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光
既然神迹再三提起倭寇国,那下一步的军事计划就定在这个小小的岛国。
正好要占领海域,需要一个落脚的中转站。
“倭寇。”朱棣重复道,他说这二字时带着隐隐的杀气。
朱棣绝不允许任何对他们大明有威胁的国家存在,既然后朝子孙没一个给力的。
武德充沛的朱棣决定自己来,替后朝那些败家玩意们先扫除一波障碍。
【倭寇的计划是先吞并朝鲜,然后再占领印度,终极目标是大明王朝。
还真是狗咬狗,这几个地方没一个好东西。】
乐瑶又忍不住的吐槽,对刚刚提到的三个地方,乐瑶也没啥好感。
听神迹的语气,直播间前的帝王们把这几个国家的名字也记了下来。
王朝的版图在不断扩大,之前是统一中原,如今是统一整个东南亚。
【倭寇国向所有的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派出使者,要求他们向自己俯首称臣,并且帮助自己打败明朝。
没错,就是如此自信,就是如此的不要脸。】
秦始皇嬴政……
唐太宗李世民……
汉武帝刘彻……
宋太祖赵匡胤……
明太宗朱棣!!!
直播间前帝王的反应如出一辙,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又不自量力的国家。
【可惜根本没国家听他们的,于是日本直接向朝鲜发起了进攻。
明朝时期的朝鲜,对大明朝的依赖相当的大,他们本身不堪一击,被倭寇迅速占领了大半国土。
于是他们向明朝求救,万历帝看出倭寇国的意图,他们的目标根本就是大明王朝。
于是万历决定出兵帮助朝鲜,这场大战战线拉的十分的场,一打就是七年。
最后明军大大胜!凯旋归来!】
“这小子当真有点东西。”朱佑樘本看不起万历,没想到这两场战役都打的相当漂亮。
朱厚照的眼中也迸发光芒,他甚至觉的之前自己对万历带有偏见,说不定他和自己是同一类的人。
“倒是我之前带有偏见。”朱厚照觉的不好意思,自己还是太武断了。
【这场战役的花费最高,消耗了大明朝七百万两银子,在明史上有详细记载。】
听到这,朱高炽不由吸了一口气,反正只要听到与银子相关的话题,朱高炽就会不由的关注。
如今大明朝是不缺银子了,但是朱高炽这人本身就居安思危,特别经历过穷苦时期。
特别是神迹还没讲述大明经济时,他爹那两场御驾亲征,当真消耗了大半国库。
当年丝毫不懂经济的朱高炽就只能开源节流,脑子里成天想该怎么节约银子给他爹打仗……
“大哥,你倒吸什么气啊?”朱高煦看向朱高炽,满脸嫌弃。
“这小子虽然奇葩,但是这两场战役都很漂亮,一码归一码,咱该表扬还得表扬。”朱高煦道。
朱高炽习惯性的叹了一口气,“银子,已经花了将近一千万两银子。”
“大哥你那抠门的毛病怎又犯了,不就是银子么,只要能打胜仗,花多少都无所谓!”朱高煦特别大气道。
“二叔你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朱瞻基能理解他爹的感受,作为皇太孙的朱瞻基开始逐步学习治国。
朱高炽让朱瞻基从大明经济开始学习,朱瞻基跟着他爹朱高炽成天看账本,和户部大臣以及专门掌管经济的臣子讨论王朝财政。
虽然海外贸易一直稳赚不陪,但凡事都有风险,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太多。
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大明朝还要不断的投资,投资则是为了更好的赚钱。
但该如何投资,该投资多少,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不是拍脑门拍出来的。
将近一千万两银子,朱瞻基光是听听就觉得肉疼。
“好的不学,跟着你爹学抠门,再说又不是花咱大明的钱,你心疼啥。”朱高煦不以为然。
一旁的朱高燧跟着道,“二哥,这你可说的不对,这小子花的还真是咱大明的钱。”
朱高煦一拍脑门,大牙一呲牙,“忘了忘了,花的是咱大明的钱。”
“可是咱大明不是有钱么,不差这点银子。”朱高煦满不在乎,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
“二叔,神迹所述的后朝可不一定有钱。 ”朱瞻基纠正道,“再说,咱大明哪有什么钱。”
朱瞻基坚持财不外露,就算有钱也不能显摆。
“侄子,你啥时候变的如此抠门,你以后可是要当皇帝的人!可不能如此抠门。”朱高煦道,“学学你二叔我!”
