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我来当 第173章

作者:恐龙花 标签: 女强 历史衍生 基建 BG同人

  更何况在我看来,若是一个女子成亲了,一旦开始有孕,是不是到时候也没办法再处理政务了,所以她们才默契地选择不成亲?”

  这果然是只有女子才能观察到的问题,当蔡文姬把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杨秋觉得合情合理。

  她甚至看出了蔡文姬心中燃起的那颗小小的野心,能够关注这个问题,她必然是在思考自己想要担任女官之时会遭遇的阻碍,会做出的抉择。

  “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巧合,也是一种无奈的抉择。

  我并没有倡导她们一定要成亲或者不成亲,我只是感到遗憾,这个时候没有避孕的手段,让大家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提到这事儿,杨秋就更加惆怅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在没有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两个正常的小夫妻成婚之后,这孩子说不定会接二连三地出生。

  所以一个想要在朝堂之上有所建树的女子,倘若她更倾向于把握住手中的权力,她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拒绝成亲。

  这都不需要杨秋去劝说她们或者制定什么规矩,因为她们会自然而然地权衡利弊。

  当然,目前昭国的女官数量还没有那么多,尚未形成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只有蔡文姬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件事情。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识字的女子基本都聚集在世族和豪强之中,就算这里面有些女子能够出来担任官职。

  但在并州来说,这一比例还是过小了,只能说现在有女子愿意出来做官,大家不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会觉得合乎情理。

  而要让这些人不至于被迫做出这种不婚的选择,还是拥有避孕方法会比较好。

  可是橡胶这种东西远在南边,目前就算能够用蒲公英制作一些橡胶,这产量还是无法应用在避孕方面。

  又是为橡胶产量少而叹息的一天。

  “避孕方法?”

  蔡文姬听到杨秋提到这个新颖的概念,她的脸色开始变得有些羞涩。

  “没错,一个女子选择成亲还是不成亲,我希望是出于她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因为现实情况逼迫她们只能做出一种选择。

  当然,孕育孩子确实会成为一种负担,但倘若有避孕方法,可以选择这辈子只生育一个、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

  到那时,孕育这件事情只会耽搁一阵子,但不会影响一辈子的事业。

  只是避孕这种东西,需要医学的进步,更需要技术的发展,而这种事情未来是一定会被生产出来的,所以未来只会变得越来越好。”

  杨秋的诚恳作答让蔡文姬心生感动,毕竟像杨秋如今这种地位,能够如此认真地回答她这些问题,真的是给足了面子。

  “将军真是一个大气坦然的人,愿意解答琰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问题。

  今日能够与将军相见,实在是琰的荣幸,在此祝愿将军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这的确是美好的祝愿,不过这个祝愿,既是对她未来越来越好的祈祷,似乎也算是对昭国长治久安的祈祷。

  “看来文姬似乎希望昭国繁荣昌盛,国祚长久?”

  蔡文姬笑着点头,这算是她一点隐秘的小期望了。

  她现在无法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决定,因为她也处于迷茫之中,但她能够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她绝对希望昭国能够击败汉廷。

  “然而我可能要送给文姬算不上是祝福的话了。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文姬文采出众,自有才华和抱负,这一生应当过得更加绚烂多彩。

  当然,我并不认识卫仲道,不知道他是不是良人,我只是希望文姬能够更加深思熟虑,好好思考未来想要过怎样的人生。

  若还是想要与良人结亲,最好拖延到十八岁之后。”

  《氓》这首诗,蔡文姬自然是知晓的,她当然明白将军的劝告是出于真心的关心。

  只是,这跟十八岁有什么关联呢?

  “十八岁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蔡文姬直接将自己的疑问表达了出来。

  “在未来某一个合适时期,昭国会倡导年轻的女子在十八岁之后成亲。

  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十五岁不合适,文姬也知道女子难产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其实我们女子在十五岁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发育成熟,这个时候孕育后代,难产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十八岁之后,甚至最好二十岁之后合适一点。

  不过这种事情得慢慢来,移风易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制定一个律法下来大家都会遵从的,所以这事儿得徐徐图之。”

  “至于生育的艰难,以后医术进步了,到时候难产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孕妇和孩子都能保持健康,也就是剖腹取子,但会是一种让孕妇和孩子都生存下来的方法。”

  杨秋神色认真地解释完毕,蔡文姬大感震惊。

  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医术进步竟然能做到如此程度吗?”

  “会的,不只是生孩子,现在有些难以治疗的病症,未来有一天也许可以通过动手术解决。

  而动手术就是用刀划开人的皮肉,然后解决病灶,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恐怖?”杨秋微笑着说道。

  蔡文姬点点头,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显然将军不是在开玩笑。

  不过,若是女子能够因为医学进步摆脱生育的痛苦,那倒是一件让人期待的事情。

  “将军所做的事情,我看着都觉得惊心动魄,而未来天下之人,恐怕会群情激涌。

  将军选的这条路太艰难了。不过成大事者,似乎总是要面对千难万难,也许将军就是被选中的那个人。”

  蔡文姬此刻一脸敬佩。

  只是,天命这种说法?

