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则美
第457章 事缓和
六阿哥进了侄儿的院子,看到这里站了几位太医,满院子是他们的童儿和徒弟,院子里的几个炉子上熬着药,远远地就能闻到草药的苦味。
六阿哥对着太医们看了一眼,对他们擅长的领域比较了解,能在心里判断侄儿是得了什么病。随后就跟着弘晖进了屋子。
弘晖小跑进去,蹲在四阿哥身边的二哈站起来绕到四阿哥的另一侧,弘晖跑到刚才一哈让出来的位置说:“阿玛,六叔来了。”
四阿哥看看弘晖身后的六阿哥,叹口气,对着六阿哥摇摇头。
六阿哥也叹口气,两人没说什么。六阿哥拍了拍坐在床沿上的弘昐,踩着脚踏看了看弘昀,这孩子的面色白得跟纸一样,忍不住皱眉。
这时候太监送凳子进来,弘晖扶着六阿哥:“六叔,请坐。”
六阿哥坐下,挨着四阿哥问:“缺什么吗?”
四阿哥摇摇头,跟六阿哥说:“咱们这样的人家,要什么有什么,就这样孩子还这样,唉!”
弘昐听了忍不住掉下眼泪,他的眼睛都哭肿了,一边哭一边咳嗽,四阿哥看他那样子,心里再叹口气。
这时候弘时从外面跑来,跟四阿哥说:“阿玛,听说三伯认识一些名医,不如去他家打听。”
四阿哥皱眉:“民间大夫不如太医,太医都束手无策,民间大夫未必能治你三哥。”
弘昐这会是有希望就要抓住,立即扶着太监的手起来,说:“阿玛,弘昀这样子再烧下去也不好真不好说,太医也束手无策,不如试试。”
六阿哥说:“正是这个道理,我亲自去一趟三哥家里。”说着就要站起来。
这时候一哈跑起来往门口去,弘晖追着去了,随后他大声说:“原来是十四叔来了,侄儿给您请安。”这是提醒屋里的人,十四来了。
六阿哥和四阿哥对视一眼,六阿哥站起来准备出去。十四进来和六阿哥走了一个碰头,问:“六哥这就走了?”
六阿哥说:“我去三哥家问问有没有好大夫。”
十四说:“我带来了几个,不如先让他们试试。”
这时候几位太医院也一起进来,六阿哥不放心,问几位太医:“如何?”
这意思是这几位大夫有名气没有,要不然真不敢让他们给弘昀看病。
其中一位说:“都是有名望的大夫。”
弘昐着急,就跟四阿哥说:“阿玛,让他们给三弟把脉吧。”
弘时也说:“是啊,把脉而已,用不用方子咱们说了算。”
四阿哥担心这些人是八阿哥找来的,但是弘昀都昏迷一个下午了,这时候真的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他点点头,站起来说:“几位请吧。”
这几位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轮番上来把脉,随后一起出去。四阿哥六阿哥十四阿哥一起出去,弘晖也跟着出去,弘昐给弘时示意了一下,弘时跟着跑出去听。
这些大夫开始辩证,弘昀的太监侍女被叫来询问,听着倒是合乎逻辑,最后这些人各自开了方子过来。其中一个把方子给了四阿哥,四阿哥低头一看,才十一味药,比其他人少多了。这位大夫说:“草民给阿哥行针,今晚能醒来。再喂这些药,一剂能恢复到平常,不过他这症候乃是胎里带的,喝药倒是其次,还是要养。”
这是今儿第一个说能把他弄醒的。
弘晖心想这么多人都没办到,怎么他就这么厉害!就问:“这次行针吃药有没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您这样倒是有几分兵行险招了!”
