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则美
老六阿哥说:“弟弟也去。”
十四喊着:“同去同去。”
一屋子人都站了起来。
中午海棠坐在床上,床上放了炕桌,她趴在炕桌上吃面条,对面安康也趴着一起吃,小孩子不会用筷子,糊的嘴巴周围都是面。月娥一边吃一边照顾着闺女,外面院子里父子两个也在吃午饭。
海棠拿着筷子给孙女示范:“这样,这样捏筷子才是对的。”
侍女进院子,对在庭院里吃饭的父子两个说:“皇上和诸位爷都来了,正在门口。”
扎拉丰阿一边跟屋子里说:“格格,皇上来了。”一边招呼儿子去接驾。
院子里的桌子被收起来,吃了一半的安康被抱走,海棠扒了几口饭喝了一大杯茶,打了个饱嗝准备接驾。
这时候雍正到院子里了。
海棠扶着月娥的手出来,这里放了一圈椅子,大家坐在园子里聊天。
桂枝把画稿给海棠看:“姐姐,你来看看这像不像盐宝?”
月娥在海棠椅子后面站着,看了一眼说:“像,我小时候看过盐宝,就是这模样,要是再穿上小衣服就更像了。”
月娥作为佟家女,康熙朝的时候家庭地位如日中天,是最辉煌的时候,跟着长辈们在各个王府进出,见到过海棠和盐宝。盐宝是一只很干净的大狗,还不凶小孩子,一群小孩经常躲在一边对盐宝“嘬嘬嘬”,诱它过来玩儿,一次都没成功过。
她这样一说,弘阳好奇地过来看,这狗真像盐宝。
十三说:“这主意好,回头让人试试,这是如意馆那边的画师们画的,一些老画师是见过盐宝的,当时就说要写实,送来后四哥一看很满意,姐姐以为如何?”
海棠想哭,控制了好久才没让泪珠掉下来。
十三接着说:“日后盐宝也享受香火供奉,姐姐别难受了。”
这群人是真相信有地下世界,海棠是不信的。
听着一群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情上这是对盐宝的最好安排,海棠对着盐宝的画像长叹一口气。
她心里太明白了,想改变这群兄弟的想法从来都不是用个人情感,必须让他们衡量利益。
海棠把这画像递给了弘阳:“这东西咱们自家收着吧。”
她整理了一下思绪说:天下之人都是无利不起早,人家这么卖力绝不是为君分忧这么简单。自我主政青海以来,我不许人传教,除了祭祀祖宗外,不能祭祀任何神灵。虽然如此,因为各民族杂居,自然各个教派都有,比如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回回教,对了,还有从天山南北传来的祆教,都有信众,都在偷摸供奉,因为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都是父传子,子又传孙,彼此相安无事,也没人敢公开传教。
这些大教听着不多,但是这里面分很多教派,他们内部又彼此仇视。全部压着,一碗水端平,大家在官府都是不被允许的,能维持相对的平和。一旦有一家冒头,这后果一发不可收拾。
我今儿成了这什么什么神仙,你们说官府能禁吗?会禁吗?一旦放开对其中一支教派或者是一方宗教的限制,就打破了平衡,我这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大量金银从民间转到寺庙,换成了金装和那些不事生产者的衣食。那我在山东做的那些还有什么意义?
他们给咱们家人的脸上贴金,日后做得出格了管还是不管?不管,极有可能出现所谓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事儿,趴在社稷江山上吸血。如果要管,让后代皇帝怎么管?人家把我的泥塑金身抬出来,后代皇帝是打烂呢还是不打烂呢?
所以我不同意,我虽然不明着反神仙,我内心是很烦这些。
海棠跟弘阳说:“把那本薄的拿来。”
弘阳把《佛与王说生者亡者经》拿出来,海棠说:“我上午让孩子念了,觉得还好,就这个吧。”
这是一篇梦中论道的文章,很短,也就是几千字,写得旁征博引非常精彩,中心意思就是佛与王辩论,辩论的结果是和尚们该苦修,佛不止在寺庙里,也在天地间在百姓心里,所以敬佛不必经过寺庙和和尚,众生也没有供养他们的义务。
海棠听了觉得这才是真大师写得出来的文章,啊不,经书!
这才是皇皇巨著,这才是至理名言!
雍正带着一群老兄弟们回去了,作为尚书房里被一百二十遍荼毒过的合格学生,这群人太清楚菩萨皇帝的结局了,也太清楚三武灭佛的缘由了。
短期看这事儿确实是有利的,就如海棠说的那样,人家费尽心思把你们家的人推上神位,该不该给她建造寺庙?建造寺庙没多少钱,给了。
接下来就是该不该塑造金身,塑造金身也没多少钱,给了。
庙里的和尚四时八节供奉,该不该调拨银子?这银子也不多,给了。
接下来人家传道该不该支持?肯定支持啊!毕竟传的是自家神明的道。
和尚喇嘛们会不会盛气凌人?霸占百姓田地做庙产怎么办?该不该判?
