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204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贾珍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他们根本就不关心……

  但为了孝顺的名声, 贾蓉就算再厌恶父亲贾珍, 也不能把自己对贾珍不上心的模样表现出来。

  因此他连忙脱下锦服,换了素衣, 又找清客给朝廷写丁忧折子, 又让人套车, 带了一干家人媳妇出城去玄真观探看贾珍的情况。

  除此之外,他还命人请李太医出京,来玄真观为贾珍诊脉。

  李太医到达玄真观后,只见贾珍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等地都烧得紫绛皱裂, 一看就是服食了丹砂红丸,中毒而死。

  他心知贾珍已经命丧于黄泉之下了, 也清楚自己没必要给贾珍诊脉了。

  人死如灯灭,他又不是能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医, 断然没有拯救贾珍性命的本事。

  于是,他在第一时间把实情说给贾蓉听, 没有丝毫隐瞒,处处详细可感。

  李太医这样谨慎,纯粹是爱惜羽毛。

  他可不想让自家沾上救治不及时的恶名,他日名声扫地,无颜坐馆行医。

  听到李太医告诉他贾珍没救了的消息后,贾蓉心里几乎没有什么波动。

  但他脸上还是露出了悲切的神情,又忧心忡忡地请李太医去了真宫给贾敬诊脉。

  得知贾敬身强体健的消息后,贾蓉才松了一口气,对李太医哭诉道:“父亲升仙,已让我十分伤怀。所幸祖父安然无恙,否则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他哭得十分伤心,就连喉咙都哭哑了。

  李太医见贾蓉这般悲恸,便温声安慰贾蓉道:“令尊去世,你心里难过也是有的,可是老太爷、夫人和少夫人都指望着你,你也不能哀毁过度,伤了自己的身子啊!”

  “万幸的是,尊祖父日常只修习导引养气功法,并未服丹行散,身体非常康健。长生仙道什么的,我这个俗人也不懂。但还是能向你保证你祖父的健康的,这一点,小蓉大爷倒是不用担心。”

  贾蓉听他这般劝解,才佯装自己被安慰到了,止了悲啼。

  送走李太医后,贾蓉扶着四喜的胳膊,一面让人整理贾珍的仪容,一面让人进京向荣宁二府报信,又殷殷相劝,把贾敬迎回宁府将养,省得贾敬住在这玄真观里面,触景伤情。

  翌日一早,四喜请来的天文生选好了入殓的吉日良辰,三日后就可以开丧入殓。

  因为天气炎热,尸体不好进城,贾蓉把贾珍的遗体挪到铁槛寺里停放,宁府早年置办的名贵寿木也停放在家庙中,把贾珍的遗体停放家庙里,很是便宜。

  在离开铁槛寺前,贾蓉又拿了银子,请家庙里的僧侣为贾珍做道场念往生经。

  在安排好诸多杂事后,贾蓉才回京筹办起贾珍丧礼上的种种事宜。

  因为贾璋和贾琏都是有职之人,无暇帮忙,所以贾母派贾琮、贾环两兄弟去东府帮衬帮衬贾蓉这个侄儿,以示宁荣二府兄弟之亲。

  唯有宝玉,既不通俗务,又不晓世情,贾母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派他去宁府帮忙,省得他给贾蓉添乱。

  除了贾琮、贾环两兄弟外,还有贾珖、贾珩、贾蔷等族人协助贾蓉办理丧事,因此贾蓉做事时井井有条,并没有什么忙乱的地方。

  在绍治帝批复了丁忧折子后,贾蓉的清客写好了谢恩折子,贾蓉抄好后送至通政司,官面上的事情就算了了。

  在这之后,他才安心地办起贾珍的七七大祭,做那哭丧守灵、接待宾客、收纳奠仪等事。

  待到良辰吉日,他才破土出殡,路上又有老亲路祭,也算是贾珍这短短一生中,难得的风光时刻了。

  在把贾珍葬到贾族墓园中后,贾蓉又结庐守丧,做了一副孝顺模样表演给世人看。

  此中种种,暂不细表。

  只说贾敬从玄真观回宁府将养,贾璋时常过去拜访自己这位伯父。

  与此同时,他也在贾敬那里听到了贾珍去世的真相。

  和贾璋猜想的差不多,贾珍这人果真是被贾敬大义灭亲,亲手送去见阎罗的。

  而贾敬痛下杀手的原因超乎了贾璋的想象。

  他本以为,贾敬大义灭亲,是因为贾珍流露出对贾蓉的仇恨与对纨绔生活的向往。

  贾敬担心日后出事,这才提前痛下杀手的。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贾珍这贼子,竟然妄图弑父!

  不过仔细琢磨琢磨,贾璋就寻思过来了。

  也是,这些年来,贾珍能耐得住玄真观的清苦,主要是因为他既胆小,又没有彻底放弃希望。

  他胆小,所以他没勇气自杀。

  即便日子再清苦再难过,贾珍他也没有胆量撞柱悬梁。

  他没彻底放弃希望,那是因为他还怀着等到贾敬去世后,他就回家作威作福的念头,所以心气儿才没断。

  若非如此,贾珍这个膏粱子弟早就熬不住玄真观的清修生活了。

  可问题是,贾敬日日导引养气,身体好得不得了。

  贾珍他根本看不到贾敬去世的苗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贾珍心里终于生出一个不可见人的主意。

  那就是,趁贾敬不备,一举弑父!

