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332章

作者:近日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第一,唐德宗李适发明了宫市,之前宫中的采买都交给相关的朝堂官员, 但是唐德宗李适觉得他们会贪污银子, 因此把采买权交给了宦官。

  而这些宦官们则发明了“白望”, 所谓白望即他们看中了什么商品, 就拿着皇帝的旨意直接拿走,不出一点银子, 说白了, 也就是抢。

  白居易的诗《卖炭翁》就讲的是“白望”的事, 老人辛辛苦苦的攒下千斤碳, 却被宦官们用半匹红纱一丈绫强行抢走。】

  朕的钱!

  天幕上又出现这几个大字。

  而乐瑶也不住的叹不一声气, 虽然作为历史区的up主,她能够理解为何唐德宗李适会变的贪财, 但是代入普通的老百姓……

  【第二,不断的加税, 之前唐德宗李适用的是杨炎的两税法,如今明面上还是两税法,但实际征收的远比两税要多。

  进城要交门户税,酿酒要交榷酒税,卖茶要交茶税,除此之外还有矿税、漆税等等。

  第三,唐德宗李适登基之初坚决不让各地藩镇上贡,但如此他却主动让他们进攻,也就是“宣索”。

  第四,唐德宗李适后期重用奸臣弃用良臣陆贽,大规模敛财。

  唐德宗李适这么一通操作下,大唐的国库的确是充盈了。

  这样的唐德宗李适大家觉得是明君还是昏君呢?】

  众帝王的面前出现两个选项,一个是明君一个是昏君。

  只有阿斗毫不犹豫的选了昏君,其他直播间的帝王没有选择。

  明君和昏君并不是非黑即白,现在百姓的角度,唐德宗敛财是昏君,但是站在皇帝的角度,充盈了国库却是一件好事。

  只能说唐德宗手段极端,他开始想当一名明君,却看不清局势又能力不足。

  【好了,唐德宗李适咱们就讲到这,明天咱们接着讲唐朝下一任皇帝,唐顺宗李诵。】

  还是和之前一样,乐瑶预告完下期直播的皇帝后就立马下了直播。

  此时李适已经把自己的脸扇的说不出话了,看的出来打的是狠。

  李豫站起来,走到李适的身边,“既得神迹所示,一切便还来得及。”

  出征在即,换太子是不可能的,李豫寄希望李适真的改过自新,毕竟看李适刚登基之前的表现也算的有志之君,只是能力不足罢了。

  李豫又休整了一天,第三天便率兵御驾亲征,李豫这次出征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君王如此,大大增加了唐军的士气。

  并且李豫还消防唐太宗李世民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半点不像个君王。

  但是李豫大事还是听从仆固怀恩的意见,给予他极其大的信任,李豫知道仆固怀恩后期虽有异心,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君臣之间的不信任。

  李豫给足了仆固怀恩安全感,仆固怀恩本来就是自负的人,李豫的信任给了仆固怀恩极大的满足感,他要的就是帝王百分百的信任。

  因此仆固怀恩在战场上表现的十分英勇,唐军势如破竹,叛军根本敌不住唐军如此攻势,比历史上所述提前半年溃败。

  随后李豫又率兵去攻打河北三镇,首要目标就是田承嗣、李怀仙等人,作为日后的硬骨头,现在是最好解决他们的时机。

  李豫知道唐朝的国库还能支持多久,因此必须速战速决,最后杀了田承嗣后,李怀仙他们投靠了朝堂。

  和历史上不一样,唐代宗李适收编了河北藩镇的士兵,一部分收编到了朝堂禁军,一部分到了其他藩镇。

  但是并没有追究他们造反之责,这些投降的将领,李豫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就在河北藩镇,取而代之的是这次平叛中立下功劳的将领。

  至于仆固怀恩,李豫直接封他为掌管军物的大臣,也就是说边境的发兵权在仆固怀恩的手中,但是领兵权在合藩镇的大将手中。

  如此也不算剥夺了仆固怀恩的兵权,但又让仆固怀恩没法直接起兵造反。

  毕竟此次平乱李豫作为天子带兵冲锋,因此还受了伤,他身上的军功是让手下的人信服的。

  等着李豫回朝后,还立马采用了李泌之前的的困藩之策,而仆固怀恩又成了关键人物,毕竟仆固怀恩的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回纥。

  李豫可谓是把唐朝和仆固怀恩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还让太子娶了仆固怀恩女儿为妃。

