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326章

作者:近日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

  唐代宗,唐

  李适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他明明已经做出妥协安抚了朱滔,他竟然还得寸进尺!

  李适握紧了拳头,方才心中的喜悦被愤怒代替。

  相比于李适的愤怒,唐代宗李豫则非常淡定,他早就看透了这些节度使的嘴脸,他们根本不是为大唐而战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

  秦

  公子扶苏看向自家父皇,见秦始皇嬴政面上波澜不惊,看样子是早就预料道。

  公子扶苏心中感叹,自己还是思虑不周,还得跟着神迹好好学学帝王心术。

  *

  唐太宗,唐

  一切和唐太宗李世民预想的一模一样,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许久不犯的头疾似乎又开始了。

  李承乾很快注意到自家父皇的不适,立马担忧,但碍于众臣,李承乾没法唤太医。

  和前世不同,如今李承乾和唐太宗李世民的父子关系很融洽。

  【成德内乱,让苟延残喘的节度使田悦看到了机会,大唐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起来。】

第319章

  【节度使田悦找使者前去深州游说朱滔, 他说讨伐成德本就是朱滔一个人的功劳,成德六州本来就该归朱滔所有。

  而朝堂却把六州分割,显而易见太子是想扫平咱们节度使,唇寒齿亡, 若魏博别朝堂所灭, 下一个就是您的幽州呀!希望您为了子孙后代出手相助魏博!】

  天幕中出现田悦的卡通形象, 只见他趴在地上声泪俱下的诉说, 头上几个大字,“救救我!”

  【朱滔本就想造反, 于是同意出兵救田悦且还策反了王武俊。

  唐德宗李适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般,于是赶紧封朱滔为通义郡王,希望以此安抚朱滔,让他重新归于朝堂。

  但是朱滔是铁了心的要造反,于是他挥军南下, 前往驰援田悦。

  河北藩镇形式大变, 唐德宗李适赶紧派出李怀光去支援马燧。

  但是李怀光立功心切, 并没有休整便攻打朱滔, 最后被王武俊钻了空子,唐军大败。】

  李适惨白一张脸, 再无方才的意气风发。

  他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般…为何, 到底为何?!

  【随后朱滔又派兵援助李纳, 唐军又败。

  782年11月, 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四人竟然称王。

  朱滔自封冀王, 田悦自封魏王,王武俊自封赵王, 李纳自封齐王。

  大唐好似一下子退回到了战国时期,藩镇终于变成了国。】

  四王!!!

  天幕中出现两个金灿灿的大字。

  这两个字重重捶在李适心口。

  李豫虽然心痛, 但是却不惊讶,他早就看透了这些节度使的造反之心。

  因此李豫才痛下决心,他要在河北藩镇还未发展壮大前将他们扼杀。

  至于仆固怀恩,他会用郭子仪制衡他,李豫不信自己还耗不死他。

  【称王的朱滔可是害惨了他远在长安的兄弟朱泚,不管朱泚到底参没参与朱滔造反。

  但是唐德宗李适面上没动朱泚,只是罢免了他的凤翔节度使,夺了兵权软禁于长安。

  凤翔节度使一职空了出来,宰相卢杞便推荐另外一个宰相张镒去担任凤翔节度使。】

  【阿斗】:宰相杨炎呢?

  【前面忘了说,唐德宗李适重用新宰相卢杞来分权杨炎。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杨炎在害死了刘晏后把锅都甩到了唐德宗李适身上。

  宰相么,本来就是给皇帝背锅的,杨炎却把自己摘出去,如此得罪了唐德宗李适。

  在《新唐书》中还记载了唐德宗李适对杨炎的评价,他说杨炎把自己当三岁孩子,自己不同意他的意见,他就辞职不干!

  可见唐德宗李适后期对杨炎的不满,加上新宰相对杨炎的陷害,781年,杨炎被贬,最后又被李适赐死。】

  *

  蜀

  “父皇,杨炎这样的到底算不算奸臣?”阿斗问刘备,他有点小小的纠结。

  因为前面神迹也分析过,杨炎的各种行为的背后是唐德宗李适,那顺应帝王高坏事的大臣到底是好是坏呢?

