这张老谋深算的脸上没出现什么异样的神情,只是眉头微微往上挑了挑。
庞统:“……”
他现在说自己其实没有内涵贾诩的意思还来得及吗?
可他旋即就听到贾诩说道:“庞士元,我这一把老骨头的,就不考虑出海的事了,正好留在这里教教你要怎么让敌人精准地掉入陷阱里。两个月后交一份实践文书上来。”
在申诉无果后,庞统决定将自己收获的压力转移成对阵敌方的动力。
以及,在鲁肃这位人质耳边的絮叨。
“你真的不考虑弃暗投明吗?”庞统颇有几分无奈地问道。
鲁肃回问道:“何为暗,何为明呢?”
庞统一改在贾诩面前的耗子见猫之感,笃定地回道:“暗就是,遇事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被别人带到这个高位上,却没能对局势造成根本性的改变。明就是,目光总比事情发展看得更远一步,也正因为如此,能做出最合乎时宜的发展。”
“你是说海航?”鲁肃接道。
庞统回他:“你不用想着从我这里套到话,这不是你现在应当知道的事情。”
上一篇:我的皇帝堂妹
下一篇:在恋爱游戏玩首领R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