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鸦
绍治帝看向斯文儒雅,绯袍乌发,依旧保持着一身潇洒气度的叶士高,心想,他瞧着这叶士高一点都没老。
看着跟他离开京城时也没差什么,只有胸前的孔雀已经变成锦鸡了。
在不久后,那锦鸡又会变成白鹤——大盛的阁臣,都是有从一品的虚衔的。
思及此处,绍治帝笑问叶士高道:“叶卿今年还没到五十吧?”
叶士高听到绍治帝的话后,一边在心里暗暗思忖绍治帝问他年龄的用意,一边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启禀陛下,臣明年才满五十岁。”
四十九岁的尚书,虽说不算老,但也说不上是特别年轻。
周东野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是内阁阁员了。
只是周东野显老,看不出年少有为、意气风发的模样;叶士高不显老,心态年轻,瞧着竟有一股万物竞发、生机勃勃之意。
绍治帝倒是很喜欢他这样,他看了一眼陆英,说了一句平身赐座。
陆英接收到绍治帝的信号后,立刻走过去,代替绍治帝把叶士高扶了起来,又搬了锦墩过来请叶士高坐。
在叶士高坐下后,绍治帝笑着赞美他道:“叶卿这年在江南成绩斐然,朕心里很满意;你回来接管礼部,朕也放心。”
绍治帝嘴上说的是礼部尚书的位置,实际上说的却是内阁阁员的资格。
叶士高完全能够听明白。
他虽然鲠直,但城府同样很深,头脑更是聪明。
所以在听到绍治帝的赞语后,叶士高恭声道:“多谢陛下盛赞,臣自知臣脑袋愚钝,唯有勤恳谨慎、实心用事,方能上不负陛下之恩,下不负黎庶之望,以此报效国家。臣能倚仗陛下的荣光,造福治下的百姓,就算是死得其所了。”
绍治帝听到他的奉承话后,不禁腹诽起来。
他这位叶卿,果真是科道出身的人,说奉承话的时候,语气不够生动,表情也不丰富。
若论拍马屁的本事,他不但比不上他师父,竟然还比不上他徒弟!
杨阁老和小贾拍起马屁来,那才叫情真意切,感情充沛呢!
绝非叶士高这两句干巴巴的奉承话可以比拟的。
不过叶士高难得说一次奉承话,倒是有些稀奇意味,绍治帝听着还是很顺耳的。
而且,如果拿叶士高和他们家那个跑去做御史的儿子相比,那叶士高就已经很有说话的艺术就了。
绍治帝对叶荆的印象相当深刻。
他记得那个小御史,官不大,话难听,他看叶荆弹劾李汲的折子时都有些叹为观止,足以证明叶荆有多么“会说话”。
在君臣问安的环节结束后,叶士高正式开始述职。
他主要向绍治帝禀告了自己这些年在江南的经历,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地方民政与江南局势。
顺带着讲了讲自己这些年的功绩。
这年头,只会做事不会表功可是不行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叶士高也终于掌握了见缝插针地为自己表功的技能。
绍治帝细细听完了叶士高的讲述,他默默地把叶士高提出的几个关键点记到了心里。
绍治帝心里琢磨着,等叶士高离开后,他就吩咐陆英派东鸾卫去查一查叶士高提过的那几个世家大族。
其实他心里已经有数了,叶士高不会说假话。
那几个世家大族肯定像叶士高说的那样鱼肉百姓,隐田避税了。
这种事情,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区别只是他们做的到底有多过分……
绍治帝摩挲着手里的珠串,如果他们没有太过分的话,那他还能宽限他们一段时间。
只把他们当猪养着。
如果他们太过分的话,那就不要怪他这个皇帝破门抄家,翻脸无情了!
在这场君臣对话即将结束时,绍治帝意味不明地对叶士高道:“有些人的心太大了,朕不喜欢。有些人的心太小了,所以过于懒散。”
“你们师徒这样就很好,心里有朕这个皇帝,还有耕织为生的黎庶,这一颗心,从始至终都是忠诚本分的,而且不大也不小,最是合宜。”
“若是没有你们这些忠臣在,朕又怎能安枕呢?”
“好好跟着你师父学,你们这一支必然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朕心里都有数。”
听到绍治帝的许诺后,叶士高垂下眸子,脸上却挂上了一片欣喜笑意。
思及上皇去世后中枢的种种变迁,再想到师相信件中的叮咛,叶士高心中生起潮水般的巨大波澜。
但他只是按照皇帝所希望的那样俯身叩首,声音在恭敬中夹杂着一丝激动:“臣叶士高谨遵陛下恩旨。”
绍治帝对叶士高这副模样很满意,不论他这副模样是真心的,还是表演出来的。
所以他留叶士高在宫中用了午膳,赐膳结束后,才放叶士高带着赏赐归家。
他还特意赐下一根紫檀龙头拐杖,这东西,很明显是给杨宗祯准备的。
叶士高心里很是感慨,他看重师相,陛下就赐下了这东西让他送给师相。
如果他现在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的话,恐怕已经生出“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雄心壮志了吧!