这人点头:“您说得对,小阿哥最少要卧床养三个月。对于王府来说,卧床养着有人侍奉,不必劳作,也没什么。”
四阿哥明白了,这是治疗之后身体大虚!其实用参汤也是兵行险着。只要活着就行,他点头:“试试吧。”
其他大夫都纷纷退下,既然王爷点了他,他是唯一一个敢把话说这么绝对的,自然要承担后果。
因此一群人围着看他施针,七八根银针下去,弘昀醒了,迷迷糊糊地看了大家一圈,随后极其疲惫地闭上眼。太监们赶紧喂他药。
四阿哥看到他能自主吞咽,心里松口气,交代弘晖弘昐在这里看一会,就带着人出去了。
王府自然是不吝啬钱财,这些来的太医和大夫都有厚礼送上。
最后给弘昀扎针的大夫由四阿哥和六阿哥十四阿哥亲自送出去,在门口他跟四阿哥说:“小阿哥最好吃些五谷,他现在太虚弱了,猛药厚味虚不受补,这三个月最好吃的清淡些,粗糙些,每日扶着在院子里走走。万不可养得太精细,饭菜越是做得精致,越是难养人。草民才疏学浅,眼下只能办这么多了,您不妨派人去江苏请叶桂叶天士,他擅长温症,正该他治小阿哥。”
四阿哥再三感谢,派人送走了他。
兄弟三个一起回园子里,弘时这时候问四阿哥:“阿玛,三哥是不是一辈子都病歪歪的了?”
四阿哥叹口气:“他能活着都是祖宗保佑,我也不想什么了。”宗室早死的子弟太多了,就是有些人继承爵位了还会一命呜呼。随后他说:“你去后面跟你嫡额娘和你额娘说一声,让她们别担心了。告诉你额娘,别纵着你三哥,日后让他吃得清淡些,衣服也给他穿棉布,督促他出来走走,别就觉得养病要整日躺着。”
弘时答应了一声,跑后院去了。
六阿哥就问十四:“这次多亏了十四了,这大夫选得好啊!明儿让四哥去汗阿玛和额娘跟前给你表功,你是怎么听说的他们的?我都没听说过这些大夫呢。”
十四笑着说:“都是朋友介绍的。弘昀是我侄儿,什么表功不表功的,六哥说这个就见外了。”
四阿哥和六阿哥都知道这事只能是老八在短时间凑齐这几个好大夫。但是因为儿子醒来了,他对十四也没那么多不耐烦,就说:“都别走了,外面天黑留下住一晚上吧,走,先吃饭。”
德妃往外赏赐都是有记录的,一支百年老参无论是守门的侍卫还是管理药房的主管太监都要上报,德妃这边也积极上报,所以康熙早知道了。
大早上看到四阿哥来上朝,看着与往常一样,就在下朝后叫来问一下:“你儿子怎么样了?”
四阿哥把昨日十四带好大夫来的事儿说了,言语间对十四很是感激,连着夸了十四几句。
康熙点头:“没事就行。”他并非大部分的爷爷有着隔辈亲的表现,他对所有的孙辈和蔼都建立在自己子女的基础上。在这一方面是非常分得清楚,弘昀是生是死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四阿哥。同样弘皙如何他不关心,他关心的是一阿哥,对弘皙如何优待都是建立在他是胤礽儿子的前提下,弘皙有了权力能更好地护住他阿玛。
因此他对四阿哥说:“去后面跟你额娘说一声吧。”
四阿哥去德妃的院子里,德妃已经收到了弘昀平安的消息,看到四阿哥来了赶紧问:“我听他们说孩子没事儿了,现在如何了?阿弥陀佛,真的是菩萨保佑,我昨日一晚上没睡好,就怕早上听到坏消息了。”
四阿哥把十四又给夸了一遍,德妃这下听得眉开眼笑,觉得十四也不是一无是处。
“可见他还是有点良心的,知道自己是做叔叔的要疼侄儿。”
四阿哥在一边默默听着,时不时地附和几句十四长大了,知道干点正事了。德妃在四阿哥走后一下子心情明媚了起来,觉得十四就是嘴硬犯倔,因此高兴了起来。
一时间随着弘昀醒来,兄弟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和,给人一种破镜重圆的感觉。然而破镜刻意重圆,其中的裂痕就更明显。
随着八阿哥渐渐退居幕后,不在京城活跃,四阿哥和十四之间显得温情脉脉,整个京城在这种平和的气氛中进入阳春四月。
而海棠在青海巡视过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南疆。
在南疆刚落脚就收到北疆的传信,有罗斯人沿着额尔齐斯河向南,有当地的牧民驱赶遭到攻击。
额尔齐斯河乃是国内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从阿尔泰山南边发源,经过准噶尔盆地向北流入罗斯。
海棠听了立即让各城的火炮集中起来,调了天山南北一万驻军,立即向额尔齐斯河赶去。
她派出翻译去询问对方来这里干什么,同时部署阵地。
翻译回来后告诉海棠,对方仅仅是个中校军官,叫做巴赫尔慈,只带了三千人,对翻译说要来这里淘金,实际上已经开始建造亚梅什堡,准备要赖在这里不走了。
海棠冷笑一声!
