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光
倒是李豫脾气好,竟然忍了。
*
唐太宗,唐
“倒是个有骨气的,可惜太冲动。”李治评价李适。
他欣赏李适不向节度使妥协的精神,但作为帝王光有骨气是没有用的,需要根据朝堂形式来实行不同的策略。
显然,大唐朝唐军连刘光喜那种程度的造反都打不赢,何况这种盘踞已久的大藩镇。
李治换位思考,若是他,在打不赢的情况下大概率会韬光养晦。
一旁的李承乾轻叹一声气,为后世大唐而他叹气。
而李泰则完全没了当皇帝的想法,他觉的大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在所难免,大唐国土拓展之大,雇佣兵是大势所趋。
而招募雇佣兵是需要银子和粮草的,指着从中央往地方运输根本不现实,倒时候不还是会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要不就向大宋和明朝那般重用文臣,但重用文臣的后果就是自费武功,到时候面对外族的威胁则束手无策。
李泰真心觉的当皇帝太难了,不如当不理朝政的王爷好。
最近李泰开始对经商感兴趣,他特别想出海贸易。
【781年5月,魏博节度使田悦因为朝堂不同意李惟岳继承节度使一职,率先起兵造反。
与此同时,唐德宗李适又下令要求山南东道梁崇义交出军权,立即入朝。
梁崇义自然不同意,于是梁崇义也反了。
同年七月,平卢李正己病逝,他的儿子李纳请求继承平卢节度使,唐德宗李适不答应李惟岳的要求,同样也不会答应李纳的要求。
于是平卢也向朝堂开战!】
*
宋
“真是四处点火,不愧是冲动之君。”赵匡美吐槽。
赵德芳叹了一声气,不知为何他替唐德宗李适感到悲哀,明明有一颗想做明君的心,奈何却没有自知之明
刚刚登基,他怎么敢。
天幕上再次出现动画。
只见天幕上忽然硝烟四起,唐德宗李适站在中央,四周全被战火点燃。
而唐德宗李适岿然不动,头上一个大字,“打!!”
李豫看着天幕上的画面,不禁皱起眉头,他看向一旁慷慨激昂的太子李适,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说他。
千言万语,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与此同时,伴随着天幕上的画面,慷慨激昂的音乐响了起来。
李适的情绪跟着着音乐澎湃起来,“逆臣都该死,节度使都该杀!”
李适激动的呐喊起来,仿佛胜利就在他的眼前!
李适一直觉的大唐是有实力的,只是他爹不行,太过软弱。
第318章
“大义必胜!“李适在心中呐喊, 他真的是恨透了节度使,若没有这些盘踞一方的佞臣,盛世大唐怎会戛然而止。
【三个藩镇集体造反,唐德宗李适派出三路大军来镇压此次造反。
第一路大军, 由河东节度使马燧、神策军李晟以及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领兵八万唐军, 平定魏博节度使田悦。
第二路大军, 由卢龙节度使朱滔率兵攻打成德李惟岳。
第三路大军,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率兵攻打梁崇义。
可以看出,除了第一路大军直属朝堂, 其他两路大军皆是归顺朝堂的节度使。
由此可见,此时唐德宗李适手下兵力不足,并不能完全以中央之力讨伐节度使。】
李适听到兵力不足几个字,方才激动的情绪一下降了下来。
他想到神迹所述自家父皇讨伐田承嗣时候的状况,他开始担忧李希烈他们会不会忽然反叛。
【咱们一起看看唐朝此次平定的节度使的战绩。
第一路大军, 大将马燧击败田悦, 斩杀叛军万人。
第二路大军, 成德军将张孝忠直接投诚节度使朱滔, 李惟岳被他妹夫的爹王武俊若杀,首级送到长安,
第三路大军, 节度使李希烈攻破襄阳, 梁崇义被迫自杀。
到此为止, 造反的三个藩镇全部被镇压住, 成德李氏成为了第一个被灭的河北藩镇!!】
此时恢宏的音乐再次响起,天幕中出现河北藩镇的地标图。
【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被李希烈灭了, 襄汉七州重新回到了中央。】
天幕上的襄汉七州被打上了对勾,代表为朝堂所有。
【成德节度使李惟岳被王武俊所杀, 成德六州全部归顺了唐朝。
魏博节度使田悦则被被马燧、李晟、李抱真等人打的只剩下魏州城。
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突然病死,他的儿子李纳被唐军打的只剩下郓州城。】
天幕上被节度使们长期盘踞的州城一个个的被打上了对勾。
李适直接热泪盈眶,赢了!真的赢了!