  如此一来,贾敬因为“意外”去世,他贾珍也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回到京中作威作福了!

  在五德中,忠孝可是排在前头的。

  一旦贾敬去世,宁府就再也没人能压着他贾珍了。

  就算贾蓉那个小崽子脑后长了反骨,不也得老老实实地跪下给他请安,叫他一声爹吗?

  他斡旋的余地还很大。

  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贾珍的豪赌彻底失败了。

  贾敬发现了贾珍的计划,还成功反杀了贾珍。

  所以,现在被埋进黄土的人不是贾敬,而是胆大包天的贾珍。

  贾璋心想,如此父子相残,倒称得上一句人伦惨剧了。

  但贾珍一点也不值得可怜。

  任何人在选择豪赌前,都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贾珍都打算弑父了,难道还要指望贾敬顾惜父子之情,饶他一命吗?

  那就太可笑了,贾敬从来什么优柔寡断之人,不可能留下妄图弑父的贼子的。

  而且眼下贾敬还没死呢,贾珍就琢磨起这样恶毒打算了。

  他日贾敬真死在贾珍前头,贾珍他岂不是要翻了天?

  到时候,贾珍以父权辖制贾蓉,宁府岂不是永无宁日?

  所以贾敬直接壮士断腕,命人给贾珍服食丹砂红丸送他归西,直接斩断了来日之乱,倒是一了百了,干脆利落。

  贾璋心里颇为叹服,也十分警醒。

  他日后定要好好教养菱哥儿,断然不能让菱哥儿他长成贾珍这样的逆子!

  却说贾珍离世之后,尤氏娘家继母、妹妹纷纷上门来安慰尤氏,东府这边,倒也热闹了一番。

  因为贾珍早早儿地被贾敬拎去玄真观受罪,那尤家姊妹过得还算清净。

  有宁国府这棵大树可以依靠,基本上也没什么人敢欺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尤家母女三人。

  贾蓉是天生的好色种子,见两位姨母好看,也曾偷觑过好几眼二姐、三姐。

  不过有胡氏在,贾蓉就算有满腹的花花肠子,他也没处使。

  胡氏乃武将人家的天之骄女,真论起来,贾蓉的弓马还没有他老婆娴熟。

  因此,他每偷看二姐、三姐,胡氏就要炮制他一番,着实是让贾蓉苦不堪言。

  偏生他又被胡氏辖制得死死的,心里既爱她娇蛮,又爱她一心向着自己。

  所以就算被打得很惨,贾蓉也舍不得撒手,更舍不得跟自家老婆恩断义绝。

  几次下来,贾蓉看见二姐、三姐就觉得自己浑身都痛,再也不敢偷看了。

  胡氏嗤笑了一声。

  偷看什么姨母,真是没得恶心。

  她又不是不许贾蓉养小妾,只要嫡长子是她生的,她才不管贾蓉养了多少通房。

  但是乱伦可不行,东府和东府的名声都是她孩儿日后的家产,她可不许贾蓉这厮败家破产,损害家声!

  她对自己驭夫的手段很满意,对贾蓉的识趣儿也很满意,但对继母婆婆尤氏却很不满意。

  她向来不喜欢她这继母婆婆尤氏。

  这老女人明是春风,暗是刀剑,可没有什么好心眼儿。

  也就是尤氏自己没儿子,若尤氏膝下有子息,说不定她们还要怎么斗呢。

  当她不知道呢,那些使绊子的管事、勾引贾蓉的丫鬟都是尤氏在背后撺掇的。

  若不是她装出一副心眼少的模样,她可套不出来这些底细。

  所以胡氏对尤家母女三人也没什么好脸,也就是面对尤氏这个名义上的婆婆时,才会装模作样一番。

  在她心里,什么老娘,什么二姨、三姨,又不是婆母尤氏的亲母亲、亲妹妹,她凭什么把她们当做正经长辈对待?

  给她们脸,就叫她们一声;不给她们脸,她们又能拿自己怎么样!

  是尤家不想要靠山了,还是尤氏这老封君当的不舒坦,不想继续享福了?

  说句实在话,胡氏打心眼儿里就看不上这几个姓尤的女人。

  不过,即便尤氏和胡氏关系非常一般,但表面上,两人依旧是极亲热的好婆媳。

  尤氏是有一些小心思,但她绝不肯在表面上撕破了脸皮,害了自己养老大事。

  胡氏则是顾念着东府的名声,所以只要尤氏不触碰她的底线、不对她这个儿媳妇摆婆婆的款儿,她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比如说贾蓉对二姐、三姐的花花肠子,尤氏就是极力反对的。

  她平时没少拿话点贾蓉,惹得贾蓉面皮发臊,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除此之外,私下里尤氏也曾严厉地警告过尤老娘,不要行差踏错,给她招惹麻烦。

  只有这样,才有她们母女三人的好日子。

  所以,在某些方面,这对面和心不和的婆媳的利益是一致的。

  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婆媳二人还是能维持住表面的和谐的。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