判的时候官府敢不敢冒着得罪皇室去量刑?
这些和尚放贷,收贷的时候逼着人家卖儿卖女,害得人家家破人亡,管还是不管?
就在雍正犹豫的时候,粘杆处给他送了一条看似不重要的消息,京城的道观们在推举大师,打算借鉴一二,把勇王也编录进去。目前他们正想方设法弄到喇嘛们编纂的底稿。目前他们内部商量的是把亲王给安排成护法神,打算重修《西游记》,把大闹天宫一章重写编写,让勇王在光明宫拦着孙猴子,两人大战二百回合。
为什么选《西游记》?
因为这书传播广啊!
后人改这本书不是第一次了,再多一次也无妨。
粘杆处其实没特意关注道家,再怎么神通广大耳目众多,粘杆处也是人手有限,都是针对官场和权贵们,特别是这次抽调了人手南下,更没多余的心思盯着外。能知道这件事自然是道家弄出的动静大。或者说他们有些担心,担心前脚断了佛门的好处,后脚说不定就要往道门踹一脚,这会及时示好总有好处吧?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为了下场比佛家好一点,他们已经开始行动啦!
雍正叹口气,还真让妹妹说着了,这伙人已经开始打蛇上棍了。
他看着中原大师们写的文章,干巴巴的没一点趣味,想读懂就要有学问,这就好比是清汤寡水的米粥,没滋没味。再看看旁边那快要两指厚的经书,内容跌宕起伏,捧着读下去令人如痴如醉,简直是鲜香麻辣的大鱼大肉。
英儿端着茶水进来:“舅舅,这是刚送来的明前茶,您尝尝。”
“嗯,”他接了茶杯,心里虽然有了计较,还是忍不住问:“英儿,你说这两本哪一本更好?”
英儿也读了,想了想说:“这两本虽然满篇是神佛之事,然而立意却差了十万八千里。那一本是劝人信佛,这一本看着是劝人信佛,实际上劝人远离佛。我年纪小,说不出好坏,只知道这一本合了姨妈的脾胃,她并不信佛。”
“她不仅不信这个,也不信别的。”
雍正叹口气,把厚的那一本拿起来翻了翻,递给英儿说:“放书柜里收着,朕闲来无事的时候读一读。”
英儿接着,放到御书房专门放经书的书柜里去了。
雍正用手指敲击书册,心想着大鱼大肉虽然好吃,但是大米粥才养人啊。
他对回来的英儿说:“记得提醒朕明日召见你十一舅舅,这本交给他刊印。”
“是。”
第600章 海上行
从雍正的选择来看,最终他选了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不够诱人的办法。
比起成神受到万民跪拜敬仰,从人间升神界的诱惑让人目眩神迷,最终还是人间的利益更实在!
雍正不想给儿孙们留下一个烂摊子,让这个烂摊子成一个不断溃烂的脓包,碰不得摸不得,然后为了剪除这脓包让后代们费尽心思。
但是不理解的人大有人在,老三阿哥就说:“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啊!”人间富贵到了极致,所求的不就是缥缈神仙日子吗?他这种想法也是很多人的想法。
海棠管不了那么多,因为这几日来拜见她的人太多了,她自己着急走,想着这两天能见得见了,见完就离开。
这会坐在绣墩上的是孙嬷嬷,海棠简直是如临大敌,因为别人远远坐着说两句就行,这位是会亲自上手照顾她。刚进门请安后就问盖的被子厚不厚?这日子白天热晚上冷,厚被子晚上盖,白天就该换轻薄一点的。又拉着海棠露在外面的手,摸着海棠的手是暖和的立即谢天谢地。
月娥有点招架不住这位老嬷嬷,最后是弘阳进来把人给扶出去了。
孙嬷嬷说:“奴才听说主子受伤好几宿都睡不着,那杀千刀的刺客就是千刀万剐都不为过。主子是个心善的人,对这样的人下手这刺客没心肝啊!”