“父皇您听见没有,赢了!咱们大唐赢了!对付这些节度使就该用最强硬的方式,绝不姑息!”
李豫愣住,说实在他没有想到唐军会赢,且派出去的节度使们还没反抗。
难不成真是自己想太多,如此才一次次的错过了灭节度使的机会。
此时,不但李适激动,李豫也跟着激动起来,唐朝离彻底平复藩镇只差一步。
李适满脸自豪的看向神迹,他就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对的!
*
秦
扶苏听到唐军大胜,实话实说他很是意外,他本以为唐军此次出击也是虎头蛇尾,但万万没想到竟是这种结果。
扶苏开始反思自己的惯性思维,同时也对唐德宗李适改观。
但是秦始皇嬴政却不怎么认为,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之前神迹也说过,此次平定的藩镇的还是藩镇,那么唐德宗李适如何在战后封赏便成了大问题。
秦始皇嬴政认为以唐德宗李适的性子,怕不会对节度使大肆封赏,隐患便在其中。
*
唐太宗,唐殿
唐太宗李世民的观点和秦始皇嬴政一致,这次平乱的战功是听朝堂令的节度使,在战后如何安抚封赏,且不会形成新一轮的藩镇才是最难的事情。
用藩镇去镇压藩镇,这是一个死循环。
*
武周
“三郎,你觉的朝堂能否顺利收回藩镇手中的权利。”武则天问李隆基。
“不会。”李隆基干脆利落的回答,“这群人眼中只有利益,立下如此大的功劳,他们自然是有所求。”
藩镇割据成为李隆基心里的一桩心事,他一直在想该如何解决藩镇问题。
“太子,你呢。”武则天问一直沉默的李旦。
“儿臣觉的三郎说的对。”李旦道,论政治素养,李隆基始终高于李旦。
太平亦坐在一旁静听神迹所述,只是武则天并没有问太平。
【收复了成德后,唐德宗李适开始分割成德六州,避免成德再成为割据一方的大藩镇。
率兵投降的张孝忠分得了易州、定州、沧州这三个州,并被加封为节度使。
同样归顺朝堂的康日知则分得了深州和赵州,加封为团练观察使。
而手刃了李惟岳王武俊则分得了恒州、冀州两个州,加封为团练观察使。
原本的成德被一分为三,形成了最稳固的三角,三方可以相互牵制。
除此之外,对于立下功劳的朱滔,唐德宗李适也赏赐了他淄青的两个州。】
*
蜀
“阿斗,你觉的唐德此举如何?”刘备提问阿斗。
方才听唐德宗平定了藩镇,阿斗激动的鼓掌呐喊,此时他的情绪才刚刚平定下来。
“神迹说过,三角关系是最稳固的关系,但是…”阿斗总觉的哪里不对。
“但是什么。”刘备问。
“儿子觉的手刃了李惟岳王武俊有点吃亏,毕竟是他杀了反贼,到头来他就得了两个州,且还不是节度使。”阿斗觉的唐德宗李适分的不大公平。
【但是唐德宗李适此觉却招来王武俊和卢龙节度使朱滔的不满。
王武俊自认为自己立下的功劳比张孝忠大的多,凭什么他就得两个州,且还不是节度使。
而朱滔则想要深州,而不是那两个偏远不好掌控的州。
但是唐德宗李适不同意将深周赐给朱滔,既然唐德宗不肯,节度使朱滔则直接屯兵于深州,这深州他要定了!】
天幕中出现节度使朱滔的形象,他头上几个大字,“我要定了!”
他的对面站着的是唐德宗李适,他头上几个大字,“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