  如果胜了,那大概大家都会认为这是天命,杨秋只是微笑着说了这样一句话。

  “循道而行,岂惮艰阻。”

  与蔡文姬交谈结束之后,蔡邕这才好不容易寻得契机,向杨秋问起了句读之事。

  毕竟他所接触的事务相对更多,故而发现了学堂里居然统一对书籍进行了断句。

  于他而言,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不过,他本性开明,因而此次并非在愤怒的状态下问询,而是以一种平和的状态询问了起来。

  “将军这般举动,莫不是想要统一儒家经典?”

  蔡邕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只是为了方便而已,以后这些孩子们长大了,若是还想要继续研究,他们就会发现不同的版本断句,到时候他们可以深入研究交流。

  而没有兴趣的,他们也许会做官吏,也许会做工匠,也许会做疾医,也有可能是做商贾,也有可能是专注农学或者算术。

  蔡公觉得,这些许的差异会导致他们未来不向善而作恶吗?”

  杨秋目光平静,神色从容地说道。

  那似乎确实没什么影响,在他们眼中视为惊天动地的大事,于这世间千千万万的人而言,或许还比不上能饱食一碗饭来得重要。

  只是蔡邕是个治学严谨之人,他依旧微微皱着眉头,眼中仍流露出一丝忧虑。

  始终觉得如此做法可能会误导这些年轻的学子,可他并非昭国的官吏,最多只能询问,并不适宜进行劝诫。

  “这便是将军先前拒绝修建学宫,广邀大儒的缘由吗?”

  没错,此前蔡邕曾向杨秋提议,既然已然称王建制,难道不该如修建太学那般,广纳天下名士?

  毕竟想要吸引天下人才前来,这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式。

  然而杨秋当时拒绝得极为干脆,蔡邕甚至觉得杨秋目光有点短浅,可此刻他似乎隐约明白了杨秋拒绝的原因。

  “蔡公所言没错,我所做之事,除了蔡公能够心平气和与我交流,其他的天下名士恐怕会认为我大逆不道,我怕把他们给气死。

  为了天下名士的生命安全着想,还是别让他们过来为好,所以还望蔡公莫将此事告知外人,以免引得天下名士群情激愤。”

  在杨秋看来,东汉这个圈子里的名士,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随便出去嘚吧嘚吧几句,都极有可能引发天下震动。

  因为这群人已然完全掌控了天下舆论的权力,就连天子都拿他们没办法。

  更为可怕的是,这群天下名士皆有各自的私心,有的还会因家族利益做出颠倒黑白之事。

  有的即便一身正气,但若道统不同,又或者极度信奉某些伦理纲常,也会对天下不平之事大肆批判。

  而杨秋这里所做之事,恐怕会被天下的大儒名士视为异端。

  这些人来了之后,定会每日对她进行劝诫批评,这岂不是请了几个活爹过来?

  一旦这群大儒名士会在她的头上撒野,对她的执政措施指手画脚,最后那只手一定会伸向权力。

  所以求人过来,就是求几个活爹过来。

  而杨秋所做的是先埋头苦干,让自己强大到众人不敢再来指挥她,只能依照她的措施予以赞美。

  因而她未来的目标是:

  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待到她的实力能够影响整个天下,众人都想前来分一杯羹之时。

  这群人只会对她所有的执政措施进行各种赞美,帮她找出一套合乎逻辑的说法,所以当下时机还不成熟。

  当然,蔡邕并不知晓杨秋未来的安排,只是理解了杨秋此刻拒绝天下名士到来的原因。

  确实太过惊世骇俗了,就连他都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若让他那些名士朋友过来,恐怕真会被气死,确实还是隐瞒为好。

  “将军所行之事胆大妄为,我们这些老家伙恐怕有时的思想的确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也不知将军此路是否正确,不过有件事将军此刻能否给我答案?

  待昭国建立之后,将军届时能否让我回去?”

  蔡邕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

  虽说在昭国住得愉悦,生活也舒适,但终归还是想要回去的。

  杨秋当初扣留蔡邕,是因为她当时对刘宏进行了羞辱,害怕蔡邕这个使臣回去之后会被迁怒,如今倒是不必再有此顾虑。

  “自然可以,蔡公无需担忧,新年过后再回去吧,如今天气寒冷,还是待气候暖和之后出行更为适宜。”

  杨秋微笑着说道,神情温和亲切。

  这个道理蔡邕自是明白,于是他点头应下。

  而中平二年终究走到了年底,新的一年来临。

  汉朝迎来了中平三年,而昭国也终于在这一日举行了盛大的建国仪式。

上一篇:森茉莉养鱼手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