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鸦
这帮地方官会是这样的态度,也不足为奇。
津海行省是由天津三卫与周边州府组成的。
在绍治帝组建津海行省前,天津三卫及其周边州府都是大盛境内最普通的地方。
这些地方的官员,大多都是既没有背景,又没有惊世才华的普通官僚。
所以,在面对组建行省、试点新政这样复杂的变局时,他们会惶恐,会手足无措,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他们所有人都晓得一件事。
那就是,新来的经略绝对是他们得罪不起的大人物。
这位新经略,名声好、声望高,不但本人是精明能干的状元郎,靠山还硬得厉害——这世上还有比首辅更硬的靠山吗?
最要紧的是,新任经略使还是陛下跟前儿的大红人。
他们这些普通人,却是万万不能得罪新任经略使的!
于是,在贾璋上任前,他们就约定好了,要一起迎接贾璋,借此表示他们对新任经略的恭顺态度。
不过,贾璋并不是很在乎这些表面功夫就是了。
他手里有兵,有权力,还有圣心期许,根本不怕手底下的人不老实。
不管是谁敢作妖,都跳不到他头上。
在野心家妄图作耗前,他就会把人给收拾了。
不过,即便如此,贾璋也没向这些地方官耍威风。
他受了这些地方官的礼,看起来言笑晏晏的,倒像是个好说话的君子。
但在场的官员里,又有谁敢这样想他?
就算不知道贾璋过往经历,在看到贾璋带来的官兵后,也不会有人觉得,贾璋是一个可以欺之以方的君子。
因此,这些地方官左一个“藩台”、右一个“总戎”地奉承讨好,又态度诚恳地邀请贾璋和姚云起参加他们提前准备好的接风宴。
听到这些地方官的邀请后,姚云起看向了贾璋。
他做出了一副唯贾璋之命是从的姿态。
接收到姚云起的眼神示意后,贾璋对众人轻笑道:“我与姚总兵要安置官兵驻防,还要去官邸安置妻儿老小,今日的筵席就免了吧。”
因为贾璋的拒绝了,不少地方官心里都打起了鼓。
经略大人不会是不喜欢他们,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吧?
所幸,除了这些人外,他们中还有几个有城府的很。
这几人连忙向贾、姚二人告罪:“都是下官们蠢笨,只记着为大人公车履新高兴,却没想到大人初临津海,家事国事都繁忙,这才定错了接风宴的日子,真真儿是笨呦!”
说着说着,还有人懊恼地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这副姿态,着实让贾璋和姚云起讨厌不起来。
他们当中还有人主动提议道:“两位大人搬家,是否需要下官等人帮忙?”
“若能允许我等帮忙,跟着大人们见识见识京城世家的体面,也是我们的福分了。”
又有人提出了新的邀约:“斗胆问大人一句,等到大人有闲时,能不能赏下官等人些许光彩,莅临接风宴,给下官一些指点呢?”
贾璋心想,修整过后,他倒是有参加宴会的闲暇。
但姚云起的意见也很重要。
所以贾璋先是道:“我不用你们帮忙,姚总兵用不用帮忙,你们自去问他就好。”
然后又问姚云起道:“姚兄,你三日后有闲吗?”
姚云起答复贾璋:“三日后我有时间,这种事,听贾兄的安排就好。”
听姚云起这样说,贾璋才点头,应允了接风宴的邀约。
“三日后,我和姚总兵都有闲。”
“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去参加你们举办的接风宴,现在你们先散了罢。”
在津海地方官员退散后,贾璋和姚云起策马前往兵营,安置好他们从京中带来的万余大军后,才挥手告别,回到自家官邸当中。
回到官邸后,黛玉催贾璋去沐浴更衣,好松快松快。
贾璋应下了黛玉的建议,又问了问孟允的身体状况。
“三哥哥,你且放心。孟先生一切都好,黄柏刚刚还去探望过他老人家呢。”
“只是人年纪大了,就容易疲倦,现在老先生已经睡下了。”
贾璋想了想,又问黛玉道:“那皎皎你呢?你累不累?你要是累了,也先去歇歇。”
“家里还有我呢,我沐浴后,也能做这些事。”
黛玉把他推到净房边儿,扬声吩咐下人给三爷抬热水,然后言笑晏晏地道:“我都好,但三哥哥你一路风波,倒是憔悴了不少。”
“你且安心去沐浴吧。”
看黛玉脸色红润,贾璋知道她并没有逞强。
于是,他就放心地走进净房,径自沐浴去了。
而黛玉心里并没有听从贾璋建议的意思。
接下来,三哥哥要忙的事情非常多。
所以她并不想当甩手掌柜,增添他的负担。
家里的事情,还是交给她来操心好了。
目送贾璋离开后,黛玉靠在红木圈椅上,继续给仆役们安排差事。
又传唤雪檀,吩咐他监督仆役做事。
这处官邸,是他们一家三口接下来几年要住的地方。
收拾房子的时候,却是万万马虎不得的。
至于菱哥儿那边儿,黛玉一点儿也不担心。
有紫鹃看着菱哥儿,她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地方?