  这下仆固怀恩再无半点造反之心,毕竟他得到了君王百分百的信任,仆固怀恩认为自己的利益和朝堂的利益是一致的。

  仆固怀恩不造反,这点对此事的唐朝十分重要,李豫清楚的很,正是仆固怀恩的造反才让各藩镇再不惧怕朝堂,并让朝堂的威严一泻千里。

  至于禁军,李豫则交给了此次同样有战功的李晟。

  此战,李豫把神迹提到所有对大唐忠诚的将领全部提拔。

  可见李豫当真有仔细的听神迹所言,努力的规避各种造反。

  身边有了禁军和武将,李豫自然也不会再用到宦官,不过他倒没彻底的废了宦官,朝堂的势力用要平衡,文臣还没扶持起来的前提下,宦官还是要用的。

  只是李豫没给宦官那么大的权利罢了。

  随后,李豫又直接拜李沁为相,同时启用了刘晏和杨炎,杨炎这人虽然小心眼,但是的确有才,不用可惜。

  大唐一片欣欣向荣,正如神迹所述, 唐朝和回纥达成了联盟,如此大大削弱了吐蕃对唐朝的威胁,唐朝终于有多余的力量来“安内”。

  来瑱等人虽然被请到朝堂,但是李豫并没有对他们做什么,反而是真的加官进爵。

  并且调遣来瑱去平定的河北藩镇当临时的节度使,当然了,河北藩镇节度使以下的官员的任免权在朝堂手中。

  如此调动,自然让那些节度使们不满,不满意不要紧,李豫再次和来瑱一起御驾亲征,把抗拒的藩镇打一顿,打服就好。

  打完之后,李豫再让来瑱好好的当临时节度使,连续收拾了几个藩镇,再无藩镇站出来反对。

  而对于立下战功的大将,虽然封了节度使,但是朝堂规定,三年一换,并且出兵权在朝堂的军机大臣仆固怀恩、郭子仪等人的手中。

  李豫正是借他们二人在军中的威信震慑唐军,同时也体现出李豫对有功之臣的信任。

  大唐终于太平,但是李豫也留下一身的病痛,但是他并不后悔,本来就是他纵容唐朝藩镇割据,如今也该由他来收拾烂摊子。

  如今李豫最担心的是太子李适有没有能力继承大统,毕竟藩镇割据这么多年,李豫怕自己一死,李适压不住这些大臣。

  李豫在考虑要不要让李适御驾亲征,建立威信,但是李豫又担心万一李适出个三长两短,大唐后继无人。

  毕竟李适经过神迹的点拨,且自己眼看时日无多,总比重新培养太子好。

  *

  唐殿

  李豫把李适叫到内殿,如今的李适比一年之前成熟了不少。

  李豫出征期间,他后勤工作做的也不错,紧衣缩食的为前线供给。

  李适刚一进大殿,神迹又出现了!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咱们一起唠唠唐朝继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唐顺宗!】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武周武则天进入直播间】

  【唐代宗李豫进入直播间】

  【蜀国刘禅进入直播间】

第327章

  【贞元二十一年一月, 唐德宗驾崩,太子唐顺宗李诵继位。

  算起来,李诵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中间还经历过废太子风波, 能走到登基这一步着实不容易。

  李诵当太子这二十多年, 表现也很不错, 当年泾原之变的时候还是他亲自断后, 护送唐德宗李适的安全。

  咱们一起来看看唐顺宗李诵短暂的执政期间都干了什么。】

  李适皱起眉头,为何是短暂的执政?

  李适和李豫的第一反应就是唐朝又发生了政变, 没办法,谁让唐朝的政变太多了……

  “把李诵叫来。”李豫派人把皇孙李诵叫了过来,他对这个孙子一直还挺满意,之前还萌生了立皇太孙的想法。

  李诵一来就给神迹行大礼,可见他对神迹的尊重,

  【李诵上台前就有自己的太子班底, 等他登基后自然重用原来的幕僚, 也就是“二王八司马”, 即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韩晔、韩泰、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

  依托原本的班底,李诵刚上位便开始革新。

  首先唐顺宗上来就罢了宫市五坊使, 咱们之前说过唐德宗时期的宫市, 说白了就是直接抢老百姓东西, 如此那些为非作歹的官宦们再没理由去剥削百姓。】

  李适听神迹说起自己的“事迹”, 再次觉的自己不配为帝。

  竟然以杀鸡取卵的方式来敛财, 不管目的是什么,但是的确是昏君所为。

  【其次唐顺宗禁止节度使进贡, 这也是唐德宗敛财的手段之一,当然了拿人手短, 唐德宗李适拿了节度使的进贡,自然要放纵他们。

  而节度使拿了这么多银子进贡,定要回血,血包又是老百姓。】

  李诵惊讶的看向他家父王,在李诵心里他家父王可是刚正不阿,特别对节度使嫉恶如仇,他怎会收节度使的银子。

  “父皇,儿臣不配……”李适刚要说自己不配为帝,李豫打断了他。

  “可就这一句话?”李豫需要的是李适的反思,而不是让他退位。

  “知错能改,自己的烂摊子自己收拾。”李豫道。

  李豫已经把自己的烂摊子收拾好了,接下来就是李适。

  【第三,唐顺宗李诵开始打击宦官,他家父皇唐德宗经历了那么多兵变后,最信任的便是身边的宦官,把禁军的兵权都交给了宦官。】

  *

  宋

  “这个唐顺宗虽然在位期间短,但也算的上是个明君。”赵匡美觉得有点可惜。

  赵匡美往他侄子赵德芳身边凑了凑,“你觉得唐顺宗是不是被害死的?”

  听了那么多明朝皇帝死于非命,赵匡美一听到命短的皇帝就觉得事情有点蹊跷。

  “还真说不准。”赵德芳是觉得唐顺宗的死有点猫腻,毕竟上来就改革,怕不是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

  唐代宗,唐

  重用官宦??这还是他家父王么?

上一篇:主席小姐

下一篇:返回列表