三千人,还区区一个中校军官!
于是立即下令炮击,随后也不捉拿俘虏,任凭他们逃走,她带人一路衔尾追击,海棠相信,这三千人就是前锋,后面必然有大军。
果然一路追击,追到了一处营寨,营寨的人也不多,海棠下令炮击,这次要完全覆盖,跟左右说:“打完就回去,务必不能放走一个活口!把他们的佩刀军旗和那些衣服收起来,写信送到京城,请理藩院把所有罗斯来传教的人统统驱逐。把这些破烂衣服让他们都带走,跟他们说明白了,下次别说是三千,就是三万,来了之后一个也别想走!”
随后海棠调派人手,让北疆的部落来这里放牧,他跟各部落的首领说:“地盘再大没一寸多余的!自家的草只能自家的羊吃!就是吃不了黄了枯了也是自家的,别人一镰刀都别想割走,明白了吗?”
蒙古人就没有温良恭俭让的传统,自然是明白了。
第458章 生感慨
罗斯这个时候不会大举南下,因为他们向西正在争夺出海口,这场战役会打二十年,只会骚扰这边,不会把力量投放到这里。而眼下的朝廷是在全力开发海外,也没心思在北方和人干一仗。
尽管大家都不说,嘴里也很鄙夷,但是外邦的白银和黄金流入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国库里面存放的都是墨西哥银矿开采出来的白银。当广州口岸开始通商以来,港口贸易非常活跃,在某种程度上缓和的矛盾,使得百姓受到的盘剥不会太严重。
国内需要大米,香料,一些做纺织的作坊开始向外卖棉布,丝绸瓷器桐油这些在出口贸易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居然还有人倒卖汽车,加上进出口商行出口的铁牛,拉回的铁矿石和铜矿石的比重渐渐增多,这片古老的大地一直处于顺差的状态。
这个世界上每个势力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壮大起来,世界进入了新世纪,人类也进入了新时代。
所以海棠断定最近二十年内对方不会跑来,在争夺出海口的关键时刻不会陷入两面作战的泥潭里去。
在这二十年,皇帝要每年来巡视草原,用这二十年给新长成的勇士们施加恩德,使得草原和中原朝廷成了紧密的一体。
为什么这次大雪灾要不遗余力地赈济草原,在灾后给粮食给牛羊,就是因为这个。康熙把蒙古视作屏障,不仅让他们感恩,也要让他们惧怕。
然而海棠觉得同蒙古人与汉人满人是一样的,因此在几个部落提出想要得到单筒火器的时候,海棠答应帮他们申请。
海棠随后巡视北疆,这时候的北疆大地回春,各处生机勃勃,她巡视各处部落,走了大部分的草场,询问牧民他们在去年的大雪中是不是受到了影响,同时把青海王府所属的羊群分发给牧民,安排各个部落用石灰水消杀,毕竟大灾之后容易有大疫。在每个部落留下自己的手书,让他们凭着手书在下个月去南疆领羊。
同时海棠还关注回归的准噶尔部众人,这些人也不再提准噶尔,已经融入了新的部落里面。
当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京城,康熙大怒,他对这些化外野人的操作很熟悉,就是死赖着不走,不动真格人家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康熙用手拍着海棠的书信,对儿子们说:“斯拉夫人忘了当年金帐汗国的厉害了,土尔扈特部迁徙到那里,他们派哥萨骑兵日夜骚扰,也知道有外人日夜不宁,现在却又是想进入准疆,死有余辜!”
