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206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她就算再伤心再难过,也没法子让薛蟠还阳,只能在梦里与儿子团圆了。

  宝钗带着贾母赠与的老山参回到薛家后,委婉地向薛姨妈提起了她想让薛蝌兼祧的事。

  薛姨妈听宝钗提起薛家长房的传承与薛蟠身后的香火后,有些意动地问宝钗道:“蝌哥儿能同意吗?”

  宝钗道:“我们是请蝌哥儿来兼祧,又不是要把他过继到我们长房来,放弃他自己的亲生父母,想来他不会不愿意的。”

  薛姨妈仔细思量了一番,发现事情果然如同宝钗所说。

  虽说薛蝌答应兼祧,日后就要过继一个儿子到长房来。

  可是,薛蟠过继过来的儿子能继承到长房的家产。

  这可是一笔能让薛家其他几房叔伯都眼红的家产,就算把儿子过继过来了,薛蝌也不亏。

  而且,薛蝌在兼祧后,就能名正言顺地借他们家的势,和王家与贾家二房攀关系了。

  这件事对薛蝌、薛宝琴两兄妹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不可能不答应的。

  思及此处,薛姨妈点头道:“若是这样就好了,蝌哥儿答应兼祧,你父亲和你哥哥在九泉之下也能享受香火敬祭,我们长房也有了传承。这也算我们母女二人有心,对得起你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了!”

  “不过,这件事还要等一段时间再办。宝钗,等我把家里的旺铺交到你手里后,再和蝌哥儿提这件事罢。”

  “蝌哥儿再好,也是你二叔二婶的孩儿,哪里有你重要呢?”

  “我得给你留够傍身的钱,要不然,我就算是死了也不安心。”

  宝钗听到薛姨妈的话,眼圈儿也红了:“妈怎么能说这样不吉利的话?”

  薛姨妈搂着她,摩挲着她的脊背叹道:“我的儿啊,我就剩下你一个亲生的骨血了,你以后一定要好好的。”

  “只有你过得好,我才安心。”

  在回荣国府前,宝钗特意用厚帕子包了冰冷敷眼睛,省得回到荣国府后被人看出形迹。

  因为处理得当,贾母他们都没看出来宝钗哭过,问过薛姨妈的情况后,众人就放宝钗去休息了。

  宝钗心里也松了口气。

  此时此刻,她不想被人关心,也不想被人询问难过的因由。

  她只想一个人待着,一个人消化这些复杂的情绪,一点儿也不想被人打扰……

第175章 三辞三请东野致仕,内阁调整君子见机

  待到七八月份的时候, 绍治帝终于从太上皇去世的悲伤中走了出来。

  在绍治帝恢复正常后,周东野就递上了辞呈,说他年老体衰, 无以担当家国重任,请求绍治帝批准他致仕还乡。

  周东野是一个保守的老派政客。

  他见证过义忠亲王被废后京中人头滚滚的场景, 所以从来不敢什么从龙之功, 更不敢耍狠弄险。

  他很清楚, 他身上的把柄太多了。

  绣衣使者那里肯定留存了不少周党的犯罪证据,皇帝想要查他的话,那是一查一个准儿。

  他根本就没有半点翻盘的空间。

  所以太上皇让他怎么做, 他就怎么做;绍治帝要他怎么配合, 他就怎么配合。

  只要太上皇和绍治帝还愿意给他周东野留下一条活路, 他就绝对不会火中取栗。

  周东野和李汲截然不同的选择和他们的性格与经历息息相关。

  虽然周东野是浊流一派的领袖,时常被坊间归为幸进小人。

  但实际上, 他才是那个一步步爬上来的人。

  不像李汲那样, 只是机缘巧合入了太上皇的眼, 这才步入棋局,一步登天,化身制衡浊流一派的棋子,直接就被提拔到内阁,做了阁臣。

  所以周东野性格求稳, 李汲性格激进,周东野的经历决定了他不会狗急跳墙, 更不会投靠瑞王。

  他所求的只有致仕养老、平安落地,自然不会冒着天大的风险, 去做那杀头的买卖。

  而李汲却不甘心,他不甘心自己就这样退场, 更不甘心自己被叛徒学生张泰维踩在脚下。

  他野心勃勃地投靠叛党,妄图博取虚无缥缈的从龙之功,还不是为了再次缔造一步登天的神话?

