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穿越手札 第222章

作者:一千棵树 标签: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女扮男装 BG同人

  微风乍起,空气中飘来初秋的气息,让人心底有些凄凉。

  张良微微出神,片刻后,他清润的嗓音带上些沉重:“若是败了……嬴政便会所向披靡、一统天下,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都会变成秦人。”

  项伯面色一凝,刘交则面带惆怅。

  怀瑾的思绪则飘出很远,忽然之间想起了嬴政,那个睥睨天下的男子,不知他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他们最后的道别,是那么的无情,不知嬴政可否记恨她呢?

  悠悠一叹,她带了些惆怅。

  夜间,张良问她:“夫人吃饭的时候,为何长叹?”

  沉默良久,怀瑾摇头:“没什么。”

  见张良静静的看着自己,怀瑾问:“若是天下变成了秦国的天下,我们会如何?”

  “我现在只是淮阳的一个商人,将来也只是淮阳的一个商人,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张良淡淡道,见她有些心不在焉,张良又问:“你来自后世,这次魏楚的合纵,你知道最后的结局吗?”

  以前在咸阳时,她常常和张良说起现代的一些事情,但涉及到历史,她几乎不怎么说。即使要说,也说不了多少,她的历史知识有限。

  不过她很确定的一点是,秦国将来确实会一统天下。

  见她仍是沉默着,张良自嘲道:“其实若秦国完成了一统,对百姓来说也是另一种和平,但我仍然只是一个凡人。”

  怀瑾愣愣的看着他,清楚的明白他的意思。

  政权交替乃是从古至今一直在发生的事情,秦国灭了韩国,将来也会有人灭了秦国,自古以来皆是如此,这是一种必然。

  对百姓而言,其实是哪个国家的子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生活平安富足。

  但对他和项伯那些贵族出身的士人而言,国没有了便一切化为乌有。

  所以他其实不是没恨过,父母故去、国破家亡。只是因为他比普通人看得更远,所以才能够万事豁达,但在心底深处的某个角落,作为韩国张家的子孙,他对秦有隐隐的恨。

  可他不仅仅是颍川张氏的子孙,更是他自己,作为张良,他没有办法去真的怨恨什么。

  一切都是天命罢了。

  夫妻二人一同沉默了许久,怀瑾察觉到他身上是还有隐约的怒气在,只是不知他是在生谁的气?

  “歇吧。”张良率先打破安静。

  这一夜张良没有搂着她,满室月光,怀瑾睁着眼看着地面上斑驳的影,忽然无眠。

  第二日项伯带着张良的计策匆忙告辞,项籍则被他留在了这里,他是个半大孩子,家里并不指望他现在做什么。

  怀瑾明白他的意思,一口应承下来会照顾好项籍。

  而项籍却是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日日都在外面玩到宵禁时才回。

  怀瑾则是一律不管他,只负责给钱。

  但奇怪的是,自那晚和项伯喝酒后,张良似乎就一直压着什么心事,和她说话都是淡淡的。和平时其实没什么变化,还是那副神情,但就是感觉他不舒服。

  “子房,你心里有什么事吗?”怀瑾忍不住关心道。

  然而张良只是淡淡一笑,反问她:“为何这么问我?”

  “只是感觉……你仿佛不痛快似的。”她迟疑着,对上张良幽深的眸子。

  张良垂下眼,不知道在想什么,良久,他抚上怀瑾的面颊,温柔的一笑:“无事。”

  见到他终于有了笑颜,怀瑾舒了一口气,扎进他怀里,爱娇道:“你这几日话也少了,也不笑了,我担心得要死。”

  张良心里微微叹了一声,然后认命似的抱着她:“我哪里舍得让你担心。”

  然后张良又恢复了正常,怀瑾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她想,女人来大姨妈的时候心情会不好,男人虽然没有大姨妈,想来偶尔也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吧。

  秋风一起,就要开始加衣了。

  怀瑾用桑葚汁染好的布做了一件纱裙,白底绛紫镶边的大袖交领上襦,下面则是四五层仙气飘飘的紫纱制成的长裙。这一套衣服行走起来,既飘逸又柔美,绣娘一做出来她就喜欢得不得了。

  去踏秋时,怀瑾装扮齐整,穿着这件衣服一出来,就把旁人的眼睛都看直了。

  她平时不爱涂脂抹粉,也不爱梳发髻,今日忽打扮的如九天仙女下凡,让人耳目一新。

  今天踏秋,除了家里的几个主子,还有前院的几位门客和刘交。

  见到她,各人反应不一:前院的人和张豆豆他们对怀瑾很敬畏,不敢多看;张景和项籍在旁拍她马屁;韩成的眼神在她面上停了三秒,然后若无其事的扭过头;只有张良和刘交含笑看着她。

  刘交道:“小时候看不出来是如此美丽的一个娇娇,还是子房你有远见。”

  张良朝她伸出手:“夫人今日甚美。”

  怀瑾笑着将手搭上去,温暖的掌心,让她感到满足。

  每个地方的秋季都是不一样的,淮阳的秋是宁静又悠远的,就如这座古城一样,每一丝空气都飘荡着安宁。

  虽然在到处都不便利的古代,但她此刻的生活不可谓不幸福。

  唯一有些小担忧的,便是一直没有孩子。她思虑之后,想起自己很久没有喝甘罗给她开的那副汤药了,于是又重新抓了药开始每日进补。

  以前也不觉得那副汤药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可喝了小半个月后,怀瑾惊奇的发现自己睡觉做梦便少了。

  只是……仍然没什么好消息。

  她才二十多岁,并不着急怀孕,张良也从不提起此事,但她就是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如此忧心了许久,被张良看出来了:“你似乎有什么心事?”