立即下令驱逐来东正教的传教士团,派出理藩院官员去罗斯,让他们立即交出剩下的准噶尔部权贵,特别是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这两支的子孙,必须全部交出来。
同时康熙让吏部把所有西北的官员名单送来,他要从里面挑选出一个强硬的人出来镇住局面,不能每次有事儿让海棠千里迢迢地的跑去处理,这太慢了,也太麻烦了。
然而看了一会,他觉得没什么强硬的人物,这里面甚至因为好多武将没参与过当年征讨噶尔丹的大战让他有些不放心,不知道这些人成色如何。
他叹口气说:“河西四汉将都不在了啊!”
这四位都是明朝的降将,明朝都灭亡这么多年了,这些降将也去世了。
弘皙说:“不如从外地调。”这些皇子都看了他一眼,康熙摇头:“西北的关键位置不能轻易调整。”
西北如今处在一个很微妙的平衡里面,外来的汉人和满人、一些部族的长老、官员、武将、王府的从属官吏,这些人能平和相处是很难的,前几年还发生过各部族因为习俗闹过冲突,经过海棠的一番治理,如今好不容易各处不闹了,在康熙看来,只要这种局面维持上二五十年,到时候就真的与中原放下芥蒂互相交流,朝廷治理起来也容易很多。所以不能轻易派去一员大员,万一是个刮地皮的,这样的人送到天山南北,光是和田玉都能把地皮刮出火星子来,到时候各族闹事儿,想再次恢复到现在最少需要二五年,这二五年里面能发生的变数太大了,这种险不能轻易冒。
康熙不同意从外地调派大员,四阿哥就不好再开口推荐年羹尧。年羹尧现在和四阿哥是郎舅关系,虽然这关系在汉人看来忍不住嗤笑,年侧福晋不是嫡妻,然而这也确实是一门亲戚,所以年羹尧或者是年家就是四阿哥阵营里的一员。
四阿哥不好开口,其他人也不好开口。七阿哥想了想说:“岳升龙之子岳钟琪如何?岳升龙在四十九年因病乞休,五十年去世,他儿子快要守完孝了。而且岳升龙做了安北将军这么多年,岳钟琪一直跟在其父亲身边侍奉,对西北很熟悉,他去西北众人也能接受。”
十四立即反对,岳升龙是有战绩的,跟着康熙征讨过噶尔丹立下过功劳,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他儿子是捐官出身,守孝前的职位仅仅是候补游击。这样的人去西北很难让人放心。
十四说:“这样的人难以委以重任,他没有尺寸功劳,怎么让人放心?满朝文武也不服气。”
七阿哥解释:“哥哥的意思不是让他现在去做安北将军,而是让他去西北巡视防守,慢慢地不就成了河西四汉将那样的人物了吗?现在要培养那些年轻人了,总不能什么事儿都靠老将吧!”
十四还要再说,康熙摆了摆手说:“吏部把武官的履历都送来,朕先琢磨琢磨。”
然后对儿子们摆摆手,大家一起退下了。
大家一起从书房出来,四阿哥还在想能不能把年羹尧塞到西北去,其实能不能去都行,四阿哥担心海棠经营得如铁桶一般的西北会去一个搅局的人坏了海棠的布置,所以最好去一个自己人。眼下弘皙没了当初的谨慎,开始在人前人后对政事屡屡进言献策。这在叔叔们看来,就是想要夺权!因此勤劳的妹妹说什么大家都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可是侄儿勤快一点会因为叔叔们的警觉。
二阿哥在书房外说:“弘皙长大了,能给汗阿玛分忧了。”
这话虽然用一种欣然的口气说的,但是都知道这不是好话。
四阿哥和这糊涂哥哥没什么可说的,十四对这位哥哥也看不起,哥俩扭头就走。二阿哥想拉着四阿哥说几句,刚压低声音喊了两嗓子就看到一个侍卫急匆匆地跑来,在门口停了停就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