  【咱们接着说,宰相张镒离开长安后,卢杞成为了大唐唯一的宰相,他怕李适误会他专权,于是推荐了关播为相。

  这个关播就是卢杞的狗腿,一切以宰相卢杞马首是瞻。

  这就是唐德宗李适的宰相班底,可见和他登基之初差了许多。

  说回战事,四王造反后,唐德宗李适派出节度使李希烈去平定战乱。

  但李希烈早有造反之心,他不但没有出兵平乱,反而他自己也反了!】

  天幕中出现几个造反节度使的面孔,只见他们个个黄袍加身,头上一个大字,“反!”

  *

  唐代宗,殿

  “他们怎敢如此。”李适眼睛赤红。

  “你说他们为何敢。”李豫问李适,作为帝王只会质问埋怨是没人任何用的。

  “节度使手中有兵,而大唐却朝中无人。”李适用手背搓了搓赤红的眼。

  “还有呢。”李豫问。

  “是儿臣昏庸无能。”李适道,“朝中大臣亦是无能。”

  李适觉得满堂上下就没一个好东西,包括自自。

  “还有呢?”李豫继续问。

  李适想了想,“父皇之前对藩镇姑养生息。”

  “最重要的一点。”李豫还没听到自己想听的答案。

  李适有些茫然,还有什么??

  【公元783年正月,李希烈连续攻下汝州尉氏等地,他的前锋军队甚至抵达了彭婆。

  眼见李希烈势如破竹,唐德宗李适忙找宰相卢杞商量对策。

  卢杞则认为李希烈并不是真心造反只是一时冲动而已,只需派有名望的大臣去劝说即可。

  卢杞推荐的大臣是颜真卿,提到颜真卿大家应该都熟悉,四朝元老,忠贞正直的唐朝明臣。

  此时的颜真卿虽然是朝堂中有名望的大臣,但是由于他刚正不阿直言上谏,因此官路一直坎坷,如今七十多岁的他不过是挂有太子太师虚名而已。】

  【阿斗】:李希烈能听劝?若能听劝他怎么会造反。

  阿斗觉得卢杞此番提议当真可笑,这不是让大臣颜真卿去送死么。

  【明眼人多都知道卢杞这个提议分明是让颜真卿去送死。

  当年李希烈为了节度使之位能害死李忠臣,他怎么可能因为颜真卿的劝说就回头是岸。

  但是唐德宗李适竟然同意了,众臣皆反对也没有让唐德宗李适回心转意。

  颜真卿明知自己此去是死路一条,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去之前他给自己儿子家书一封遗书。

  看的出来,颜真卿就没想自己能活着回来!】

  悲凉的音乐响起,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义无反顾的一人走向叛军!

  【李希烈见颜真卿到来,他先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一千多亲兵围住颜真卿,刀剑乱舞。

  但是颜真卿却不为所动,继续宣读诰书,劝李希烈回头是岸。

  李希烈铁心造反怎会改正,他把颜真卿扣了下来,因为颜真卿的贤名远扬,李希烈又想策反颜真卿为自己所用,来增加自己的威望。

  但是颜真卿宁死不从,即便李希烈用丞相之位来诱惑他,但颜真卿不为所动。

  最后气恼的李希烈直接挖坑,声称要把颜真卿活埋,但颜真卿仍旧不屈服。

  眼见颜真卿软硬不吃,李希烈终于忍受不住,他假传圣旨,声称朝堂下令让他自缢。

  虽然颜真卿识破,但是李希烈强硬的让宣旨的太监勒死了颜真卿。

  铮铮铁骨的一代名臣就此陨落,大唐又失一贤臣。】

  “儿臣昏庸,不配为君!”李适跪下,重重的给自己两个耳光。

  他没想到自己当了皇帝后会昏庸至此,信奸臣害忠臣。

  【本以为能收复藩镇的唐德宗李适怎么没都没想到局势会变成这般。

  接下来咱们分析分析一起分析分析本就一片大好的局势怎么就变成这般。】

第320章

  【这次咱们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唐德宗李适失败的原因, 自古至今,战争除了消耗人力还会消耗大量的财力,两者缺一不可。

  就像大宋后期有银子却无人,或者像明末后期国家财政崩溃, 最后都导致了他们失败灭亡。】

  李豫眼神一亮, 心道不愧是神迹, 方才李豫一直问李适, 就想听到这个答案,可惜方才李适迟迟没有说出。

上一篇:主席小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