皇帝的小恩小惠总是会让臣子们感激涕零。
就像他,他分明知道皇帝是在邀买人心,但皇帝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他虽然看得一清二楚,但心里依旧是有一丝动容的。
不过这一丝动容不会起到任何效用就是了,叶士高很向来清醒,他晓得圣恩就是一块裹着蜜糖的毒药,没有拔毒吃蜜的本事,就不要上钩,更不要投入太多真情实感……
从宫中离开后,叶士高急切地坐上马车。
他要前往小松径街,探望师相杨宗祯。
到达小松径街后,叶士高顶着拜谒者们的艳羡眼神,被大管家亲自迎到落花水榭。
在那里,杨宗祯正靠在栏杆旁喂鱼为戏。
听到来人的脚步声后,杨宗祯随手把手里的鱼食一把撒了下去,惹得无数流光溢彩的锦鲤争抢。
鱼尾击打水面,激起一阵阵浪花,真真儿是一副生动画卷。
而杨宗祯抬起眼皮,对叶士高招手道:“来,退之,来师父这儿,让师父好好看看你……”
叶士高一瞬之间,潸然泪下!
第178章 英雄易老两代师徒,苏褚入阁士高履新
杨宗祯与叶士高久别重逢, 对他很是想念。
因此,杨宗祯拉着叶士高说了好些话,又与叶士高一起吃了茶点, 这才放他归家。
“荆哥儿和璋哥儿肯定都在家里等你呢,快回去和孩子们聚一聚吧。”
杨宗祯抚摸着叶士高拿来的紫檀龙头拐杖:“皇上赐你的东西很好, 我很喜欢, 你这些年在江南做的不错, 没丢我杨某人的脸。”
“老师很高兴。”
叶士高的眼睛又有些花了。
他忍着眼前的模糊,起身跪倒在杨宗祯身前。
在给杨宗祯磕了三个响头后,叶士高叮嘱杨宗祯一定要早点休息, 不要熬夜处理公务, 又恳求杨宗祯好生保养身体。
杨宗祯见他如此恳切, 没拒绝他的关心,点了点头, 直截了当地答应下来了。
叶士高见杨宗祯答应下来了, 心里有点欢喜;但仔细想一想, 他还是觉得不放心。
因此他把大管家找了过来,把刚才的话又殷殷嘱咐了大管家好些遍,又托大管家好好照看杨宗祯。
杨宗祯不厌其烦地把叶士高撵走了。
瞧着叶士高逃走的背影,杨宗祯哑然失笑。
他轻轻地摇了摇头:“退之这性子样样都好,就是心太软了。”
大管家脸上挂笑, 一边为杨宗祯按肩,一边笑道:“老爷, 二爷这是心疼你呢。二爷对别人可不是这样,前些日子, 沈爷不还说过二爷在江南雷厉风行的事迹吗?”
杨宗祯听到这话后,轻笑道:“你说的也是, 是我多虑了。”
而叶士高在走出杨家大门后,眼泪就止不住地掉了下来。
岁月不饶人,师相他老了。
看到恩师头上的白发,叶士高心如刀绞,恨不得以身相替,这世上最悲壮的事情就是英雄迟暮,更凄凉的事情就是那个英雄是自家长辈……
只可惜叶士高没有那样神鬼莫测的手段,他就算再想,也没有办法以身相替,让杨宗祯返老还童。
他能做的事情只有尽快成长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让杨宗祯放心,才能让杨宗祯少操劳一些事务……
待马车行至叶府门前,叶士高拿出帕子擦去泪水。
在平复好情绪、整理好仪容后,叶士高才踩着轿凳下车。
即便他因为师父的衰老感到心情低落,他也不能把自己的沮丧情绪传递给老妻与孩子们。
久别重逢,一家团聚,荆哥儿和璋哥儿肯定很欢喜。
他没必要把自己的心理负担传递给亲人。
他走进阔别多年的家,大步走进正院,丫鬟们为他掀开帘子,唤他老爷,但他根本没心思回应。
他急匆匆地走进屋里,只见家人都在,他的儿子,他的徒弟。
还有两个灵秀的青年女子,与两个玉雪可爱的孩儿。
这几个不太熟悉的人,大概就是他儿媳妇、他徒弟媳妇和他心心念念的徒孙与孙女了。
他回来的时候,叶夫人也睡醒了,此时正坐在炕上哄两个孩子叫祖母呢。
见叶士高从外面回来了,叶夫人连忙拉着他坐下,让贾璋他们给叶士高磕头奉茶见礼。
叶士高坐下后受了礼,连声叫贾璋他们起来。
在拜见礼仪结束后,叶夫人欣然笑道:“水和衣服都给老爷备好了,老爷快去洗漱,也好松快松快。”
“老爷这身官服上刺绣太多,碧姐儿和菱哥儿年纪小,脸皮嫩,你穿这身衣服抱孩子,孩子恐怕会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