弘阳点头。
孙嬷嬷说:“要不奴才搬来侍奉主子?等主子好了再回去。主子年纪也不小了,都做祖母了,这时候比不得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气血旺盛恢复得快,这时候要养着才是。”
“不用嬷嬷操心,嬷嬷如今也是管着一家人呢,嬷嬷有这份心就够了。”
孙嬷嬷穿金戴银,比很多官员家的老太太都光鲜气派,虽然比不康熙的几位乳母,作为当初哺育教养海棠的乳母,这位在权贵圈子里也是人人称一句老夫人的存在。就是海棠真的伤着了,弘阳也不敢让她来侍奉额娘,这位很多年不照顾人了,未必能回到当初的状态里。
孙嬷嬷被弘阳送出院子,王府主管太监把人送出园子。孙嬷嬷的马车绕过庞大的圆明园向东进入了一片住宅区,在一块挂着“董府”的牌匾下长驱直入,门口的家仆们围着车子扶她下来。
家里的仆人回报:“老太太,来客人了,都是些夫人太太们。”
一群人扶着孙嬷嬷进家,后院果然坐了一屋子四品以下官员家眷。
孙嬷嬷老远就说:“回来迟了,让各位太太们久等了。”
一屋人诰命迎出来,一番寒暄后,孙嬷嬷在自家榻上坐下,这气派也不比老封君差。
就有人问:“王府的主子如今怎么了?我们没那福气去请安,心里也担忧,本来想凑点钱去佛前许愿,后来一想这犯了主子的法令,没奈何只能来您老人家这里求个心安。”
孙嬷嬷就笑着说:“别听外面瞎说,主子好着呢,就是需要静养。今儿我去和主子说了半天话,她说如今慢慢恢复着呢。对了,主子赏了我一盒好茶叶,她说如今她喝药,太医嘱咐不能喝茶,说这是今年新茶,让我拿回来尝尝。既然今儿大家碰到了,见者有份,把茶叶拿来一起尝尝。”
跟着她去的丫鬟端着托盘进来,托盘上是鸡油黄的瓷罐,这瓷罐儿一看就不是凡品,看见的都信这是宫里的精品。这实际上也确实是精品,雍正亲自调色定下的器形,看着富贵大方。
孙嬷嬷假意埋怨:“这孩子看着机灵怎么这么呆,你拿到茶房去啊,端来这做什么,我这里又没热水。”
大家哈哈笑起来,丫鬟赶紧端着出去了。就这么进进出出之间把这茶叶显摆了一遍。
孙嬷嬷笑着说:“见笑了见笑了。”
一杯茶喝完,这些太太们散了。京城和京畿范围内都安静了下来,都知道海棠是受伤了,但是不严重,没有性命之忧,既然没有性命之忧就不必惊惶失措。
勇王如今真的是一个打咳嗽都要让朝廷震三震的人物。
海棠知道自己比较重要,但是真没意识到自己很重要。当她夜里坐车来到码头,以简王府管事金爷的身份上了等候的大船,一夜无话,第二日大船靠岸补充蔬菜淡水和米面。海棠能在周围逛一个时辰。
他的胳膊被一条蓝色丝帛吊在脖子上,带着几个随从,一步三摇晃地在这小小的码头附近闲逛,听到卖苹果的两个商贩话。其中一个说:“那位公主王爷娘娘也怪倒霉呢。”海棠心想公主王爷娘娘是什么鬼?就站住听了下去。
另一个说:“你不懂,人家说这是她该有的劫数,和佛祖立约是那么容易的吗?拿她半条命是佛祖够慈悲了。”
“也是,要是一年两年也就罢了,那是将来很多很多年啊!我听私塾的吴先生说日后就是他家没了,别人家也要遵守。他还说本来和尚是吃肉的,但是一个皇帝不让吃了,所以后来这一千多年和尚都戒荤腥。还说以前和尚杀人越货是能跑的,后来一个皇帝说改成子孙庙,这就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哦,吴先生真有学问。”
海棠身后的随从要上前,海棠伸手拦着,因为大家听出来了,这商贩嘴里的“他家”“别人家”说的是王朝兴替。
海棠拦人的动作让两个交谈的商贩发现有客人,赶紧热情地招呼:“这位道爷,看上什么了?我们这里的苹果又甜又面,您要不来几斤?这会儿青黄不接,想吃果子都没地方买去,咱这苹果个大圆润,您看看,您再闻闻,都是好果子。”
海棠拉着声音把那种居高临下嫌弃样表现得淋漓尽致:“你话说得好听,好不好的咱要先尝尝。”
“挑货的才是买货人,您随便拿一个,都是好果子。”
海棠示意刚才的随从去挑一个,商贩麻利地切开分成了几份给众人品尝。这苹果保存得不错,海棠没吃,但是能闻到酸甜的味道,就说:“多少钱一斤?”
“看您喜欢这果子,又是诚心要买,再说今儿在码头相遇是咱们有缘分,不多收您的,八十个大钱一斤,以往我们都是卖一百文的。”
“你何必卖给我呢,你直接说你是抢劫的不就行了!八十?你别说现在,就是过年也没这价!别以为爷穿得好就不知道物价,想蒙人就是你瞎了眼,二十文!”
海棠一番锱铢必较后,还非要让人再送添头,把那长得丑的苹果又抓了好几个才扬长而去。
商贩一边数钱一边叹晦气,今儿碰上了个铁公鸡,看着人五人六的,谁知道这么抠,临走还厚脸皮拿自己的丑苹果,不要脸!赚他两钱真不容易。海棠上了船之后又过了七八天,在浙江靠岸补充淡水和蔬菜。
海棠又带着人去码头附近闲逛。
这里比上次遇到的码头繁华,各处都很热闹,他带着人进了茶楼,点了一壶龙井。这茶水一入口,海棠就知道这老板不厚道,拿安徽的茶来冒充浙江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