  最后落得自缢身亡、为天下弃的结局,李汲他也怪不得别人。

  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选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才是那个急功近利的幸进之人。

  他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一点儿也不奇怪……

  其实周东野对首辅之位没有半点顾恋之心,也和李汲这个老对手有关。

  在看到李汲的凄惨死状后,周东野连着做了好几天噩梦。

  再想到先皇和今上联手拔除瑞王一党时,其他三位阁员都在玉熙宫伴驾,只有他一个人高卧家中。

  这意味着什么,简直不言而喻。

  皇帝已经不信任他了。

  先皇和今上看他和看李汲也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时候还不思退就晚了。

  他最好还是识趣点,把绍治帝想要的首辅之位给让出来,拿着绍治帝给他们家的好处,老老实实地归乡养老……

  至于周党……

  众人因利而合,因利而分,本也没有许多情分!

  他周某人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哪里还有时间关心党羽门人?

  管好自己家这一亩三分地,已经很不容易了!

  杨宗祯走到周东野值房门口,整理衣冠后,敲门问道:“首揆,您老人家可在?”

  周东野的声音在值房内响起:“宗祯来了,快请进。”

  门被人从里面推开,杨宗祯本以为开门的人会是中书舍人,没想到居然是周东野本人。

  杨宗祯迎了上去:“李舍人怎么这般惫懒,竟然劳动您老过来开门?”

  周东野笑道:“是我不让他来开门的,几步路而已,算得上什么劳动呢?而且你是贵客,我亲自过来开门,才能显出我对你的重视。”

  杨宗祯听周东野还有心情开玩笑,心里颇为感慨。

  不论如何,周首揆的心态还是很好的。

  大起大落之后,依旧能够心静如湖。

  这一点还是很值得他学习的。

  杨宗祯来周东野这边,是来劝周东野不要致仕归乡的。

  这是阁臣尚书主动上书,请求致仕的必备流程。

  阁臣上书请求皇帝批准致仕,皇帝不准劝其留下,其他阁臣也来相劝,然后阁臣再次上书请求致仕,皇帝再次不准,其他阁臣再次前来相劝……

  一般情况下,这个循环要重复三次,皇帝才会批准该阁臣致仕,再赐金放还阁臣,并赐予退休阁臣应当享有的退休待遇及荣誉加衔。

  这是阁臣尚书们应有的体面。

  若没走这个流程,就代表皇帝已经厌弃了此人,恨不得他立刻离开京师。

  这个表态不但会影响阁臣致仕后的生活,还会影响到该阁臣儿孙后代的前程。

  若皇帝没有极端仇视某人的话,他是不会这样做的。

  绍治帝和周东野相处得还算不错。

  虽然绍治帝不信任周东野,还有打散周党,把周党精华纳入保皇党的计划,但他对周东野这个人并没有什么意见。

  没错,他是厌恶贪官,周党内部的蛀虫也确实没少贪。

  但是周家的家产并不算多,周东野就算贪了,也比不过标榜自己是清流领袖的李汲。

  他派东鸾卫查探过,和前不久刚被他抄得一干二净的李家相比,周家的财富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如今周东野又这般识趣地递上了请辞折子,绍治帝心里很满意,自然会给周东野体面,不会故意让他难堪。

  在收到周东野的折子后,绍治帝就批复了不准,又在大朝会时劝周东野不要请辞,言辞谆谆,态度十分恳切。

  不了解绍治帝的人,还以为他真的想要挽留周东野呢。

  不过,周东野并没有被皇帝的言辞迷惑。

  他先是磕头谢恩,后称自己年迈,不若退位让贤,如此才能安心云云。

  而在大朝会过后,杨宗祯就来周东野这边儿,劝他留在京中“努力多加餐”来了。

  周东野听到杨宗祯的话后道:“我去意已决,你就别和我说这些客套话了。”

  “我这一去,大概就不会归京了。你若觉得我这个前辈还算不错,就过来与我手谈一局吧。”

  听周东野如此言说,杨宗祯也不与他装假,直接走到棋桌前笑道:“还请元翁执黑。”

  周东野没拒绝杨宗祯的好意,他捏起黑子,一棋落定:“我知道,你是棋国高手,所以我就先行一步,不和你客气了。”

  这一局棋下到晌午时分也没有分出胜负来。

  不过,周东野和杨宗祯下棋本来也不是为了胜负。

  杨宗祯见时辰不早了,便主动提出停止下棋,一起出去用膳。

  周东野并没有拒绝杨宗祯的提议。

  棋局终止了。

  而在他们离开后,棋盘上的黑玉棋子和白玉棋子在阳光的映衬下温润生辉。

  它们在那棋盘上纵横交错、互相纠缠,一如朝中所谓的清流与浊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就分不开了。

  那些心善的,自然会爱民如子,求个良心安稳;那些贪婪的,自然也会鱼肉百姓,换个锦衣玉食。

  至于他们谁是黑子,谁是白子,还有他们的是非功过,也只能交给后人来评说了。

  经过三轮请辞后,周东野终于得到绍治帝的批准,可以回乡养老了。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