  “我觉得我有病。”怀瑾苦着脸说。

  张良一惊,叩上她的脉搏感受了一小会儿,问:“似乎没什么事,你哪里不舒服么?”

  怀瑾凑上去在他耳朵便低语一阵,那轻柔的气息喷在耳边,让人心里痒痒的。

  张良听完低声笑起来,似乎觉得有些好笑,头埋在她腰间笑个不停。

  怀瑾莫名其妙,张良笑够了,便道:“夫人身子好的很,只是生孩子的事,……再等几年就会有了。”

  听他笃定的语气,怀瑾更奇怪了,询问的看着他。

  张良拥着她,轻声道:“我吃了一味避子的凉药,这几年是要不上孩子的。”

  “啊?”怀瑾大惊,坐起来:“你……为什么?什么时候”

  张良慵懒的躺在一边,见她坐起来又把她重新拉回怀里,解释道:“前几年在咸阳,我们有了肌肤之亲后,我便悄悄去配了药。时局不太平,现在生孩子太遭罪了,可我也不愿你吃药,这些药伤害女子身体。”

  “那就不伤害你吗?”怀瑾眼睛圆睁,有满满的感动爬上心头。

  “放心,再过几年就完全恢复了,不至于叫我们膝下寂寞的。”张良嫣红的唇张开,在她耳廓边轻咬着,修长的手游移到她腰间开始解她的衣带。

  怀瑾嘤咛一声,身子软得骨头都没了。

  好吧,她承认自己确实运气不错,能得这样一个夫婿,整天都跟泡在蜜罐子里似的。

  刘交前段时间已经离开,家中张景有了项籍这样一个玩伴,也不常来找她玩了,怀瑾只好日日窝在张良身边陪他看书。

  “这篇写周王的古籍倒是很有意思,也不知上面记载的是真是假。”怀瑾喃喃道,不知是哪里收来的一卷书,旧得都脱线了,竟被她翻了出来,

  张良看了一眼,道:“这是《穆天子传》,作无聊时解闷的读物倒是不错。我少时看此书,十分羡慕周王,他去了那么多地方,不知道将来我们是否也有幸把里面记载的地方去一遍。”

  怀瑾抿了抿唇,古代没有飞机高铁,这本书里面写了一百二十多个地名,想全去一遍,那可得花上个一二十年时间了。

  “这卷书你是不是看过?”怀瑾看到张良正在看的那卷书,上面有一个十分眼熟的批注。

  张良递过去给她看了一眼:《黄帝内经》。

  怀瑾豪无兴趣,这是医理类的书,张良闲暇时便一遍又一遍的翻看学习。

  见她不感兴趣,张良便拿了回来,左手拿着书,右手搂着她,继续入神阅读。

  秋意正浓时,外面的消息传到了淮阳,秦国正式宣战魏国,数十万铁骑越过了边境,直逼魏国的都城大梁。

  一时间城中议论纷纷,无论去酒肆还是茶楼,都听见人在议论这场战争,无一例外所有人都觉得秦国会赢。

  而项籍则是忧心忡忡,小孩儿依偎在她身边,皱眉:“除非此时楚国相助,不然……不然……唇亡齿寒。”

  怀瑾意外的望了他一眼,然后赞赏的摸摸他的头:“籍弟年纪小,心胸却不小。”

  项籍勉强笑了笑,望着外面萧条的冷风,他有些无措的垂下了头。

  在淮阳,除了项籍,另外一个人也很着急。

  作者有话要说:

第257章 魏亡楚危局势急

  甫闻秦魏交战,第一个坐不住的是韩成。

  刚得到消息的清晨,韩成直接冲到了兰院,也不顾怀瑾在睡觉,直接对张良道:“你回来时跟我说,若魏楚合纵必能抗秦,秦若则复国有望。可现在合纵之计还没成,秦便开始攻魏,眼下可如何是好!你有何法子!”

  张良看了一眼榻上安睡的怀瑾,带着韩成走到了院子里,沉吟一会儿,他对韩成说:“只要楚国此时相助,秦攻不下魏。”

  “可此时楚国内战不断,可怎生了得?”韩成着急得来回踱步。

  张良道:“我已献计使项伯带回,若能有用,魏国之困半年可解。”

  “若……若还是不行,那那怎么办?”韩成大口喘着气,他感觉心头仿佛有块大石头压着一样,前方路途一片迷茫。

  张良沉默着,并没有回答他。

  ·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咸阳,此时一片热闹,王贲小将军已经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胜利可见。

  章台宫各位武将都面带微笑,只有尉缭带了些许思量,嬴政见他站在一旁并不似其他人那般欢欣,便问:“国尉大人似乎有所担忧?”

  尉缭回过神,不紧不慢的回答:“秉陛下,臣只是在担忧楚国。”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李由便道:“据在楚的细作回报,楚国内战已经好几个月,君臣失合,哪还管得了其他事?”

  尉缭仍是那副不咸不淡的神色,慢慢道:“内部势力不均衡,自然有冲突,但若有了来自外面的威胁,内战顷刻便可化解。”

  嬴政端坐在上方,想了一瞬,道:“可秦国并没有往楚国发兵。”

  尉缭道:“但楚国必有聪明人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一句话,一旁的蒙恬瞬间明白过来,想清楚了,冷汗便冒出来:“若是楚国忽然协助魏王,从背后袭击,王贲将军的那支大军可就危了。”

  嬴政坐直身子,一张风流俊俏的脸上满是肃杀,他的眼神望过群臣,望出宫殿,看着外面的一片天光,冷冷道:“那就再发兵楚国,让他们自顾不暇!”

  这一年的末尾,蒙武和王翦这两名老将一同领军,往楚国的方向行去。

  而在大军之前,嬴政则派了昌平君前往陈郢安抚楚民,一派势在必得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