“既然如此有钱,那日后便不用领俸禄。”朱棣道。
朱高煦立马垮了脸,现在大明可不养猪了,他指着自己的俸禄呢,“爹,您要饿死儿子么…
【接下来就是三大征的第三场战役,播州之役。
这场战争的贵州土司杨应龙发起的,总之又是由于朝堂的常年疏忽,让杨应龙野心滋生。
加上之前的朝鲜之战,杨应龙趁朝廷无暇顾及自己,趁机反叛。
真要算起来播州之役也持续了几年,当然最终还是被顺利平定了。
根据明史若记载,播州之役共耗费了大明朝二百多万两银子。
加上之前的两场战役,三大战总耗费了大明朝一千多万两银子。】
【朱高煦】:不差钱!
【怎么说呢,大明不但差钱,还十分的差钱,接下来咱们说说三大征带来的影响,以及万历帝在三大征期间又做了哪些事。】
第225章
天幕上出现金光闪闪的几个大字。
钱!钱!钱!
每一个字都砸在了朱棣的心口窝, 虽然大明现在有钱了,但朱棣还觉得不够。
大明绝对不做被穷死的王朝!!
“第一个被穷死的王朝。”赵匡美感叹道,“也不知到万历年,大明朝养了多少猪。”
【明朝是出了名的穷, 之前咱们也说过, 经济崩溃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了万历年, 通过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改革, 总算给万历留了一点家底。
可惜张居正死后,变法被彻底废除, 大明的经济再次岌岌可危,甚至比之前更加严重。
为何更严重了呢?
第一,土地兼并愈发严重,使朝堂的税收减少,收不上来银子。
第二, 大明养的猪是越来越多, 藩王着实太能生了。
第三, 封闭的贸易环境, 海禁。
第四,募兵制导致军事费用的增加, 特别三大征导致军费爆增。】
钱!钱!钱!
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再次出现在天幕上。
【可能光说大家还感觉不到万历年纪的经济负担, 接下来咱做一组数据的对比, 明朝几位皇帝中后期的一年开支为例。
首先皇室开销, 就是朝堂出的养猪钱, 还有修宫殿等相关的皇家活动。
嘉靖三十一年,400多万两。
隆庆五年, 500多万两。
万历三十年,1500多万两。】
看到这个数据, 赵匡美都震惊了,他感叹道,“大明藩王是真的能生,一年一千多万两银子。”
赵匡胤同样震惊,通过明朝让他真真切切意识到“养猪”政策的危害。
同样,直播间前的其他帝王们看到这组数据,愈发坚定了王朝不能养废人这一方针。
【咱们再来看看军事方面的数据对比。
嘉靖三十一年,400万两。
隆庆五年,800多万两。
万历三十年,900多万两
随着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可以看出明朝的军费大幅度增加,且万历三十年已然结束了三大征,但军费仍旧没有降低。】
【咱们再来看看朝堂俸禄的开支。
嘉靖三十一年,294万两。
隆庆五年,358多万两。
万历三十年,409多万两
俸禄增加的倒不怎么多,咱们后面会详细的说说为何俸禄这块增加的很少。】
“这还少么?就应该一分钱不给那些文官集团,让他们饿死!”朱高煦义愤填膺,反正他就是看文官集团不顺眼。
朱高炽又叹了一口气。
“大哥,你又叹气干什么,难不成你还向着他们?!”朱高煦反问。
“把所有官员都饿死,你一个人干所有的活?”朱高炽用朱高煦听懂的话反问他。
“下西洋,你一个人去?”朱高炽继续问。
“我这不是说文官集团么,可以全部用武将。”朱高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