贾璋出来时,黛玉已经把家事做完一大半了。
听到贾璋的脚步声后,黛玉循着声音望去,却见贾璋穿着松花色宽松道袍,正倚在门框边上,眉眼盈盈地看她。
“三哥哥,你站在那儿看我做甚?”
贾璋走到黛玉身边,一边为她按揉肩颈,一边哄她道:“当然是在看皎皎了。”
“我们皎皎这么好,我怎么看都看不够的。”
黛玉被贾璋身上兰香澡豆的气息包围着,只觉脑海中涌起了一阵困意。
她拿着帕子掩住口鼻打哈欠,口中道:“你向来是个爱浑说的,若不是知道三哥哥你在外面时断然不会这么诙谐,只怕我在家里,日日夜夜都要替你悬着心的。”
“说起来,咱们从京中带来津海的澡豆怎么了?我怎么一闻这味道,就觉着困了?”
贾璋直接把黛玉给抱了起来,引得黛玉惊呼了起来。
而贾璋在黛玉搂住他脖子后,朗笑道:“澡豆里又不能放安眠药,我看皎皎你还是太累了。”
“刚刚我让你去休息,你不肯听我的。现在我只好抱着你过去,强制你休息了。”
“我还有事情没做完……”
贾璋把黛玉放到拔步床上,又给她脱下鞋履,为她盖上杏红色的绫缎被子。
“你好好歇息吧,剩下的事情我做就好。”
“菱哥儿……”
“菱哥儿的住处,我会亲自去看的。”
在贾璋的允诺下,黛玉终于放心地睡去。
而贾璋盯着她睡下后,才起身去完成黛玉没有完成的工作。
完成剩下的工作后,贾璋又起身去瞧菱哥儿。
看过睡着的儿子后,贾璋回到主院,蹑手蹑脚地躺在黛玉身边,陷入黑甜梦乡当中。
直到傍晚时分,紫鹃才把他们一家三口一一叫起来吃饭。
因为出发前带了厨子,晚饭的味道与荣国府平日饮食并无什么区别。
黛玉和菱哥儿也不会不适应。
至于这处官邸,则要比荣国府要差上不少。
与新修缮的、处处都尽善尽美的靖海伯府相比,更是差了绝对不止一筹。
但官邸屋舍宽敞整洁,贾璋他们一家三口还是能接受的。
毕竟他们一家三口都是淡泊性情,只要一家人待在一起,不论住高堂广厦,还是住竹篱茅舍,他们都会很开心……
第213章 接风宴会恩威并施,推广良种种植金米
在正式接手津海政务、防务, 派人探听好津海地方官情报后,贾璋才与姚云起一起,参加了这些地方官员举办的接风宴。
而这场接风宴的举办地点, 是一处名唤金谷园的酒楼。
这座酒楼的名字,取自石崇金谷雅集的典故。
酒楼内部, 装潢古拙典雅, 颇有几分魏晋风流气度。
津海地方官员特意包了场, 专门拿金谷园来宴请宾客。
不但如此,他们还专门加钱,要求金谷园老板派人把酒楼洗刷、装点干净。
最好能张灯结彩, 布置得越隆重越好。
金谷园老板对这件事情非常积极, 甚至愿意自掏腰包, 拿出好些精致贵重摆件来装点包厢。
贾经略不仅只是这些地方官员的上司,还是他们这些普通商人未来几年的头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